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1|回复: 1

救救婚姻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0 13: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797
& t1 L( h- o# C& [4 ^# s; {' M
- |5 t: o  X+ \' M! r; G/ s五年前,我第一次翻开圣经时,有一个开篇的故事如春风拂面,沁入我心──神用尘土造了男人亚当来管理世界,又顾念他“独居不好”,用亚当的肋骨(而不再用尘土),造了女人夏娃,使他们有了血肉之亲。亚当醒後,一眼就认出那女人是他“骨中的骨,肉中的肉”。从此两人结为夫妻,“成为一体”。而且,神还要他们“生养众多,遍满地面”(《创世记》1-2)。於是,就有了人类,代代繁衍,直到我们。  T+ ~( z8 }& M  K
$ y3 {: t* m) U/ P: v) o" z$ C7 ?
原来,婚姻有著如此美妙绝伦的起源!' u7 }5 I; W/ I4 V8 i

& ]! L1 ~1 U5 ]1 [可是当我掩上这故事,现代婚姻的种种异化现象,便涌上我的心头,令我悲叹。
2 W' `$ \9 F8 ^6 w5 g& W6 K
, Q$ f2 n$ U$ n“同志”∶曾经亲切今变味
3 `2 Z' L* y6 S& B$ X1 \; a+ B
) Y9 z, i  b; _7 l' N# l我第一次来美国探亲时,认识了太太的很多美国朋友。其中一位女士,是我太太的同事,常来我家。她剃著个平头,一身粗犷的打扮,大大咧咧,格外热情,笑谈之中有股爽朗。
3 Z: S  J8 a4 M, z; I" B. e2 _/ r" D
0 S, W9 k  n, ?3 u# T, _& Q& v她一出门,太太就告诉我,她是个同性恋者,她的“太太”是中学钢琴老师。我很好奇,太太说在美国这很常见,她曾遇到不少这样的人。: `; p7 C5 n6 ]0 Q* p5 ^% \' A# S* c

4 x* g  W1 Q: e後来,我对同性恋现象产生了些兴趣,知道了不少的新闻趣事,也知道同性恋现象存在於古今中外。拉丁美洲三大文明之一的玛雅文明、四千年前的古埃及等,都认为同性恋是人的一种天性。在古希腊,许多大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等,都是同性恋。18世纪的法国路易14时代,还形成了以社会上层人士为主的男同性恋团体。
- U; m# B' S4 Q$ {  g. p  s  j7 [+ Q( k
到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开始发起同性恋平权运动。1988年,丹麦率先将同性婚姻合法化,瑞典、挪威、冰岛、荷兰和比利时相继跟进,允许同性恋者在政府登记伴侣关系,享受异性恋配偶的各项权利。後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也纷纷出台了《家庭伴侣法》,或者《同性婚姻法》,给予同性恋者不同程度的婚姻家庭权。. e3 V, q. Q8 h, M

1 m0 [" y5 a$ g. l这股风随後又刮向世界其它地区。南非在推翻种族隔离政策後,成为全球第一个以宪法规定不得歧视同性恋者的国家。日本东京是第一个立法保障同性恋者权益的亚洲城市。2001年5月,台湾“法务部”修订了《人权保障基本法》草案,将同性恋人权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将“妇女人权”一章扩大为“两性人权”,并在此章第58条规定∶“同性男女可组家庭,并可收养子女。”: W; n3 `) r5 [0 d, n) |

, H+ ]- d: A2 j# c中国亦非净土,自古“龙阳”、“馀桃”、“断袖”,就是同性恋的代词,而今又赶上时尚,称为“同志”。( j' T/ I6 J7 E+ k% ?; ~" M

5 n% C" E# L( ]( t; d- N“同志”,本意是志同道合,在中国大陆曾是人之间友好而又庄重的称呼。改革开放以後,人们渐渐代之以“先生”、“小姐”和“女士”等,“同志”如同中山装一样,渐渐成为历史的遗迹。- n# S8 ]0 M1 a4 z7 Y
- Q! q0 y5 N4 n) G4 l" d. K# o
没想到,不知何时,同性恋族群又将这个称呼捡起来,粉刷一新,大大方方地用起来。北京、上海、成都、重庆、深圳等市的同性恋酒吧,多雅称为“同志酒吧”,有的声名远扬,座无虚席。还有所谓的“同志恋角”,同性恋者往往在某些广场、公厕、公园、街心花园、街头广告宣传橱窗及公共浴池等场所,自发聚集和交流,甚至形成一定气候。至於互联网上的同志网站,更是同性恋者新的精神舞台,在那里交换著同志新闻、交友、文娱、艾滋病治疗等综合信息。7 e, [( k* j2 }4 c

2 A% G  e4 Z2 j- J: c在同性恋者看来,异性爱只是一种“社会义务”,而不是一种“自然倾向性”。但许多异性恋者,却大力反对,认为这违反了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的规则。双方各执己词,针锋相对。+ j9 T- o8 B+ }- J& ^# G
  j; a: E1 a( B' C4 p+ ~- ~
其实,这样是争不出什麽所以然的。孰是孰非,只有从神──人和世界的创造者那里,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 \" n% b! N, a9 z' S
. ^0 B, x; r( C! {+ a8 ]% E. O
从起初造人,神就造男、造女,使之既有差别,又相辅相助。神对男女及婚姻如此设计,有著神圣的目的,也是神赐给人类的一份特别的礼物。但人的罪性让人污秽了这一神圣的礼物,同性恋就是其中之一。7 a" k1 Y, E% H+ V6 K* I/ A4 {
4 n% g9 F* d, x: @3 h( d
圣经在《创世记》19章,记载了同性恋的行径以及上帝对罪的审判模式∶上帝的两位天使,到所多玛城见罗得,可是所多玛城里的人,“连老带少”,都来围住罗得的家,要“与他们同房”(19∶5,见圣经新译本)。神一直视同性恋为可耻、可憎之事(加上所多玛人其它无数的罪恶),所以用天火烧了所多玛。
8 w- N) {3 I" q+ _  z
" e+ F5 L, `) r/ w  x《罗马书》1∶26、27说∶“他们的女人,把顺性的用处,变为逆性的用处;男人也是如此,弃了女人顺性的用处,欲火攻心,彼此贪恋,男和男行可羞耻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这妄为当得的报应。”! e# A: u3 a8 c" l& Y
' n% O/ X. H2 i3 T
《利未记》20∶13说∶“人若与男人苟合,像与女人一样,他们二人行了可憎的事,总要把他们二人治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
" X+ K/ m% P/ J2 z. d# n/ g& W6 m9 M! P' e9 D' X
《哥林多前书》6∶9、10说∶“你们岂不知,不义的人不能承受神的国麽?不要自欺;无论是淫乱的、拜偶像的、奸淫的、作娈童的、亲男色的┅┅都不能承受神的国。”# [7 T1 L; m3 @* X
) y1 ?2 K% g# X0 A* C
神的话没有一句会落空,神的震怒会兑现在他审判的日子。我们每个人都当警醒,切不要习非成是。7 Y# ~6 W2 j" H

) n1 j! F' W" Z& |. O“小姐”∶灯红酒绿藏丑陋
% E2 [/ r7 Z& P" w1 m+ V; v+ m+ h
与“同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小姐”一词。曾经只戴在书香门第、达官贵人家女子头上的“小姐”称呼,如今在大陆也走出深闺,在灯红酒绿的地方,出卖给了专伺花心男人的“三陪女”。改革开放前中国大陆单调的街市,如今已是一片繁华,特别是晚上,更是霓虹闪烁,映入眼帘的,皆是酒店、歌厅、桑拿、洗头、按摩等娱乐服务场所。而花枝招展、提供色情服务的“小姐”,更是俯拾皆是。7 [/ ]! I0 u! h7 `, J  _+ g

3 k$ Y& f6 @  u尽管政府相关部门联手“扫黄打非”(即打击色情及非法出版品,如盗版等),“常规”加“突袭”,一次又一次,一年又一年,却仍然屡禁不止、杜而不绝。) W  h2 l$ {& b8 D  {

3 W, ?' a3 L( z% u1 g7 P“小姐”已臭名远扬,良家女子遂不再接受如此称呼。我有一位杂主编朋友,常去印刷厂检查排版大样。一次,他让一位女技术工人修改排版,因未问其名,便称她“小姐”。她顿时翻脸∶“什麽小姐不小姐,叫我大姐。”他看她并不比自己年长,但为了不影响合作,就一个劲地喊她大姐,喊得旁人心里直想笑。後来他去正规的宾馆酒店,一律改称女服务员为“小妹”,叫得对方心里甜丝丝的,服务格外热情。
, f' m# W5 x$ x- d: d/ b& ]. x5 x( X4 P7 {
“小姐”名声虽然不好,但是不少人还是偷偷去找“小姐”寻欢作乐。有专家统计,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後半期,中国每年查处的嫖娼人员,平均为25万人次。而查获率,不过是发生率的5%,甚至於2.5%。
# W- [4 T$ }6 [$ q" {# q0 E# f' B; W. y# ]$ ?6 Y  M: x
这样的数据下面,是无数的罪恶、伤害和腐化∶婚姻破裂、公款贿赂、钱色交易┅┅人的罪性展现得淋漓尽致。9 m! E5 q) R1 P8 v% a# P9 @" X! C

& [# @/ [9 h8 @2 l% i, e很显然,这是神痛恨的罪行。圣经中反复警告人不要犯淫乱,特别是《箴言》,更是用了很大篇幅,生动形象地劝诫人远离此罪恶。《箴言》9章14-18节这样描绘“小姐”∶“她坐在自己的家门口,坐在城中高处的座位上,呼叫过路的,就是直行其道的人,说∶‘谁是愚蒙人,可以转到这里来!’又对那无知的人说∶‘偷来的水是甜的,暗吃的饼是好的。’人却不知有阴魂在她那里,她的客在阴间的深处。”% }" \2 i2 F! x; c
5 n; Y% P% ?7 B9 {4 D+ ?
“妓女是深坑,外女是窄阱。”(《箴言》23∶27)所以,“你心中不要恋慕她的美色,也不要被她眼皮勾引。因为妓女能使人只剩一块饼,淫妇猎取人宝贵的生命。人若怀里搋火,衣服岂能不烧呢?人若在火炭上走,脚岂能不烫呢?”(《箴言》6∶25-28)* `# J  s) ?' Z# y/ S  D1 K4 l
; m3 o0 J7 x: D: f8 V) y8 }8 A# d
这些劝诫实在是苦口婆心。$ K2 i) N% }' C" z# {1 U7 q7 e& M% M

% Z' q! o% B8 B* P! ~“情人”∶一枝红杏出墙来+ F* b5 X! e' E+ ]
/ X4 T) j# O; B7 q* H0 c
现在大陆流行一句话∶“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意思是,家里有原配,外面有情人,两不耽误,情感的旗帜处处飘扬。
6 a% [. G# _6 }; p" V
+ Q, w9 ]; I( x+ T有的企业老板,居然在饭桌上大言不惭∶“如今的年代,没有情人的老总,哪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老总!”语气简直就像在冬天享受一次阳光假期那麽轻松。9 G$ Q6 n* ?, P, h$ l

5 }5 v2 p/ Z9 k7 }  L这种风潮下,没有艳遇的人,反倒成了“受压抑”、“无本事”的人。一些男性视弃“糟粕”为时尚,以拥有“婚外情”为炫耀的资本,利用中国人口大流动的有利条件,在各地买房、租房,养起情人,偷情猎艳,假戏真唱,过起一夫多妻生活,甚至生儿育女。
) }, U# B1 i& W8 ^1 a- Q( f1 _8 R8 G
9 G4 U+ X& [/ i# A" `* v! L, ]- ^社会和媒体,给了这类生活一个恰当的名称,叫“包二奶”。有的人甚至包“三奶”、“四奶”。从“二奶”那里回到家,则对妻子横挑鼻子竖挑眼,以种种藉口逼迫妻子离婚。更有甚者,将 “二奶”带回家中居住,妻子稍有反抗,则以暴力相向。( U; d: b1 Z1 B) {1 Y, s
; d) n5 m( B5 {
中国首家女子维权中心,於2005年2月在成都成立。从接手的上千个维权案子看,婚外情比例最高的男士类型,依次为∶暴发户,占50%;有一定权势者,占20%;收入比较丰厚者,占20%;低收入阶层,占10%(新浪网,2004年08月13日)。- x7 Z3 ^" q% ^8 t6 C2 l  u

# g$ Y. H3 G% d* x  H4 P6 m7 H女子维权中心负责人更认为,婚外情有非常大的传染性和攀比性,一旦粘上很难戒掉。- K" {; P# z/ ]6 @2 O$ Y
! r9 |3 B$ Y1 U9 W; f6 F/ @9 c
当然,婚外情不专属於男人。一些女人也不甘示弱,一样包起“二爷”来。( N; l$ u8 [& r- X
, M: \$ F  N7 R1 S. k( x$ X
婚外情已成了一种新型“毒品”,对家庭是致命打击,会引发诸如遗弃家庭、对孩子不负责任、家庭暴力、威胁个人生命、悲伤厌世等恶性事件。如果是国家公务员,婚外情还会产生腐败,贪污受贿、违法违规办事等。0 \& U7 J" L5 R' `
6 p; U3 o) U* i
婚外情已经成为夫妻感情的头号“杀手”。上海离婚法律谘询网最新一项统计表明,在过去20年,上海的离婚率增加了20倍,主要原因就是婚外情。而中国女子维权中心的案例揭示∶离婚原因中,婚外情竟然占去80%。7 @* Z0 a- j! Q; h

) ?  z. e$ h. i2 Q6 k1 g翻开圣经,《箴言》5∶15-18说∶“你要喝自己池中的水,饮自己井里的活水。你的泉源岂可涨溢在外?你的河水岂可流在街上?惟独归你一人,不可与外人同用。要使你的泉源蒙福,要喜悦你幼年所娶的妻。”
, U) [9 O) A, a; ^
; G: j6 l5 a* {" j5 z《箴言》6∶32更说∶“与妇人行淫的,便是无知,行这事的,必丧掉生命。”
" J7 K! d+ r8 B. e& i0 f8 ?9 i6 D: _% ~) [2 V  X1 Z  C( B: K
这些教诲,真是值得深思和牢记。
( W  F, M7 t& e' Q) N$ |: ]2 n. `2 b- o
同居∶一场游戏一场梦
# o/ v" e% s6 X# t/ k6 n
' o6 B+ g8 ^" E时下中国,年轻人只要擦出一点爱的火花,就拉开了同居的序幕。结婚原是两人一同走向社会的通行证,现代社会却出现大量的“无票上车”。1 h# n- B) m& I$ R7 i$ q( m
6 v9 h( z2 B$ G: y3 \- n
大学校园的学生,更是把同居看作是时潮。学生已不愿住在校园内,一对对纷纷卷起铺盖,到院墙外的出租屋,品尝起“禁果”的滋味。一些社会服务组织无法治本,只好治标,偷偷将避孕工具箱挂到大学院外墙上,免费提供服务,以避後患。这个举动,刚开始还是一大新闻热点,到後来也就见怪不怪了。即便如此,我的一位当医生的朋友告诉我,女大学生的堕胎率仍是一直居高不下。
  b0 q# b* u  W" v4 v$ {3 g4 z: c, ^
上海市民政局婚姻管理处,曾在五个区、二个县进行抽样调查,调查到的1,310对“违法婚姻”中,为数最多的,就是“试婚”者。武汉市近几年查到的8,851对违法婚姻中,不登记先“试婚”的占7,126对。在广州、深圳、珠海这样的开放城市,每年至少有3,500对青年男女,组成“试婚”家庭。1994年8月中旬,某市查出4,800对违法婚姻,在校大学生的“试婚”者占了一半(引自陈功的《家庭革命》)。
$ O3 A% @. B7 I. |6 |) q0 N  R2 X+ u$ O# E9 z0 r2 k
同居族中,虽不乏负责的情侣,认为同居後最好要结婚,但是视婚姻如儿戏者更大有人在。有的说,有爱情就足够,让婚姻走开;有的说,结不结婚无所谓,只是一张纸(结婚证书);有的说,现在想它太早了,骑驴看唱本走著瞧;有的说,如果逃不掉对方,结就结吧。
* J1 C# J- K* Z2 k9 v2 R
( \% Y, F( t: V' r2 a( ~, O4 K婚姻是上帝所赐的美妙恩物。上帝所造的男女,藉著婚姻成为伴侣,直至终身。所以婚姻是神圣的,“婚姻,人人都当尊重,床也不可污秽┅┅”(《希伯来书》13∶4)
- }6 u+ J' O& T% w% B+ U( I: Q+ r, p  o
男女之情不可游戏,不可把“同居”当作一种临时交易。专一的爱情,应是“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雅歌》8∶7)!
( N- G' W2 D. O% C
, Q) I8 c8 O% n离婚∶踢开婚姻“闹革命”
- C2 i) f& m  J
1 v# ^! H3 a; c( v- Q. ?! u3 x  }中国的传统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都得由双亲来决定。但是现在这种决定权,已完全握在年轻人自己的手中,而且有时被用到了极限,结婚、离婚都懒得和父母打个招呼,完全我行我素。
1 k! E6 y* }& L4 a6 b% l  m+ |8 z6 v" o
婚姻不再严肃,“白头偕老”,也只是一句美丽空洞的祝福。露水姻缘随处可见。有人戏称,人类的婚姻告别了长期稳固的石器时代,进入了“瓷器”时代,一碰就碎。0 A* |2 |7 j% y
. Z3 ~1 E$ B/ I. c& o: `; x' w
过去,离婚属於社会和个人的“禁区”,属於被鄙视的范畴。长辈们有过“离婚难”、“不敢离婚”和“懒得离婚”的痛苦经历。如今,社会对离婚的态度越来越宽容,甚至是司空见惯。- |# v( f, L- v+ p# g; `& \, ^' N
( r7 y  _2 m% @5 w5 ]
朋友久别重逢,往往有一句时髦的问候语∶“离了吗?”我有一位大学同学,从异地打电话给另一位同学,第一句就是“离了吗”。本来是顺口,习惯了,没想到接电话的同学按了电话免提(speaker),在一旁的太太听到了,大为光火。
5 `, |8 v: [5 Y* q( l
: a- Q2 y9 B7 p  _3 B1 Y( \结婚、离婚的速度也加快了,出现了“速婚族”和“短婚族”。这些人结婚、离婚快如闪电,认识不久就千方百计共筑爱巢,但婚礼进行“曲”还未“终”就劳燕分飞。有的甚至离了还住在一起,真有点儿让人云天雾地,摸不著头脑。
2 P# \0 ?" F+ L( N% l7 x6 ]7 l+ G' j5 ^' Z8 U' ~
离婚族主要有三类人∶一是没有稳定职业,收入不太高、又年轻的人群。结婚前都是爱得死去活来,认识没几个月,双方在尚未了解的情况下,只因为一种激情,就草草举行婚礼。他们把婚後的生活,想像得过於美好和浪漫。可是结婚不久,就因为经济、性格、生活上等出现的种种问题,失去了激情。想想自己还那麽年轻,不愿意把这样的生活重复过上几十年,於是很快就各奔东西。/ z0 H2 i0 U; V0 S: T( _, q1 C- l

; s. o) q; y- P: X% v3 y7 g6 p/ O* m0 r第二个群体是学历高、事业有成的人。这些人在结婚前,大多谈了很长时间的恋爱,有的甚至谈了十年八年。可是,真正走到一起以後,才发现婚姻给自己的事业,带来了诸多麻烦,很难两全。特别是夫妻双方都有自己的事业,沟通的时间就更少,感情上产生很多的隔阂和裂痕;而家务琐事等,又让他们特别不适应,於是矛盾迭起,不欢而散。8 `* j. v& {& V1 c1 H' u8 G" N

+ E( O; @" l: L& h! ]第三类,便是夫妻一方有了婚外恋。) Z  m4 v7 C" _5 G, C# W

3 @$ T# S! {; R4 j& u" j% w; R  ~继5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两次离婚潮後,90年代初开始的离婚潮,一直保持著快速攀升的势头。有社会学专家预测,进入2000年之後,将以每年200万对的速度递增(中新社网站,2000年11月1日)。
1 L5 B' H% ~2 O  m& B4 h: L4 l# `* Z
: |/ y5 ^5 E& G# p在现代人看来,结婚不等於幸福,离婚不等於痛苦,婚姻再也不是维系家庭的惟一形式。作家钱锺书的小说《围城》中的名言,现在人人耳熟能详∶婚姻像一座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4 G9 K7 f; d/ I3 r6 D  w- c: |0 O* Q6 q( e% R/ _( X$ [
不过如今,围城情形发生了变化∶城里的人在突围,城外的人在犹豫。带著希望走进婚姻,带著失望逃出围城,这就是中国近些年来,“一降一升现象(结婚的人数逐渐下降,离婚的人数则稳步上升)”的原因所在。4 k) k) s7 x$ \, ?, p7 S) D
8 ^& N2 c& |% n( j! k( h
更可悲的是,离婚率在全球出现了共同的趋势,即是呈直线攀高之势。生活在美国,每天都能遇到离婚人士。我儿子所在的幼儿园,一共有21个孩子,其中只有4个生活在父母双全的家庭。与我家往来频繁的美国朋友中,一些非常友善的人,却是破碎婚姻的受害者,孤独伤心,甚至长辈和晚辈同病相怜。
# V: T+ t1 T& q/ X! v% b9 \$ b( H' o$ @+ D1 q
离婚族虽有一些好合好散的人,但总体上来看,它有许多後遗症,“眼泪”、“沮丧”、“自杀”等现象到处可见。婚姻破裂已成为现代社会中首屈一指的社会心理问题,离婚所造成的问题儿童日益增多,家庭关系变得复杂。一个家庭可能包括了丈夫与前妻的小孩、妻子与前夫的小孩,以及两人共同的小孩等。有时我不经意中问到某个孩子∶“你有兄妹几个?”他就会反问∶“包括不包括其他妈妈生的?”让我张口结舌。
% m5 q  [' U1 C8 d+ ]$ P2 X  y
  @1 p; M0 ?) s! b0 L4 n; ^: Q高离婚率导致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独居者数量增多,也导致越来越高的再离婚率,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怪圈。
! ^0 I" [: m/ `: S, [" S' g$ h. ]4 O5 W" X* f7 g6 S( x
婚姻是上帝造天地的压轴戏,是神的美意。主耶稣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马太福音》19∶4-6)
% t4 L2 S3 e9 i5 Q2 S% W
) `. P, d3 B! g5 ]( g" o# V$ O% l他还说∶“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马太福音》19∶9)。这些告诫,是警世恒言。
' E+ m% Q2 K# [' ]; e& c6 ^
& _" _, ]& H. s8 U/ T结语0 B3 a( d! [9 o" z& [: h) x
7 C4 |0 `, h/ d5 {: q
以上种种社会现象,足以说明现世代的婚姻,极需救治。可是,这不是一句话的事情,也不是独立的事件。这实际上是巨大的灵魂拯救工程,需要人从罪性深处挖根源。
& B# A( }0 a) y9 s; y  t* e
4 N* L' k8 Z2 Y1 d( ~; U1 b) m, E身为基督徒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努力传福音,让更多的人打开心灵的眼睛,认识神,在神的光之下,驱散心灵的黑暗和污秽,重塑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是重整婚姻的唯一途径。
  A* q; ~! m& I
& g9 ^: Y4 a( X' `作者来自中国,现居美国蒙大拿州。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22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3797- c2 a5 |3 ]! D1 ^7 `7 V; W
3 ^) ~6 i' {  s& P
原来,婚姻有著如此美妙绝伦的起源!& _% a9 t# `+ l3 v; r
Onesimus1970 发表于 2009-8-20 14:55

$ i/ A1 r4 y  ~( A2 [& R7 \5 o兄妹乱伦繁殖后代,何来什么“美妙绝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9 14:48 , Processed in 0.23404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