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  鸡蛋( 0)
|
原帖由 扁舟 于 2008-6-12 01:07 发表 
" A( p0 N1 X/ o! f5 P8 f呵呵,逻辑性很强,佩服!5 g! ?, [. ~0 Z. k
9 ^3 `) B1 P8 p" q$ w/ b
我没推那么远,就是不喜欢标题的那种,被骂的人就是坏人,或者丢人现眼的是被骂的而不是骂人的这种逻辑。$ j" C- a6 U) t% j) p
+ T+ f+ N5 p0 g凭直觉,那些“来宾”是我所反感的一类。
+ S+ N# z5 }( ?0 l
% M6 q! |$ u0 @: i) L9 m我一直主张,如果某人犯了法,就到法院去告他。如果没有,大家就闭嘴,我一直认为那种“群众专政”是弊大于利的。人们对是非可以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对他人施加惩罚,无论任何方式,都要由专门的部门来办才好。骂人,已经不是单纯的表达愤怒,已经给他人造成了侵犯了 ' P9 ~8 C9 q) g t4 \ Q
\. ]- L( T. R7 S) b呵呵~
0 I; v& M. X; ?* R, z, q# _扁大师这个主张一定又少了各种条件限制了吧~~
8 q* j/ j5 M* d时间,地点,情况,6 q- z5 E: I) i" h! }
如果是封建社会,如果是文革,这个主张不适用,(时间)9 h# J* y+ [% a# T. J3 q! z1 U
如果是在缅甸,在非洲一些部落,也不适用(地点): O6 P3 s2 |7 ]# O; d
如果是在深山老林里,有人打你了骂你了,你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你去哪找人评理啊~情况1
6 D' f, }2 q# e! M如果是一个人无理和你吵架,你闭嘴,可能他会觉得他有理,他会变本加利,会造成更大的伤害,最后他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你反而是害了他~情况2) f2 P4 z- R5 @ R5 K. ^8 z3 O9 E1 | M' l
.......% I4 \1 q& [" e( e* D% m: A& @
其实单拿出一个来说,偶的条件都太偏,但是放在一起,你的主张就显得太偏了,
( \7 B. |% {: B7 x. t
; H& x" r5 E3 z, H: h你对自己的道德有一个更高的要求,但是别人并非如些,
: r. b+ U: S2 l! [- W, C: x你相信公理,可是人家觉得还是他是正义的呢~
: M. D5 L6 b6 j7 V3 J& U( [
/ O2 P) _0 ?/ p% u0 O& A, f* @在二战前的欧洲,英法对德国对捷克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想让德国良心发现,但是这样是纵容,终成大错,
. x4 m7 V [1 r7 w同时期在中国的抗战,蒋介石不抵抗,把个东北就先让日本人占着,他想着,国际联盟,英法美,会给一个公道的说法,最后还是铸成大错,日本人占了东北,有了基地,才有了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实力,0 G5 e" }7 K( ?
) q* x' Z/ k2 `2 R2 R现实中,真的会有那么多讲公道的地方吗~~+ N3 y6 T q1 R
西方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的各类骂~~,中国要不要回骂,中国想着会有谁会来为中国说句公道话,潘基文说了吗?与中国平日好的说了吗~7 d& k" k% U8 b/ ]
法国与中国那么好,可是还是抢了偶们的火炬~/ n/ a: x2 n) u6 W7 N# S/ p
这个事情要不是有广大网民,爱国华侨指出CNN,会有谁会还CCTV在西藏上报道的清白~~/ t) s2 J$ |" k! K+ I1 q5 m- \) }
! D" G- d! P) F) T5 I; i" Y! h+ p: k
最后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4 R6 B% v4 D8 k7 i$ o
两个人开车在路上起了摩擦,把车开到边上,两个人私下辩一下,戏错是非,赔多少钱,解决了,还是闭嘴,找警察,把个大街堵个严严实实~~- b9 f! h6 l! U. \
在这里,骂人被偶引申为争吵或是有争论的事情,如果你想息事宁人,就不论自己对错,掏钱赔就成了,如果你不自辩,专等警察,你不为自己争取,你还是要吃亏~ 最后,你想认了吧,以一个善心来面对那个人吧,自己吃亏也没什么,可是这样正好助长了那个人的不理智,觉得骂人有理,有用,下一次还会骂人~ 这是你这个主张的罪过了~,呵呵~~
$ S$ z$ N1 `( U. X- I7 j: I
) X( a# m8 T: U9 B呵呵~~
0 a2 S" q4 d8 Z) y5 q4 D# ]8 T8 K5 V9 i
偶喜欢较真,如果对偶的这种犟不感兴趣,就别当真了,
% Q! _& i* A. e& x8 k9 c. V) A8 ]
$ ~ t# T" u% C% s8 T$ X
; S& ~. A7 [: ?/ N- V( M' J( j, {[ 本帖最后由 小柳 于 2008-6-12 06:4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