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223|回复: 44

经济生活中的生存之道

[复制链接]
鲜花(4348) 鸡蛋(18)
发表于 2008-3-20 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记得在3月3号坐看砖起同志的帖子中我有个预测,其实也不算预测,因为市场中的大部分同行都这么看:美元/日元要跌到1/98。当时的汇价大概104左右。参看http://www.edmontonchina.ca/view ... &extra=page%3D1
$ H" z, V4 e( P3 Q- Q; Q. A结果是前些天美元/日元果然跌到了最低95.80左右,点差800多点。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如果你当时放了1000块钱到外汇市场里面,在10个左右交易日的时间里可以翻8倍变成8000。就算我没有看到95只看到98,至少也应该翻5倍吧。
4 i/ P% v3 O+ c/ D. x; X$ \可是,同志们,我实话实说,最好的情况下,我只抓住了200多点,并且后来又都在别的货币中送回到市场中并附加了几百点的“利息”。
- U" B" I9 ^2 l+ h9 [这个小事例只是想引出我的主题:经济生活中的生存之道7 Z% y& U: ?: C8 }% y
先挖个坑,因为在上班,还要关注我的加元,待续……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就难在事先准确的判断和果断的出手啊,水平就体现在这里了。
鲜花(34) 鸡蛋(5)
发表于 2008-3-20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高手到哪里都是高手,看看,早转移战场啦。不过炒汇可要小心些。
鲜花(4348) 鸡蛋(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不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因为我短视了。而市场是什么?——有人看涨也有人跌,有涨有跌的。- P4 S- l  r7 [5 G
除非你认为自己是天才,在市场的浪峰和浪谷之间可以游刃有余。可惜就我所知,99%的人都不是。
% u: x9 t, o& F6 M9 ~因此我们需要什么?我们需要的是许三多——在正确的方向上,以迟钝去面对经济生活。; G3 Z" p; y0 ]# }# C
那么方向是什么?1 y: m/ k: {* i' d5 @! d
黄金现在1000美元/盎司;原油110/桶;大多数的资源类商品都屡创历史新高。当然这与美元贬值不无关系,但就在2年前——2006年,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因为那个时候人们谈论的是油价要跌回到30/桶,包括著名的经济学家谢国忠。
& L6 y* W% ?+ ?' V. @1 R: w7 |7 o- o3 M  D
我相信油价某一天也许会回调到80,但我更相信油价会在某一天会创一个今天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的新高,比如300/桶。——当然前提是今后的50年没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也没有找到替代能源。4 S* w' w. f( y* b: d
4 h$ d! Z0 z6 y7 N6 `7 l3 v
风水轮流转,下一步要大涨的是粮食和食品。+ A3 ~0 S) [$ ]2 l

. E3 w% ]9 K" y$ n- m因此经济生活中的生存之道,以我个人的观点有三个必须:
7 w" \: z+ Q  `8 p% b. Q* l1、必须用钱去生钱,最好能借钱生钱,因为钱放长了真的会因为生锈而贬值;! k3 @; `5 @& f3 u
2、必须把90%以上的钱投到有稳定收益的领域,只用其中的5%-10%让自己耍耍小聪明;
5 }$ c+ j+ G$ }7 ^; T3、必须彻底明白盈亏确认的原则,学会比较迟钝的看待盈亏——钱没有进出口袋之前看待市场的涨跌就当只是看待一个数字游戏。$ H: Y6 u1 N! }! l6 Z
" b3 x9 W6 m: u" K$ Z, l
可是无论是股市、汇市、商品期货都无法满足迟钝的要求。因为它们都是你用鼠标左键就可以完成交易的,而想控制自己不去碰鼠标的欲望的难度你只有去试了才能体会的到。因此房地产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之一。特别指出:购房自主也是一种投资行为。8 {; }) q# ]$ n$ O- j

8 e+ X: S: I' k4 }但现在美国的房地产市场的情况够闹心的,会不会加拿大特别是Edmonton也步其后尘?待续……
鲜花(1115)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ZT" y# l- {* n# ]- A# H" {
中国1月通货膨胀率升至7.1%,为11年以来最高,而美国公布的折年通胀率是4.3%,也为16年来高点。同时,美联储对2008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测下调了0.5个百分点,仅剩1.3%到2%。美国可能已经进入经济衰退。欧盟委员会也把欧元区2008年增长率的预测下调0.4%至1.8%,并将通胀率预测值提高0.5个百分点,至2.6%。美国似乎正在进入所谓的“滞胀”,也就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停滞同时发生。欧元区也离此不远了。
3 ], e) x  p4 M, p9 g  拥有庞大外汇储备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其投资活动仍十分活跃。然而,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增长率今年可能会降至6.9%,而去年和2006年分别是7.8%和7.7%。这些国家自2003年来的年均通胀率是3.5%,我相信今年可能超过4.5%,虽然这些国家的货币在升值。它们还没有发生滞胀,但正在往那个方向走。% Y- |% [! p: S$ M/ e! E/ G2 B) u
  这些情况,给人的感觉跟上世纪70年代很像:经济疲软,通胀加速,美元下跌,油价猛涨。可能有许多杰出的经济学家都对此比较深恶痛绝。他们的反对理由是:首先,石油在当今经济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第二,各中央银行已经吸取了应对通胀的经验教训。
6 l: F( _. D! B/ m  我也希望如此,但我不敢放心。今天的央行在制定政策时,经济增长是排在抑制通胀之前的。他们寄望于经济恢复后能有时间来治理通胀。但这就像是一段滑坡,央行们的做法可能会一滑到底,置身险境。经济恢复需要时间,因此央行容忍通胀的时间越来越长。最后,会像70年代那样,只有经历一场严重的衰退,通胀方可治愈。就算央行现在比30年前懂得更多,他们还是可能在重蹈覆辙。( i; n0 V( t, |$ `& D5 I
  的确,为今天的滞胀种下祸根的正是各国央行。五年前,由于担心通货紧缩,央行向金融系统输出了大量流动性。这引发了资产市场的大规模膨胀,反过来刺激了需求。于是,世界经济看起来很完美——高增长、低通胀。但资产泡沫正在一个接一个地破灭。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是第一个,信贷市场紧随其后,然后是全球股市,现在轮到了债券市场。大宗商品市场则是最后一个泡沫。在其他市场中幸存的货币现在涌入商品市场,引发了更大的膨胀。有可能,央行发出的所有超额流动性都会通过商品市场转变为通胀。* s+ \' q' l0 [) J- ~+ e
  今天的种种悲哀都是由于央行放出了过多货币。而它们还在提议,要通过放出更多货币来减缓这种痛苦。这听起来有问题。现代经济学错就错在,它对经济疲软有一种不经大脑的膝跳反应——放松银根。通常,如果经济走弱,通胀会减缓。但现在的循环不一样了:繁荣时,巨量货币为资产通胀火上加油,其通货膨胀效应却延迟了。对于走弱的经济投放更多的钱,只会加剧通胀。
5 X9 S/ g; H. w9 O" d  美联储知道,存在着发生那种难以控制的物价——工资螺旋式通胀上升的风险,也正努力通过与市场和公众对话来锚定通胀预期。它向公众传达的信息是,一旦美国经济稳定下来,马上就会提高利率——这就是说,它承诺你的钱会保值。但美元都已经贬值成这样了,谁还敢听美联储的话持有美元呢?这种承诺不足为信。美国经济正为过度支出所累。对需求的刺激放慢了对削减消费和提高储蓄的必需调整的速度。当美国经济稳定下来以后,任何美联储紧缩措施都会把它推回衰退。如果那些美元持有者清楚这点并抛售美元,美国就将真的发生失控的螺旋式通胀。7 d* T' ]! _! O9 ~7 F
  中国现在的境地颇为局促。相比之下,美国的环境更能够承受通货膨胀。全世界其他国家持有价值14万亿美元的美国金融资产,几乎与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相当。通过通货膨胀来使纸面资产贬值,对美国经济来说利大于弊。而且,美国的低收入群体负债更多,通胀造成的债务价值下降将令大部分美国人受益。中国则是一个净债权国,拥有着约1.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国的低收入者是净储蓄者。通胀降低了低收入人群的购买力,也降低了他们储蓄的价值。所以,通胀在美国可能从政治角度会受到欢迎,但在中国无疑就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2 y6 \0 q0 ?( c% N3 p0 D! N  中美两国今年都会面临通胀,但两国将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应对。中国将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而美国将放松银根以刺激需求。在这样的宏观环境下,人民币显然是升值的资产。而为了避免币值过度高企,中国不得不严厉控制资本流入。! y, d0 }0 `- ^7 F
  香港则面临巨大困难。香港经济倚赖于资本市场活动,全球熊市将使香港的增长引擎熄火,大陆紧缩的资本控制更令其雪上加霜。同时,输入型通胀又在侵蚀香港中产阶级的购买力。港岛今年面临的衰退风险很高。' R: l9 {8 D: r& n2 [7 e6 S
  大宗商品是最后一个泡沫。越来越多种类的金融资本将涌入这个市场。这一泡沫可能规模空前,并持续至未来两年。当各国央行接受衰退是抗击通胀的必要成本时,这一泡沫就将破裂。这可能会在2009年底或2010年初发生。所以,你仍能享受商品市场的炙手可热。买入黄金、白金或白银吧,只要是有形商品就行。不过别持有太久。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ao wen!!!
鲜花(26)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紫光同学对钱的论述挺深刻的,对房地产市场的看法有一定差距。其实房地产市场和钱一样。借用紫光同学第二条:“必须把90%以上的钱投到有稳定收益的领域,只用其中的5%-10%让自己耍耍小聪明。” 这条对房地产市场也是适用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3:5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紫光同学牛哄哄的,不还是和大家一样在上班给老板卖力。
鲜花(4348) 鸡蛋(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4: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要比较美国和加拿大的房产市场,我们首先必须比较两国经济的地位和特点。
$ M9 E* \. l) V  u5 B3 x, n美国直到今天毫无疑问还是世界经济的龙头老大——不管是股票、外汇、期货、
& G0 c8 o+ ?! ]$ `2 d5 v每当纽约市场一开市,所有的指数都向上紧了的发条,疯狂的波动。有时候美国一个公司的盈利情况能影响整个世界股市的走向。
# ]+ X+ e0 w: M6 b5 p/ o2 W# r0 b/ u基于美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就决定了它本身经济的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点:他必须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在没有先例可借鉴的情况下,他必须在做各种尝试——这其中当然包括资本市场,如此有了一个衍生品——次贷 。  P" R) R/ L* h0 L; h% U: j
. E. ]2 ~3 i( T; D; s' n3 {* h
次贷及次贷之后的衍生品有很多同志都做过很详细的论述。但不管你怎么去折腾,所有人利益的来源都要建立在贷款人有能力按期偿还本金及利息的基础上。而在次贷市场上得到贷款的人都是通过正常评估无法在正常银行贷到款的,说白了是信用等级很低的客户,是不得不以提高利率来降低风险的客户。——小声评论一句:我还真没看出来提高利率如何可以降低风险。
' t- X+ O2 g9 X- k" B% I而这部分人的比例高达27%。这其中还有相当的一部分在买房、炒房的时候是0首付。
" u1 {5 @* g: g) x& V' ]" i待续……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紫光 于 2008-3-20 12:06 发表
/ V! ^, K/ |1 J为什么我不能坚信自己的判断,因为我短视了。而市场是什么?——有人看涨也有人跌,有涨有跌的。
7 p, M% f9 D6 Z3 @( y: d' ]4 _' [# @除非你认为自己是天才,在市场的浪峰和浪谷之间可以游刃有余。可惜就我所知,99%的人都不是。
- @( [% r! m* ^( q因此我们需要什么?我 ...
8 l/ [' C  M9 h/ Q7 ~
粮食涨价?!7 D3 S* L# u4 {* V; n" ?4 d- z' k6 u

# ]  D4 P; p3 x; \. I/ ?' s' n我申请当农民,种粮食。
鲜花(4348) 鸡蛋(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白水 于 2008-3-20 10:27 发表 . m, p2 ^4 Q# J" c3 ?. z2 o
沙发~~~
4 X% k& m: S) b5 x
谢谢鲜花!
Z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原帖由 紫光 于 2008-3-20 09:33 发表
' K& ?% q1 H1 ?经济生活中的生存之道
' W9 s" n3 e2 a$ h! |( t

9 @" ^" l, l" s& u& Q1 t4 p  y# n $ ]# f8 e0 n. q( y0 F5 I
性生活中的生育之道...
鲜花(7)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go on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4348) 鸡蛋(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加拿大,毫无疑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与美国紧紧相连,但同时又是相对滞后的,比如美国人降息,加拿大人1-2个月后也跟着降息。说得不好听点,加拿大就象是跟着大哥哥出去查架的小弟并且在后面举手喊打的那一位,如果场面占上风立马上去揣两脚。% `& O5 R, x1 F1 ]- W5 }
当小弟自然也有当小弟的好处,因为有见风使舵的余地。在次贷的问题上,加拿大却有波及,但这些波及只是非常表面的。本身次贷在加拿大贷款市场上所占份额只有5%,其次就我所知,目前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中只有CIBC涉入美国次贷市场比较深有比较大的损失。# a' R, Z3 V3 ^$ |8 [
所以从基本面上来讲,加拿大并没有类似于美国的重大利空。" }4 J2 F9 i- s: G4 u* F. f$ g  A

: |  o7 V8 u- y2 O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市场出现拐点需要有极其明显的利空条件,有一个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因为已经暴涨过了,价格翻番了,所以必然会暴跌。我不得不说持这种观点的人肯定要吃大亏。因为资源的第一性——稀缺性就决定它的规律只能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7 \0 l- M* [& A
远的不说,回去几十年,这里的房价平均只要2万块就可以买一个SINGLEHOUSE,今天是多少?40万!结果是不管你在4万、8万还是16万、32万的时候看跌,你都错了。0 D$ D2 `3 ]$ T' ]" }5 D: R
什么条件利空?
0 A) ^/ M# B' U. |( ~" x1、市场没有需求——这一条明显不成立
! m+ K. V5 w0 \2、过度的投机——这一条留着分析本地市场时再说
. f" d0 v6 m# u4 w- H: d5 m3、利率高企,一般劳动人民无法负担贷款利息——历史已经验证过,80年代初曾经出现银行贷款利率18%,房市暴跌;不过不适用现在,因为可以预见的是利率可能还会再降,但至少不会升。即使升道房市暴跌的水平,素我直言,你还是买不起。' S& E. ?1 k) Y
4、极高的失业率——这一点更不成立,就业率最近倒是创了新高。# ?0 F& \& F6 i' M6 A" n9 y$ s4 v
5、经济萧条、银根紧缩——也不成立,现在的贷款期限已经放到了最长50年,各种优惠层出不穷,一点要紧缩的迹象也没有。另外经济萧条的时候不会有些公司鼓励员工一周工作70小时吧。
3 [; F; d; Y4 v+ v所以加拿大和美国情况不一样,不是说美国房产市场不景气,加拿大的就一定不会景气。美国的不景气是长期过渡投机积累的结果。4 z( s8 @1 _' u: X( [% X
吃饭,待续……
3 P6 Y8 j/ ^5 k3 K" i3 }+ H' i4 w% @( T- E
[ 本帖最后由 紫光 于 2008-3-20 18:34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好意思, 掺和掺和:
. R' ^# G( p8 W/ S/ |( q仔细地看了一会儿, 文章写得不错, 眼界很宽, 只是没太明白: 现在是该入市买房呢, 还是该持币观望啊?
鲜花(523) 鸡蛋(4)
发表于 2008-3-2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买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LZ、费莫等各位和大家分享观点和看法。8 O1 U, ]) t# T/ V9 u7 |: J
3 K1 m$ [! r& E& V& [
* t/ D2 |& D- {1 N& A9 m
LZ 在第一段里所阐述的观点我非常的赞同,我个人一向认为:
( |* s1 p* O- w" n/ c" [  O投资是一种投机,但你不能有投机心理。. |& G5 P5 q& a1 b/ U. n

0 L# c& ]# E, V7 S- aLZ 在之后的几段里分析的观点都对,但是这些都是从纯粹投机的角度分析的,是和第一段的观点相违背的。现在的情况,某种程度上更像是股市一样难以捉摸,人为炒作的成分太大,恐怕就连加拿大的本地人也没有经历过,那些专业的房地产经纪都不知所措,恐怕只有跟着感觉走了。从历史的看,所有被爆炒过的房市都没有好结果,最后被套住的人要替所有人接受惩罚。从投机的角度看,你只要不是最后一批被套住的就没事。但是抱着投机心理的人,早晚会成为这最后一批人。7 p" h# I0 M# c: m8 P* L, A

( Z- h) L  F4 c! J( |% o+ t. E; F8 V
, _3 c/ X6 T2 D( {从另外的一个角度考虑,现在已经过了暴涨的阶段,利润度和所冒的风险已大大降低(除去给中介的钱和半年的Mortgage,大概要4万以上才是利润。个人觉得没有10万以上的差价,炒作是不值当的。),建议要是自觉输不起的还是不要掺合了。这次如果再跌下去了,可就别指望短期解套了。投资不仅仅是赚钱和赔钱的问题,投资失败会使很多家庭出现问题,甚至解体,大家在投资的时候也要慎重的考虑到这一层的风险。) ^1 e: y* g. C- F

$ H: Z( ?( r+ n
3 x9 E; y( q5 |6 c) b祝大家好运!! h& B9 O* ?/ W. G; I

9 K6 ?0 ~  l4 y8 Q8 }/ N! E4 A4 k  g/ \! o/ f+ z) O
[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3-20 21:02 编辑 ]
鲜花(523) 鸡蛋(4)
发表于 2008-3-20 2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太矛盾了
$ P2 f, l) O0 d9 C! R
2 F$ Z' k/ Q. s! ~既然现在已经过了暴涨的阶段,如何能保证有10万以上的差价? / p) s" Q# x$ T  O) _' j
. t" l: z7 v0 N: H# }6 t' E$ _
如果每年涨2万,就永远达不到你的暴涨要求,那就永远不要买房了?
鲜花(4348) 鸡蛋(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回到前面所说,必须把90%以上的钱投到有稳定收益的领域。什么是有稳定收益的投资?从历史的经验来看不动产是即可以提供使用功能同时又可以提供高于通胀收益的投资品种。我实在想不出还有那种投资可以同时具备这两种功能。再强调一句购房自住也是一种投资。
6 Z0 a5 V$ b; n- G) |以下的话可能会伤害到某些人的感情,但这是事实,而且是血淋淋的事实,并指总体情况,不指个案:" a% o5 x) |) s  K
1、在年轻的时候愿意苦一点做房奴的人大多在晚年比较富足。其实房奴只是一个被强加的称谓,我个人就没有一点做奴的感觉。而且以目前加拿大一级贷款市场的政策,你也做不了“奴”,因为贷款的额度一般是你的家庭毛收入X40%=你可以负担的分期付款额,因此还有很大的回旋余地,买个车、渡个假还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要调整心态,量入为出。别因为3、4年前一个2500尺大豪斯的价格今天只能买个TOWNHOUSE就不服气,要知道3、4年前我们听说谁谁谁找了一个20块钱/小时的工作都还齐刷刷投去羡慕的眼光呢。现在呢,你40块/小时也不是什么稀罕物了。即使以3、4年前的价格也有人看跌房市,等着降价。说个真事,2004年底陪一个朋友(已经离开了EDMONTON)去看房子,我那时刚来加拿大,纯看热闹。到东北区去看了一个3个睡房的TOWNHOUSE,一口价7.8万,那时那个朋友手里有6万的存款,夫妻都有工作,没买。急得我想抽他。
# J' l+ N6 S+ q' k错过了就是错过了,非要等你就等,也一定要高高兴兴的等。8 v5 J! c7 T9 Y4 R' Y8 U6 T) e% Y$ ]
2、在年轻的时候想要太多自由和潇洒的人往往到了晚年都不那么自由、潇洒。我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你不买房子省下来的钱等不到你退休就一定会花在某些其他的地方。而关键这些所谓的自由和潇洒仅仅是你心里的认为,在别人眼里也许未必。) \! m% A( u$ U$ E0 d# j
3、买房子住是有买房子住的好处的,你只有住了才能体会得到:; n, f( Y  v* c+ ?( L7 I
可以培养更多对生活的责任感;! a9 R9 k8 l8 N; X* @
增强家庭的和睦,因为你们有了更多共同的话题和目标;
1 r1 x# ?' M( [: K# _# w% M给子女更好的生活和受教育的环境,大家闺秀是一定要生在大家里才能从里往外秀的,否则表面上看起来学得差不多,但骨子里的一些东西是另一回事。& q1 i0 h5 a8 _5 R

: B  O( @# f" b+ u) U' S1 z2 L好了,扯远了,回到房市,特别是本地的房市 ,待续……2 S/ K* c2 P. h7 ~9 c/ N+ V
# ]; b, V" q/ @( S/ [) E
[ 本帖最后由 紫光 于 2008-3-20 21:34 编辑 ]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wlimited 于 2008-3-20 21:29 发表 + t7 s$ q- _" @% v  H. N( @
楼上太矛盾了
! s2 x  l6 r$ B9 T& B
. e9 V( V  ]9 b5 |2 _8 N- C既然现在已经过了暴涨的阶段,如何能保证有10万以上的差价? 6 K4 Q; @0 }5 u
- {( ?+ `; Z8 h+ }
如果每年涨2万,就永远达不到你的暴涨要求,那就永远不要买房了?
1 i0 [' X8 L1 }9 H

* G* ~# N9 b' z  _( V/ e* U$ V9 K/ j! R; X% r
我并没有分析现在该不该买房。我在讨论的是投资,通过炒房获利。40万的房子每年的通货膨胀就去掉一万多,再加上你还银行的贷款,您觉得每年涨2万适合炒房吗?您能从中获利吗?
1 n- A. U5 E# Q3 n$ D# g6 M# J5 [8 v' s/ I4 p8 g: C; {0 v# t
[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3-20 21:46 编辑 ]
大型搬家
鲜花(523) 鸡蛋(4)
发表于 2008-3-20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不顶不仗义
鲜花(523) 鸡蛋(4)
发表于 2008-3-20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注明: 顶的是20楼, 不是21楼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出手就是好文啊,不谋而合,不谋而合, LZ越来越成熟了,感觉我笔下的砖头其实写的就是你啊. 纠正一点, 800多点名义上对100倍杠杆的外汇来说是8倍, 但如果你不断用浮赢补仓, 80倍都可以.
鲜花(523) 鸡蛋(4)
发表于 2008-3-20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回21楼, 如果每年涨2万,房租2万,为什么不适合炒房?6 Y4 ^3 B0 h* n4 E
你当房子是空关在那里啊?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qwlimited 于 2008-3-20 21:51 发表 7 \& q( S& s' C. U: ]" |& i
回21楼, 如果每年涨2万,房租2万,为什么不适合炒房?
0 b) Z) K2 K& c4 G9 B, L3 l' p1 U& B你当房子是空关在那里啊?
" A- W; z) A- `6 ~- J3 n* v
: j& A# ]1 l# D

: A+ l; A8 Q6 I' L) Q! `看你的思路就知道你不懂炒房。我们还是不讨论这个了,算我什么都没说。
鲜花(4348) 鸡蛋(18)
 楼主| 发表于 2008-3-20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的房市就实在没什么好说的。
1 G1 N! v" c% ]因为这是一个极小的市场,没有必要被放得太大去分析太多。' v( j/ h* [& P6 h/ A: U
我只列举几个数字就能说明很多问题:9 f# B3 n/ \) @8 @( }6 `+ Y- E, g
2006年大涨的时候,每个月成交量小于2500套,市场存货3000套左右,成交价在LISTING上加2%-10%;6 y! P6 i: D4 n4 V
2007年下半年跌的时候(我个人倾向于调整),每个月成交1000套多一点,市场存货10000多套;成交价在LISTING上减2%-10%;" |1 o3 m6 |1 G  H* u/ z
市场平衡的时候(指涨幅略高于通胀),每个月成交1500-2000套,存货5000-6000套;成交价减2%以内;
" G1 d9 l4 a2 E1 l) B5 D+ r$ C本地市场说得不好听点,连个中国的地级市的成交量都不如,何来谈过度投机?1500套中间能有多少是投机行为?而且影响这个市场价格的就那么几千套存货和几百个BUYER的差别。0 d# b+ g) q+ Q7 f* ]* Z. X7 M- a% r
还会有10000套投机的存货没有上市、即将上市去等着你慢慢挑吗?
$ ]: z. h% m. e, J+ x9 c7 ~4 D你愿意什么时候买,三组数据在上面,自己看着办吧。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回来。瞧着人气上去了。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3-20 21: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关注中!
鲜花(523) 鸡蛋(4)
发表于 2008-3-20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懂炒房, 有人认为不值得炒,看来买来都是自住的,房市很健康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2-24 07:23 , Processed in 0.260884 second(s), 4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