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54)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6-5-12 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海小鱼儿 于 2006-5-9 22:22 发表6 r, e, N0 a% ^. o6 ?; s, x7 A2 y, B
有意境!长城你的和词难道不能自己贴过来? 同时贴两个地方有何说道?
& K$ V9 x, K% D% Q. [ ~
* |( }! Z$ Y! l, [没啥说道,尽斑竹的职责而已。& `+ k; O B9 w7 h8 o
偶这就给他转过来。
5 h9 j1 s' u( k# j& n" _* ~- ^9 [6 m
喜迁莺 * 秋缘 (步云月韵)0 z+ }) I( W+ C$ { |
: e+ S3 \; }& ^
秋回惊梦,
+ _; O8 i4 j. ]5 {' T忆秋夜缠绵,
. }6 e' l! O" N' S- H秋虫鸣诵。
; R) y0 o6 N4 X# V6 O秋雨翩翩,; H7 c3 B7 u% S, P# d& B( [- W
秋菊绰绰,$ K9 s. N$ w* t1 @3 }6 ?
秋露漫攀肩踵。
$ ?: H o1 n: J! t& f( y+ W5 t0 Q秋日丽风和煦,
9 c& V! t- Z" F, s" |, q3 B秋月纤云轻涌。7 W. G4 u- _6 v6 ^: s
赏秋醉,7 w, a& G+ p/ t N6 X
悦秋林霜黛,
2 i# r+ U1 K3 ] d秋峰拔耸。
# k; c/ b5 O' [2 h6 B0 l
- c" Q1 H) q7 T6 [) s) d' `" W# H秋颂,3 ~$ L f1 S; ?3 v- l/ C! E% @
秋意教,
5 N% K7 B3 H% @* L* Y秋水望穿,
) j; c2 ]' R9 |) y5 U& g! g秋逝情难纵。
) T9 t: U* k: ~! y4 l秋韵娜娜,6 ~" W" ]8 @. _( F
秋音袅袅,4 T" e# {( ~; `, D3 Q/ W$ `
秋去岂堪颦送?0 k$ w( j# Y3 H9 {0 v3 f
秋叶制茗相品,
. f, q8 V7 X# M4 I秋实酿浆封瓮。
& @2 B% p, T- v5 Z% K! a; ~2 E已秋尽,& z$ H' S2 i2 n
似秋缘禅定,# [/ q! [; C+ y
秋愁飞凤。 ; v! p: a* u* H
) t" m! k8 g# ^6 Q3 D说真的,比偶那篇要好。长城兄还是功底深厚,云月最近这几砖一拍醒,就有点收不住的意思了。佩服佩服。
& O9 ~4 ?" O' \, o有三点小意见:! s8 l9 T# S' q, m4 o
第一:有入声字在里面,所以没有达到“今古通押”这个标准。
1 p( g) {! C3 _' q第二:有些字可以推敲,比如“娜娜”,其实用“悠悠”便好。
* b( L! e; l# z- O0 H第三:似乎思路还是有些飘散,结构不是很严谨,有点想到哪里说到哪里的味道。上下阙分的还罢了,上半阙内部的逻辑思路看得不是很清楚。
7 x) V1 L' S9 p3 P% z瞎说了,大家一起评评吧,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