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对佛法了解不多、还不怎么信佛的朋友请进来!
; t& q9 l2 x/ N, `
2 E6 E0 v0 c* V
* E# o9 c& s/ ^% A推荐大家看看这本书!
7 N- j2 ~6 Q) v7 n' i
/ C5 y9 ?, h* L7 b* r. Z
4 M' T6 h5 a3 ~佛教科学论/ w3 s, ]2 p# b* j8 t g
& T k; [, V/ J m9 h
3 }, N9 K# F" `* G8 w |! W& G索达吉堪布 著
* ~) K9 w5 _5 o) j+ v
, z6 e2 s( |4 E6 Q6 j W6 M$ c/ W& D( z3 A5 E
4 } K) c, L1 K, ~8 |) N& x9 ~. E
前 言
' F+ P8 n* B7 ]+ a5 | `6 G9 p' e 第一章 认识佛教的伟大 - m$ ]6 e/ Q9 A5 B
第一节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S! f' W' @: v6 Z) d! ?& n8 ` 第二节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 Z4 w$ z7 S6 b5 Y( U( m
第三节 佛教科学的奥秘
3 v8 N- V; @9 X. W 第四节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 K' ]# q9 y6 A! ^0 E, m8 p { 第五节 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
; q, F% {! @2 ?5 e* P& I 第六节 信佛不是迷信 6 v! J* D; q' J6 W
第七节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 c. c4 B" y1 R! u6 f! z 第二章 对佛教应抱有正确的科学态度 3 x# d5 e# m9 T$ d$ Y6 ]
第一节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
/ p- A( F$ L( A% a/ i' g* e5 ] 第二节 佛教真实不虚 9 ~: J& F0 J. Y0 A, N2 L0 N
第三节 神话还是奥妙
8 _/ ?/ T8 c4 S9 h' K# [3 {9 Z 第四节 超越您的经验 + x6 Z% Y" a; }. {- |7 f$ s
第五节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 \; |& ^! E, | 第六节 佛教是应受尊重与推崇的最高文化
3 C- r' _! L: y: p7 ]$ | H 第七节 维护信教自由 9 Z+ o* `5 X4 L3 }
第八节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8 d8 x5 ?- T4 V( W3 C4 b/ |
第三章 轮回与因果 * {+ j# P" ]; u' c0 p y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 k% g+ k4 i8 e( g2 @# A 第二节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
9 h1 p6 E! @% n8 ~ 第三节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
. D4 i r8 |3 D% l1 Z0 m5 D 第四节 前生与后世 + q: p7 H6 p( S1 E6 N4 A1 V" Z7 v. Z+ i
第五节 转世灵童
# C0 O" x- b& W$ t G& \ 第六节 奇异的业力
" u" m& X6 ?. | 第七节 因果规律 & y$ H1 p' K6 h3 R
第八节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5 c3 s- |8 X$ g( t c 第四章 科学的缺陷与弊端
6 Q! j7 U/ k7 C$ D$ r2 q9 X 第一节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
- I7 z5 A9 \2 r \ |& Y) R8 m& C$ H9 j5 O 第二节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 0 t, n" w0 o( {0 p& ^9 ~+ J! D3 F1 U8 V
第三节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
- _- J' X, w1 _6 L# c 第四节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 ^% v/ f1 _+ s: b/ S5 d$ a( o 第五节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 p6 r0 L+ X6 {: O) X- [& f 第六节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 R, ~3 y5 {, t. v 第七节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 L% z" [5 q1 _9 i( c 第八节 睁开眼睛看世界
/ Q; {" l- e2 L7 f( d 第五章 科学家与佛陀智慧的比较 / e9 _# S" P$ b. \
第一节 伏藏品之谜 1 `" U/ x9 P7 O3 w
第二节 授记与预言、预测
2 ~4 b+ }, u" @. O$ i 第三节 地球与四洲
% F2 ]8 F1 v- l, K 第四节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 b1 V7 A# O' ^; Y, S 第五节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 d8 H5 |" C0 c2 U+ k
第六章 到深山中去探宝 0 \, j. a) J: L- Z8 R& j5 [2 ~+ J
第一节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 w$ ?9 D! l2 ]3 o& P, S5 \
第二节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 H" G, [6 ^4 J 第三节 帝王将相亦学佛
' k/ N9 ]8 C# x1 ?# H 第四节 佛法是座宝山
( z3 P6 D, E: q$ q4 P1 z& v% u 第五节 怎样学佛
3 t$ s) d2 f- j% s; I 第六节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 C! ~. g* d$ v/ E2 }1 {% z 第七章 出家修行 ( {7 B- v2 Z' D, m, l7 j) v
第一节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 S( |6 L7 X- D" L: g! e$ J
第二节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 I, O5 }4 ?: d& R0 s3 v 第三节 出家以报父母恩
5 h" n, e( P/ X/ J# ^, z 第四节 追随先贤的足迹 ) b% q. \$ |1 H9 L. N/ g6 e4 Z3 O
第五节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 e0 @! V0 C. R3 i7 ?
结 尾
2 f. v: a, H! s# Y% U5 c5 _7 |" n! o) j
4 F( v v, x# Y) c2 N( {电子书《佛教科学论》 断疑生信,佛教入门) O/ E' ]3 H" L3 W0 q+ @
http://www.zhibeifw.com/ebook/fojiaokxl.ch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