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32|回复: 4

听劲揭秘ZT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9-18 1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在太极推手训练与竞赛中,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方能战胜对方。若要做到“知己知彼”,就要获取信息。在瞬间变化的太极推手运动中,双方在适应与控制对手的过程中,客观上不断主动或被动地变换着多种信息。人获取信息是由感觉来完成的。“听劲”是传统武术术语,是指对劲力信息的感知和认识,这个词长期以来在武术界代代相传。传统拳论说:“不听,就不能懂;不懂,就不能走;不走,就不能化;不化,就不能发。”把“听劲”放在“听、懂、走、化、发”之首,列在了前提的地位,足见先人对“听劲”的重视。 % B8 o& Y& ~" v4 l
  “听”本意是指用耳朵接受声音。“听觉”是声波震动鼓膜所产生的感觉。“听力”是耳朵辨别声音的能力。“听阈”是能产生听觉的最高限度和最低限度的刺激强度(见《现代汉语词典》)。古时科学不发达,人们不知道无形无象的内劲是如何被感知的科学原理,但是武林先辈在一代代人的推手实践中,却真真切切感知到了对方的着力点,劲力大小、方向、路线,刚柔、虚实、重心变化和发力时机等等信息,聪明的先辈就借用人以耳朵听声音来感觉到说话而听懂对方意图的意思,将武术中的辨知对方劲路变化的感觉称为“听劲”,创造了传统的“听劲”理论,并把“听劲”分为“触听:通过皮肤接触,听对方劲道的感觉:视听:通过观察审视对方表情、动作的变化觉察;神听:是高层次的听劲,由触听、视听逐步修炼臻于上乘境界,由懂劲而阶及神明,达到神之使也的地步”。 # t  L; q2 B) `5 c8 Z' L
  传统武术理论说的“听劲”,实质是对双方劲力变化各种信息(如着力点,力的大小、方向,刚柔、虚实、重心变化和发力时机等)的感知过程。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太极推手中的感觉
7 H& u+ G- ^6 B( f: ~8 g3 g  
7 ]! }/ L/ Z1 U  在推手中“行家一搭手,便知有没有”,这里首先有一个认识过程。最简单的认识活动叫感觉过程,进一步的认识活动叫做知觉过程。人体对各种信息的感觉都是通过感受器实现的,感受器是人身体里的一种结构装置,根据它存在的位置,可分为内感受器和外感受器,分别感受身体内外各种信息变化。感受器能把感受到的各种信息转换成神经;中动,然后通过传入神经到达脊髓和脑干,最后传到大脑皮层各个相应的感觉中枢,从而产生各种特定的感觉。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建立和形成的。
6 W- \9 ?  }+ x& P' R3 Y0 U: m  太极推手的感觉是人脑对双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和感觉器官的刺激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我们通过感觉除了获得外界信息、了解对方外,还了解自身内部器官的工作状况,通过感觉我们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状态,获得自身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饱、劳逸、心跳等种种信息。 3 V2 l* |! y5 o8 t5 [
  感觉的产生是具有一定能量的刺激作用于人体引起分析器活动的结果。分析器是人体感受和分析某种刺激的神经装置,它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组成。古今中外人人如此。
7 J! _: L9 p5 x% U& l8 x8 b. V' n( G3 _9 C8 W  太极推手的感觉在人们的推手实践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认识推手运动的开端,是推手知识的最初源泉。 . C' ?8 P2 f- F( g
  
* ?9 V: v, t& ?8 S# {  1.太极推手感觉的分类 # r& j4 v1 m* l" S0 O2 O! U
  依靠刺激的来源不同和产生感觉的分析器不同,我们可以把太极推手中的感觉分为两类。 , c+ x* g& F9 k  ~
  一类是内部感觉,它接受内部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包括运动觉(又称本体感觉),适宜刺激是肌肉张力、长度、关节角度的变化,感受器为肌梭、腱器官、关节小体:平衡觉(又称位觉),适宜刺激是身体的空间位置和旋转变化,感受器为前庭器官中的毛细细胞;内脏感觉,适宜刺激是内脏中的物理、化学刺激等,感受器为内脏器官上的神经末梢。 ! J6 L4 a7 S% D% X9 n) E
  另一类是外部感觉,它接受外部刺激,反映外部事物的属性。包括视觉,适宜刺激是380—780毫微米的可见光波,感受器为视网膜上的视细胞;听觉,适宜刺激是16~20000赫兹的声波,感受器为内耳蜗科蒂氏器中的毛细细胞;嗅觉,适宜刺激是气体(挥发性物质),感受器为鼻黏膜上的嗅细胞:味觉,适宜刺激是液体(水溶性物质),感受器为舌头味蕾中的味细胞:皮肤感觉有触觉、痛觉、温觉、冷觉,适宜刺激是压力(机械刺激)、伤害性刺激,热、冷,感受器为皮肤上的压点、瘸点、温点、冷点。 6 `& h" q3 n# C5 P
  无论哪一种感觉都是一定的适宜刺激作用于特定感受器的结果。经过对从事武术太极推手运动的专业队员以及习武人群中3年以下、5年以上练习者的观察,笔者在与教练员和老拳师讨论并向他们请教后,发现太极推手的感觉以本体感觉、平衡感觉、视觉、听觉、痛觉、触压觉的直接使用为主,味觉一般未见使用。 ) c" Y+ h3 S" T7 F& ^+ K, n
  
7 \% O! g  I2 c1 A9 \  2.太极推手感觉的感受性
1 t& E3 U. [. @  感受性是指人体分析器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它在运动生理科学研究中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感觉阈限是指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并不是任何强度的刺激都能引起感觉。那种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限。那种刚能反映最小刺激量的能力,叫做绝对感受性。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叫做差别阈限,刚能反映刺激量最小差别的能力叫做差别感受性(分辨能力)。 3 b5 G* ^! @  X1 b1 H! a2 M  ?
  推手训练可以提高差别感受性,练习推手5年以上与3年以下的人的分辨能力差别较大,而高水平的习练者能够达到“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水平。视觉、运动觉、平衡觉、触压觉、听觉的差别感受性的发展,是提高推手技术准确性的关键,这正是太极推手训练的内容之一。
2 `( ]7 I0 Y+ _. W8 H! n$ G   0 E* d# e% }) ]6 K+ Y& U
  3.感受性变化规律
: \/ ?( w+ R2 Y0 q  感受性的大小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弱刺激的持续作用可以提高感受性,强刺激持续作用会使感受性下降。在武术太极推手训练中强调“沾黏连随”、“不顶不丢”、“用意不用力”,是符合自然规律的。
* }+ t8 Q$ H* K' S! `+ r6 I# }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人体分析器在其他分析器的影响下感受性的变化。在推手中一个人同时可能产生多种感觉,它们彼此之间互相影响,会使感觉性发生变化。一般情况下,对于某种刺激的感受性可以因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微弱刺激的影响而提高,反之,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强烈刺激则引起感受性降低。在推手训练中,要善于利用人体自然规律来提高正确感觉的能力。 . d) _4 ~0 Y* G+ \# W( L! m
  
: P# T. ]( u: u$ v1 t  4.太极推手实践是感受性发展的根本条件
1 `4 `9 {% w' _' A- f- {, ^  推手中感受性的变化,虽然有各种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原因,但最主要是受推手实践要求的影响。推手中实践活动不同,对某种分析器运用程度不同,会影响感受性的个体差异。有的人化解感受能力比较好,有的人时机感受能力比较好,裁判员们一般具有察觉微小技术动作的感觉能力。 ) A$ L7 U0 g+ Q" Y
  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丧失一种感觉能力的人,其他分析器因为锻炼而得到特殊发展,如盲人的听觉和触觉特别发达,说明人的感觉能力经过专门训练可以不断完善和发展起来。在推手训练中就有一个阶段采用蒙目训练,就是根据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来提高发展自己的运动觉、平衡觉等感受能力。 - {, A3 X2 L# ]# A# Z+ n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太极推手中的知觉 ! D" y: R5 ]% N3 o* F" |: i
  
: X( v1 S* O* Y  太极推手的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推手实践在人脑中的反映。推手的各种属性或各个部分总是结合为整体而存在的,因而当双方的推手直接作用于人感官时,人会在头脑中产生关于双方的整体印象,这便是知觉。 - Z5 v5 o5 u" W: x+ Q, k* X
  知觉和感觉都是人脑对当前事物的反映,区别在于感觉是人脑对推手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则是对推手的整体反映。当人对事物做出整体反映时,就意味着人已经确定了该事物的意义。知觉的本质在于解释作用于感觉的事物是什么。当你在推手中做到“知觉正确”时,你就达到传统理论说的“懂劲”了。你在推手中没有做到正确知觉,而是判断失误,就是“不懂劲”,就会导致失败。
; }/ k8 Q# A' i& l. C' Y$ J  知觉与感觉有着密切的联系: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感觉到的事物的个别属性越丰富,对该事物的知党也就越充实、越完整。知觉极大地依赖于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受人的个性倾向等因素制约。知觉是感觉的深入,是比感觉复杂的认识过程。在推手实践中,人们多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的,感觉作为知觉的组成部分存在于知觉之中。由于两者关系极为密切,人们把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 / a! d- E$ c" a9 g
  
% \7 [) L- A! d0 J9 C; }9 B/ B  1.太极推手中知觉产生的生理机制
2 z  Z2 E9 E2 H  y2 W/ M  当我们知觉推手时,有关分析器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动作的属性进行初步分析,然后由传入神经把分析的情况传到大脑皮层有关区域,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综合活动,从而形成对推手的整体印象,即知觉。在这一过程中既包括当前发生作用的复合刺激引起的兴奋,也包括以往相应经验所建立的暂时神经联系的恢复。这也是经验丰富的拳师能够较为正确感知对方的生理机制。 ! A3 ^8 _0 ~* t1 o9 x& I
  
" U- t8 Z0 C$ D, {  2.太极推手中知觉的分类
0 G: t8 o- p2 m  我们可以根据推手时知觉印象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和反映现实的精确性程度,把知觉分为精确知觉、模糊知觉、错觉和幻觉,也可以把知觉分为一般知觉和复杂知觉。
/ m2 |8 B- E2 a  太极推手中的精确知觉,是指人在推手时的知觉所反映的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如正确认识对手的运动、方位等空间特性,正确判断对手施技在时间特性方面变化的持续性、速度和顺序,正确反映对手位移过程的运动变化特性。再如:通过对一个人的外部特征和言行等的感知,正确认识此人的心理特点、动机、兴趣、情感和个性等的对他人的知觉:通过对自己与他人相互关系的感知,正确观察出彼此的态度、看法和进行评价的人际知觉:通过对自己的言行、身心状态、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的审察,正确估价和认识自己的自我知觉。
) L5 s4 }5 A4 U' y1 r- ]9 N  太极推手中的模糊知觉,是指人脑对推手中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知觉印象不清晰、不准确。模糊知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感知的信息不充分或不精确,在时间、空间或运动方面的特征存在模糊性以及心理因素的干扰等。一般在触觉、运动觉和视觉联系还不协调,而又必须对时间、空间、运动、程度、性质、范围、量度、状态等做出反映时,比较容易产生模糊知觉。这就需要在练功中提高己方的感知能力。还可以利用这一现象,加强自己动作的隐蔽性,造成对方知觉模糊。但是模糊知觉也说明了大脑具有接收和加工各种模糊信息的能力,能够以较少的代价传送足够的信息,使人脑能对复杂事物做出高效率判断和处理。这一点也是我们在推手训练中所追求的。 6 a+ ]; h; ^6 E
  太极推手中的错觉,是指在推手时对客观事物歪曲了的知觉。刺激各个成分相互影响,知觉主体的某种生理和心理的原因,都可引起错觉。错觉除视错觉外,还有身体在空间定向错觉、运动错觉、声音定位错觉、时间错觉、对比性错觉等等,这些都是在推手训练中需要认真对待的。研究错觉可以使自己识别错觉,避免错觉发生;还可以利用错觉为推手服务,诱导对方产生错觉,如推手中的指上打下、声东击西等。
" `* p: a( ~* N2 s; A7 T  太极推手中的幻觉,是指在某个方面没有外来刺激的情况下,出现虚幻的知觉。幻觉是由于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而引起皮质区细胞不随意联系而发生的。幻觉一般有幻视、幻听、幻动等。 . V% ~- G% B( r# L% ^% b! M* z1 v
  太极推手中的一般知觉,是指推手时在多种分析器的联合活动中,有一种分析器的活动起主导作用。以知觉时起主导作用分析器的活动作为依据,知觉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等。例如在推手比赛开始前等待发令,听知觉起主导作用;在开始后,双方在接触前,视知觉起主导作用。 0 c5 Z' r  q& u. o  ]/ B  {
  太极推手中的复杂知觉,是指推手时依据知觉所反映的空间特性、时间特性和运动特性,又可以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5 k5 o: e* O# f) L3 |  {* l1 l8 {
  空间知觉:是物体的空间特性(大小、距离、形状、方位等)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 ! j& H, j7 H3 y% {7 D
  时间知觉:反映客观事物运动和变化的延续性和顺序性,是一种感知时间长短、运动快慢、节奏先后的复杂知觉。
, O; e9 L& s8 J# t3 H$ w  运动知觉:是人脑对当前运动着的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位移过程的反映。位移对象包括运动着的外界物体(对方)和本身两方面。前者称为客体运动知觉,后者主要是指自己运动操作和运动动作的反映,通常称为主体运动知觉。
+ Z3 r2 {$ \2 W7 Q9 k  复杂知觉是在各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中产生的。如在推手时的空间知觉需要视分析器、运动分析器、听分析器、皮肤分析器等协同活动。各种肌肉感觉是运动知觉的基本成分。对这些知觉有了清晰的认识,在推手训练中就有了提高的方向和锻炼的明确目标。 7 |0 I/ r+ K- q+ i2 m
   . y9 r& o- s% w
  3.太极推手知觉的基本规律 5 h/ w2 d; A- ]) Q* B- B
  太极推手知觉的选择性:在推手时的知觉过程中,大脑不能对各种事物同时进行反映,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的对象,其余部分则成为背景。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可以转换。如在推手开始时,对方的手是自己知觉的对象,一会儿对方步法变化了,这时脚步成了知觉对象,而手又成了知觉的背景。我们可以遵循这一规律来选择和把握推手中的主要矛盾,也可以利用这一规律虚虚实实“暗度陈仓”,造成对方知觉选择错误而战胜对方。
( w" ]# @% i* C. x  太极推手知觉的理解性:人们总是用以前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给以标志。知觉的理解性依赖于过去的知识经验,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有经验的教练和运动员,在观察一场推手比赛时,能够凭自己的经验,很快确定双方采取的战术阵势。在推手中初级水平的人只能知觉对方劲力大小,而高手则能知觉对方劲力大小、方向、速度、虚实、意图等多种,对细微差别和适当与否也都能感知出来。 3 M& m* {! n9 w6 X
  太极推手知觉的整体性:人在知觉事物时,能从感知事物的某种属性或某个部分中获得对该事物的整体反映,并不是把事物知觉为个别的、孤立的部分和它种特性。这一规律是我们在推手训练中锻炼发展,把可能变为现实的基础之一。
  r+ y9 `9 w( d: w" ]. k  太极推手知觉的恒常性:表现在知觉条件发生一定变化时,被感知的对象仍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变。此点在推手中有重要意义,它保证了人在不同条件下能按照事物的面目去知觉事物,从而依据事物的实际意义去适应环境。 3 s, z) [1 w) L5 ~5 f: R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9-18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三、科学地认识“听劲”
. m( i! f' b+ C1 O* p( H  
' H' K2 z% F5 h& W/ t" C  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刺激的感受都是通过人体感受器实现的。各种感受器把所感受到的各种刺激能量,转换成在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可传导的动作电位传向中枢。感受器把各种刺激转换成神经动作电位,不仅是发生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把刺激所包含的各种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之中,科学家称之为“编码作用”。人在推手时,本体感觉器将动觉刺激传入大脑皮层的相应中枢,该中枢通过综合分析活动,感知在空间的位置、姿势以及各部位肌肉的活动状态,产生正确的肌肉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太极推手中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太极推手中整体性反映。感觉是知觉的成分,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由知觉而达“懂劲”。
) K/ O. r5 X$ {  U1 c. \- L  科学实验证明,人体的一切动作技能都是在肌肉感觉基础上建立和形成的,推手概莫能外。本体感觉能力须经过相当时间的训练,才能比较明显而精确地在自己的动作过程中体验到。推手功夫有素者,略有变化就能感觉(神明)出来,而新手的动作虽然有很大的毛病他们自己往往也不易感觉到。因此在推手实践中只有反复练习,才能获得精确的本体感受功能,进而加速推手技能的形成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体各关节、各部位以及整个身体在空间的位置和运动的感觉都是复合性感觉,是靠大脑皮层综合视觉、位觉、听觉、皮肤感觉和本体感觉等实现的。当你能感觉出动作成分的微细变化时,运动能力就提高了,对肌肉活动的强度、速度、持续时间以及关节活动的幅度等变化感觉就会更加敏感,从而对肌肉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学习前人的经典拳论时就有更深刻的理解和再认识。
鲜花(30) 鸡蛋(0)
发表于 2009-10-7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zgzpy 于 2009-10-7 15:00 编辑 5 m/ w8 V1 Y1 w! H: G' O8 _* w

( a1 M( a3 c& D$ ~/ d! \像电视剧里那种可以通过毛孔 汗毛感觉对方的动作 招数 看来并不全是虚假啊5 X6 X0 `5 }) S4 V& S1 F4 `

" k. A$ u- F  F" n" c9 e另外 请问推手到什么时候学合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6 06:18 , Processed in 0.241100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