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09|回复: 9

我看到题目就傻了:美国中学生作业难倒中国老爸 子女教育(ZT)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7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Click to learn more...
: x9 i# L( v$ F/ M% s" q' o我是一个“痛恨”中国现行教育的父亲,有一个正在这种教育中备受折磨的女儿。往日我从女儿嘴里听到的最多的口头禅是“吐了,我要吐了”。问怎么啦?“背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哪)
/ i$ c' [* \2 q8 R9 X& U& O" i+ \
  有时候,女儿也让我拿着那些语文或历史课的“标准答案”帮她背。这是一些什么“标准答案”哪,通常女儿还没背完,我已经受不了了,也想吐,还伴着万丈怒火 ----那真是一种生理上的厌恶。想到千千万万中学生脑子里,塞满这些不经思考只为通过考试然后便弃之如敝屣的“标准答案”,内心便生出莫名的恐惧--- -—靠 “背功”,能培养出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一代新人吗?!5 |% h. i. P2 x" q- w) Q( \
6 a1 x* X7 F. d$ F5 z+ [' X
  在女儿刚开始上高三的时候,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当然知道,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逆料。反复权衡之后,我说明种种利弊,让女儿自己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 “走”。# h5 k; z. U' \5 k: x

0 d1 G" _5 ?: }  决心“走”,我和女儿其实各怀鬼胎,女儿是为了“减负”,说美国学生多轻松呀;而我是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所谓“创造性教育”的训练。尽管我以往读过不少关于美国教育的书籍和文章,心向往之,但那“创造性”到底是什么模样,怎么出来的,如果不浸润其中,仍是隔靴搔痒,实际上不可能有真切的体会。, |6 V7 e9 \& ~* F6 s! o4 `6 a

, x* b1 }; Y8 W: j  我万万没有想到,美国教育的“创造性”,竟会使我这个远在万里之外的老爸一度寝食难安。
0 q& \* H! o3 X6 a2 ]
* ]1 o" _% E/ a  女儿到美国第四天,便进入波士顿一所最好的公立中学。首先让我诧异的,是女儿说不清她上了几年级。原来,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除了课任老师之外,还有一个“指导老师”,负责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提出每门课进入哪一个年级学习的建议。结果,女儿的英文、化学在12年级,数学和美国历史在11年级,法语在9 年级----—每一门课,女儿都在不同的同学们之间“游荡”,她确实搞不清自己是几年级的。( G; p$ v+ j3 i5 f& {7 S

' z, [2 e9 y' t( R, X  我原来认为,女儿在美国首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只要语言过关,理科课程有国内的底子,可以“后来者居上”。没学过的课中,最容易的应该是美国历史,“区区200年历史有多少东西呢?” 我在给女儿的电子邮件中,甚至只用了短短几千字就把美国历史的脉络讲了一遍。“就这么点东西,横趟)
" F" Y8 ]* _, q4 F$ }# Q( m" ]9 b' b4 g# k* P0 T
  结果,让我大跌眼镜的,恰恰是这门 “最容易”的美国历史。仅仅十几天过去,女儿就发来“紧急求援”邮件,一连十几个惊叹号。女儿从未学过美国历史,一下进入11年级,两眼一摸黑是可以想见的,把一本英文的美国历史读一遍至少也要个把月呀。我这个老爸,先当两个月的“拐棍儿”自是义不容辞。可是一看美国老师留的作业,我就傻了----—这是中学生的作业吗?% }& X- x8 L$ a3 {2 G) s
. p4 {; b. a5 ~4 N& x
  “公民权利”研究论文+ H6 d4 ?  K5 Q) X, v$ F" ?
, h8 L8 M+ X7 Q5 `
  要求:在3到5页纸之间,打印出来,要双空行,至少用3种资料来源(如网上,书籍等),至少有5句引文。
) i7 Y. f2 L! |8 ?1 I. k& J; w: n
  对比以下四人关于黑色美国(BLACK-AMERICA)的观点:BOOKER T.WASHINGTON(布克·华盛顿,W.E.B.DUBOIS(杜伯依斯),MARTIN LUTHER KING,Jr(马订路德·金),MALCOLM X(马尔科姆·X)。
" R2 [( G" i* z- F& y9 ~/ S! s9 k: R9 @) d
  在你的论文里,应该控制关于他们生命的故事,我不想读传记。但是,需要把每个人介绍一点,还必须纳入贴切的材料在你的论文中。然后,讨论他们关于黑色美国的观点,要把你的想法写进去。还要把你的引文或材料的来源列出来,比如某某网页,某某书。' O! o# Z: n9 m! s  M0 l

6 s) @  z7 x" B' S; C: H  女儿在邮件中说:“那几个人都是黑人,但除了金之外,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2 z1 h; c& v* t
" d% @; ?! Z, ~
  面对这个作业,我深感惭愧。说起来,我对美国历史算得上熟悉,至少读过几十本名家专著,多位美国重头总统的大部头传记,全部总统的列传,还有难以计数的文章。可是,这个中学生的寻常作业却让我 “晕菜”了。什么叫“黑色美国”呀?这时我才体会到,研究必须阅读,而阅读并不等于研究,研究必须写作。以往在阅读时,哪里会想这些问题呢----—其中两个人我甚至毫无印象!
7 s& y" K. b$ Z4 e3 U( J' Y( k
) ]9 O& c" \7 O2 ~  为了帮女儿适应这种学习,老爸必须应付这个挑战。在两三天的时间里,我生平第一次开始“研究”美国历史。幸亏关于美国的藏书甚丰,于是疯狂阅读,书房里摆满了一本本夹着许多纸条的美国历史著作、不列颠百科全书和《美国读本》这类的原始文献,外加网络搜索。等这4个黑人领袖的资料搜集得差不多时,我开始仔细对比他们的观点和实践,行文时材料取舍颇费踌躇,反复推敲观点,从早上一直写到深夜。此时,女儿在大洋彼岸竟一次借了10本书,也在疯狂阅读。
. P% f  j: R  Z7 V& d2 K
9 H/ L7 s6 ?7 E: L  后来,女儿说“部分”采用了我的观点,但结构对她很有启发:“原来论文是这么写啊) 我们都忐忑不安地等待着美国老师的“判决”。这对我们父女俩都是第一次!
! L1 u& X" M  ?1 u! t& T/ |% @9 D
2 F3 H: m7 w4 K& i& r$ |: r  老师的评语下来了:“哇!极好的努力的结果和论文。你的关于这几个人的联系展开得非常好,准确而且读起来非常有意思。好样的) 评分:A.
% |5 P' o4 K( f. d  L7 c5 T4 `
% h9 Z9 A! P6 K7 j- T4 M  这个评语让我孩子般大叫起来!% B- X) p! \- m4 J/ w# _- r+ B
$ h4 C& C; h6 Q" F# I& k' O
  我以为这种难度的作业不会太多,可“求援”邮件一个接着一个,每一次都让我先晕半小时。在这些“研究写作”中,我感觉补上了许多知识漏洞,并且这些获得的知识,都在写作中与自己的观点形成了“孪生”关系,难忘。
$ [# A0 ]7 ~. B2 ?; R; D4 w
, X, o/ A2 ^" X" f) f  \  现在我列举两个作业题目,各位一看便知道这些作业的分量了!# J/ c. |+ K( K5 K
' q4 x( ]2 Y/ q" Y" J" v: [
  关于南北战争:% ]8 L% p0 q: W6 `, e3 D3 Y7 J

3 h9 H" p9 C: _) W9 H3 ^   1.你是否同意林肯总统关于美国不能存活除非它全部解放或全部奴役的声明?解释。
9 `5 i: y  f' y. I7 X, p0 ]2 u- B& U" Z2 o1 t/ `
   2.解释为什么北方白人反对奴隶制,南方白人拥护奴隶制,但他们都感觉他们在为自由而战?
, d4 X) L0 T: m8 M- P$ O, @9 g9 ~" O  E. R! t, {
   3.自由对于黑人意味着什么?
0 \+ Z1 P5 N, y2 r$ f+ H# V- j8 r5 z0 g1 u: l6 ]4 }
   4.林肯总统和格兰特将军表示在内战后,南方不应被粗鲁地对待。为什么这是一个聪明的政策?解释。8 X& O- v9 }$ q2 Y( C
0 @" a1 q3 O" E- ?! B
   5.在内战期间,女人开始担任很多以前男人的工作。你能对由于内战造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冲突的问题做出怎样的概括?7 p) h. W$ Q  \6 P5 v6 w
( ]5 ^7 T  O8 N: V2 z" C
   构造一个争论,运用历史证据来支持或反对下面的观点:美国内战是地区差别不可避免的结果。
/ l/ j6 q% t( U! w3 @  S* ^. Z4 v& e/ o- ^! [- I1 A
  菲律宾问题:( }: l" L' `1 I' e, g" c' v' Q$ k
% ]; {- [+ Q. [  Y) F- f6 a/ P) }
   1.什么样的美国人可能会同意Josiah Strong的“我们的国家”?什么样的人会不同意?他们为什么会同意或不同意?
, I4 C" J" n) ?7 a) S: y& H: p' N6 v* U# ]9 K
   2.Bryan如何将“帝国主义”同获得西班牙领土联系起来?你认为他联系得对吗?为什么?0 H6 ]( q/ P( A7 U! K9 w- P$ S
7 P  B, t8 e9 I% I
   3.Lodge对获得菲律宾这件事的辩词是如何反映了美国的传统政策的?$ O9 D0 h- d2 o1 |

# R+ z; k$ L8 h' Z6 q; W) y   4.你认为有比麦金利总统以控制菲律宾来处置菲律宾的命运更好的选择吗?1 z2 }* ^+ A; ~; {
! k; J- V. z% l) D8 @1 L; p9 ?; n
  这两个作业,让我重读了一遍《林肯传》和《南北战争史》,捎带把菲律宾史也过了一遍。按中国的标准,我认为大学历史系的学生也会感到费劲儿。女儿吃得消吗?会不会望而生畏?
) j6 k) Y  j3 ~0 O* F* {/ I! X$ w! z8 ~# T' K7 P3 y! s5 k1 U
  女儿在邮件里说:“这个菲律宾问题是属于我们学的‘帝国主义和进步主义’一章内的一个问题。我们历史也有教科书,但老师上课从来都不讲,都是让自己回家看。他上课有时给我们放录像,讲的东西都是教科书上没有的东西。作业就是给我们好多材料去读,然后回答问题或找重点,还通过让我们做一些有意思的作业来记住知识。比如自己编单词填词游戏,划时间线,和同伴一起完成地图、海报之类。工作量特别大,但有兴趣。”8 C) ~- d6 Y# S4 N, B" c: P0 A: B. x

  _7 [7 B- z- n9 k   女儿不仅没有在美国教育中“减负”,而且经常一夜只睡三四个小时,有一次竟只睡了一个小时----—因为遇到了一次匪夷所思的作业。/ @- ]$ S' _6 Q% _$ n
2 `. M8 n: s. R+ O
   正当女儿的“求援”邮件开始稀疏的时候(这意味着她已经开始不大需要“老爸拐棍”),突然又接到一个“鸡毛邮件”。看到美国学校里竟有这样的作业,我愣了半天----制作你的家谱:写出从高祖父母至你的全部男女亲属的姓名和生卒年份。
9 c+ X9 w" k, [0 a4 ~2 ]3 O5 ]7 J( G& W4 T, Y/ n
  这个作业不仅让我也让我的朋友们大为感叹,这是在培养“寻根”意识呀,别忘了祖宗!别忘了“你从哪里来”!& p" c9 ]- D- U2 ?- T) E* p

1 u" e! o7 d  J0 x  W4 X+ ]  我又一次惭愧:因为两岁时便离开了我的祖父,直至他去世再没见过,我甚至不能说出他的名字!我无法完成这个作业……, w4 ~" {6 z9 l7 A

! i: F1 ~0 s. x/ k% v  n( i  无奈,我们全家开始“总动员”,依据一份不够完整的家谱,开始“作业”。直到这时我才发现,中国的家谱记男不记女,家族的女性稍早一点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以××氏记之,到嫁出去就“消失”了。而且,没有生卒年份,只有男性姓名。幸亏女儿的爷爷健在,80老翁凭记忆一个个推算出是咸丰多少年、道光多少年、光绪多少年什么的,奶奶则抱着一本中西 2000年对照历找出公元年份。最后,由女儿的二叔总其成。当我看到这份密密麻麻姓名的家谱时,一种家族的历史感油然而生!' z& E7 e/ L* w7 ]

4 b2 v2 p5 d% I1 g$ O8 v- o  当我把这份作业传到美国后,女儿大为兴奋,竟说要再还原为中国朝代纪年,“我要用中国文化镇老师和同学一下) 因为她还要解释什么是中国纪年以及为什么中国传统“记男不记女”。所有这些,都要画在一张大纸板上。为此女儿几乎一夜没睡。1 a6 z( u/ W4 k% Q4 y

3 y# g% B5 z0 A1 Z( F" g  第二天,同学们的作业摆在班里,互相观摩,惊叹声此起彼伏。老师走到我女儿身边,拿起这份特殊的作业说:“这是我最感兴趣的一份) 然后开始结结巴巴地念那些拗口的中国名字……女儿这个乐呀!
7 E0 F, R2 J6 n1 _3 c- {& n- `! C# W9 E  |2 e
  “历史”就说到这儿吧,我要强调的是,所有这些作业,没有需要“背功”的时候,更没有“标准答案”。你获得什么等级的评分,全看你搜集材料的功夫和有没有独特又言之有据的观点----—你不必担心“对”还是“错”。% W8 F; z* \% Q0 Q% N
2 w7 |8 \4 \; o# }0 s
  英文(语文)课有没有这样的创造性?我让女儿发给我几篇英文写作的题目以及老师的评语。
1 G5 {# d% _) M9 Z( N) n4 L6 Y$ l, E- v2 ~! _& u0 f/ d8 o3 ~
  女儿回复说:这个学期的英文课是文学。我们老师新开辟了一个领域,研究美国黑人文学。要读很多美国黑人的作品,还要写论文。我们上学期学的是兴趣写作,有以下题目:
1 P* F' F9 `" O( ^) l5 B  m0 x" o  r. I: l" E. q* _. q# K
   1.本性独白。
& Y) k: `+ e/ g) G6 l1 I( x7 k& i" v
# `8 i1 O2 v; R   评语:希望你生活中快乐的时光可以帮助你渡过困难的时期。4 _4 A/ D( s* R9 @, D: O9 k" [8 R

4 D+ D) u9 g: f) \9 h; g   2.未解开的疑惑----—写一件发生在你或你周围人身上的事,要求是一件让人不敢相信或无法解答的真事,不能是你做梦。, f% k# |2 M; s, ]
3 I1 c- Z* Y9 s$ l* R
   评语:你的“令人无法解释”的经历可真是耸人听闻而有趣呀!(天哪,女儿竟有耸人听闻的经历?!); q# ~( l) D/ n  v6 _

* D' K; h% O" @) L* R0 [   3.书信论文。要求以书信的形式讲述一件事,可以是两个人来回通信,也可以全是出自一人之手的信,但必须是一组信件,四五封左右。
5 c+ `! e" ]& m) t; {* R9 w) Z. A% k% i/ k/ k2 G# ]: P% D
   评语:年轻的爱是很美的事。(女儿写了初恋吧?我很想看到。): d: b- \, a2 q( h5 ]3 [

6 `5 s) n2 F7 I  ]  K( ?8 c   4.给校长的一封信。可以反映你对学校的不满或肯定,或问一些你一直想问的问题。校长会读每一封信,然后到班里和你们讨论。2 E  ~: P7 t. V- I# u0 W

, ~; N$ @2 R3 u# A   5.本性独白(2)。要求用一件事来反映你的个性,把重点放在心理描写上,全文用心理描写。
/ G) |: K5 R7 S1 U5 a0 I5 z) O7 F8 I. ~+ O
   评语:比赛之前的那种紧张是每一个运动员都要经历的。(女儿一定写了竞赛心理,在国内,她是校运动会三块金牌获得者。)
% _7 Q" u4 r1 s- x0 y
( k+ F! g1 E. `$ Z6 L; V   6. 诗。写十种不同形式的诗:五行诗,美国五行诗,重复记号诗,HAIKU(一种不押韵的日本抒情诗),离合诗句(就是每一行的第一个字母可以拼成一个单词),字母诗(诗中包括所有的26个字母),政治诗,有形诗,每一节用“若是……但是真的……”、“没有人知道……”为开头的诗。(中国乃诗歌大国,可学生们什么时候写过诗?)# @6 Z4 H* ?; B6 M6 y  L

* a* ?+ y6 f$ G% o3 K5 m% B  评语:你做了个非常好的作业,Stephanie(女儿的英文名)。你的诗展示了你过去的很多努力和想法。你的英文每天都有出色的进步,祝你在第二学期幸运!还有,请记住,任何时候你感觉需要聊天,我都会很愿意倾听的。6 }& o- i* m" Y
* f, `0 Y. J" S1 r. x
  这都是一些多么有趣和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呀!而老师的评语,会怎样激发女儿的写作热情!, X: r( K# x+ M3 m, J0 t  N) B
; {& O, x7 F0 N% M; y: J
  与女儿一无所知的美国历史课不同,女儿只要求我写一下以“没有人知道”为开头的这首诗,因为前面的诗已经让她“脑仁儿都裂开了”。结果,我和朋友一起诌出的“诗”,女儿竟没看上,只起到一点启发作用,“看了你的,我自己就有词儿了); h; E+ ^- p1 C, K/ t- t" l& s
9 a& U. _9 K$ k( a
  女儿说:“我的英文老师特别特别好,我很多事都跟他说,我们俩的两次长谈,我都差点哭出来。其实已经哭了,但没让眼泪流下来。”我的眼睛也发热----—在国内,直至上高三,女儿竟从没有一次与老师长谈的愿望和机会……
6 h9 d' G9 d  v$ g; j( ^2 d+ @5 U3 y3 t; _+ A9 E4 J
  有人会说:“你这算什么?给女儿做作业,这不是越俎代庖吗?”问题也许没有这么简单。我想,父母应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孩子的“学习伴侣”,可以互相讨论,可以指导孩子阅读,告诉他从哪里可能找到相关的资料,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可是,所有这些在国内教育中是“奢想”,孩子从来没有与我讨论过任何学习问题,因为只要狂背“标准答案”就足以应付考试。我也主动看过几次作文的题目,那些题目平庸且缺乏想象力,令我顿失“参与”热情,逃之夭夭。
% W& {! L; L1 w# X& ?' T8 h5 @. I0 v' N
  女儿赴美只有短短3个月,变化很大。通过电子邮件,我开始领教什么是创造性教育,这比我看过的任何一本书都来得真切。“求援”邮件好久没有了,可我这个老爸,竟开始希望能接到这样的“求援”----—这种“研究”,真是令人着迷的游戏!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8 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8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GOOD ARTICLE
鲜花(16) 鸡蛋(2)
发表于 2005-12-2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中国也在喊创造性学习,创造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出国前我们院一直在推动创造性教育和创造性学习的进程,包括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很难推行,原因是中考和高考指挥棒没改.中国的教育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不可能人人有机会受高等教育,所以高考的指挥棒改革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我们在国内不都学习了一些没有用的课程吗?我们过去的一些教育方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国内已经开展了教育观念转变的讨论,什么时是实施阶段,我也在关注.我们学习西方的创造性教育方法和理念,他们也在学习我们的严谨的基础教育方法.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8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早以前的拉~要是说的真的这么好就好了,这边的教育...$ b9 }6 R0 q% o& H" ^! a; \+ J
有的老师是不负责任的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5-12-29 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天说,天天提倡,天天改,就是不知道哪一天才能看到真正的教育改革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1 22:1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基础+创造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 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文章真好,它不仅点明了创造性教育的主题,同时具体讲解了教育方法.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
鲜花(25) 鸡蛋(0)
发表于 2006-1-2 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阅读完毕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6-1-3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请问各位:Edmonton 是否有英法双语幼儿园?孩子法语说的非常好,不舍得放弃.我看到了梅约纳学校(Meyonohk School)中英双语幼儿園的招生消息.我想也应该有英法双语的吧?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9 03:50 , Processed in 0.176746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