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因为也碰到类似的问题,所以写出来探讨一下。; q! W8 c* H: k% f }. r- f5 L. r
我的观点:经济实力决定一切。虽然和父母住起来不爽,但是没钱想" m; O6 i( J& \+ l6 {
分开住都是不现实的。在家庭的矛盾中大部分人考虑到现实情况都会忍
% [, @$ i+ p: h8 f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 s' V# G, u( g- y4 z9 U 考虑现在很多mm不愿意和婆婆公公住在一起的的原因(或者gg不愿和
# k& Y0 p1 Q& l2 W) mmm父母的原因)简单可以归因为三方面:0 d# q9 i+ w, V d& u
1.对事物的看法不同,老人有自己的观念,儿女也有自己的思维方式,) R3 v' U& j0 f* o$ `
如果没有基本的谅解,或者说儿女不懂事(比较普遍的情况)就会小题
" M4 t& F& x2 ]5 w9 E- N" n大做,殊不知家庭的小打小闹是家常便饭。多容忍些,体谅些才是生活, {4 ?! o5 Z7 l! e( q* ?
之道,没有父母双方不互相体谅也会问题多多的。6 X4 M9 V$ o. `
2.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会存在分歧,隔代人比较溺爱孩子,而且老一套
1 ~5 M; L: ?; K1 ^& r+ x+ Q8 R的教育方式会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不排除父母很会
f+ S( v/ p m: E教育孩子的例子。如果在教育孩子方面出现小矛盾,做子女的一半都比" C8 Y$ ?# {$ S3 U$ I! l$ @* n
较难受,管也不是,怕伤老人的心,不管也不是,毕竟自己要上班,还" a- p6 z' d' f* R
要父母白天带孩子,日子长了就会对小孩的发展影响。而且这些小矛盾
* W1 T& r: c" R& z1 W' j: x一般会使子女逐渐与老人妥协,委曲求全,最后逐渐丧失对子女教育的
- a3 @5 ?" \- u) y; h0 e& e自主权。解决办法是:多沟通,形成自己一套教育方式,并让父母认同。; k! c9 E [* E8 s! m
3.最主要一点:是一方的父母毕竟心疼自己的孩子,居家过日子如果发2 C1 U' v6 u: m9 x9 h
生吵架拌嘴,做父母的肯定提自己的孩子着想,甚至起到推波助澜的负
+ Q9 ^+ g; g& _' ~& ]8 c面影响。长此以往,如果小两口不能妥善的处理感情问题和出现矛盾的
5 K$ @/ y( E2 s: }& |过激反映,很可能影响感情发展,生活不幸福。解决办法:可以提前商
! s7 x! D2 _: Q' a) H/ e0 ]量好,如果出现吵嘴问题,不可告知双方父母,尽量事后自己处理。
; D& D. [9 e1 T Q 其实这些都是小问题,如果小两口感情和睦,通情达理和任何一方父0 o ], t8 B4 Z! @$ N1 f
母住在一起并不是什么原则性问题。关键要看自己的经济能力,超出这1 e3 W& b7 v( |, g- C
个问题来考虑婚后的家庭生活幸福与否,无异于舍本逐末。) _5 H4 R# C+ V* W# _
对于男方来说,应该主要承担起家庭的经济重担,但是过早的不堪重
, p% x3 R) }9 M2 Q% x' N负,绝对对事业发展和家庭发展不利。因此到什么程度说什么话,都什
# V* T' w7 N2 w么能力做什么事才是上策。以后的事情要考虑,但先要做好工作在考虑,) f+ ^: u% A+ u8 V1 \
这点需要小两口充分理解和互相支持。
0 h0 z# Y" B6 _) L. [+ t 况且与父母住在一起也并不是没有好处的,虽然观念不同,但可以求
9 t0 g" R0 s) A& w4 U- |同存异,互相体谅,父母可以在生活上帮助很多,比如做饭,看孩子什
( f) s: q7 u9 k3 _8 @( j" ]" H么的。所以我觉得小夫妻沟通顺畅,做好另一半和父母的润滑剂,能互
{3 w6 m1 x2 D( n# d) c) _" i# }, A+ i相体谅才是问题的关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