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5-11-28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四)
% T& _$ P/ i6 V8 y) b! N; t& x0 }$ {4 U* a- P9 C7 b4 w3 ?
经历了三年的灾荒,我的父亲已经变成了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十五岁的他与他十一二岁时的高度没有多大长进,饥荒的年代和长身体的年代重合了,这便成了没办法的事情。虽然饥饿,他却没因了饥饿而中断学业,他还是读完了初中。他的这个初中读的并不轻松,从十二三岁开始,他就要忍着饥饿给家里干活,那些活,有一些根本不是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能干得了的,而他也干了下来。
^2 y" j/ h! K
! n- I/ F6 w: |9 T7 H; y
5 Y" j- ^, J. A
; r7 Y! [ L: n: N
/ w7 T9 |( O, H( m3 n: R* C/ _
9 \( P8 J ?5 X( {2 _2 k/ A c S3 F& @
1 ~' Q; B1 D4 _, ?/ T! H
到十五岁的时候,他已经在凌晨两三点起来,推着独轮车去另一个城市去运冬天烧的煤回家了。那种车子后来我也见过,装煤大概能装五六百斤左右。父亲在凌晨两三点的时候,同村里其他的青壮年一起结伴,披着星月,带着露水,步行几十里,到那个煤厂去装上一车的煤炭,然后他还未发育成熟的胳膊抬起车把,用他瘦弱的肩膀挂上车畨,一步一步蹒跚着,将车子向百里之外的家中推去,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襟,额头上的汗水滴到地上,在暗夜中发出滴答的声响,他却一刻也不敢停歇,怕停歇下来误了第二天其它的活计,父亲弓起来瘦小的脊背,推着沉重的车子,一步一步向家里走去,当他从清晨的薄雾当中,一天一车的把一冬天的煤运回家中的时候,家里的其他人都还在梦乡……+ L4 e* g8 ?2 G6 i5 M
0 S7 {! x& i7 B0 o% d4 Z; ^
6 A: ?9 ?+ u, n1 \# w% q+ H$ Q- |! ~3 z( k" A0 r( Z+ E
2 N$ h; G& W, t: `5 L8 B, v# p7 h* W
' }) j5 `' J4 }# |* x( P" M4 ^, E- t
1 u7 j6 s S2 M! Q. i* c3 q9 E我的大伯二伯使唤父亲就像使唤一个长工,而这长工的工资就是给你一顿饭吃,一件破衣服穿,我的父亲生性忠厚,一直默默的干活,从来不多说一句。这样的压迫使得母亲后来跟我们说这些的时候,都还是一脸阶级斗争的表情,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父亲在这种“压迫”环境下,学会了忍耐,也学会了一身的本事。他什么都会干,修理屋顶,缝纫被子,打土坯,盖房子,后来他还凭自己的聪明学会了修理自行车,修理电器,安装照明电路……,到现在为止,我也没看到哪个人,比我父亲会的事情多了,我对他的崇拜,一直有增无减。7 E5 Z% \* G, q: h* G
4 S5 ?. @) L% \4 _+ |5 ?9 @8 Z
+ D0 H( ?+ \+ \3 B8 ^/ c' F
E" k Z/ S, u8 I4 {
: `8 g: _+ q' G- K, L X+ |) k+ H+ M
' n, ]1 G c3 |5 v! i0 U: k( a' z J2 M0 ?2 J/ @
因为干活他时常耽误功课,但是成绩却没有受到影响,他还抽空看完了全本的聊斋志异和其他的一些能够找到的古书籍,父亲的文言文功底,到现在我都望尘莫及。他因为成绩好,也颇受学校老师的喜爱,有个教音乐的老师教会了父亲识谱和吹笛子,将他仅有的音乐知识倾囊相授,我的父亲也因此而受益匪浅,成了远近村子里面真正懂点音乐会玩乐器的几个人之一。
( q' `8 E3 ~& v: \' \% f! ]; E. J S3 r/ P7 A# N2 e+ r' @% O
7 v) T m1 X1 \/ Z# ^/ R/ f( a- d" O0 M
! d3 K/ g; f% X
' I. ]4 P) |4 I1 b7 O8 Q. I
" p2 \ i: b5 y7 Q$ @- z: A
0 y0 j" J3 B0 }4 B6 O. i0 J( c& S父亲喜欢历史和文物,有一个志向就是想当历史学家和考古专家,可是一个穷乡僻壤的穷小子,又何以去当考古专家呢?我的父亲参加了中专的考试,被录取且成绩优秀,但是没有人再愿意供他上学了。爷在济南不知道情况,他的两个哥哥都已成家,除了有什么重体力活的时候能想的到他,他们是不会想到用微薄的收入来供这个弟弟上学的,我的太爷太奶已经太老了,他们在心里面疼爱着怜惜着这个没了母亲的小孙子,可是他们已经无能为力了。
, {' l0 s8 w [. a$ k g. I# r3 U% n7 r, _' O! R* a& e k
7 m8 m& L) z% d9 j
% I {! u; c# ], U! w: S: }2 M# x- N0 c5 M
. ]& ?/ Y" i t+ I: T. p$ _ q& {" ^
" T! S! v* j+ s$ e( g2 ]
9 }' h# A4 g4 Y9 V+ M
一个十六岁的少年,能有什么办法呢,他自己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想我的父亲一定痛苦过,徘徊过,但是他所能做的和他最后所做的,也只是向命运低了头,他回过头去,勇敢的面对了祖祖辈辈一直面对的土地,他抗起了锄头,成了人民公社的一员。
) ~% C; O. ~7 h( a) Q) \2 }9 m" Y& w; A9 D3 E8 m
" \, l( e z. B5 k1 p8 H$ v/ g
* s% f# \9 \: j4 A1 ~他起早贪黑,干活卖力,挣的都是全工分,他用他善良的心地和灵巧的双手一点一点的赢得大家的信任和尊重。谁家的锄头坏了他帮忙修理,谁家的锹柄断了,他去弄一根最直的木杆来,用刨子刨好了,给人家装起来,生产队的帐目算不清楚了,他去帮着整理出来,一分不差……,在忙碌的生产和帮助别人的快乐当中,时间晃了一晃,我的父亲已经成了一个二十岁的青年,而二十岁的他,也成了村里生产队的最年轻的保管员,一个大家羡慕、尊重却不是谁都干的来的工作,这个工作在队里是相对轻松的。虽然父亲在村子里有了地位,可是在家里,他仍然是长工的身份。最破的衣服由他来穿,最重的活儿由他来干,其他人觉得他在队里轻松了,于是家里自留地里面的活计全成了父亲的,大伯二伯甚至连孩子也是他带,他挣的工分多少,全要上缴给他们,他们的理由是我的父亲还没有成家,他们先替他保管,父亲似乎习惯了这种压迫,就像一根从来都被压缩着的弹簧,他从来不知道舒展开来会有多么舒畅的一种心怀。
9 F; V# `7 `. y, K( U
$ I# H( F. K, C2 b/ N5 {* l
2 i0 Z* @6 F0 a$ b
# `4 ~. r0 M0 `9 _ 这个家仍然贫困,二十岁的他,从来还不敢想到,再过几年,就该是他就是娶妻的年龄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