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0|回复: 0

企业内线人士已退场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1-2-9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哪怕是一样表现不佳的交易,背后的理由也各自不同,比如说有些时候,我们对股市行情发展方向的判断可以说是根本错误,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则只是动手有点太早而已。
# S3 @8 D$ c" `; c) v0 R/ H& t  ^4 P% ~$ H$ w
  今天要讨论的投资策略就和这一规律有关——根据企业内线人士行为制定的投资策略。最近一段时间以来,这样的策略向我们传达出的,都是高度谨慎的态度——甚至干脆说就是看空也不为过。与此同时,至少迄今为止,这样的信号还不能不说是错误的。
7 s" r# N" O) R3 D' n( v9 `6 f1 M+ e+ @/ H
  那么,相应策略的遵奉者们该何去何从?是继续坚持,还是彻底放弃?这个问题并不那么容易回答。  y. @! ~+ c, z: T" o
0 S# B# b4 L; \2 P$ t, Y) J
  毋庸赘言,所谓内线人士,就是指企业的官员、董事和大股东们。根据相关法规的要求,无论何时,只要他们买进或者卖出自己公司的股票,就必须立即向证监会递交备案文件。
/ k8 u+ n) \. r+ d
5 i0 E$ E( B% y9 \3 _  Vickers Weekly Insider Report就是一份专门研究分析这些内线交易数据的投资通讯,他们每周都会算出内线人士卖出与买进股票的比率。Vickers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过去四十年间,这一比率的平均水平是2到2.5比1。有鉴于此,他们的判断是,只要这一比率高过2.5比1,就应该理解为看空的信号,因为这就意味着看空者的比重超过了正常水平。
+ ?: v( U4 g0 t6 n: s' E
6 S" S  b  X; M4 R2 `  我上一次专文谈论内线人士情绪问题是在12月中旬,而当时的卖出买进比率为7.07比1,可以说已经看空到了相当的程度。遗憾的是,在那之后,情况也说不上有什么根本改善的迹象。事实上,在截至1月21日的一周当中,这一比率一度达到了比当初还严重的7.74比1。在最近一周,即截至上周五的一周当中,这一比率稍有降低,但依然有5.45比1。
+ I5 J  F) h7 X: P: w
5 A5 z' c+ e* L: K: Q2 b8 _  在这种情况之下,投资通讯的编辑科尔曼(David Coleman)自然也不可能是看涨的立场。尽管市场行情本身多少让他感到恼火,但是科尔曼依然坚持自己的立场不变。他建议自己的订户保持“高度谨慎”——事实上,科尔曼的投资组合模型,目前的现金部位比重已经达到了81%。# ]+ b$ e3 N5 P: h% r. c# w1 z

3 J# j- U* U2 ?5 D+ |  不过,另外一份采用类似策略的投资通讯Insider Insights的编辑莫兰德(Jonathan Moreland)则表现得乐观许多。尽管他承认,近期的内线人士售股情况“通常角度都该理解为看空模式”,而且“一场下跌事件看上去已经是不可避免”,但是这并不妨碍他目前只在投资组合模型中持有10%的现金。  \/ v+ A7 M: W% j$ L
" K# P8 v+ T8 z+ q; d* J
  正如我在不久之前的一篇文章当中所提到的,面对着“不可避免”的跌势到来的可能性,许多人还是会选择继续坚持投资,这本质上就是所谓“博傻理论”——因为这种做法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找到其他人愿意在更加接近危险的时间点来以更高的价格买进你卖出的股票。不过,正如1990年代互联网泡沫故事告诉我们的,市场确实可以长时间保持非理性的状态,长到大多数投资者都无法设想。2 A  r9 o# N$ j5 P+ R: o& r

; W6 u- ~/ z! |: W% r$ w3 R5 j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科尔曼最近已经开始出售自己投资组合中相应指出的看空选择权,他在通讯当中写道,“要持续和投资者当中不断成长的乐观心理抗争,确实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子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1-28 02:52 , Processed in 0.200914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