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T' F4 [. v7 H 显然,伯南克吸取了日本的教训,在救市措施上“双管齐下”:除了直接注资外,伯南克当机立断决定减息,为金融体系注入大量流动性;另一方面,伯南克通过剥离银行的有毒资产来优化其资产负债表。经过一年的实践,结果证明伯南克的决策是正确的,最近很多华尔街大行公布的大超预期的四季报就可以说明问题。此外,还有另外一个佐证,《时代》杂志将伯南克评为2009年年度风云人物,称其为令美国免于陷入另一场大萧条的功臣。从这一点也可看出,伯南克应对金融危机时采取的救市措施和成绩已经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5 l$ a. k Y5 R/ M0 Y! ^3 p
7 c: @7 z( P7 b$ r! N0 ] 当然,伯南克再有功再能干,也绝非不可替代。尤其是他还留下了“把柄”:放弃一直推崇的盯住通胀目标实施货币政策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以宽松货币政策创造大量流动性,这可能使美国日后陷入恶性通胀。 ; H6 W3 x8 u" i* A3 V4 c; @9 }* M( l
不过,通过这次“伯南克连任风波”可以看明白一点,那就是国会与美联储间的矛盾。 $ s0 P$ E# L2 k( B, r 2 S/ W& p5 V8 g9 k2 @( i, Z 在伯南克带领美联储想方设法对付金融危机的同时,也暴露了美联储的影响力有多大。伯南克由救市策略迅速转为量化宽松政策,完全不用理会国会的意见,从这个角度看,美联储很可能是监察系统风险的最佳机构。由此可知,华盛顿今后恐怕难再任由美联储“任意妄为”,加强监管是必然的。但是政府若强化监管,必然会损害美联储的独立性,并且有左右货币政策之嫌。8 y# s' l( f: a$ h"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