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16|回复: 14

苏轼诗词鉴赏

[复制链接]
鲜花(169) 鸡蛋(1)
发表于 2012-8-22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苏轼篇——《水调歌头》$ C' ?$ u( N* q- `1 f: w) E/ U
【年代】:宋1 z* c& ?2 D0 \6 Y/ H# a+ y
【作者】:苏轼
1 a6 n9 G* i8 B- d+ s' k【作品】:水调歌头% d# g0 \! d$ m5 b, r4 w
【内容】:
4 J0 V& [3 h: ^' W8 B6 _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 o4 a9 P6 d  c,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D3 J. O8 r7 Z# R4 g3 e; Z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0 [6 }  A# Z( v. c& J2 H  P
高处不胜寒。
' t( X& O( A: O6 m7 K/ O; e6 x8 I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D; Z$ ^# x1 ~5 E& @& 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X  z1 k5 r7 b& Y/ v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4 E; r6 z3 _: z'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U' w+ p1 L5 S* o, J5 M. d此事古难全。
2 {4 j0 p+ N! {' O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miable 于 2012-8-22 17:25 编辑
( Y: ~. @/ {  ^& a& b# ^. J4 ?% a% R( `' A+ {6 _8 F. f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的散文家。他是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的进士,官至翰林学士、知制诰、礼部尚书。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刺新法下御史狱,遭贬。卒后追谥文忠。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文纵横恣肆,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词开豪放一派.8 j: f6 j5 F* p5 P2 D0 P/ p- W
《水调歌头》& c7 x( m8 Q! _* Y. e
赏析:
1 ~7 S0 m! o/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8 M5 S3 U, [6 x( _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词尽废。”
; d+ C  A, e$ Y1 t! n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浣溪沙》
# Z! R4 s0 I0 n4 w% f  v' _照日深红暖见鱼,
: }: x2 M7 j, T& S
. ?$ M* M7 x# ^/ ~连村绿暗晚藏乌。! j# r& y  @- J( L, F) G
7 b9 e1 h# |% J% d' S  `
黄童白叟聚瞧盱。
  I* E2 p7 @* p" ~
6 ~% _! k- h1 g4 _$ |, |麋鹿逢人虽未惯,
+ A; _" Y9 x6 J
0 U8 a) [# y, N  U+ T猿猱闻鼓不须呼。
- o3 |# v! g1 t* X5 V5 [# b! s2 L) M, u2 q
归家说与采桑姑。" i" G( i. r' |& X+ J1 U: A2 B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赏析:: w+ T% @$ y) y$ z
深红绿暗景,黄童白叟人,其乐融融,热闹非凡。麋鹿猿猱跑来与人共欢,如见其眼神四转,既怯且喜的样子,机灵可爱之极,人与动物相处,更见得民风淳厚,一派桃源风光
1 _7 r  \# x0 N0 k& V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x9 U6 ]: L: ~
大江东去,浪淘尽,
! v1 p# G- N7 t3 ?+ V千古风流人物。
9 @6 n  C4 |$ Z) Q0 T" N6 O5 j6 z故垒西边,人道是,# c$ m% t2 S8 V; G4 N
三国周郎赤壁。; G3 h8 @9 J9 F! k
乱石穿空,
5 K* ]) w/ E1 z; x惊涛拍岸,
5 L. m9 Z6 H; I6 Q7 O卷起千堆雪。
' v2 M% S; ?9 M( a- P3 h江山如画,
/ c9 k! m0 W3 C) ^' l! o8 }# ?一时多少豪杰!' X+ i# S9 f5 D
遥想公瑾当年,
' l1 e4 O0 U( c. N; K 小乔初嫁了,5 X  r4 b" Y$ @' N) K' u
雄姿英发。
6 ]1 f! H& b3 j! f5 {% Y- s羽扇纶巾,
( v- z, o! G4 L; m. G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0 [/ Q3 O, V$ c/ ~1 X* K* e
故国神游,
& t/ a: T1 t3 [ 多情应笑我,7 H  Y& Z2 U0 j5 j4 Q& D$ ^6 Z
早生华发。
, S  J. s3 O$ `# x# q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e! x, q1 {. _  s/ h: G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赏析:. Y  V& Q- @7 `
豪情涌动如滚滚长江奔泻千里,以如椽大笔写赤壁雄伟风光,乱石穿空,惊涛拍岸上,卷起千堆雪正与胸中豪情相映相生。追忆千古风流人物,周公瑾少年有成建立丰功伟绩,而自己却空对镜中白发,此时豪情如怒涛将息化成汪洋一片深沉感慨。全是男儿胸怀男儿手笔,自然是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3 m5 O8 n1 m& o; h5 n0 G( ]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苏轼——《洞仙歌》
& F$ T9 u  Y* p* a【年代】:宋, J" z. L" `' r5 ^) C
【作者】:苏轼——《洞仙歌》+ x( s5 F5 B5 j# e4 R& e0 n" U
【内容】:! P5 b3 M+ E' D* a6 s1 Q: j  n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 h; ~% ?% [' T- B: k水殿风来暗香满。
2 |& f* X+ m; u, D! a& v/ M2 u9 _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敧枕钗横鬓乱。
, v4 I4 L, j/ b5 W" u# H# i* C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
. l. f4 t& `7 ?, o9 T% B' C试问夜如何?
) t& w& b. B6 W* x7 Z/ r/ F) P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
# j$ z. i4 t. _5 J: s8 \7 c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注释】:% e4 Q) P% Q+ j
余七岁时,见眉州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岁。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河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岁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令乎?乃为足之云。
" Q& l% {2 `2 V7 a- v) v9 _1 j' }孟昶:五代蜀后主,知音律,善填词。宋师伐蜀,兵败而降。
. K; \3 K( K' t9 H9 X花蕊夫人:孟昶的贵妃,姓徐,别号花蕊夫人。8 u% j$ r# r/ r* L( M
金波:月光。
) _8 Y* u* P$ A8 ?- m% N3 f! j玉绳:星名。: M) e8 W1 B* X3 b( t6 S4 i
不道:不觉。+ z& N# d$ R  p6 _; O7 b( i1 p
" w" Z# V( P, J& s7 u! Z, s
【赏析】:' k5 D: \" Q. q$ F
这首词开头二句相传为蜀主孟昶所作,余皆为苏轼所续,词的上片写美人帘内敧枕,描绘了美人的姿质及情态。下片写户外携手偕行,写出了清凉的夏夜情景和主人公的所思所感,流露出人生无常的感慨。
1 ]0 Q) b9 @# Z/ \  S+ U, s
8 D/ q6 X1 L$ \1 ?: X9 T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苏轼——《江城子》; a. X, c% ]/ _) B
【年代】:宋
4 }( b( k: s/ S* m【作者】:苏轼——《江城子》
" O4 O% M( L2 e+ s6 ?【内容】:! C  G, X; `& @- Q# X
# ?4 c6 O& |& G# t# T
十年生死两茫茫。" I0 l1 J' M- B: T
不思量,自难忘。
1 I- L( K! P0 f  U: G/ g0 o, s0 Y! N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1]3 f  R4 S4 g/ P& O# S+ f* N
纵使相逢应不识,) X# r( ^# `- B, d: K
尘满面,鬓如霜。7 v3 K" E# t0 W9 H4 Q

$ @1 g7 R' Z0 `# t' e夜来幽梦忽还乡。
! E: j: F. Q9 E' o小轩窗,正梳妆。
9 E- T" f: U5 z# p" \6 p5 w( H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8 \. ]  s0 L6 Y( h料得年年断肠处,, q% g9 E# o% {5 O) y
明月夜,短松冈。2 a. x0 R. n! J5 i1 O. n
1 R8 d! g4 b' ^( Q& n
鲜花(169)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6:4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注释】:
+ b7 l" X$ C) z6 H[1]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_) j0 v9 a$ N- B" O6 h% B! ?
1 U2 S  P+ j# Q) X8 m

4 C& s! F' {: v# ^. n9 v! e【赏析】:
! h* T1 D' H( l4 B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平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挚。% v( m% Z* {/ ]9 K  `0 B
  “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一样,平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 j! B3 `8 v# _0 d8 ]$ r
  此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烙樱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很显然。! j/ M" G9 b4 S, [% H/ I# G( `
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1 T& S2 D! s( W# Q5 ~3 B; j8 A0 d! I, g, }- C+ s% f
大型搬家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2-8-22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19) 鸡蛋(0)
发表于 2012-8-22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4 ^: I' V& x, @" |6 z1 M& n$ O5 |% i& U$ U' A9 T& }
$ G6 C1 z/ F. j& W% Q: K/ m
鲜花(328) 鸡蛋(0)
发表于 2012-8-22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不思量,自难忘。有时候,是回忆太多,无须特意去记起,它们就在那里。
爱到深处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8-22 18:5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amiable 发表于 2012-8-22 17:43
: D- g/ u5 G: C4 J$ s苏轼——《江城子》5 H0 X0 ?$ u1 p1 f* t* D
【年代】:宋+ {; |9 K# z. z0 R) v% r* f8 |5 C! L
【作者】:苏轼——《江城子》

2 |) B/ S3 a$ L9 {6 j: E喜欢这一首。谢谢分享!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2-8-2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到深处 发表于 2012-8-22 18:59 + U) J8 j' {+ U: m: V, m) R" N- U
喜欢这一首。谢谢分享!

4 h  ]4 Q/ M- R% L真开心你们和好了,太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0-14 22:41 , Processed in 0.149035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