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47)  鸡蛋( 1)
|
来源:多伦多都市报- H" }+ e- P! `' `3 t
g9 X! m+ [# G5 @4 r0 N7 ]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已于9月8日抵加访问,此次是胡锦涛先生第一次踏上加国,也是马田政府与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一次相当重要的对话。相信,胡锦涛的到访将有利于开拓加中友好合作的新局面。
% X# Z0 Z4 m6 \2 ]) g5 i- }- V. e" h: |& m. M
近日来,加国朝野对胡锦涛主席的到访寄予相当高的期待。马田政府也就此番会晤开岀了长长的单子,讨论范围集中在贸易、旅游、能源、投资、科学技术合作等主要话题上。加中两国最高层的会晤,最终将取得怎样的结果,这是加国朝野,包括本地华裔社群所关心的问题。& C8 n7 h$ t0 y# w
: b O. W8 P V商贸问题料将取得最大成效, ?7 ]9 M% H0 z6 g
* U! S" V! a: n: Y4 }/ g5 Y5 v
商贸问题一直是加国朝野相当重视的问题。正如有专家指出的那样,加中关系建基于实用主义。这里所说的“实用”,集中体现在双方的商贸合作上。3 S8 e5 D% {* o7 a* }' p
$ S0 d& s7 b- ~+ Y! z/ u由于中国经济强劲,在国际商贸方面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加上加美近年在商贸合作上的一些争拗,譬如软木争端问题,促使加拿大需要寻求美国以外的更强有力的贸易合作伙伴,以制衡加美合作所出现的非平衡因素。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其在国际商贸中的地位,是加拿大理所当然的首选。$ b& n) Q5 q0 A1 ?/ t. u$ n
9 y1 m |; i9 J3 y7 D5 T- D
2004年,加中双方贸易达到155亿元,今年预计可达200亿元。从目前的情形看,加美商贸合作以及中美商贸合作都存在着一些不和谐因素,这种状况为加中商贸全方位的合作提供了可能。胡锦涛此番到访,预期马田政府将会藉此向中国推销贸易机会,以寻求双方商贸的平衡合作。1 F. _! K% t# s
2 t$ ?/ T# Y$ ?! f
如无意外,加中两国将会在胡锦涛到访期间签署“中加航空协议”,这将成为胡锦涛访问加拿大最见效的收获。该协议的签订,将致使目前每周往返加中的15次航班增加为60次,此举为加拿大成为中国批准的旅游目的地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相信随着赖昌星问题向预料性方向发展,加中将会在明年春季前签署备受关注的旅游协定。! N' y# S/ @4 o; J# P
u. \ p3 ?4 y' Q- c) W% g0 G$ a能源与高科技合作定有突破$ z9 L7 z a# e5 P0 x# V
3 ~9 m' x1 @/ }6 H& Q4 t! M
加中两国在商贸上的合作,重点在能源与高科技上。原因是,一方面,中国虽然具备相当厚实的外汇储备,但在能源以及矿物资源方面明显不足。中国对加国的资源,包括矿产与石油觊觎已久,这点加中两国政府都心知肚明;另方面,过往加国对中国的商贸合作,相当比重在农产品上,显然,这个份额不足以平衡两国商贸合作的平衡。加国一直希望对中国推销其在高科技、机电、生化和环保方面的产品,马田政府希望中国能考虑加固的重水铀反应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F7 n2 f4 U- @$ {5 e- ~ \0 V
) F, @4 ^3 V6 i; T% ?加中两国在能源与高科技上的合作,对双方来说都是“需要的”。因此,胡锦涛此番到访,能源与高科技的推销,将是马田政府最在乎的主题。预料,马田政府将说服中国在采购单上更多地考虑加国,当然,加拿大也将作岀相应的承诺,即理解与协助中国在加国投资能源开发的意愿,消除在能源投资上非商业性的歧视。
4 x9 R! k8 s+ i8 q( ]
' Y6 B6 k7 [( @# |' j& h" O1 Q加中能源合作的另一个意义,就是中国希望在美国的眼前建立这样一种可信的,“样板式”模板,即中国以伙伴合作的方式与加国合作,通过提供部分材料与工序,取得能源资源的分成。这种分成基于国民经济所需,而不超越安全防卫的限定。
( J% b n: ^( X+ a+ y; j* F2 @
: E0 P; v/ C$ e9 i7 y' |0 _中国在乎这种“样板模式”的建立,目的是为美国的“中国威胁”心理卸压,建立良好的形象,此举具备相当积极的意义。8 V' h7 `) _ x q! B9 v
; O& r! m; s$ [& P+ N( H人权问题料轻轻带过1 A# F1 D0 h- ^
4 S, \; f* u, Q q9 ~& ]+ M既然加中两国合作重在实用,因此,对于持不同社会意识形态的两国政府,人权问题将会在“实用”以外。
8 e) M: b) o; k
8 Y/ S' d6 j; E实际上,加国不会与中国因人权问题纠缠过深,因为加拿大已因赖昌星问题吃尽了苦头。% s$ E4 T: b( E0 G7 I6 Y
0 I* N0 @: q0 ~6 ] A/ Q. K, a加拿大关心中国人权状况的前提,是以不阻碍两国在商贸合作上为前提的。且,加国一直坚称,加中两国在人权状况上有着实质性的对话和密切的联系。据报导,加拿大每年资助中国数千万元以协助其改善人权和社会福利,总数达10亿元。所以,加中双方对人权状况的交流和关注是满意的。既然如此,人权问题相信将不会影响此番两国最高层的交往。) _" \/ t/ V$ Z
7 }% K* ?, ?$ W* H# ]
加拿大对台湾事务法通过受压
' R# |0 M! {/ }( {" d5 Z+ i( C/ e7 N* i F: C- r3 m$ V( T
“台湾事务法”是加拿大反对党保守党议员吉姆•阿博特提出的。( |4 o2 M& m ?" @
. ` T# l& Z$ v4 s4 ^! w Q$ M“台湾事务法” 除概论外,另订有十条,主要内容是反对中国对台湾使用武力或施加经济制裁;允许台湾政府高官以私人身份访问加拿大;主张把台湾驻加拿大机构更名为“台湾代表办公室”;支持台湾加入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国际组织;强调台湾的和平稳定与加拿大政治、安全、经济利益相关,是加拿大严重关切的事项;提倡两岸在不设前提的情况下签订和平协定等。
8 V6 f* P8 l' i G+ t
6 A2 {! `! L: ], z; x! g2 M! |“台湾事务法” 于今年4月在加拿大众议院一读通过后,于5月16日进入二读辩论阶段,该法案以后还要经过三读、参议院复议和总督审批等程序才有可能生效。
* J9 w9 Y! k. n8 @' m& N! q$ |3 e5 e4 g* l I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国政府与他国发展关系的前提,是中国的底线。胡锦涛此次到访,料将会借助一切机会,向加国朝野传达中国的信念,打压“台湾事务法”。
9 k' v2 ?5 {! I' F! ~+ q! U
# M( D$ B' _1 F. L: W而事实上,加拿大政府对此法也有很鲜明的态度。加拿大外交部长就明确反对此法。加国际贸易部长也警告说:“加中外交关系变冷将导致双边经济活动的冻结,造成巨大的潜在损失。中国人和我们会见时都强调,一个中国是他们优先考虑的原则。”/ ^5 x M+ L- d( Q
. I1 v) ?- X( m4 I5 `
虽然,加拿大政府不能阻止立法,但“胡旋风”的到来,加上加中关系的利弊比较,相信将会给正处于二读阶段的“台湾事务法”予以打压,这自然增大了立法难度。
9 W& X. C" V( G; Q+ v( p. n8 b p) P6 i5 v: X8 j
赖昌星遣返指日可待
; q7 w/ J" s; ^/ d
* Y4 T. k/ i5 j: ^/ j9月1日,加拿大最高法院做岀决定,拒绝受理赖昌星上诉难民被拒案的申请。这个决定等于加拿大面向赖昌星的大门统统关上,惟剩下最后一扇,这就是遣返前的风险评估。
+ x9 G: _) T1 m0 D+ x7 ]- [# h! |4 R; y0 E$ E; t- O) @0 X* z
所谓“遣返前的风险评估”,核心有两方面。其一是申请人遣返后可能会受到虐待、残酷惩罚的风险;其二是评估官同时平衡假若申请人留在加拿大,对加国社会影响的风险。
# ?, y1 `2 ? _; j0 B( _* Q- ?% ^* w! q5 }# E
先说其二,赖昌星现时被指违反宵禁令、且与华人黑帮“大圈帮”有接触,违反了宵禁令,法庭认为他不但有“潜逃风险”,且有“很明显的理由不想被遣返回中国”,这是他留下来的不利因素。0 L$ q. c7 r! t7 f; W
! e" w* T3 w3 v) L, ^) x- u; Q" {' _再说其一,将赖昌星遣返中国后可能会受到虐待、残酷惩罚的风险的耽心,相信在加中两国最高层的会晤中将会被谈及。中国政府的到访是一个机会,加拿大政府将会探求获得中国最高领导人的保证,即赖昌星遭遣返后,能获得公正合理的审判。而中国方面,料将会在一定的范围内,藉访问给加国司法界派放心丸,保证赖昌星被遣返后,不会受到虐待、残酷惩罚等,这种最高层的承诺,相信将有可能令赖昌星的遣返时间表提前。) a# O/ d. E/ E' Z3 w0 }! J" E1 f
" [ h; Y0 j3 d7 D0 \9 H- S$ s
结束语
8 `* y* Q) I& l; |8 u9 y( k2 ?- n, O! p: x4 l2 J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藉加中建交35周年之际展开对加拿大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中国国家元首8年来的首次,时机相当合适。随着中国在国际外交舞台的新崛起,以及中国所创造的,令人羡慕以及敬佩的经济增长,加中两国展开全方位的合作已成为两国间一个相当重要而且迫切的议题。从长远来看,加中两国经贸合作进入良性运行,不但有利于双方经贸建设的发展,而且对于提升在加国数十万华人华裔的地位,起到有力的推进。我们相信,2005年的9月,加中友好合作将进入第二次飞跃,这是一个良好而积极,充满期待与鼓舞的飞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