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scott130 at 2005-2-19 12:31 AM:# \+ }0 B( s8 L3 n9 m
中文是非常重要,但在北美上大学看的是英文.我们中国人没有几个家里是英文作为家庭语言的.所以孩子只有在学校里是用英语.很多比较深比较文雅的词汇我们大人可能都没有见过,我们的孩子如何能通过学校尽快突破这个瓶颈?
5 g( }2 W% ~: T" [/ R
1 U D5 ^: V+ p) k
' p/ s2 E& o* y: }% D! P. e: Q
有道理。事实上,上中文学校的大都是家里说英语或English/Cantonese的老老移民,这一点从中文学校的学生分布就可以看出:全爱城共1400多名注册中文学校的学生,其中只有300多名是来自新移民集中的南区。 3 M% f1 ]7 T6 R# V) x/ \ 2 s5 M. r" g2 ?) W: U+ D- z$ C难呀!:(
上不上双语是家长的自由。就像前阵子有人给自己孩子问爱城的日语学校一样,孩子是人家的,愿意上什么就上什么。用悲哀这词有点太过了。' a6 g/ D ?" e# R" z0 V K# u+ ^
4 Q* Y6 D: K1 b) N5 O. C我的感觉目前在海外,Chinese约等于Cantonese,接下来也是Taiwanese,最后才会轮到Mainlander,所以很多冠以Chinese的Program咱们去了都没有什么认同感。双语学校也不例外,绝大多数大陆家长们不约而同地对这些所谓的Chinese选择了回避的态度。所以才会有此迷惑.....长此以往,我们的后代都会问这样的问题了:我是谁?
Originally posted by 兔宝宝 at 2005-2-19 20:30: + \! \: N( S e9 e3 a" U既然如此,为什么学注音,学繁体的人不融入到用拼音,简体的人群中?繁简的争论已经很多了.不是我不能接受中国文化中地方及区域的不同,而是我觉得用简体,和拼音是大势所趋.更不愿我的孩子回到中国以后,让他觉得他所用 ...
( K G# T6 Q) B) {+ f; k: o1 T5 |% `
语言是我们思维的载体,多一种语言就多一思维的工具。 如果可能,我会让我的学生学很多不同的语言。
Originally posted by 片儿刀 at 2005-2-19 10:22 PM:! R9 L8 O% p; ^4 m! S
教注音是在校生的家长们的决定。中文学校里教注音,因此而不送孩子去,自然没有资格去要求对学校的现行体制做出修改了。除非大陆移民的家长们自己办一所全日制的教纯正简体字的中文学校,现实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