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21|回复: 0

静电太强是疾病征兆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6-2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静电,处处与人们的生活为伴。对此,大多数人习以为常。但说到长期接触静电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恐怕没有多少人会知道。事实上,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已经越来越感觉到静电带来的烦恼。
2 F: ]- ^# D5 ^5 L/ l5 \' Y2 \3 m$ B& t  p+ D; K
  尚未握手已出“火花”
, [3 S6 X( R- [$ E6 s0 s8 l5 ?/ B/ A  E2 s
  内蒙古自治区一家建筑装饰企业的部门主管张国栋最近遭遇了静电的一次意外“侵袭”。一个周末,他参加中学同学聚会,当他进门后主动与同学握手时,指尖还没碰到,就听“啪”地一响,吓得与他握手的女同学“哎呀”地叫了一声,花容失色。有人起哄说:“毕业十多年了,你们才碰出‘火花’呀?”引来一片笑声。4 {" L$ G# }; Q3 v/ i
6 a" i+ m% H% @4 G$ h7 e3 l
  许多人都有过以上经历:握手时、指尖接触时或者手接触到金属物体时,有“触电”的刺痛感;早晨梳头时越梳越乱,甚至“怒发冲冠”;晚上脱衣服时,会伴有蓝色闪光和“啪啪”响声,等等。这些都是静电现象。0 x0 Y$ L* T! A8 o+ J1 q
! P2 g/ ~; B% j8 A; a3 R4 M7 b3 D2 X, g
  在“网管”眼中,静电会带来更多麻烦。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科技处网络科科长王广平说,工作中,他们时刻严防电脑维护中的静电危害。他说:“人体本身可带2万伏的静电电压,但这对人没有任何影响。然而,对于电脑维修专业人员来说,这一点点的静电,足可以导致其所维修的电路板和集成电器元件损坏。”
- o0 J7 d3 X- j% S/ Q, c! O& w3 _$ c6 k2 B2 e
  静电“袭击”不可小觑3 Q7 U" t% d( _
5 P4 X& E; Y- P6 [
  静电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附着于物体表面,在与其他物体相互作用时才会释放能量。
: ^" w  o! B# A* F. k0 ]) d; c8 Z: ~
& a' ]2 P. K) h$ |0 r0 T  当感觉到电击时,人身上的静电电压已超过2000伏;当看到放电火花时,身上的静电电压已经超过3000伏,这时手指会有针刺般的痛感;当听到放电的“啪啪”声音时,身上的静电电压已高达7000伏-8000伏。
2 V: l& V- ]) P5 ?1 W. n0 o; o1 s
/ x- T' f, o2 T2 m2 y  与大多数人相比,一些老年人或体弱者遭遇静电“袭击”时,会产生一种难言的不适感,有的甚至会有酸麻、刺痛、震颤、心慌等感觉,瞬间传遍全身。& d& J4 k& j" R* [- b1 R1 K9 }
0 ~2 _' l, w( c" D% q' w0 B" b) _5 e
  医学专家说,持久的静电会使人体血液的碱性升高,血钙减少,尿中钙排泄量增加,对于血钙水平低的患者十分不利。尤其对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来说,静电更易使其病情加重或诱发早搏。从中医角度来说,人体静电太强,是体内隐藏某种病症的先兆,不能不防。呼和浩特市的老中医王宜明说,静电过强说明人体内津液不足,表现为肾虚症状,光靠喝水补充不了津液,要及早引起重视。
9 r5 [" K7 q" Y: H- g( H; c+ z5 K; Q/ e/ [) w2 C' K
  防“电”须加湿4 F- H; q( x9 e2 F5 L9 z* l
  专家提示,当空气相对湿度高于50%,静电就不易积累。因此,为了防止静电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有关生产、储存、运输、经营场所在冬春干燥季节,要注意喷水加湿,在室内适当养些花草。当天气特别干燥时,可使用加湿器,改变室内空气湿度。
) J9 Y" _5 o5 Z
. G. q& i& s1 u1 v* S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室内最好不用化纤材料的地毯;选用对静电不敏感的材料,如纯棉纺织品做的内衣、被褥等;要勤洗澡、勤换衣服,从而有效地消除人体表面集聚的带电尘埃。居家家  http://shop10709373.xiaot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5 22:55 , Processed in 0.14310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