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_7 _3 W% `' p [ 我们原本期盼着这些资金能够用在厂房的扩建上,用在新店面的开设上,用在研究开发上,用在更多新人手的雇佣上,然而我们看到的是,像惠普这样的企业已经做出了表率,他们实际上是将资金用在了各种财务技俩当中。这样的一个债券牛市又能走多远?事实上,我认为,情况早已恶化到了多数人还没有充分认知的程度。每一天,这些浮华而没有实际意义的购并消息都会攫取媒体的头条,我们却看不到关于企业开发新产品或者是布设新生产线的新闻,这只能让投资者最后失去信心,让他们认定那些决策者们已经忘记了该如何去做正确的事情。 8 G9 \5 c2 }, m; ~4 h: f" F( z1 z! [' R: a7 B0 T# a2 p
看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局面吧。我们据说现在伴随着复苏一同走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当中,我们受着超过史上任何时候的财政刺激的眷顾,可是英特尔和惠普这样的企业却没有进行建设性的投资,他们发现——同时投资者也发现——他们的成长速度已经见顶。他们确实交出了不错的利润数字,但是这主要应该归功于内部的成本削减和再融资,现在他们正考虑着未来六个月和十二个月的问题,为此设计着种种障人耳目的伎俩。他们的决定是打购并牌。 # }9 H# Q* ]7 D2 f( P) S: K |# V i( n
我们之所以会突然看到大量购并交易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便在这里,而人们之所以会对这些交易的前景表示怀疑,最根本的原因也在这里。对于成熟的企业而言,自己创造成长动力和购买成长动力相比,还是后者来得合算。 然而,投资者却已经学会了怀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了太多的研究,这些研究都证明,那些被看好的购并交易其实很少能够真正创造出最初所许诺的美满结果,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成本削减,也没有多少协同效应。事实上,这样的交易更常见的结果是成千上万人被裁员,是管理层不得不长时间与消化不良作斗争,而无法将更多的时间和预算投入真正的正途。3 m6 C+ ]& X T6 t7 O/ s
) G. m& b& ~" N8 U+ k 当然,现在还有时间,企业还来得及去做那些真正有意义的决策,而债券牛派还可以因此而给予他们丰厚的报偿,只是剩下的时间确实已经不多了。很快我们就要进入第四季度,到那时过去一年所犯下的种种错误就将彻底浮出水面,而关于明年也就只剩下了警告,而愤怒的投资者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他们很可能会迅速关闭信贷的闸门,就像他们因为同样的原因迅速逃离股市一样。(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