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来,国家加强了对楼市的调控力度,新政频频出台,给楼市带来了一系列的不稳定性因素。调查显示,受国家楼市调控政策影响,2011年有一半以上的刚需购房者将持观望态度。购新房的人数少了,家装行业的市场份额也将受到冲击。对集成吊顶行业来说,淡季效应更为明显。加之我国现约有800家集成吊顶生产企业以及伴随着企业的近千个吊顶品牌(业内不完全数据,有待权威统计),行业呈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写字楼、商业住宅的市场已经将近饱和,集成吊顶企业促销力度再大,争个鱼死网破,最终的结果也不过是提高销量,降低利润。市场的饱和必然推动集成吊顶企业寻求新兴的消费群体,拓展产品适用范围。 ! v+ f! O" t+ _" c; B ) ^' w" s' K+ a; j! [: F 目前来看,中高端市场的销售渠道已经相当成熟,厂商和经销商都在坐享中高端市场带来的利润,并抱怨低端市场已经饱和,无法创造更多利润。然而,事实是,低端市场没人去开拓,低收入群体对集成吊顶认知模糊与品牌开发商不重视低端市场,导致了低端市场需求有限。 ( k+ a6 n1 ~- _$ R: `) Z: a4 Q
+ h$ q- | ]; U, k 国内大部分住房改造户主或者是新房户主,其买房、装修的目的多为改善生活,而不是单方面追求奢华,奢华的产品背离了消费市场。艺术化、智能化集成吊顶虽说是集成吊顶行业的发展趋势,潜力巨大,但现阶段来看,集成吊顶企业的宣传力度和研发力度都应保留在在产品实用性的层面上,切莫站在浮云上看市场,一味追求艺术化、智能化。就算是发达国家,人们对高端的家居产品消费能力尚且有限,更别说对新兴消费观念不够敏感的中国市场。 . w- X) I x0 V- N) O1 I
8 `& v3 D$ ]; Z; k5 |0 ~ 开拓低端市场,物美价廉是把万能钥匙。集成吊顶要完全取代传统吊顶,就要迈过价格这道门槛。目前来看,集成吊顶品牌企业对低端市场重视程度不够,推出的多为高端产品,价格也超出了低收入群体的装修预算。近年来,龙头品牌企业不断推陈出新,集成吊顶仿佛一夜间步入了智能化、艺术化新格局。加之其他企业趋之若鹜,纷纷效尤,原本份额十分有限的高端市场的销售空间更为狭小了。 # y; ]. F" Z3 A 7 P6 D P9 ? a- M4 t- Y 集成吊顶企业应在有了广泛的市场需求,再慢慢拓展产品的艺术性和智能性。产品细化是必须的,但销售主体的定位不可迷失。 5 y) @# i5 v! P2 K" n8 X- D
5 B3 `; @( ]& n- }9 J+ w4 F 在沿海地区,甚至是乡镇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一带的农村,新建的住宅华丽程度毫不逊色于城市商业住房,不过,装修模式大多选择了传统吊顶,甚至是干脆连吊顶都不做。集成吊顶在农村这块市场上,几乎丧失了号召力。农村居民考虑更多的是产品的价格和产品的实用性和适用性,对于附加在产品的精神消费并不重视。走进农村市场,应先解决的应是产品价格的定位,再进行宣传。 # F& L. O5 H4 U+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