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100( o' Y; J' x R" f: W% |+ b
+ W# p2 P" {, V7 _常常听到一些父母说∶“小孩子愈大越难管、愈难教┅┅”这或许是实情。但是,亲爱的父母亲们,千万不要因管教儿女艰辛困难,就半途而废、鸣金收兵。因为,管教儿女不是选择题,而是父母的天职。
; E2 n3 E4 i( M$ E
6 V4 p+ W% p3 q9 X8 t4 m笔者生了三个孩子,对每个孩子有不同的管教方法,但基本原则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当的管训必须避免,否则会给孩子的身心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0 m8 V Q+ J' ?5 g/ f
7 @+ C7 e8 H/ G9 a" @9 h5 u+ u6 A7 C那麽,哪些属於“不当的管训”呢?哪些属於父母容易犯的错误呢?以下是您不可不知的“管教儿女十诫”∶
% \" d9 { B% W% B5 A
& m# \, G- U7 W' Y$ D1. 勿惹儿女的气) X- {6 D, Q8 N4 U
. |' P( n1 \% J: F# N$ s' t7 c可怜天下父母心,因为爱孩子,使出了浑身解数。当恨铁不成钢之时,轻则呕气、进而惹气。父母、儿女间时常弥漫著一股不和谐的“气”氛,感到相见不如不见。
H8 m' W' {' d( B& D& P- @! C$ G) n% t
营造双赢的亲子互动关系,父母首先必须做到如圣经所言的“不惹儿女的气”,尽量以倾听和理解,对待成长中的心肝宝贝。, O# p/ {( }4 j3 m3 I: K
, _4 B" x4 s- j
2. 勿喋喋不休
, V# G( a6 b0 O9 Y8 I" d( ?6 {- u- F S8 [3 D
要让孩子讨厌一件事,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对他唠唠叨叨、喋喋不休。唠叨,是精神上的疲劳轰炸,任何人都不喜欢被人“碎碎念”个没完没了。# B! u0 y$ q, G
, F- j& q; v/ U& r- D3. 勿过度保护
3 T) R9 b \" N/ E( T7 u+ }" q, D6 ~, B& q! @6 b! D
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出了家门,一冷一热就无法生存。过度的保护,导致儿女无法自我学习成长。一旦离开了父母的保护伞,立即显得问题丛生、无法独立生活。6 y Y/ Q$ W+ y4 d
" h5 K, P1 y8 U8 ]0 p% c, i m4 {4. 勿无端猜疑
6 D% H- R6 J# i: x, I, N" Y
8 t1 \& d+ T. J* Q5 s% y& `事件尚未查明前,切勿一口咬定“就是你干的好事”,强逼孩子“招供”。
" {1 H2 I+ e4 m6 `# b- Q
1 `; I2 U$ p/ g8 Q+ H* j5. 勿乱贴标签( o- X6 J- D: u* M1 q
* L6 [6 x0 x1 C; H6 Y% U; v“懒的跟猪一样”、“笨死了”、“浑蛋”等骂人、负面的话语,具有强力的心理暗示作用。这些“咒语”会深印在儿女的脑海中,造成负面的自我认知。/ p0 y1 z2 [: t- |3 S
爱他,就不要伤害他。父母怎能以咒诅,伤害自己呕心泣血、哺育长大的儿女?
5 g" b& {1 e1 A+ O4 {8 x
% \, M6 A7 }% l6 ^; t! W6. 勿恐吓贿赂
, m! e; v1 @8 P3 i6 ?, C2 R% z+ `. R2 }- @' {$ X u. u: l
“你以後再┅┅我就打死你”,或“赶快把作业做完,我就给你10块钱”┅┅无论是恐吓或贿赂,都是不合宜的管教方式。恐吓,只会破坏亲子间的互动关系,让他很难感受到父母的亲情;贿赂,会使儿女变得功利熏心,只有利字当先,才愿意做事。
% }" p! m$ F; j: N. |5 E6 n9 a8 G
7. 勿堆加罪疚感: @, \# a$ ]* n" n
( Y0 s4 j K z% f. G6 Z- ~3 q
不当地使儿女心生罪疚感,会让孩子背负上许多无名的、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u0 n5 O0 [; B( g
" |; m' r% y' z: v( F e
纠正孩子的错误时,以说明事实为重点,勿随意扭曲孩子的意图、出发点。要多说正面积极的话语,避免制造无谓的心理负担。- L8 d8 X5 h0 ~8 j$ \% P
( A* z0 F- m; Q# G+ f
8. 勿玩“比较”游戏
/ t' K# A2 u- c z0 ?5 {) i) H
+ C9 T& K3 k8 I/ M7 `7 @# a2 j中国父母特别需要注意,避免在孩子中间,作无意义的比较。“哥哥考100分,你为什麽只有┅┅”( `0 r- u/ ?* F+ H; E
/ U1 r- S) y( F2 k, q
分数、奖章、奖杯,更不应该成为父母偏爱的理由。否则会造成家中孩子感情破裂、反目成仇。不仅毫无建设,而且破坏了手足之情,日後父母亲徒增感伤。6 L9 z5 H4 k% Y* z! E" E
1 e. x0 M) t, q* o! M7 G9. 勿揠苗助长
- x7 L8 t/ Z/ {: e, N# T8 R5 _
, G! F4 W1 F, V1 G7 A3 B c“速成”、“先修”的光圈,“输人不输阵”的观念,没有顾及儿女的成熟度。一窝蜂地学这、学那,让成长中的孩子背负了过多的重担。现代孩子成长艰辛,“快乐童年”俨然是天方夜谭。成长过程里的“才艺班”、“资优智慧班”,是“小博士”们喘不过气来的梦魇。
# N8 b- g h4 W4 M# C, c: J# P6 k7 o" `! q5 @" n2 x
揠苗岂能助长?成长需要时间,父母亲最重要的是,为孩子提供一个合宜的成长环境,让孩子自然成长。
4 J. e- e. U- S+ f @6 z2 H* @! J; t$ a1 [6 q5 _3 V' z
10. 勿人前羞辱' Y H2 R6 c! e& ]
! i& `7 R4 _4 a; S# q切勿当著儿女的面,以鄙视“犬子”的态度,向外人随意说出自己儿女的弱点与短处,让他(她)感到无地自容。更要避免在人前,以“你怎麽这麽没出息”、“你怎麽这样笨”等不堪入耳的言语,羞辱孩子。
8 Q4 b: F8 j6 v
2 |7 R. |+ n* W+ f q7 t! ^4 _! W需要即时管教时,可以把孩子带到没有人的角落,单独劝导、纠正,甚至处罚。( x" f1 ~+ d8 n+ O `. B
结语
: z6 U/ S* r3 G8 P) j5 w Y' D$ }' h2 @4 c6 N z6 m6 m
总之,我们作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著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4)这就是养育儿女最大的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