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jane820 - X. J9 z* d3 g. U
( C% F* a7 A3 i7 D8 c. C第五届中国留学人员南京国际交流与合作大会 2012年3月发布数据显示,仅2011年,中国海外归国人员人数就达18.62万人,同比增长38.08%。大部分海归是缺乏海外工作经验的“绿毛龟”,他们中很多人为留学支付了高额费用,回国后却很难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许多人只能接受月薪3000元人民币。2011年底,启德教育集团发布的《2011年海归就业力调查报告》显示:全国7800余名各行各业的海归起薪一般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其中71%的受访者月薪在3000元-10000元之间,月薪上万的人只有15%。这些数据说明高投入的留学未必有高收入回报。 ! U3 Y2 H. w3 |' n
; m# [+ j2 ~$ y G总觉得国内的人对出国留学有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出了国外语就会好,就能过语言关;二是认为在父母身边不好好学习的孩子出国后就会脱胎换骨发奋读书。殊不知外语不是有语言环境就能学好就能过关的,不知父母自己都管不住的孩子离开父母的管束后就像脱缰的野马,未必会往父母期待的方向走。这些年发生在留学生身上的一桩桩惨剧,难道留学生本人就没有一点责任?难道就不该引起那些热衷于送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们的反思? * u+ y; j% q) A2 d S! L S
o* i9 P- y8 W8 e X& a; c留学生从学习态度分类可分为刻苦学习和混日子两类,从家庭经济情况可分为富裕和普通两大类,从留学所读学校可分为名校和非名校,从留学所读专业可分为好找工作和不好找工作,还可分为在留学当地是否好找工作和回中国是否好找工作,从留学的国家来分可分为容易留下来和不可能留下来两大类。如果在出国留学前留学生和留学生父母对这些问题有清晰的认识,留学就不会盲目,毕业后找工作也就会有的放矢。
8 v2 u, S6 l6 I) A
# l+ B+ {; `; H我儿子读硕士的一个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同学,学习非常刻苦,本科硕士都读的加拿大的名校而且成绩优异,所读专业是数学和金融,硕士还没毕业就拿到了一家银行年收入10万加币的offer,这样的背景移民根本不成问题,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想回国也会起点很高。这样的留学可说是物超所值,留学成本几年就能回收,而且23岁硕士毕业进入职场就直接进入高级白领阶层,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p: B H4 E6 r8 Y2 K( m! }9 F% Z1 q% Z1 K
我认识不少先来加拿大留学,拿到毕业证后工作、移民,在加拿大安居乐业的留学生移民。这些年轻人未必读的名校、读的专业未必好找工作,但他们因为学习刻苦,顺利拿到了毕业证,又选择了来容易留下来的加拿大留学,所以他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做留下来或回国的选择,这样的留学是物有所值。 ! b0 s+ t1 `- }: A0 l6 o( g9 Z
" H5 M2 [2 O0 R* p8 H, c
但大量的留学生不得不做缺乏海外工作经验的“绿毛龟”,回国拿月薪3000元人民币的低薪,留学成本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回收,从经济方面来说真的让人感觉得不偿失。现在的中国,不要说一线大城市,即使是二线城市每月3000元人民币也只够吃饭和租房。所以如果还有留学后回国就能找好工作拿高薪的思想,还是赶紧丢掉幻想转换思维面对现实。其实也不难理解,物以稀为贵,想办法让自己与众不同一点就有人愿意高薪请了。 : m& w! K' I5 T1 ^* M
& H! Y6 A' ]3 S, }9 j, R7 G& V- q# K说实话,只要不是“野鸡大学”,在国外读大学比中国读大学难得多,所以没有工作经验的“绿毛龟”再不济水平也应该比同样没有工作经验的国内的大学毕业生强,而那些用人单位给出同样的薪水是有点不公平。不管怎样,“绿毛龟”的投资回报率虽然低,但总还是拿到了文凭外语水平也有所提高,算是有所收获,这种高投入低产出总比高投入零产出强。
3 @' L9 {6 s- B+ A" r
# W3 A# @; a9 Y( z# M+ {, p0 H8 |" F# s最让人觉得不值的是有部分留学生根本拿不到文凭,属高投入零产出,这类孩子大好的青春被虚度,既没拿到文凭外语水平也没提高,我觉得大部分责任在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明明不是读书的料,在中国有父母和学校管束都读不进,指望出国没人管的情况下孩子能脱胎换骨几率很小,而且国外的大学比中国的难读是不争的事实,在国内都进不了大学到国外又怎能大学毕业呢?所以让不愿读书的孩子出国留学根本就是浪费时间浪费钱,除了经济上为留学国和学校做点贡献,还有就是为其他同学当垫底做贡献。拿这些时间和钱在中国学点实用的技能不好吗?真想劝劝这些父母们:醒醒吧!客观一点看孩子,不要耽误了孩子! : W: _. a! F' H3 {
6 i( K& W' Y: v- S3 Z一个朋友的侄儿在安省的一所名牌大学的一年级混了7年还升不了级,小伙子聪明伶俐英俊潇洒,言谈举止逗人喜欢,可就是不爱读书,接触孩子后我感觉有很多事情适合他做,但孩子的父母认死理,非要孩子读书,坚信儿子只要努力就一定能读出来,即使旁人劝说读个college都不行。孩子也就乐得一直混,一点聪明才智都用在怎么能让学校赶不走自己和哄父母继续给钱。前一段在中国争得不可开交的一个议题是法国大学只写着Bac+5的证书是不是硕士,尽管《非你莫属》专门请了法国高等教育署中国总协调员,法国驻华大使馆高等教育合作处副专员史力克先生答疑,明确说Bac+5只是法国人口头的习惯表述方法,表示学习了5年,它本身并不意味着是一种学历,而硕士文凭上肯定要写上Master这个词,还要写根据教育部哪一条相关的法令、根据哪一个委员会专门的审批评审之后确定可以发给他这一个Master的证书,但一些留法的留学生们却坚持一口咬定Bac+5就是硕士,他们越坚持越让人怀疑他们自己就拿着只写了Bac+5没写Master的证书,与其说是为郭杰争辩,不如说是为自己,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恨《非你莫属》、恨张绍刚,从此不那么好混了啊!如果朋友的侄儿是在法国留学,是不是可以拿个Bac+7的证书呢?
: K- w) C; U% u" J( ?
% @! ^' {4 G' I/ ^3 M2 \5 M& Z; c. }所以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留学,选择去哪个国家哪所学校留学,学什么专业等等,这些问题都应该经过慎重思考权衡后再做决定,不要盲目跟风。 , R7 {) d1 h; z& Z* ]3 }
; o G/ S) v+ \! b2 q/ B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