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现在,科技行业被谈论最多的传言之一就是,戴尔正打算要收购博科通信系统公司(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后者是一家网络设备公司,专长是光纤频道存储和以太网连接。要是追根溯源,这传言最初或许是来自一些分析师,他们宣称,戴尔“应该”收购博科。0 Q& L3 `3 Z+ y, f
4 Z: ^: r: R9 @9 L5 @" f5 f 于是乎,传言四处散播,最终连股票价格也受到了相应的影响。% d+ o# C9 w5 K
3 d7 {4 f+ v+ S6 o) E
其实,在我看来,如果说戴尔(DELL)确实是在考虑收购一家网络公司的话,他们的目标也应该是别个。
) M- p" P- e l! W6 m! V& D* ~0 P3 b% m
之所以会有戴尔可能收购博科(BRCD)的传言,当然并不是一点原因都没有。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在一些戴尔能够得到好处的领域中,他们确实有可观的市场份额。& D8 l* T6 x- C6 K. V, z) d
6 q4 V% P9 o$ ]* Y( c/ m1 I 此外,另外一个算得上根据的根据就是,如果戴尔吸纳一家网络公司,进行垂直整合,他们就可以销售全套的“解决方案”了。可是,他们为什么就一定需要这些市场份额呢?2 R& t/ H2 o- \4 L- H
; ?1 v1 S! P& s7 k6 {) d
具体说来,如果你希望获得一家有众多客户的公司,那么这种做法还是有其道理的。问题在于,我觉得戴尔更希望,或者说更需要的,其实是集成。
! \0 G& v" M# o& W* t( D
2 Y3 n1 G- w) K5 X" e+ X' ? 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此外,我对这种逻辑本身多少也不那么信任。这些观察家们相信,戴尔正在担心自己的个人电脑销售额,因为这个市场正持续受到平板电脑的挤压,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就需要开发更多的垂直产品。
# l9 J& _9 \# V( E* N4 Y) r% H# n. m
对于这些人,我不能不提出若干质疑。首先,个人电脑销售乏力,其根本原因其实并不在于平板电脑。反正我没有见到过谁买平板电脑来代替个人电脑的,通常,人们都是既买个人电脑,也买平板电脑,两者派的也不是一样的用场。5 m) w$ o1 g# ^; K0 O
1 e6 Z) F% d0 q. H 和过去相比,现在的个人电脑更加廉价了,功能也更加强大了。同时,人们升级它们的理由也少了许多。近期,我们根本没有看到过什么软件层面的突破性进展,非得用户购买新的和更强大的机器不可。
* V: G1 J! B8 b* Q
& Q1 p- ?( p+ \; l* X3 @" u8 L: k* }& ] 然而,恰恰是现有个人电脑的强大与可靠本身,成了它们自己的死敌。所有这一切,其实都和平板电脑毫无关系。! s' ^! H4 C) b4 B" ]0 v7 P4 W
* `7 v4 @+ @1 N# { 还必须看到的是,戴尔在中国市场已经扎下了相当的根基,在那里有很多的活动,开设了很多的工厂,可谓是关联密切。假如说他们需要一些垂直产品,为什么不选择和当地冉冉升起的高成长率新星华为合作呢?
! p$ _. i' Z% ~4 O2 j% b- T; h7 H m: `+ k, T) X/ o) [* z
华为就是中国的思科系统(CSCO),生产各种各样高品质低价位的网络设备。1 K6 ?3 l1 Z! O
5 h+ m2 k9 w- M! R$ c 如果我是戴尔的管理者,我会更加愿意选择和华为做生意,发布戴尔品牌的华为系统。' k+ n0 b3 {: T M& I
6 T0 N* Q( x! B 事实是,华为很快就要强势进入各个市场了。戴尔显然是有这样的前瞻性眼光的。事实上,我甚至怀疑,目前美国市场上各种代工的网络设备,恐怕有半数都是出自中国人之手。, d3 x% C4 F7 p2 O$ y7 t0 o
( W! z) D0 G0 L s% \& f' |, ] 如果有人对我说,戴尔和博科现在已经在接触了,那么我肯定会大吃一惊,将我自己的全套想法都丢到垃圾桶里面去。
' R; D& m- K; A8 K3 n/ |- |
5 F2 [( N2 n* r7 h 可是,我现在的所见所闻,都是传言,都是试图利用戴尔/博科交易的可能性博上一把的投机,我便不能不劝一句:为什么不去赌点别的呢,赢面还能大一点?(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