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4-2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代高僧昌臻大师 批评本愿法门的原文!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10-4-22 22:00 编辑
& M& {& B0 Z9 @3 f- S _; u; R z
四川报国寺方丈释昌臻法师
1 a% d+ z+ m; T; C% e ?8 r6 s+ \6 i. J! {, b7 S5 h
(编者按)昌臻大师现年八十三岁,出生佛教家庭,医学世家。大学毕业,四十年代以优异成绩考上民国文官,1946--1949年任四川西充县长,1950年后任四川林学院教师,是著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出家后,曾任四川省佛学院教务长,现为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报国寺住持。曾修学过禅、密、净等均有相当成就。现专修专弘净土,主办《蜀中净土》,每年两期净土专修学习班,培养讲经弘法人才,大师经常在各地讲经说法,信众十分爱戴,人称是弘一大师之后佛门的善知识。 3 E& p; t5 W$ T3 L
- Y" ?9 f' X: `" `% }5 S9 R% G 本网站非常感谢昌臻大师惠允,提供本文供现代禅刊载,分飨全球网友,谨此向昌臻大师致上万分谢意!
, E, N1 V0 q# o5 N
/ Q4 B( j1 S, u# R 近来日本本愿法门已经传到我国各地。对于本愿法门怎么认识。抱什么态度?这不是一般的修行方法问题,而是涉及到我们学佛修行的方向、道路问题,关系到今生今世能否了生死、成佛道的重大问题。即使未学本愿法门的,也应加以识别和认识。这对于加深净土法门纲领、理论依据的了解,促进我们进一步深信、切愿,坚持持名念佛也有很大的好处。对此,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S9 i" z- |* Y1 i+ i& m
$ J. m' X! Z- }
我们是不提倡本愿法门的。为什么?它与整个佛法的基本理论、与净土宗的‘十六字’纲领(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与《阿弥陀经》的纲宗(信、愿、持名)都不相应,主要有三个不相应:
9 j6 |+ w. ^ f% W; E3 ], v% @& A8 _9 d! h. I" ?7 D6 ?( Z7 W
第一,本愿法门,专仗佛力,不靠自己,与净土‘二力’法门不相应。净土法门叫‘二力’法门,就是既要靠自己,又要靠佛力,二者缺一不可,而且要二力相应,才能感应道交,蒙佛接引。对于二力法门,藕益大师在讲信时,他讲了‘六条信’即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第一条就是信自己,就是生佛不二,信‘是心是佛’,这是关键!我们念佛就是‘是心是佛’,这是关键!我们念佛就是‘是心作佛’。道源法师讲《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时,他说:‘专靠自己,修行很难;但靠佛力,往生不易。’这说明了我们要学佛修行,往生极乐,绝对不能够单靠自己或者单靠佛力。 @) Z9 }4 a; e( k+ p/ E% \
# A0 P/ v0 l# t$ m! A
我们毕竟还是生死凡夫,单靠自力不能了生死、出轮回,一定要深信佛力不可思议,佛力决定能够把我们从生死苦海里拯救出来。但是,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做佛力加持,首先是佛的理论,佛的教育指引我们怎样去修行,怎样去了生死。这要自己努力呀,要自修、自悟、自证。决不能认为,我们已经交给佛了,就能够坐享其成了。 2 F4 O& g. d2 R5 I
@- G9 h$ C8 U6 H
从因果关系来说,学佛就是修因证果。我们种了念佛的因,必然得成佛的果,这是最可靠的,种念佛的因,要靠自力。佛力接引叫做增上缘,而亲因缘是自己。如果没有深信,没有切愿,没有认真的持名念佛,不可能得到往生西方净土的果报。你临命终时,要弥陀接引,而自己一点基本条件都没有,没有达到伏住烦恼,功夫成片的境界,心理不清净,还有留恋心、恐惧心,甚至昏迷了,弥陀要帮忙也帮不上。这些都说明净土法门是二力法门,决不能单靠佛力。
6 o+ e! I% N) M, q, H/ x7 `4 K6 U: ?; Z! ^0 t8 K' R1 [0 R
当代净宗大德说得很肯定,学修本愿法门,这一生决定不能够往生。事实是如此。感应要靠我们的自力,你有感才会有应,你自己没有具足基本条件,怎么能够感应道交呢?比如,台湾一位男居士已经预知时至,见到阿弥陀佛来了,但是他的情感没有断,舍不得痛哭流涕的妻子,佛力也没法把他带走,结果没能往生,可悲,可叹! ; O$ `' V8 _3 Z9 _+ M
4 V R" o, S4 {9 |& d u 第二,本愿法门只讲信,与净土法门的‘信、愿、行’三资粮不相应。信、愿、行是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三个基本条件,三者缺一不可。藕益大师说:‘非信不足为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所以,如果没有至诚恳切信愿持名念佛的功夫,只是口头上说信了,而一味地求阿弥陀佛,就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把阿弥陀佛当成神来信了,这叫迷信,不是真信。正如李炳南老师说的‘信,不只嘴里说信就叫信,信了就要做到,没有做到就没有信。’可是本愿法门却说,我的一切都交给弥陀了,当下就往生了,举个比喻,好像已经上了轮船,就可以睡大觉了。问题关键在这里:什么叫上了轮船?你是不是已经上了轮船?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认真地、严肃地去思考。我们念佛至少要达到功夫成片的境界,才算得上了轮船,阿弥陀佛才会来接你。可是,你现在还烦恼重重,心还不清净,就自己认为是上了轮船了,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学本愿法门,的确走的是一条险路,去听这些热闹的话,相信这些极不可靠的东西,肯定会落空,把这一生错过了,悔之晚矣! ' ], [9 w/ |, q& ]. M5 V# Y
+ z9 c( k6 x2 ] 第三,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的‘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个理论依据不相应,西方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都是唯心所现的,这是我们的自性,人人本具的佛性所现的,心外无佛,佛外无心。阿弥陀佛是在自性之内,不在自性之外,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们要信生佛不二,信自他不二,不能心外求法,心外求佛。上述两不相应,都反映出本愿法门从根本上讲是心外求法,是在自性之外去求佛,去依赖佛,这当然悖离了净土法门的理论依据。
6 g/ n- }0 M2 M4 O8 c8 {5 H* C2 M2 x2 m2 y4 X8 }
本愿法门与净土法门这三个不相应,集中起来,这是与《阿弥陀经》的纲领不相应,与净土法门的‘十六字’纲领不相应。这‘十六字’纲领是清代彻悟禅师提出来的,被印光大师尊奉为念佛法门的‘一大纲宗’。这个纲宗告诉我们要‘信、愿、持名’,也就是《阿弥陀经》,明确地讲信,讲愿,讲持名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藕益大师特别强调‘持名念佛’,这个法门最好掌握,这个才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有的同修说‘无相念佛’最好,好是好,但是问题在于是不是都能掌握?还是老老实实地坚持‘持名念佛’最为稳妥可靠。所以,大家应当以‘十六字’纲领作为修学净土法门的准则。这个纲领是直接从佛的开示,从《阿弥陀经》来的,与历代净土宗大德,诸如莲池大师、藕益大师、印光大师提倡的都是一致的。
- c+ _& }, }1 O$ p 本愿法门表面上好像是净土宗,实际上违背净土宗的理论和纲领。本愿法门引用了佛的语言,一些大德的语言,具有很大的迷感性。但是实际上完全违反整个佛法的教理,违反如来真实义。正因为如此,历来的净宗大德从没有人提倡过本愿法门。清末民初杨仁山居士(主办过南京金陵刻经处)是近代与日本接触最早的佛教大德,他从日本引进了很多中国失传的经典,对本愿法门就作过很多批判(见《续大藏经》‘阐教编一类杨居士遗书第十二种’)。民国以后,印光大师、弘一法师等净宗大德都是有择别力的,他们都没有宣传过本愿法门。李炳南老居士在台湾灵山寺佛七开示时说:‘日本净土真宗(按:本愿法门是真宗的一支)专讲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以为只要信,佛就来接引往生。其实哪有这么方便?求佛来接引,得具备信、愿、行,有感应才行啊!’(引自《李炳南老居士全集》第266~267页),近来,上海郑颂英老居士写出专题文章《摧邪显正除三害》中,揭批了本愿法门。当代净宗大德净空法师在讲《地藏经》中对本愿法门的错谬观点作了系统的批驳。1999年4月净空法师又说:‘有人提倡本愿念佛,经都不要读了,就靠阿弥陀佛第十八愿,临命终时一句十句就能往生。经上讲的没有错,如果你断章取义,不能怪佛啊,怪你自己愚痴、蒙昧,存的什么心?侥幸、投机取巧的心。这种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到极乐世界,怎么能跟那些诸上善人相处?你们想一想,这个心能不能相应?你要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岂不是把极乐世界的社会搞得大乱。每一个人往生都是真诚心,你是侥幸、投机取巧的心,哪有这个道理?佛怎么会来接引呢?所以,断章取义很容易误事啊!’
' a2 ^- j/ n! S& _/ c. {3 e/ [) y5 S0 a W; N. W8 }6 q, K9 y, Z, }
我们处在末法时期,各种各样的邪说很多,从各方面干扰、破坏正信佛教的外道也不少。1998年6月《台州佛教》刊出的《警钟》一文(作者:愿弘)严正指出:‘目前,中国佛教界存在一股潜流,有一部分人主张要向日本佛教学习,走日本佛教的道路。’这股潜流从两个方面进行冲击:一是破坏我国汉传佛教管理‘僧人务须僧装、素食、独身’的根本规定;二是传播日本的本愿法门,从精神上,学佛修行的方向上进行干扰。《警钟》中说,日本出家人有相当部分娶妻生子,饮酒食肉,不讲戒律,颇受我国不守戒的出家人欢喜,一些中青年僧人已经还俗。《警钟》还提出严重警告,对于这股潜流,‘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的话,它会断送佛教的慧命,毁掉整个佛教的。’这决不是危言耸听,问题确实相当严重!作为佛弟子的我们,不管在家、出家,都应放眼世界,要看得深,看得远,坚持正知正见,坚决维护正法,决不能放松警惕,受骗上当,被人利用啊!
% m7 {/ k) R4 s* i" `, M+ [) y. N& D) O. e6 L2 O1 ~
可叹的是,我们凡夫不容易辨别是非邪正,为什么?因为我执没有破,有一个很大的毛病,爱占便宜,得到了便宜,还想再便宜。本愿法门很能打动人心,有非常大的诱惑力,说是‘只要你信了,当下就往生。’能有这么便宜吗?想占便宜,结果就会吃大亏,还有一类人慢心很重,好高骛远,好奇务怪。这种人也很容易相信本愿法门,这会引起狂慧,更加危险。所以印光大师教导我们:‘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就是要坚持老实念佛,不要改换我们已经学修的净土法门,我们误事就误在不老实,不老实的主要表现就是想占便宜。好奇务怪,一定要改掉这些毛病呀!同时我们还要做到正助双修。修净土法门的,当然念佛是正行,但是助行也不可缺少,不要认为,我念了佛,其它一切都不管了。道源法师说:‘处在末法时期,我们善根浅,福报薄,如果不多种一些福德因缘,万一业障现前,就要影响你修行,到了临命终时,就要障碍你往生。’这个开示很重要,我们在很好念佛的同时,不要忘记多结善缘,多作一些弘法利生的工作,这也是圆瑛法师所说的‘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这样,现在就能够得到大利益,将来往生也才有可靠的保证。9 @4 ^0 ]3 B- C( _! J) E; o) ]
0 Z- T' a+ n/ E" T) e
0 i5 b( R1 T4 q+ T" }; }4 W) n2 h
[该帖子由作者于2009年7月27日 15:38:09最后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