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17|回复: 0

(ZZ)不要轻信草药治流感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6 U6 _0 Q: W* s+ f; x. X6 [2 J7 A1 a# Z
不要轻信草药治流感
: L) u4 I6 B" g2 z* z4 S/ L8 b; X# n% ?/ S$ o, h: c
作者:祖述宪) R% P5 h' @/ }/ n( h- y
(安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 L0 i; G& i% x7 @《科学新闻》2010年1期
2 Z! g& f5 {4 c! `* [
" u1 p7 n5 q1 C* J. [% |  这次流感流行之初,我就为媒体写文章,提醒大众不要轻信草药,跟风抢购. I4 [' c8 J# B+ R6 e6 R; n
板蓝根和白醋陈醋,喝大锅草药汤。因为这种非理智的群体行为,每当传染病流2 h/ c) y0 M. K0 t$ t3 c
行时都会发生。在萨斯病流行期间,有些农村中小学盲目地让学生服用包括板兰7 K3 g) c' z+ J. q3 t
根在内的中草药,结果当地根本没有疫情,空惹来大批学生草药中毒。
' S- D  L: |3 \
  e2 [  I- L% ]/ N) M, s0 y. p. r  但是,在国人轻信医药的传统顽习面前,任何这类警示的作用都是微不足道
. M: Z+ }$ ~# Z* D0 V的;何况有些行为是“上头”提倡造成的,例如中医药管理当局纷纷向社会公布3 _: |0 G) j1 i7 g) X
各种防治甲流的药方,导致药店生意兴隆,中成药的销售额增加了二、三成,许. r- f4 B% E4 e3 z$ S' c+ J6 J1 h
多地方辣椒、大蒜也成为追逐的对象,致使大蒜头价格翻了几番,某些地方竟涨- c; N8 B7 ^& {* b" W8 i0 N
到几十元一斤。* R# R7 f9 T5 t

& y# [3 t9 I# ]9 Z9 f$ L  此时,也有一些中医院医生通过媒体告诫市民,中草药“不宜久服”,这是2 [1 x! K# y: m1 x, A! r1 I
负责任的态度。
8 ]* L- Z' N! ~0 d/ u( e. |; l' J/ k% W( d" d/ R3 L" O( A5 E
破绽百出的“亮相”% i# f: D! A' z, l9 m& q3 `
1 w0 V* [% y5 p5 S4 q7 q3 C) G
  但是,近日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宣布:“北京整合首都最强的中西医药
9 V$ F8 M) s( m* I科技力量组成了科技攻关小组,由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王永炎、李连达领衔,
- f$ w6 Z7 R2 k- w1 E/ I120余位专家参与研究,采用国际通用的严谨的科研方法,从基础研究和临床研" O$ B5 {3 z- {$ P3 C, P
究两方面,证实一种中药新药‘金花清感方’治疗甲流的有效性。”看来这是一: u! a  P) Y! `9 d- p
个精心策划的大项目,因而由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世界宣告
% O1 c& z, I1 ?6 a“首个治甲流中药‘金花清感方’面世”。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为“连花清瘟
# T1 r& J$ h( y胶囊”组织的发布会则更加轰轰烈烈,用“现代传播技术支持,主会场设在北京、
  E3 X6 ]3 S! M; o* M7 U1 Y, B上海、广州和成都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甲型H1N1流感循证医学研究’电视电话# H! n" f/ S0 ]+ W, I( g
专家论证会在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同时召开。会上,专家一致认为,连
. R, ~. o' e  H# Q! X/ p" _花清瘟胶囊的确是一味预防及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上好中成药。”
4 g# y5 k$ U4 t7 E! b; Z
7 A6 X) i1 U  B. h  由于没有检索到研究论文,只能看《新华网》等一些官方网站的报道,遗憾7 ]9 u( D( Y3 q7 g( \$ w  f+ l
的是,令人生疑之处很多。
/ s/ L4 i8 l% d' C6 R5 k# ]! T( |$ X; [( U' a/ c
  首先,说这是“中国研制出治疗甲流的新药”,我不知道新在哪里?所谓的
0 i8 T$ W& k' v“金花清感方”与中国中医研究院主持研发的“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组方与此
3 a+ I4 {7 n0 z! }基本一致。其实就是老“麻杏石甘汤”的加减。其中的甘草,本来被认为是有益3 ~5 V  J' {4 w, D
无害,什么药方都可搭配的,后来外国人发现副作用并不少见。所以这个方子把+ @: l/ s# P3 m4 D% S4 |
“麻杏石甘汤”中的甘草去掉了,加入金银花和浙贝母。不过杏仁中的苦杏仁甙3 ~8 g! I0 [7 I
水解为氢氰酸,也是有剧毒的。
4 u- l; J3 |# V6 b$ P) e' S* u+ v7 }& d/ o
  据报道说,这个方子 “大大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实现对流感
) k' j% M8 p7 t病毒感染的预防性保护作用”。这个“新药”居然“可大大提高机体特异性免1 P0 U- Q6 ]* ~6 |8 ~) W
疫”!什么叫特异性免疫呢?在这个例子中应是产生针对H1N1病毒的特异性抗体  Q4 b  b: t' c
——即起到打疫苗的作用!这个牛可吹得不得了。
: r* D1 U. a) w( H3 `+ \, {; y3 A% p& a  v9 c- D
  另外,“中国中医科学院副院长兼中药研究所所长黄璐琦介绍说,研究结果! D8 F8 H! q: s7 e$ O) y, }
表明中药‘金花清感方’在体外与甲型H1N1病毒膜蛋白结合,提示可直接发挥抗
5 a8 ?9 D2 g2 {: t病毒作用。”不知道这实验是怎么做出来的,无法评价其真实性。单说“中药) u* c. q6 Y, |0 M8 }9 K% o
‘金花清感方’在体外与甲型H1N1病毒膜蛋白结合”,就令人费解。“金花清感: p0 m4 Y. G' e3 {. n& j
方”是几味草药的混合物,打碎成粉末或煎成汤液,请问“与甲型H1N1病毒膜蛋
- @; ?; U* O. k' `: q5 R3 _: \# l$ Z白结合”的究竟是草药渣子,石膏结晶,还是哪几味药的“精华”或“有效物
1 t' g1 K8 v# A! }& K5 R+ Z! H质”?又是怎么知道“与甲型H1N1病毒膜蛋白结合”的?与哪种膜蛋白相结合? 8 g, g6 r! a- W* J, r- B
  y6 R7 w6 N& q% T9 b+ s, }
不规范的临床研究0 w. g3 U* Y1 r3 P: ]
& `5 F) x& L7 J5 r
  至于临床研究,报道说是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地坛医院等全国4个省市的11
& E7 z5 G' p" V, N2 l家医疗单位联合进行的,他们“采用严格的循证医学方法评估中医药对甲型H1N1
$ ^; f8 O7 h/ J% Q流感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报道只举了一个临床试验的例子,应当是最好或较好) [) Z6 z# \2 j1 u2 A/ w
的,可惜也漏洞百出。请问用的是什么“循证医学方法”?媒体说:“北京地坛% R* Y1 j6 ^0 }  u
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副主任王玉光提供的报告称,该院选取66例甲型H1N1流感患+ e9 M  h+ z% f9 p! K  R2 z) E
者,分别使用连花清瘟胶囊与达菲随机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前者平均住院四点
. V6 _6 }: Y% h: C! o三五天,达菲组四点六天;前者平均退热时间为二点一三天,达菲为二点八零天,
) U& u  T, t1 U& f3 G) X统计学差异显著”;“改善……症状明显好于达菲”。我们经常同学生讲,统计
# a2 y1 m& E/ P* g- D% M4 K学检验有显著性,未必有实际意义,这个报道提供了又一个范例。试问住院和退
+ ~6 {9 x7 i: f0 j' a. T) n" h热时间分别为4.35天和4.6 天以及2.13 天和2.80天,有什么临床意义?两组差
' z9 u7 g, [2 q: q别如此之小,样本也只有 66例,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是怎么计算出来的?由于没
' H& h7 U4 e) x- b& ]6 [有见到原始数据,只能打一个大问号。! H/ M0 T; f' W+ V( @
3 |/ S$ R$ J9 m3 Y4 e6 G
  像地坛医院就说他们使用了“随机临床试验”。按照规范做法,应该是把临6 `, u2 F+ i0 |& @- T; D
床试验的结果写成论文发表,接受同行评议;但现在,他们却把这点研究马上作6 N6 n% X" b: c, J) s
为推广的证据,那就是既是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做法。国外的做法是委托一个有
( l1 n: ^( I9 p6 w: a9 G, d. G资格的医疗机构组织多中心的研究,采取双盲设计,盲底置于一个中立权威机构,
. Z! O6 p# I$ i4 d- f' W% ~实验完成以后揭盲,把弄虚作假的路完全堵死。
( \: T( n- s9 e/ C* ^% a: t& r  L  a8 d0 Q0 b+ x, q
  由于临床试验严格得有点不近人情,国人难以完成,所以我们的临床试验叫
6 H; ?+ D' V  l人相信的少得很。最好是委托国外医院去做,不过可能有人会站出来以保护产权! _6 O4 }0 o, |% o- b. A
或民族大义为由(或借口)加以拒绝,同时在国外也难找到有敢于做这种草药试
5 @: e5 E9 I' P" l: A& @验的医院,因为做新药临床试验也要经过药品主管当局严格审批,如此不可靠的. T5 u# Q# ^3 S
草药试验在国外大都通不过。; ]8 N3 W9 T  @; X* f7 y

, K, c: f2 q8 ]6 Z; }. ]  在萨斯病流行结束以后,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对各国治疗萨斯病的文章进行  f- _9 E  I! R1 o
了系统评价,这绝对不是针对我们中医的。结论是,尽管治疗(主要是现代医药)3 c/ \' `. y# ?. M" Y
报告不少,但都不能确定这些治疗是否对病人有益——众多病人所用的疗法不一* P+ k4 S5 i1 T8 {
致,以及没有对照组或对照组缺乏可比性,以致无法确定是否有效。有7篇中西
, p8 r1 V4 V5 K9 @- x* [医结合或其它另类疗法的文章被剔除,够不上进入分析的标准,无法入围。可见2 l9 c# H  B. T8 P
治疗是否有效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要行家按照规则去认真评定的。6 E5 j! R1 }3 a- O6 u2 r' Y

! N" o, h; M3 y- Y' O/ `* T( K1 x! j0 @谁在误导大众?
8 x4 P. S0 T6 i9 [+ y" @/ l  @4 V! S
& U$ Q6 `7 T/ L/ t# P6 Y3 g  报道说“采用中药制剂‘金花清感’治疗轻症甲流,花费约需80元”,比达
1 w1 ^' f% Q: d; L% P. P5 R菲便宜。这是误导。达菲有其适应症,不是每个病人都要用的,轻症更不必说了,/ J' w$ W3 o+ U4 o4 ]* ?
中国只用于特殊人群和有危险因素的病人。这次流感,绝大多数病人是轻症,感8 C% Q# g$ B1 c  i$ _- a2 {
染后不发病的比例也很大,病情严重的只是极少数,主要是原有严重慢性疾病的
% p3 _- l; X- F: k- P老年人。流感病程一般也就是一周上下,无须用药,或者居家休息,吃点布洛芬) R6 B2 }# ^' k
或扑热息痛非处方解热止痛药足够了,哪里需要几十元。因此,这个试验的一大. j/ V/ N4 K( I, p0 J( d3 L
缺点是没有用上述解热药做试验对照。中国还很不富裕,医疗保障刚刚起步,资' M- e- p( \7 b/ F& g
源十分有限,花80元治疗一例轻症流感病人,无疑是一大浪费,也是医疗保障的/ f5 @8 `, Z) T6 h6 S, e4 X- i4 }
一大负担或冲击。
" D- }9 H) b5 P2 u" S6 J0 D  s# V3 s; M4 h% z* x
  北京市中医药有关领导人表示:“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全国、全世界推广," h% r" P7 R9 \" C3 i
为全球治疗甲型H1N1流感提供新选择。”而且“相关部门已紧锣密鼓地启动了
# U7 t7 H- q. s1 u, U$ [$ C‘金花清感’国内与国际专利的保护程序,境内外专利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 k5 D! t8 M9 Q2 {受理”。“全世界推广”似乎只是一厢情愿,如同国内的药厂在纽约时代广场做
* x  q( n# t$ Y7 q' r2 x  \广告,其实不是为了向美国推销的,洋人也未见得看得懂,而是“出口转内销”,/ X% I& w& D( T- |' M- n
给国人看的。至于申请专利也不说明一定是好东西或是重要发明创造,只要变了
2 O6 @# p. G% A; A1 h# c: `点花样的产品,交点钱都可以申请专利,国际专利也是一样,所以注册的专利多
. Z7 H# e6 A( z0 |* q$ }. b7 q过牛毛,但被当作一回事买去投产应用的,却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拿专利来说
2 A5 H, e8 I* x$ x5 K事的,常常是一种虚张声势的炒作。
& g2 @- S& s7 C$ h% }4 w! j8 ?, t; A' N! X
  一个真正有效的新药上市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药物监督部门的严格逐步审
2 N' J' d! ?5 @批下,需要经过临床试验的几个阶段才能完成,有效的一般也需要好几年才能投
8 o, c) P, t# p! E产。看了流感流行有销售市场,匆忙“策划”出来一个什么“新药”,注定是经
5 R; G1 P5 |: d1 n1 P不起考验的。一个新药投产是需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来审批和发布的,这$ o8 i/ ^% z( u4 k3 ?
次流感新中药的新闻发布却没有提及这一点。
/ Q* P  K( y2 w- B! A" h6 H7 s! n
  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说,这项研究是由中国工程院两位院士领衔的,
8 O) {% Z$ J' ~( f8 b但这决不能成为这个药注定有效或有价值的理由。迄今还没有看到卫生部对这个1 b% j  }% r: ^, G4 m7 S* c5 g
“新药”有什么说法。
( ~3 e% @3 c" c  P9 k7 C
- \9 d7 o. S2 y) t; a  我认为中医药管理局应当是在卫生部领导之下,为百姓健康服务的一个机构,
3 o$ H& Z+ u- w7 A$ W不能成为专为行业鼓吹的中医药行会、报喜不报忧的团体,更不能成为某些集团1 g+ t7 S! W5 n0 M
或中药业谋利益的组织。
/ a7 `* Z+ @2 N. G* B
% w' {; |3 F% g" H(XYS20100105)
. n& N$ c1 L4 D  l  Z/ `  G; b% x% i1 A2 U; t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5 17:33 , Processed in 0.19098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