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綠荷!善哉!善哉!十分支持。
# u: H) E6 r% d' Y/ J, v$ J' M1 L
W2 W8 B( }3 j8 a$ s「正信」佛教的「修行」是修正自己的行為,「修正行為」是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並不是要借外在力量才可為之,是靠自己的力量去除無始以來的習氣;如果硬說佛道修行者是好像奇情小說般要上山修學法術(道術)的話,那麼一定是有所偏差了。6 i8 V) B, I n! y$ o, M) w
7 t- c, F) O% l) x9 p/ ^4 J, S沒有錯,古代大德,如僧肇大師、和慧遠大師是借道學教理去解釋佛理;無他,因為古人多習「道學」。以當今多位大德判教,道家只是到達阿羅漢位,未能達到佛位。佛雖然都是阿羅漢,但佛之功德和法性卻遠遠超過阿羅漢。最佳例子可從佛陀與舍利佛行事之差別便知一二。' d6 K' P8 Q& q' D
! p P2 K/ e4 T& V! `' H
可參考印順導師的「成佛之道」一書。5 G# f2 H( x/ T6 i' E
佛在涅槃會上,最後教誡弟子說:『自依止,法依止,不餘依止』。這是要弟子們依仗自力,要自己依著正法去修學,切莫依賴別的力量。這正如《楞嚴經》中阿難說的:『自我從佛發心出家,恃佛威神,常自思惟,無勞我修,將謂如來惠我三昧,不知身心本不相代』,一切還得靠自己去修習。所以歸依的深義,是歸向自己(自心,自性):自己有佛性,自己能成佛,自己身心的當體,就是正法涅槃;自己依法修持,自身與僧伽為一體。佛法僧三寶,都不離自身, 都是自己身心所能成就顯現的。
4 h, A6 f% i5 x4 N: Y; Y" c+ q% G) e% U |2 L. u5 Z3 q* K
[ 本帖最后由 purifiedmind 于 2009-4-5 16:2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