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12上帝也不是吃素的
* d6 o+ P0 d. Z& d: Y+ |% [" {, y' k; @$ B( X' p1 n: z! ^
事情是由上帝收受賄賂開始的。上帝自然是聰明的,這毋庸置疑;上帝自然也是智慧的,這尤其不可懷疑。
6 [) D1 h* D2 ^4 S, r2 V9 D( ?8 o( O
因此,上帝的受賄自然也是不動聲色地順其自然。於是,上帝的事實讓我們心悅誠服地說:上帝自有他的高明之處,上帝畢竟是上帝。
5 h( f w! ~* d, N2 `5 O
; c3 P9 ]( y- A; K, a0 A Y8 @( U8 j那次,上帝在他動怒之後的結果是判罰夏娃去生養,並說這是使其受苦。那麼好吧!夏娃毫無怨言地就去受苦。& ?' ~" o7 |& Q' a! c
8 k8 q* e+ Y2 U. ?! u6 k% \作為夏娃受難的結果,該隱和亞伯來到了世上,他們是亞當的兒子。按我們今天的說法,該隱應該是農民,而亞伯則是牧民,這無疑是一種區別。' I& B3 R* d1 ~" u# V4 T
1 ?* d& @+ }* J6 A9 \) G. S/ m- |/ r殊不知,恐怕連上帝也沒預見到,這種區別正是導致他們兄弟相煎乃至殘殺的禍端。
4 ?$ J7 k0 p9 H9 V4 B1 g6 J+ R: p# i X8 C- e
然而,造成他們兄弟相煎的原因,是否與上帝您的慫恿有關?反正我說不好。
8 S- o. \; v) L3 y4 q) y8 Z( J5 j, }7 Q3 G$ c: T
先讓我們分析一下事情的起因。該隱和亞伯之間既然有了區別,隨之而來的便是如何以自己的特性,去爭取上帝的寵幸的正常心理。該隱和亞伯,上帝究竟更喜歡哪一個呢?上帝的結論是根據對他們貢獻大小的鑒別所做出的。2 a* ?2 D3 J8 K& |$ p9 |* f z. Y
& ?: r, h) R6 g, \為了邀寵,該隱將自己田地裏的作物作為貢獻送給耶和華上帝;亞伯則把羊群中頭生的羊和羊脂送了來。* J9 N1 [( C, Z+ `! ?8 M: j3 v
/ f. O) R% x# c- ]) k/ S
由這種區別而產生了上帝的選擇。& i! v* h0 H* W# R
$ L6 P: N: w2 t* g在兩者之間,耶和華收下了亞伯的貢品而謝絕了該隱,並且肯定了亞伯的德行,否定了該隱的勞動成果。
6 M9 }3 V3 q4 [: _! U, K; k/ K; Y6 U- T- Z. X. F$ y, V
直至這時候,該隱才恍然大悟:原來上帝也不是吃素的。4 u1 D# e. |% ^1 s5 F! s1 P8 `4 `5 s
) x8 C) l9 Y# Q5 I" s/ |- b但是,尤其嚴重的是,上帝的選擇應該是一種天意,這種天意的性質其實是對行賄的肯定與鼓勵,同時也由此誘發了人的嫉妒心理的產生。# Q" z' p) N, f9 e! F) @9 Q
8 \7 P1 S# d: |. V
人自此學會了如何取悅於上帝:送最上等的禮品,說最動聽的話;人自此還懂得了嫉妒:懷恨在心,暗中行事或者敗壞他人,消滅異己。
6 T( m' W8 f. e* g6 g( G o$ `- G# M1 K1 E. o! s' Y
由此看來,上帝就是上帝:上帝既然創造了行賄受賄與人的嫉妒心理,那麼,人就有責任使其蔚然成風。 @) i3 W) ~8 b, K4 @
1 b* Z6 W& [/ J- X" k. u+ h
該隱對上帝的選擇憤憤不平,可又敢怒不敢言。該隱是否暗中遺憾自己地裏的物產沒有肥羊,我們無從得知;我們所能知道的,全部都是書上告訴我們的。我們從書上得知,該隱面對耶和華的選擇面呈怒色,因而遭到上帝的斥責,並且斷言他:「你若行得好,豈不蒙悅納;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門前。它必戀慕你,你卻要制服它。」聽起來,上帝已經是詛咒以隱了。這使我們又來怪怨該隱太不深沉。假使他在面對上帝的斥責與詛咒的時候喜怒不形於色,想必事情會是另外的種結局:因而後來該隱的子孫們變得那麼老於世故而且胸有城府,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了。* ]& |! O6 M9 ^( ]. d
/ w9 T% c, {+ j
基於此種原因,我們似乎完全有理由為自己的行為進行這樣的辯解;在上帝面前,人為了生存,為了活得安靜,凡乎任何一種越軌的行為都是事出有因的。/ ?+ Y0 f6 ~" m7 ?' @: }! L% c
. [" T4 ?) ?6 E
是上帝的判決使是非混淆。7 \$ U1 b8 ?% m v# I' l, V; U
6 f8 m: v2 f: b" ]' [ g這個世界為甚麼會成為今天這個樣子,相信上帝心裏有數。: e/ x' {; q$ r9 ~ d: Y
" S( A: m! n* M5 y7 e" C該隱對於上帝的斥責無可奈何,滿腹怨憤卻又無處宣泄,於是就來對付自己的同類和親兄弟;上帝耶和華的預謀也就是在這一刻被實現了:只有我上帝耶和華才能預見好和壞,對和錯;才能預言好人和壞人、品性和德行。/ }$ c5 F$ [5 b! ?6 {
: q8 x. m6 O7 }; N4 n) u4 q看來不如此不足以顯示上帝的高明;而且,上帝不高明也不足以統治人類。上帝讓人類臣服。上帝的一句話,就能引起人之間的爭端。究竟是人太愚蠢呢,還是上帝太狡猾?對此,我稀裏糊塗。% `1 y- D7 l; T# ^
# B# d5 o N. B# X, Z該隱和亞伯同時去拍上帝的馬屁,該隱不慎拍到了馬蹄上,上帝於是就對該隱變了臉色;吃了上帝的譴責的該隱深以為辱,弄巧成拙,惱羞成怒,就來找弟弟亞伯清算怨債。
7 t, Y& h7 E3 h2 F6 F. s8 x& `$ |. Z4 }1 E9 V
上帝的選擇,導致了人的矛盾。
v" Y, _; |9 H9 ~; B" r( O: ]6 | |2 A" k' i
該隱和亞伯因為爭上帝之寵而大動幹戈,反目為仇,該隱一怒之下就殺死了弟弟亞伯。直至他們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全知全能的上帝啊,您為甚麼竟然還是一無所知?上帝無處不在,但是,該隱和亞伯爭吵的時候,上帝又在哪裏呢?我們假設上帝對此了如指掌,只是故意佯作不知,一直看著他們打到流了血出了人命才出現──此種假設倘若成立,那麼上帝的道德何在?又該由誰來譴責上帝呢?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上帝一經出現,就標榜自己早已知道該隱殺了他的弟弟亞伯,並且嚴厲地戳穿了該隱的辯解。既然上帝早已知道,那為甚麼不在事情還沒有惡化到出了人命的地步時,就及時地出面制止呢?這或許是一個不該追究的問題。+ F% A4 y, p% ^" p, x' h1 ?
' V9 K% m2 v' M G @
我們姑且把它看作上帝的一次疏忽才出現的人類的第一次流血事件,才有的第一樁人命案,那麼,從這個意義上說,是上帝製造了人類的第一個殺人犯。
8 r7 C- V+ ]9 x2 n- k- h; Q* r9 r! ?, D) w0 R9 |& `
當然,譴責上帝是有罪的。但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子闖的禍,這筆賬不找孩子的父母去清算又能去找誰呢?何況高明的上帝又在他所創造的孩子身上要了把戲,玩了權術。
3 n. R2 z7 L3 `
4 e( A6 b% i" e* ^1 m" x果斷的上帝據此就把人類劃分為好與壞兩種。該隱自然作為壞人被上帝放逐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於是該隱又成為人類第一個被流放的人。
( V# }9 F( V3 Z8 c+ i
$ _6 Y$ }5 S: G被流放的該隱從此失去了土地,飄泊在天涯海角。但是,聰明的該隱似乎意識到這樣的日子勢必會威脅他的生存,因此就向上帝尋求庇護。慈悲的上帝就許諾說誰要是殺害流離失所的該隱,就會遭受七倍的報應,以保障該隱的性命。而且據書上說,為了使人們一眼就認出壞人該隱,並保佑他不被別人殺害,上帝就給該隱立了一個記號。' W) q) L" R( d. ?1 Z) J
9 Z) F: }6 w7 T& P! ]可是,這個記號留在甚麼地方了呢?上帝沒說。& L3 j1 F, I: b; q9 ^7 ~- f0 a$ R h2 c2 J
% R, p G( [8 T/ p
因此直到今天我們也沒有辦法一眼就認出哪個是該隱的後代,哪個是壞人。
7 G+ |6 \9 p( Y2 X* a+ w
5 Q9 S4 K5 |* z) U另外,上帝既然已經知道該隱是壞人,那他為甚麼不把這個壞種扼殺了呢?上帝應該是有這個權力的。
9 q: t6 Q' T3 D. z; p: `1 O6 q
6 N" _' [ ~7 R( N- S$ F據說壞人的存在是為了區別出好人;好人的存在是為了管制壞人。
2 r u* E: L) T( P0 G# ^. f! w" A) D4 a3 X" Q; ~
我們以為上帝並沒有達到這個目的,因為壞人的確是在使好人受苦。事實上是好人壞人的並存,很好地維護了上帝的統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