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MarketWatch纽约9月25日讯】毋庸赘言,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理论层面依然是存在的,只是,这种理论和债券市场一百多年的历史记录恐怕不怎么契合。# c& [- b# o: S" U0 d
4 O3 W% c) J1 M$ ~+ ~) q3 A. ` 这当然不是随便一说,我们依据的是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西格尔(Jeremy Siegel)所提供的资料。对于西格尔,大家当然不会陌生,他便是经典著作《散户投资正典》(Stocks For the Long Run)的作者。 F* n$ A# v* T( S4 V/ V% b, Z
. I; J8 I/ J; J o0 f 西格尔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了股票、债券、国债和现金等投资对象从1801年至今的整体累积真实回报数字,即计入了资本利得、股息或者利息,并扣除了通货膨胀影响的回报数字。6 Y' W) W! [* S% w* X) b1 u+ {
4 x8 r7 c: l$ H# @# E8 s- P 根据自己的这些研究,西格尔得出了若干结论,其中最有名者之一就是,股票的真实累积回报率其实是保持着相当的连贯性的,在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当中,平均大约是每年7%。事实上,多年来买进持有的投资策略之所以能够逐渐普及,这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H" K5 m( j* s7 v8 V+ w
$ B" w# E$ k H8 ~ 不过,当我们几年前首次利用西格尔的研究成果时,我们要强调的是,虽然股票价格在1990年代晚期达到了典型的历史性高点,但是在之后,却没有后撤到典型的历史性低点。+ ?3 c6 ]( U. i( H F( m4 p
; Z+ O$ b, @) q: k3 w7 U d, ~ 事实上,在一段时间的盘旋之后,股价全然不顾我们的研究,在2007年再度攀升到了典型的历史性高点。, ^( k, U7 P- U b
2 `0 B* C" G% J
不过,在那之后,市场就崩盘了,而历史性的低点也就真的到来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当时得出了结论,股市可能不会再继续走低了,至少持续走低的时间是不会很长了。4 F" \4 q5 ` d% t/ G
. t2 @8 i; l8 N: ]. B9 a- L; n
当时,这结论显然是很少人相信的,读者留下的留言就证明了这一点。不过至少迄今为止,这结论似乎是正确的。3 O: h6 w0 Q8 ?( d _
3 I! E* I% F/ [" N2 |7 c. p
现在,当我们面对债券的整体累积回报数字时,我们又看到了类似的问题。
2 \8 h6 A5 ?. g! D! H: q! ~
7 R6 B( d. \4 [4 k) l* k 六年之前,债券价格已经超出之前的预期趋势,处于历史性的高点了。因此,在2003年的时候,我们开始怀疑是否将出现通货紧缩的问题。假如通货紧缩出现,众所周知,债券的回报就将更加超过趋势线。
/ S) N- w8 U G8 E/ l' @
9 V; J) {/ k- z3 X3 m1 {( [' Z& Z) a. Z 在债券名义价值不变的情况之下,由于通货紧缩导致购买力增长,债券的真实价值也将相应增长,因此真实回报自然也会随之增长,达到我们一个世纪以来不曾见到过的水平。" N' ~, `0 d- }# `2 a5 g' d2 e
. |$ n; R" p ?) g+ _3 i0 y b8 k 结果我们在之后的几年当中并未见到通货紧缩。只是,由于联储最近两年必须采取重大举措救市,名义利率下滑,遂导致债券的整体回报在这几年当中一直处于趋势之上,保持创纪录的水平。2 j( i. L" t/ v4 R3 Q5 `
. Q# }3 |3 g8 J( `1 p/ m 因此目前看来,通货紧缩依然没有多少空间。可能性更大的是,债券价格会跌回甚至跌破趋势,更高的利率以及最终可能会出现的通货膨胀,将让债券市场回到1981年那样的历史性低点。
( {1 M, |2 a1 S6 L1 ]% J
( b& T }- O+ b$ O. T A 此文,对美元长期累积真实回报的研究也揭示出通货膨胀的影子。
: O+ w* m7 ]8 [3 e: p4 N- u7 P; e. v% o+ j9 Y4 s! \; b# P
看起来,债券市场正在酝酿着几十年来罕见的行情。因此,一旦债券市场出现向下的突破,这样的情况恐怕就将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当然,这一点我们2003年就曾经想到,只是至今还没有发生。$ ]2 l+ H7 O6 ^. H* y* E' J
# b# F" Y) k7 V- H 正如前面所说过的,股票的崩盘也是在我们做出预测之后很长时间才发生的。现在,我们的预测是债券价格将向下突破,通货膨胀将回到我们身边。
. P5 @" o2 w! }- x4 e# s* Y( {" K( V0 `: B* E# a& c) P
(本文作者:Peter Brimelow & Edwin S. Rubenstei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