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8-8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识颂释义 - Z6 C% P0 X! l9 ?& U
5 {0 m0 _0 k4 Q- ?$ S+ P
第六识是依意根起,故名意识。意根不同於四大所造之前五根,故非色法,乃为心法。小乘以前念的意识为意根,大乘以八识中的第七识为根,前六识均系依根起,六根对六尘起六识,各各皆以其所依之不同的根,而得六个不同的名,即是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下面所释第六意识的功能,共有三颂十二句。
9 G& V M; A# x8 j% L/ M
: G: z1 u7 @; _5 n& w/ ^( B! S 三性三量通三境
. v2 p* J; j3 y( R
5 Q9 X, g9 x( p3 h2 F 此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通於善、恶、无记的三性,通於现量、比量、非量的三量,通於性境、带质境、独影境的三境。
* u$ Z7 [4 c3 E- z& [- v3 g
; z, S! v0 n1 e: `8 W# W 在解释颂句之前,先介绍第六意识的性质及功能。此第六意识,是遍缘识,能缘一切有为及无为诸法。以其作用很广,故有多种名称,可以分作两大支: # R ?: K" P' ~ T& e" j4 s# G: C: N
* v* ]* z a/ j8 t9 s7 @
(一)五俱意识:第六意识与前五识同时生起时,即得此名。若五俱意识可以明白清楚地了知境界时,名为「明了意识」。在明了意识中若与前五识同时俱起,并且同缘五识的境界者,名「五同缘意识」;若仅与前五识中的某一识俱起,则名「不同缘意识」。
& T" x c. e: A2 R" U
( n. q/ k2 p( w (二)不俱意识: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同时俱起时,也分两类:其一,若第六意识仅与前五识中的某一个识俱起,且於缘境後相续现行,则名「五後意识」。其二,若第六意识不与前五识的任何一识俱起,而是单独的生起,名为「独头意识」;在此独头意识中,又分有四种: 3 L/ o* n7 J( T0 y' `% w
|+ f* p" m4 @5 ?% K0 x% L
1、定中独头意识:与色界、无色界的一切定心俱起者。 : t' X* ^8 h5 `) Q
( f! N& e5 Z: d 2、独散意识:单独观起的回忆过去,思考未来,或加比较、计度、分别的意识。
+ j& R9 p' n- R( g% c: e! O4 ~; {( x& K8 ~3 I ~) m/ J4 T
3、梦中独头意识:是於睡眠之时,现起的分别意识。
. o3 F! g: ?; j }. B3 Z7 f7 O
0 m* Y) S' E t1 j) O 4、狂乱独头意识:失心疯狂,神智错乱时的意识状态。此又有真乱意及似乱意两类。 ! c( [8 q4 @9 {2 Q
3 n F t; G; v
此第六意识,是借五缘发生:境、恶作、不共依的第七识、共依的第八识、亲因缘的种子。此识遍与五十一个心所相通,故具善、恶、无记的三性。唯在熟睡、闷绝、无想定、无想天、灭尽定等五位,此识即间断而暂时不起。 ! H( B& D5 i2 x
. J4 } P$ \* s% P5 _" }0 ]
此第六意识通於三量者,例如与前五识俱起,或定中所起,即是现量;不与前五识俱起的意,为分别、计度、寻思,即为比量;若为梦中独头或无根的猜测疑虑,则为非量。
% X( f( Y% ~/ k! `6 I. b/ T2 v" w/ \' @! V* P
此识通於三境者,例如现量取境,即是性境;比量、非量所取之境,即为带质境及独影境,例如随前五识计度瓶或衣等,为带质境,泛忆瓶及衣等之过去相或未来相,即为独影境。
8 o, W" n; f- X% I$ I5 X" D! v7 j. S0 [. C+ h& a
三境中的性境,又分为两种:(1)胜义性境,就是佛及开悟的圣人,所体现的境界,那是即相而离相的,即我而离我执的。(2)世俗性境,是与前五识俱起时所见的,以及定中所起的现量境。
& r# Q5 |7 E3 W" D# n
6 @! `0 K2 z' R" {$ N8 I+ ] 带质境也分为两类:(1)真带质,是以心缘心,譬如第七识缘第八识;因为第八识是业种所藏,它是实实在在的。「以心」的「心」是第七识,「缘心」的「心」是第八识;这与外在的境没有关系,这是内在的作用,所以是真的。(2)似带质,是以心缘色,例如散心独头意识是比量,其中带有前五识所缘境的印象,加上第六识所产生的种种想像,虽有前五识现量的质,可是透过第六识,就可能有加油添醋的成份了。 ( U0 O! p2 H _1 ?. k+ f* E. J0 h1 w
9 e- V7 z, J/ |& J, B9 |* b; @ N0 e 独影境不是随境而生,是独立生起的影像,亦分有两类:(1)有质独影境,如水中的月。(2)无质独影,如兔子的角。
, _' o! B1 H) K/ i* @ f& s F, q0 ?8 b, K6 U; G) J
三界轮时易可知
- T, M. `5 o+ _% ^; |/ H* k9 ?: y* L- B1 N
这句颂文是说,有情众生轮转於三界九地,皆有第六意识,很明显也很容易知道此识的存在。第七和第八识虽然也遍通三界九地,可是非常微细而不容易被知道。
1 H- k# ], y8 ]0 }
9 l. X' \% M& ?. F- ]! `+ T 第六识在三界九地中,下到地狱,上至非想非非想处天,都有它的存在。故不像前五识,到第二地初禅天为止,最多只有眼、耳、身的三个识,再往上去便没有前五识了。 1 i9 ?4 ` |1 K0 x3 x5 L
) J; I0 s; U# o. e5 y' e& O. h
相应心所五十一
: X: ?5 ?$ C% @
6 h: _: V! m1 P 这句颂文是说,全部的心所有五十一个,与第六识个个相应。在三界的活动里,八个识之中表现力最强的就是第六识。由於第六识强烈运作的功能,产生了在三界中流转生死的结果。它很可恶,但也很可爱。造种种恶业是由它出头,造种种善业也是由它出面,堕落以它为祸首,修行也是它的功劳。它可以使我们浮沉於生死,也可以使我们出离生死。所以五十一个心所,无一不与第六意识相通。 5 v! F) n: W C; E) \, z4 i
% n c2 D" v# r/ F3 n
第六意识与全部心所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至少有四点: ! D$ h1 ]- n4 V, J X) u
: m( l0 x' Q1 `' B2 V/ Z 1、它与心所同时而起。
/ r0 ~7 K; [+ l/ w/ |3 d
- P) w8 r8 n' w, E" B 2、它与心所同一所依根。
% k9 V5 f; h+ \0 K' Z
% C" C Z2 `7 C$ ^1 v; {2 r 3、它与心所同一所缘境。
) Y9 C4 I/ `6 p0 m" H; w( y& g/ ~2 M% z, o: d& G- [! r
4、它与心所的三量行相俱同。 " K1 M @2 e! Y9 H+ [
- F& D9 `; m5 g1 h6 ~, O5 b
善恶临时别配之
+ S; C% z$ W6 t( l' v5 ]: y( A, {
4 {; R+ J# Q, Y0 O: }2 B 这句颂文是说,五十一个心所不是同时俱起,而是临时临缘各别与之相应生起;随善意识时即有善心所与之俱起,随烦恼意识时,即有不善心所与之俱起,故谓「善恶临时别配之」。 " a* V# `, d* I' a* Q, q! q8 c2 P
' N% A) Y( ]5 _: B. U8 W) D
善恶心所相互违背,故不能同时生起,否则第六意识就不能分别善恶之境了。不过,除了烦恼及不善两者不能并起之外,其馀的遍行、别境、不定三者,皆可并起。然而同类的善心所十一个,可同时俱起,体俱随顺故。
9 {( `0 s- o- M5 X* [8 S& Q" F8 n0 K3 L
烦恼法中,有可俱起,有不俱起。无明、大随烦恼,与一切烦恼俱起;贪、�Ξ΋、痴、小随烦恼,则不俱起,以行相违故;非计量境,慢不生起;中随烦恼,遍不善心,不遍染心。故诸烦恼非一切俱。 : F. f" ^/ Z, n% V }: i. [+ a
+ p5 E2 l) t( A6 }1 E' k7 H 总之,善与不善,不可能同时俱起,其馀同类不相违者之间,或有或不有同时俱起。 8 n. w" Z* P% @) q. F3 l9 h
% L2 `2 P$ D3 B9 d9 U
性界受三恒转易
0 B R0 b* D& V$ {/ _9 Z4 _' e- W3 [9 B; s( ^4 [$ A9 h: a
第六意识不是一类相续,而是经常转变生起的,故谓「恒转易」。例如善时忽生一恶念,恶时也可能忽起一善念;喜时可能忽生一忧念,忧时也可能忽起一喜念等,正如俗谓「喜怒无常」,思想、念头经常与不同性质类别的心品离合无常。 ( r3 e7 [' ^7 M0 l( c
( @0 b& q5 {. ^- x k5 f
此句颂文的「性、界、受」,是指第六意识通於善、恶、无记的三性;通於欲、色、无色的三界;通於苦、乐、舍的三受,加上忧及喜,而为五受。
" `, c' P) B- G/ ?$ O' B4 |9 m/ i, V& K5 r6 s
「恒转易」的意思,不仅是第六识心猿意马,经常变动其相应的心品,也由於第六意识制造出种种业因,成为第八识的种子,然後接受不同状况及趣别的果报,在三界五趣中,经常流转变动不已。
! c5 N: h `7 b+ c* _/ h8 ~: h0 t$ x) S$ j
三性及三界在前面已解释过了。至於五受,是什麽意思呢? # v$ }8 p$ Z; H. X+ c, i6 @
" w6 ~$ |- h1 e3 J0 N
五受是指苦、乐、忧、喜、舍,前五识只有苦、乐、舍三种受,第六意识则有五受。因为喜和忧是一种思虑功能,非前五识所有。受了苦以後会担忧,受了乐以後会有喜悦,乃是第六意识的作用,非前五识所能及。前五识的三受是根身受,第六意识的五受是心意受。 $ |1 [$ u; A7 ~. H. @2 g
% h$ G9 h+ I- l# o p* O# ~ 根随信等总相连
; X0 |7 P) k$ d5 l. T
5 _- D1 @/ z& y! L1 ^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总是与根、随、信等心所,以及与遍行、别境、不定内外相连在一起。
6 U2 U5 }; a% v8 c4 j3 @5 {& h& V: U7 v3 F1 L- e+ R
「根」是贪、瞋、痴、慢、疑、恶见的六个根本烦恼。「随」是二十个随烦恼。「信」是善法之一,「信等」的意思是包括十一种善法,还有包括遍行五个、别境五个、不定四个等。 / O0 G0 r: u/ m" Q: }
9 U2 N' v r- }* h 动身发语独为最
5 g( k s% q+ j& E1 @, q, _
$ p' k, w- D9 G1 Z q: c% K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在发动身业及语业的功能方面,於八个识之中是独一无二最最有力的。通常所谓造业,都说是身、语、意的三业,详细一点说,是身三业、语四业、意三业,合称十业;作恶称为十恶业,行善称为十善业。十业之中,形之於外的是身业及语业,动之於内的是意业,所谓意业,便是第六意识的功能。因此也可以说,人的作威作福、吃苦受难,或者广修诸善,上天堂、下地狱,乃至希圣希贤、作祖成佛,所有一切行为,都是由於第六意识的「动身发语」而来。
6 ?: |! {9 f( [' G8 n
; O4 L. p0 K9 E2 L2 _ 三业内外相应,才能成为造业的事实,与第六意识相应的「思」是业的自体。所谓「思」者,是遍行心所,以造作为性,趋役自心,於善、不善、无记诸事,加行为业,是故此「思」心所,为业的自性。业虽即是思,思亦必有所依的心王,第六意识便为「思」之所依,而来发动身业及语业。 , A J, z5 S$ { I1 M6 @+ M
+ R5 ]- Y- A- N2 `1 _+ r+ ^/ R" j 第六意识,具有了别、审虑、决定、谋断的功能: / H! L2 d2 T4 R) u9 H
. U C5 b8 l! o3 w8 A9 r3 X
1、诸有情以六种识与外境界相接,即有「了别之思」生起。心知於己有益或有损,有利者立即以语反应,或用身手接取;有损者立即以语抗拒,或用身手逃避。 % I6 ~# Q0 j4 Y# l& J. P' i; Z
8 F& A# w1 a/ v9 P
2、若遇繁复重大的境界当前时,第六意识必於此当前的境界,生起「审虑之思」,衡量其利害、轻重、得失、善恶、是非,以及采取何种必要行动的次第先後。
+ a2 i. h7 Y6 ]6 N# I
2 [" l9 ]2 ]4 U; D* S' n- n 3、审虑之後,乃起「决定之思」,下定决心,采取一定的身业及语业来完成其行动,以因应处理当前境界的状况。
" L4 h, m9 j. e. x. U6 T
8 F+ c3 b$ r3 b0 P 4、第六意识所起的「谋断之思」,即是意业对於某一境界的完成。
" O \' I+ V7 }. q) X7 H# D7 ^1 v2 L1 V/ ~4 e6 P" [
由於意业是身语二业的根本,所以一切诸业,无一不是依此第六意识为根本,造业亦必依第六意识。遍行心所虽遍於八个识,却唯独第六意识造业,因为第八识的功用在於执持种子,第七识的功用在於执第八识的见分为我,故虽同助第六识的业力,自识却不造业。前五识,了别外境,对於发动身语二业确有胜用,但亦仅为第六识的资助,不能直接发动身语。直接发动身语二业,唯有第六意识,是故颂文要说「独为最」了。 9 d' K( O) i1 ^7 Z6 W6 }
0 B- ^( E5 D# V% i/ R. V 引满能招业力牵 1 e, U. V( q5 S% V! U( C) D% Z0 B
% Z3 M1 R6 P$ t% }; I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造了引业及满业,便能以此业力,而将自己的八识牵往三界五趣,随业受报。
1 \, [( y, s( J' m2 X' L' |+ |
, z1 S8 b+ j5 _( { 从造业受报的结果而言,业力分为两类: + m* l0 f0 q8 L. [' W' r7 D
+ ~2 l1 p* G! W: G6 A5 ~ 1、引业:能招引五趣之总报。例如所造的杀业重者,多分能引地狱报;盗业重者,多分能引饿鬼报;淫业重者,多分能引畜生报;十善业能引人天报;世间定业能引色界及无色界报。众生造同类业受同趣报及同类报,称为「共业」所引。
; ^$ M8 a @+ l$ T) W2 J1 N
' |5 y% r8 A5 c4 m 2、满业:能招引五趣的别报。例如同生人中,各人的根身俱有缺,有健康有多病,命根也各有夭寿的差异,资产财物亦有贫富不等,社会地位亦有贵贱之殊。同生天中,随着各人所造的「别业」不同,以致福报亦有优有劣;同生地狱、饿鬼、畜生中,受苦的程度,亦有轻有重,受苦的期间亦有长有短。 % V1 y; |. H, j& [8 x* K! L
3 R' J: h- A2 ?, g7 [, c2 a8 T 一切众生既是造引业受总报,造满业受别报,可知引业为生,满业为辅,引业的力量强於满业。 1 b- f; _0 g! L
1 g6 |. Z) b. F2 [2 {
颂文的「能招」是招引接受总别二报,「业力牵」是说众生之所以生死相续、流转五趣,都是由於第六意识所造引满二业力所牵引。
" f; `7 p0 Q+ m" ?' h$ E& s2 \* D2 Y1 j. n- k
另外以造业的轻重程度而言,又有「定业」及「不定业」之别。
1 X; d$ K6 g0 u0 e: j* k2 b; T# k/ _0 B1 c/ V
1、定业:造作重大恶业,是必定会受特定的苦报之因;造作重大的善业,是必定会感受欲乐福报之因。受报的时机又分为三种:(1)造因的当世所感果报,称为华报,其业名为顺现受业;(2)隔世转生特定的某趣,称为果报,其业名为顺生受业;(3)报尽再次转生,仍受余果,称为余报,其业名为顺後受业。其中招引果报的定业是引业,招引华报及余报的定业,则为满业。
7 o" s3 q C$ J/ i8 |) F1 K- ]/ Z/ r9 I
2、不定业:不论恶业、善业均有不定之业,由於业力微弱,故不必感受果报,应属於满业。其业名为顺不定受业。 : y7 b6 O/ o* ?
' D, ~0 \3 ?) G$ g* W+ m( G; H. ~: L 业的分类法,除了依据感果的分类,名为引满二业、定不定二业、共别二业。若依成立分类,意业为故思业,身语二业为不思故业;若依价值分类,则有善、恶、无记三业;若依性质分类,则有福业、非福业、不动业。 , Z" p1 P9 p, X
, Z1 p& q/ z. f/ {# f8 z8 n! Q 发起初心欢喜地
8 b) W n0 n: J! b
6 G1 Y4 [9 J' P/ G* ~& c 上面两颂是说明第六意识在三界之中轮转五趣时所扮演的角色,这一颂则是说明第六意识进入通达(见道)位之後所担负的任务。
* z, a. v! M) T0 I+ y8 @7 z6 T5 Y! w9 L9 x" T- o! f5 u$ V& Y
此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於入第一欢喜地时,初得转依,故云「发起初心」。但其所转的妙观察智,尚未圆满。依据唯识学派所讲的果位,共分五个层次,即是资粮、加行、通达、修习、究竟。第一欢喜地,亦即极喜地,这是四加行第四的世第一位之次一刹那,即入十地中的初地入心位。十地菩萨的每一地,均有入、住、出的三个位置,入位的时间极短,初地的入心位,名为初心,是初入圣位的菩萨所证,即是通达位。 3 G- Z' [! Y$ F3 [% `2 g
1 P( g! t0 ^1 q) a( l! Z0 |: b
欢喜地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位置极其重要,这是超凡入圣的关键,由凡夫到成佛,所须的时间通常称为「三只百劫」,那是说在外凡位的非佛教徒,无法计算其所须时间,信心未坚固的佛教徒,忽进忽退,忽信忽不信,也无从预计其时间,到十信满位,才开始进入内凡位,亦有圣典说至十信位满需要十劫。
2 O0 s- _5 E9 \5 \2 N5 J2 h/ `0 L9 I( ~. I, d/ X' M/ G$ p7 h
然据唯识学派之说,二乘声闻必经(极速)三生、(极迟)六十劫,由外凡、内凡而入无馀涅盘,缘觉必经(极速)四生、(极迟)百劫而入无馀涅盘。从菩萨的十住、十行、十回向位满,包括资粮及加行二位,是第一阿僧只劫满,名为菩萨的方便道。由最初的极喜地开始,进入通达位,名为见道位,也就是亲证真如法身,故已入圣道位的初阶。从初地的住心位起,直至第十法云地,都是修道位,唯识名为修习位。由初地极喜地至七地远行地,所经时间是第二阿僧只劫;由第八不动地至第十法云地满,是第三阿僧只劫。
7 B/ M, N/ g5 s# H: r) x* G- T/ x; z6 O0 ?" c/ q5 K: v
说起修行的性质,《俱舍论》有三种顺分:
; q, w" ?/ \8 }. n# i0 _4 w* j9 C# q/ z- D7 y4 Z p
1、顺福分:外凡位中的外道凡夫,对佛法尚未生起决定信者,也有一分众生已闻佛法而修行尚未坚固者,为求感得世间有漏爱乐福报,故修五戒十善等法。
+ w9 H3 R" A5 E6 q9 H2 B; U* x
. {( k2 \; i+ S3 x% e* L' m 2、顺解脱分:修佛法已深植信心,则声闻外凡位修顺解脱分,若於听闻生死有过、诸法无我、涅盘有德之理,悲戚堕泪,当知其人已植顺解脱分之善根。 " x" e: W7 J- O( F9 X
) ~: m2 l! V/ x t9 O: l& e6 B 3、顺抉择分:声闻内凡位修顺抉择分,见四谛理的无漏胜慧,此为四善根(暖、顶、忍、世第一)之功德,能顺益其见道之一分胜慧,乃为抉择智,故名顺抉择分。
2 L' T! e3 g; F n, f" C7 M7 T" C- i& M2 s4 _7 z
至大乘唯识学派,同样亦说三种顺分: * X. V: [, }7 V$ j0 R; s
) k" \; R5 Q6 B2 Q5 M
1、初信之前的凡夫外道,重於修顺福分。
: @2 U# a1 P" M* L, d! g: @1 ? }! k5 e, n9 j! k* o
2、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的菩萨,修顺解脱分。
. |! y6 _* L8 ]. @
) S3 c Q7 {* \+ y 3、第十回向位的四善根亦即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修顺抉择分。到了通达位的初地住心位以上,即是修习圣道的修习位;佛果位是无学道的究竟位。现将十地修道位的所修法及所断障,简列如下:
* v {, v9 X$ D$ z) j* Z, `% b. ~1 r* B6 d. [ m5 T
极喜地:修布施,断异生性障。 & L. G, i* z4 u( ~' P; m d
% |, m' q3 c0 p2 a2 H 离垢地:修持戒,断邪行障。 # @ E1 l8 x# l# t; o0 O' n
3 x' c# g) }' `3 ?' B: l, y
发光地:修忍辱,断暗钝障。 / A# C1 j& n& N5 K
' v6 s& W- O, p9 { 焰慧地:修精进,断微细烦恼现行障。 i2 @' C& ^- G% P9 ~# J8 K; |
' J6 \/ k+ I/ [ 极难胜地:修静虑,断於下乘般涅盘障。
8 `! z* p9 J4 l$ h/ h3 c( R7 R% W' I6 B8 e) P4 a
现前地:修般若,断粗相现行障。 0 b+ c, ~9 U- C8 n5 |+ Y
. J6 n' [3 `& |! l! n" d! h0 C
远行地:修方便善巧,断细相现行障。
1 s% h/ N' w4 V, h4 ~$ `* p" B# h# I1 H
不动地:修愿,断无相中作加行障。
* ^% C6 D T' l( g( f' ~- Z# P6 P2 {& Q/ O* q" p
善慧地:修力,断利他中不欲行障。 ' s& v: k, D% m1 ]3 _ c
9 P! l$ X- I; N# w4 o 法云地:修智,断於诸法中未得自在障。 M8 X* k& b* X& T7 r
/ c0 ]5 B2 l* _$ Q I9 X8 y! m 大乘佛法一般均以修习六波罗蜜为重点,以上十地所修的前六项,即是六波罗蜜,又加四项,共称十波罗蜜,地地均有一项波罗蜜的殊胜法门。
8 y9 C1 \/ r8 [' |. l
% X$ @6 w, V+ }/ K 第六意识初得转依,即在进入第一欢喜地,亦名极喜地。此所谓转,亦名二转依,即是第八阿赖耶识之中,既藏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也藏无漏之实性,所以在修行过程中,第八识的二障种子乃为所转舍之法,第八识藏着的菩提与涅盘乃为所转得之法,第八识是被转舍及转得所依,故名为二转依。
: l& }! M9 Z" _1 ^2 c1 V c" V/ ~# f. M" ], F6 S* g( z* T$ H
若从转依所得的果位而言,又可分为六种:
/ y4 K1 B+ o8 P+ }& X; E1 N6 S N8 ]0 |6 y* h, f0 N
1、损力益能转:三贤的资粮位及四善根的加行位。此位未断二障种子,未证真如,原非转依,但依胜解及惭愧二力,能损本识中染种之势力,利益本识内净种之功德,故得转依之名。 ( J+ \& z; s" a7 I' m
( q# ?' Q/ p5 ]* X8 C' z6 w$ L
2、通达转:通达位的转依。由此位已去,为断恶证理,则系真实之转依,但为分证。第六意识初得转依,即在此位。
. V( `4 `. y/ c/ R
) _1 j/ I" |9 [3 x+ s( G: d' t- F 3、修习转:修道位之转依。 l, I; }; _' _/ F
4 [5 ?" M- w" Q' s( K( ~
4、圆满转:妙觉位之转依。
2 T3 Q( _9 F9 ]/ c k# d1 r6 L2 T I" ^: s) {
5、下劣转:二乘人所得的生空涅盘。 1 p- W3 N/ w$ o8 V ~+ V: O& {( r
0 u' F) N6 l/ \! h
6、广大转:大乘菩萨所得的生法二空之菩提涅盘。
+ |9 h7 ?7 Q# \! d; y) Z) Z0 q0 ^7 k* J2 m
地前的加行位,虽亦能正观察诸法,然系有漏,不离於相,未得实证真实之义,故不名为妙观察智。到了入初地时,无漏的根本智及後得智生起,真相见道,方为妙观察智。此智必与无漏的第六意识及遍行心所等相应而起,故其总名为妙观察智相应心品。 o7 s' I \* A- ^( }
* h* F8 ]/ R! Y4 q' ]
俱生犹自现缠眠 . f" v7 Q: X F- E
% i b# Y+ U6 L( P; ? 这句颂文是说,到初地极喜地时,第六意识的俱生烦恼障及俱生所知障,尚会自动现前。此俱生二障的种子,眠伏於第八藏识,能缠缚有情众生,故谓「俱生犹自现缠眠」。
# p7 `% x2 ^4 |: F# i8 |6 G x0 m$ Z V" t; G
唯识学派对於惑障的烦恼,称为二障,一名烦恼障,二名所知障。能障涅盘者,为烦恼障,能障菩提者,名所知障。 6 `1 ~4 X( q2 g
, v& M: B' X7 v) Z2 v2 m 烦恼障:是以遍计所执性的实我萨迦耶(身)见为上首,一百二十八个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扰恼众生身心。所谓一百二十八根本烦恼是指:六个根本烦恼,加上将邪见分为五个,共为十个;各与苦集灭道的四谛配合,成为四十个;乘以三界,成为一百二十个;上界的四禅四空处无�Ξ΋,灭去八个,剩下一百十二个,是为见所断惑;加上修所断惑十六个,共为一百二十八个。修所断惑十六个,是指欲界六个,即无明、爱、恚、慢、身见、边见,上二界各五个,即是欲界六个之中除去恚。
- C* T- _+ ?/ M
1 T# L- [+ F% C5 q" R: V: [ 所知障:是以遍计所执实法萨迦耶见为上首,见、疑、无明、爱、恚、慢等,覆障所知境。 8 N: q: V7 J1 A0 H1 {& z4 Q
1 n0 F7 E* T' ] 烦恼障及所知障,又各有分别起及俱生起两类。分别起的烦恼障及所知障的种子,见道位的初地入心即断;俱生起的烦恼所知二障种子,微细难断,要待於十地中修胜空观,方得断灭。此第六意识,虽於见道的通达位,初得转依,然当出观位时,有漏识复生起,未能无间断地一味相续,以致俱生二障犹然现起缠眠的作用。 ; k8 ]& w0 T: O) K7 w
$ [! g7 R, b, i; \
烦恼障是由我执生,即是贪、�Ξ΋、痴等烦恼。所知障亦名智障,是由贪、�Ξ΋、痴等诸惑,障碍所知之境,而使不现,乃由法执而生。
* |- }0 U0 t; n1 L4 E! v. m, I3 z9 P
% d# N q; j# I7 q+ V7 q! o" K/ i 一切诸惑,不出分别起及俱生起。若由邪师、XX、邪思惟之三缘而起的诸惑,称为分别起。依无始以来之熏习力,与身俱生,自然而起之诸惑,称为俱生起。因此,分别起的诸惑易断,至见道位前即可断灭;俱生起的诸惑难断,须至修道位中分分断灭。第六意识至初地入心位,分别二障已断,尚馀俱生二障种子,故谓「俱生犹自现缠眠」。
9 v8 J/ z" K$ N+ X" V$ G; V3 k8 s, @+ S0 U; D# ~+ Q4 D w K
远行地後纯无漏
5 }# @1 s, n' M& E+ n6 b$ @
4 u4 A' _9 W. ] _$ \ 此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要到十地中第七远行地以後,才能转为纯净的无漏智,名为妙观察智。
# v$ P* ?" F/ J- q+ `
$ m& \$ O9 ~# M 为什麽将第七地名为「远行」?是远离三界之意,因在前七地中,尚寄三乘行位,所以《法华经》中有云,三乘同出三界火宅,游过三百由旬,至八、九、十地,乃至佛地宝城。在三乘之中,出过世间二乘,唯一佛乘,名为远行。到此地时,已能长时无间,住无相住,有功用,非任运起,故以第七地名为无相有功用住。
: f2 a0 Z9 d1 n, U+ K/ S5 j
p* A% ~8 Y A+ w2 Q2 x, w/ E 到了第八不动地,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不被烦恼所动,故名不动地,又名无相无功用住,纯无漏道,任运而起,三界烦恼永不现行。 ! V/ p) G6 ^' u- P9 X( F% {% N8 t* C
- \3 f# q! P$ X- r; k! E 观察圆明照大千
+ b4 a( p- G2 B$ r) {6 c7 l$ ~. _# ~% Z3 ?) f3 M
这句颂文是说,第六意识到了第八地时,已经转为纯净无漏的妙观察智,圆满成就,光洁、圆满、明朗,能够彻照三千大千世界,广度无量众生。 * ~$ V6 [9 I! z0 N$ s
0 }) Y% R" N' y( e9 t
「大千」世界,是一佛所化的世界範围。第八地以上的菩萨,即可显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所以转第六意识而为妙观察智之後,即可显如来身相,普化一个大千世界。
+ J; @0 b1 }; G6 N5 E3 t- q2 W p. f3 I8 w* Q% w+ S, J( U
大千世界的範围有多大?一千个日月系统的世界範围,是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成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成为一个大千世界。因为有三次的千倍,故称一个大千世界为「三千大千世界」。若有另外一尊化佛,则是另外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 D3 p+ U# b; W% ]) z" y' z4 h0 S- L+ S9 f! t k
在我们这一个小世界里所见到的,只有一尊佛,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出世,我们见到的就只有�Υ΂这一尊佛。释迦牟尼佛的确是在一个日月系统的小世界上度众生,可是释迦牟尼佛有千百亿化身,在这个娑婆世界的三千大千世界之中,共有九十亿个小世界,释迦佛可以同时化身千个、百个,乃至百亿个,到处去度众生。因为能到第八地菩萨以上,就有四无碍智,大神通力,所以说是「观察圆明照大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