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学习英语的捷径??---来自美国留学生的忠告(转贴)* L/ F6 l) [* { 
! \! c3 X. h; B! O: R! f 
去美国留学前,自认为自己的英文水平还不错:毕竟学了那么多年,自己也下了许多功夫,且上了不少培训班---从普通的到最高档次的,里里外外花费了上万元。应付各种考试包括留学考试,也算是一路过关斩将。但是,到了美国后,刻骨铭心地学到了一个词“Chinglish---中国式的英语”:用英语和自己同胞交流时还可以应付,但是和英语是母语的同学、教授和其他人士进行交流时,稍微一涉及到实质问题,双方谁也听不懂谁!至少有半年的时间痛苦异常!霎时间自己失去了交流的能力,多年建立起来的信心和信念,像是一下要被摧毁了。 
9 F: ?, S0 V0 n: Y  e: D   他们What’s up? What’s new? 的说法到能应付,但是觉得很难和他们去沟通,哪怕只是认认真真地谈谈。在国内,我很容易和大多数人成为朋友,自己也一直引以自豪,因为你诚心地对待别人,别人通常也已会真心的待你,否则你下次“敬而远之”就是了。可在美国开始的时候,怎么就那么费劲?!诚心不起作用了? " D, @' X/ F, P5 C6 o9 U 
       $ R' N& S2 B+ o; ^+ ], U  a 
   是自己的语音、语调问题吗?不是!如果你有机会领教一下印度人的英语,你或许还会为中国人的发音多少感到自豪呢。(我有个印度同学叫Abel,直到毕业我才听懂他的大部分话的意思!)但是,印度人“可怕的”发音,丝毫不影响他们和美国人流利、有效的交流!是语法和句子的原因吗?也不是!我有幸在美国的大学里结识了一位来自中国的美国籍教授,他讲英文时你能轻而易举地挑出大量的语法和句子错误,但这丝毫也没阻碍他生活在美国生活二十多年并且取得成功。 
! I# {1 t$ b  }% T9 \1 j2 ]: W" }1 L) P+ L( E4 S+ J 
   因呢?在国外生活几年以后,我才渐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如果以达到“有效交流”为目的,英语的发音、语法、句子绝对没有国内的各种人士强调的那么重要,而被国内学英语的人士忽略的、也恰恰是最重要的部分是:表达语言所应用的、符合英语文化和习俗的正确方式、方法和内容。语言是其文化和习俗的载体,虽然人类的各种文化多少有相通的一面,但是更多的是其特殊的一面。英语也不例外。例如,西方文化讲究“正面思考”,即 “positive thinking”,中国人的“谦虚”、“艺术”的处事原则,恰恰是妨碍有效交流的障碍。这就是所谓的“文化冲突、差异”那种用本国文化和习俗去套用英文的学习方法和应用方法,加之学了太多得“没用的、大多数讲母语的人都不曾听说过的词和过时的词、句,听不懂真正的英语和不能予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就毫不奇怪了! 
) A! A% g6 Q. _, {) E" ^  ?; g: j* q1 T. q8 X% v 
   针对与以上弊端,来自加拿大的Ms.Schueler以她多年的教授中国学生的ESL教学经验、 我以我留学美国的亲身经历,在北京的几个公园内,举办每次只有2至4人参加的、超小范围的培训和讲座(为便于做英语口语实际练习),讲授简明实用的英语学习和应用技巧,提高人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使你把握好自己学习和努力的方向,节省自己更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 A. r8 X: [% R: x5 {9 G 
- x, v1 \+ M/ F- w) d 
   我们的专题是:如何与“英语为母语的人士”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揭示"中西方文化差异、冲突"在语言应用上的体现,针对中国人经常出现的致命错误而进行的贴近现实生活的英语应用培训。提高人们与“英语是母语的人士(native speakers)”的交流能力。我们将告诉你:该说什么、如何说和如何做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的目的”。* ]/ E+ E0 Y; r* R7 q' ~5 N: E 
 
0 |- o/ Y7 A/ Y; ]" I' v+ d0 k   通过我们的培训,你同样也可以和老外进行有效的交流,即使你的英语并不是那么好,因为你学到了别人在其它地方学不到的技能。在北京的、有兴趣学习英语的朋友,可以发给我 (hez2@alum.rpi.edu) 或Ms. Schueler (lindaschueler@alumni.uwterloo.edu.ca) ,索要培训和讲座的详细介绍和具体安排,以及我们总结的、针对中国人提高英语水平的学习方法。8 A3 u% A) e& m/ z" `  Y 
4 [3 T: Y9 L8 D, r 
   我们认为,所有学习英语的策略和技巧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需要你自己安下心来,花费时间去反复记忆 ---记忆那些自己和别人总结、归纳的知识。这部分工作,没有人能替代你,无论是怎样的天才!; D0 J# q0 R, }$ O# u 
+ t7 C0 B! Q$ y: e7 n6 ^) K2 k 
   另一类是“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有效的运用英语以达到交流目的”的经验和技巧。掌握这部分的最有效方法是:创造条件和机会,同英语为母语或在国外生活过的人学习和交流。% g) ^( k$ J$ A9 [2 }  y 
" U- k  Y! A2 F: C0 s8 f4 D 
   研究表明,人在交谈时,80%的信息来自身体语言和语音、语调。而对交流有效性的影响,还包括双方交流的意向、谈话的内容等诸多因素,而绝不仅仅是句子、语法和词汇。因此,生活中常常能见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只有五、六千词汇的秘书、助理,能用英语同“老外”流利的交流,而一些有三、五万词汇量的、手持六级英语证书的硕士、博士,面对英语为母语的人除了最简单的几句话,再也张不开嘴了或是说了也没人能听懂的,更不用说用English而非Chinglish表达自己的思想了。, v$ W+ ?( [" G" ]2 P$ w0 _ 
 
# q( H$ }4 q5 @$ Y; G; J说英文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那些“不懂中文的人士”听明白,而不是满足于自己的中国同学、老师听懂;如果是和懂中文的人士交流,用中文岂不更好?! 从这个意义上讲,英语的应用是绝对有技巧和规律可循的。 
! i$ d5 D: Y- X, c' n5 x, R6 a: O$ a2 w7 B) H: v4 p 
想学好英语,一定要学好英语文化在语言应用的体现,别用汉语文化去套用。要和Native speakers或在国外学习生活过的人士交流,多听原版、多看原著。否则,你费时、费力和费钱所学到的“屠龙术”,只是仅能和同胞交流的中国式英语。 
, }7 v9 n: c# z0 m2 T6 t 
3 l1 F+ E' s' Y( h& F: y+ N很多中国人学习英语,所付出的冤枉的代价和冤枉路,你一定要去重复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