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8)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0-8-29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莲的露珠儿 于 2010-8-29 22:11 编辑 ; H' K( M+ R, M& O
: m3 F8 f5 N6 i/ W九、
0 H, ]0 {! U5 X) Q: Y( L/ M! v0 }合十于心口,表示我们的心要修十波罗蜜才可成佛,即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愿力、智波罗蜜等十种。又華嚴十玄门、普贤十愿王,都表圆满之義。所以,雙手合十,即表示能圆成佛果。
$ w% H! o; b- l" F2 a; O& r
7 e% W5 l+ W: ], x十、4 n. v! q8 {( Y+ l1 @! Q, r( ]
本师释尊,左面有目键连,神通第一。神通显示智慧善巧,通达无碍。只有解了世出世法,才能自在,故「解」。右边有舍利弗,智慧第一,智慧由戒、定而生,有智慧又能择善而行,故表「行」。左右相合,即表「解行合一」。又,文殊、普贤是释迎如来之二胁士,文殊是诸佛之师表「信、解」,居左;普贤是一切如来长子,以十大愿王表「行」,居右。此亦表示「解行合一,福慧双修」。同样,阿弥陀佛左胁持为观音,三十二应,普门示现,表智慧善巧、通达无碍,属「解」;右为大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属「行」。左右相合,还是「解行合一」。左手多靜主「解」,右手多動主「行」。所以,合掌即表示「解行合一」。这样,才能成就无上菩提。行而不解,易盲修瞎练,增长邪见。解而不行,增长无明,如纸上畫饼。《金刚经》谓:「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无相』是解,『修一切善法』是行,证『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佛果。
1 k! R9 ~/ A! ?2 M \$ p; t' |9 H9 ~$ Z1 W( S% d4 q- t: y# q
十一、
% @; c9 d# G% f; Y/ f- f* S左手多靜,代表「自覺」。右手多动,代表「覺他」。自覺而不覺他,只证小乘极果。要覺他而不自覺,恐无能为力,引人入邪路。合二为一,方是菩萨行者,才能趣于覺行圆满,成就无上菩提。
5 u( y1 X& H- ?2 w0 o
- O+ F( S+ w; w- i! K- [8 K' |, D7 ^十二、
1 e# ^# R% N# d1 B左右手分别代表「愿和行」。有大愿而无大行,便成空愿、虛愿。无大愿而行,则行恐不真而盲目,不得大果。二者相合,以愿启行,以行证愿,才能圆成大愿。 4 W. _( _6 `! b4 O9 M
1 p/ u+ g5 K r2 A
十三、
9 A7 n! K0 j* O5 n) I) f; _合二为一,代表"法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禅净不二,净密不二,方法不同,本质相同,目的相同。贵在一门深入,一修一切修。
2 a- J( g3 I. z" U I3 A
7 V! e4 G# w) V* H3 U1 i十四、
# X3 E+ `. B: I1 F& [- m) k# F左右合为一体,代表不二之理。烦恼与菩提不二,自行与化他不二,自佛与他佛不二,性与相不二。) q. X& w% m1 }( l8 C: m3 f$ j
* N6 G3 q' j2 O4 Y8 P: |) [7 j; ?4 e, Z十五,8 Z! h, L& {' v6 t
左右相合位于中位(胸口),代表从容中道,不落两边,不住断常,不著空有。
+ S; _3 a! g4 O6 {" a2 Y! q/ z* _2 p A+ \' g- |7 _* U: @
十六、- O+ d( p: f: N1 s9 d# \" {1 ]
一切物品供养佛像,主要都是用来启示我们如何修持的。诸供养中,法供養為最。普贤菩萨在十大愿王中,说了七种真正的法供養。在聖像前诚心地合掌,仰慕佛德,依佛知见而行,才是上等供養。所谓「合掌以为华,身为供养具。善心真实香,赞叹香云布」。身体就像一个盘子,而双手合掌就是盘子里的一朵花。 由此而知,合掌又代表「含苞待放」,指因地修行。
9 N8 v9 U$ U b3 f2 [$ F, K花開结果,即是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