鲜花( 5) 鸡蛋( 0)
|
经文: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 f/ x' ^6 Z& l9 L# Q: B$ r9 z) l, v6 s
体会: 般若,特别是这部金刚经讲的道理,可以说是空而又空,玄之又玄。因此有根基不成熟不能学般若的说法。
6 N7 w9 J! ]4 |0 c% N
% J. K3 h. j3 m下面请大家看一段绿荷贴的印光大师---念佛开示语录中的一段:' ~3 i; N+ f2 z& V7 r
& K" Q) Q6 D8 x8 T( x佛怨
8 N: H3 j4 N( X& z4 z. J! L# S今之口谈大乘,自命悟道,谓我既是佛,何必更去念佛。烦恼即是菩提,何必断烦恼。淫怒痴既是戒定慧,何必断淫怒痴,由是之故,出言则高于九天之上,行事则卑入九地之下,如斯之流,名为佛怨。7 G& P4 v* a2 {2 b2 p
0 t! t7 F" I- ~8 q! r# j
这种现象,有人解释说是错解般若所至。既然什么都是空的,那我就怎么做都无所谓喽!
& l. G5 j- [9 s( u, T( ~ q7 q4 C$ s) Y
我们看看前面这段经文,可以说是实之又实。经,应该讲理论,为什么来这么一段纪实呢?这是佛用看得见的行为,讲的非常重要的实相般若。演示了日常生活及至修行的范例。看似稀松平常,实则清静威仪俱足。凡夫俗子谁也没做到。# I+ S2 o% p3 y& z4 z
$ E% G6 T9 b6 W. n
尔时,世尊食时. K7 v' X! c8 G; ?2 l$ e4 u
& g- e& n0 e, U$ a
如果我和你说,尔时,老杨食时,你能判断出是什么时间吗?很难,他今天12点吃饭,明天12点可能在打扑克上网灌水泡妞。没个准点。而“世尊食时”却可以在经典中表示时间,可见佛每天吃饭的时间是固定的,提倡有规律的生活。. f( O- G4 X* r8 [
% s4 Q# Z' H. C+ {
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5 x2 J1 M, r7 ~
4 h8 ^. h( e4 Y: B1 g8 j0 c6 v
出门办事,当然要穿衣服,“著衣”岂不是废话吗?这个“著衣”和“穿衣服”有一点区别,是”认真穿上得体(与身份场合相合)的衣服”的意思。修行,就是这样平常,如果你每天上班前,都能心无杂念地“著衣”,就是修行了。钵,乞食盛饭的器具。持钵,不是随便拿着,持,小心翼翼地认真地端着。饭还没讨来,一个空钵,佛却认真地端着。祇树给孤独园到舍卫城有5里路,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佛著衣持钵走在路上是个什么形象,我们平时做事,有没有佛这样认真,这样专心致志,这样从容不迫呢?8 ^: ]$ ^7 N9 P' M! ^* ?/ o2 w; S
) r; v& s+ A- K; m1 y' c乞食,就是讨饭。佛,不要提他王子的身份,就是这时候,也与普通的穷教书的大不相同,2000多学生呀,一个学生收一块钱,就是2000多块,为什么要讨饭呢?讨饭是一种修行。讨饭不会想到要发财,可消除贪心;要有礼貌,可消除嗔心、痴心。我们现在学佛,未必要去讨饭,但是,如果你每天能带着讨饭的心境去上班,你会有颠倒妄想烦恼吗?会和你的上司、下属、顾客发脾气吗?
6 L$ h7 [3 `2 \) m+ ]+ N9 v/ Z( z |5 E6 u: g% Z
应身佛在世间的一言一行都是在教化众生,包括讨饭。佛为什么不变成一个美女,让大家去爱,去追,而要讨饭让人施舍呢?施舍可以陪养人的慈悲心,可以明心见性。这个明心见性作用,施舍给佛一个馒头,和施舍给一个普通乞丐是没有区别的。如果你遇到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能看成是佛所化,是佛所遣,能够给与帮助,你就在成佛的路上前进了一步。" W( S$ \% C% \1 @7 V
9 y7 x! }+ c, Z9 i! L) |. L
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
& s: E' b) ]' A2 i7 ] P- V
2 c) B) X# O9 @6 D: Y; S6 |6 x次第,按顺序。乞食,要不分贫富,挨家挨户。这家没讨够,就到紧挨着的下一家。乞已,讨够了一顿吃的饭,没有在城里吃,回到了祇树给孤独园住处,用过饭,把讨饭的衣服换下来,把钵洗干净收好。然后洗脚,古印度人走路多用赤脚,过去没有柏油路,都是土路,走了十多里路,因此要洗脚。敷座而作,就是坐下之前,先把椅子正一正,如果有座垫,就再把座垫稍微整理一下,然后坐下。
) k/ @2 i/ `) A7 P! R9 n! D: ^$ h0 u4 ]- Y
这段经文很短,却讲了大约要几个小时的过程。而且,作为佛经来说,讲的够细致的了。金刚经是讲空的,却细致描写了这样一个生动形象的过程,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如果说般若空理深奥难懂,容易出偏,那这段经文就有帮助理解,纠偏的作用。
2 k4 }3 f5 k: e$ R! }! D$ ^
9 B$ L; E6 ]% x3 M如果你对金刚经的般若妙理一时还不能完全领悟,就多想一想佛演示的这段实相般若吧!2 ?& g: J5 m7 h' a/ R
1 O; t- ~, \% u[ 本帖最后由 扁舟 于 2007-8-18 00: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