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何不换个简单的方法来观察和思考
一个社会或国家的生长发展其实和一个人的成长是一样的过程。都是由身体(硬件)和精神(软件)两方面共同协作组成的。身体做的行动大多是在精神支配下做出的反映,一个人行为是怎样,说明精神或意识就在想着什麽。(或者说正常情况下,他怎麽想就怎麽做,怎麽做的就是怎麽想的)。2 o8 q/ E3 c3 E
9 n( O6 s; v& K3 f) O, g* D4 s! E
那麽我们观察一个人的成长或其性格特点及价值取向,一定是其出生的家庭环境,成长期间的周遭社会环境以及所受的正规教育程度三大方面所决定的。这点相信能达成共识。不能说单独只是某一方面决定的,其实所提到的这三方面决定因素从某种角度看都是一种教育。人是教育下的产物,无论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没有教育,那人和动物就没太大区别。只凭本能去吃喝拉撒睡,过活。2 C* A3 ]9 a2 a/ H
1 ?( U/ Q' R l3 a& q+ ^判断一个人的高下和好坏,在东西方用的标准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也是教育下的产物。中国自古重“义”不重“利”。(虽然现在自开放后向西方学习,也以利为先了)。在现实的人生中,只为自己一身的动机而图取功名富贵的谋身者,便是凡夫。如不为自己一身而谋,舍生取义,只为忧世忧人而谋国、谋天下者,便是圣人。这是中国人自骨子里评价一个人的标准。 H; B2 D; A) M1 B" f8 o0 n
7 N* m' I- _6 ?" n5 P3 Q/ U% B个人行为做事,是取义还是取利。 这是教育的结果。而宗教教育又是精神领域里最高层次的教育。在中国,有佛教教育,有孔孟思想的教育,这些都是几千年以来,中国这个国家成长中所受的主要教育。这种教育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特点,贪婪不贪婪,一目了然。中国自然是王道国家,礼仪之邦。
& z# k$ w. {. H9 | e# x) T7 Q) G
8 A2 y9 N+ T0 \" x- U4 W! A举个例子:远在战国时期,孟子见梁惠王。' h9 N" w, H6 C1 b
& P9 V/ a7 @! ]6 q; D$ O
王曰:“叟(翻:老头的意思),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翻:大老远来我这里,有什麽好主意对我国家有利益吗?)
# N. l$ j/ u% H# y2 @* v9 R% a5 G4 h& b! z* y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翻:大王何必谈利, 也还有仁义在啊!)& t# w/ e& @! \! Q ~
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回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大王只说对我国有什麽好处,大臣也只谈对我家有什麽好处,百姓会跟着学说对我有什麽好处。 这样上下互相争利, 必至国家于危难中啊!)' s. a8 b C3 i5 T1 z
8 C0 ~' X% n/ V9 |' _3 F2 y“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厌。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推翻万乘之国的一定是一个拥有千乘之家的人;杀掉千乘之国的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百乘之家的人。有千还想要万,有百还想用有千,越多越好。当然会先讲利后谈道义,不厌其抢夺利益。这样留给他的后代的也完全没有仁义,当然学不会用道义对待他的国家及君主。所以,归根说来,大王何必谈利呢?这是死路一条)- ]: D+ b4 N0 m2 B: Y V
% x1 N+ H/ l, I8 D4 {8 m8 m
* ?( N# W5 Q. n/ a! g* z. o4 `在中国,即使现在,好朋友之间谈钱,都是觉得你瞧不起我。出去吃饭,不会各付各的。大家是朋友嘛!是朋友就不谈钱,讲义气嘛!
/ ~0 j+ R, W- A% V" z( V% \& U/ s: U, C
$ a+ ~4 \, I6 f. B$ l& p/ C2 z9 P: T" {8 f
至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从占主导地位的宗教教育,及其影响下衍生出来的一些精神领域和哲学领域的思想,象苏格拉底,尼采乃至弗洛伊德德等人,他们在给他们的人民进行什麽样的教育,他们又都是什麽样思想,只要看看西方国家和人们的行动,就知道了。是在大谈利还是义? 这就是那里的人民所受的教育的结果。但归根寻源,影响西方国家最深远当然还是2000年历史的宗教教育。对于人民和社会整体的道德和价值取向,它能躲得了干系吗?能拍拍屁股完全没它的责任?. h1 @; Y" ?$ D% r
. W: K& ]; H6 }一篇文章分析,西方思想和西方社会传播出来的三粒大毒药:消费主义、性自由和成功学。三粒毒药中,以成功学危害最巨——它以教育之名,行“毒化”社会气氛,“毒化”人心,破坏多元价值观之实。在成功学的逻辑中,如果你没有赚到“豪宅、名车、年入百万”,如果你没有成为他人艳羡的成功人士,就证明你不行,你犯了“不成功罪”!
* D! K6 G8 w/ V# g' W7 n
5 s7 a" c* [: m: I' d$ r中国在这种西方道德价值观的冲击下,在完全否定和遗弃自己老祖宗的教育思想下,正在急速的向西方靠拢着,扭曲着。在这种世界性的大环境下,你我哪一个不是在中毒中, 哪一个不是在受着这样的教育。我们不是也学会了标榜以自我为中心,美其名曰“我要得救!”“我要这样,我要那样”。理直气壮的 贪婪着。。。。。
/ i) z! ]+ M1 \1 P% \/ v# X* W# n- ~$ d0 y" ?5 b+ ^2 t$ B4 _
所以,结论是,一个人选择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未来。 一个国家更是如此,需谨慎的选择它的方向。。。上下争利的死路能选择吗? 现在的战争还少吗???都是谁引起来的??2 x9 `! g1 S, f7 F/ v
/ J: b% \8 w. G% A& k& N! ~0 S
中国人的根断了,要回过头来寻根(不要再到外边乱寻找了),要找回老祖宗的遗留下来宝贵思想。其实何止中国,早在70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就曾预言:解决二十一世纪问题,只有用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汤恩比博士被称作20世纪当之无愧的,最知名的历史学家和伟大的智者,他研究历史不是以知识为娱悦,而是解释历史和预见未来,他有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情和关注人类的苦难,认为人的智慧和良知是高于一切的。作这个对话的时候,他已经83岁了,和汤恩比博士对话的是享誉世界的日本思想家、世界和平活动家、国际创价学会会长池田大作先生,这一年他44岁。他主张反战、慈爱、和平,曾获联合国和平奖,是当年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功臣。这本影响深远的书深刻地讨论了人、社会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本质,在34年前就预言:人类必将因为过度的自私和贪欲而迷失方向,科技手段将毁掉一切,加上道德衰败和宗教信仰衰落,世界必将出现空前的危机。两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有着惊人的共识,就是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所以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汤恩比博士还说,如果有来生,我将在中国。6 v0 r) a/ ?, I: G4 a3 S
# ~1 B( x; s& Y5 N% o8 R2 C. B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08-1-24 13:3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