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企业家7 I* L) k" y9 c! Y" ?2 t* F; a
5 e* U% x7 r$ V; Y9 U v2005年,40位中国人来到加拿大东海岸的爱德华王子岛。这个半小时车程即可通达的小岛风景尚可,但并没有中国人通常所言的“著名景点”,也没有可供购物的奥特莱斯这些人的确不是为此而来。他们来此的目的是放弃中国国籍,移民至加拿大。 $ L2 q. R' R. h/ x
- U6 W9 Y8 a/ H" J7 ]5 R
那时的加拿大很欢迎他们的到来。这些中国移民家庭合法资产经过严格考核,都已达到40万加元以上(相当于人民币256万元),并缴纳了10万(相当于人民币64万元)投资保证金。他们是中国社会眼中的成功人士,大多都对“投资回报率”很有心得。这40个聪明的、富有的中国人选择爱德华王子岛来入籍,是因为这里移民政策宽松、审批神速、语言学历要求低、个人资产限制低这里相当于加拿大的移民“特区”,在2002年成为该国最早获批设立省移民提名计划项目(简称PEI项目)的省份。 6 u0 n. u+ k2 `1 @ B |& s
) z$ ^! n8 G, L N' A
接下来几年,登上这个小岛中国移民几乎以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着,自2006至2009年分别增至180人、395人、760人、1015人。但他们对这个爱德华王子岛其实毫无兴趣。中国移民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跳板,华人较多的温哥华、多伦多是他们机票的下一程。 ( J" Z; }4 d( i( t- ~
. ]( ^+ d5 t$ T# B0 W% T, x1 q1 g6 a即便如此,这几千名阔绰的过客已经改变了爱德华王子岛。比如汽车经销商、房地产经纪人已经纷纷聘用懂中文的雇员;蒙特利尔银行(BMO)在ATM机里增加入了中文;一个地产经纪投资开办当地第一份中文报纸;亚裔餐厅及食品杂货店也出现在街头。这亦是加拿大政府计划的一部分,移民也是一项生意,它会带来人口增加、个人消费刺激,还有预期中投资项目带来的就业机会等。
1 b+ `3 h7 `$ e
; H5 t) s3 @5 @% h4 ~8 P但从7月起,岛上的商业经营者都已知道,接下来面向中国人的生意或许要清单一两年或者更久,甚至存在再也不会有中国人到来的可能。他们必须等待加拿大政府最新的移民政策出台才会知晓结果。因为从2012年7月1日起,加拿大移民局对于联邦投资移民申请将无限期停止。在有更新政策之前,这相当于加拿大对中国投资移民关上了大门。 无 忧 网 - 51
8 a9 s. H) e6 P& z( j7 e& j0 v. V' H, m, p
9 |! f5 {9 }3 T1 R6 J% y
/ x- c& a2 y! A- w9 `4 d6 a k! r4 ^% s: N3 J$ p/ x
“为什么加拿大不要中国富人了?”加拿大的《金融邮报》发出这样的疑问。但实际上,中国人热衷移民的国家,或许都会在最近一段时间内重新衡量其过去的移民政策。 : T/ |) z! y y+ N1 K1 Z; [; I
& j, o9 v. E( i- S) f
新加坡已经这么做了。这个对中国富人颇具吸引力的国家在7月份着手修改移民法上一次修改是在2004年,那次修改后的条款对中国移民颇为友好,但新政策已给出收紧信号。这很大程度上该国政府为了缓解过去一年中新加坡国民对外籍居民不满情绪带来的压力。 * P; p' [% P) ^3 n5 n* u
0 Y, @+ s* [' ], Q今年5月,在新加坡甚至出现“应将中国人赶出新加坡”的声浪。31岁的中国富豪马驰驾驶一辆价值900万元人民币的红色法拉利跑车,在新加坡市区超速闯红灯与一辆出租车相撞,造成3人死亡。违规、闯红灯、撞死人等等都使得整个中国富人的形象受到很大的影响。新加坡人担心,富人垄断房产市场,与中产阶级争抢就业和升迁机会,而普通劳动者的薪水面临下调压力。这起事件引发了新加坡人对中国移民不满情绪的普遍共鸣。
' T) Y, Z3 H6 u8 S像10多年前,开始席卷全球的中国制造所引发的惊呼一样,越来越多的中国裔移民也开始改变目的地国的社会、经济、政治乃至文化。越来越多出手阔绰的买家,越来越多的中文标识和服务,越来越多中式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越来越多的华人面孔的议员……这会引发什么样的文明的冲突?
* T" s% k' ^- ?, Y U6 ^9 Z8 C8 R' ]昂贵的门票
; {- f) O2 Q! f1 k
- i# Z8 h+ p% N' z! c- l X能够成功投资移民的,当然都是富人投资移民的资产门槛大多在500万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李先生即为其一他不愿透露真实姓名,他通过魁北克省投资移民计划在2005年抵达蒙特利尔,他在富人区买了一栋房子,收购了一家有20个雇员的旅店。在中国1990年代以及更早的移民潮中,极少人会有这么多财富。但这正是加拿大政府最愿意看到的“即时经济利益”。 - J( ^ [2 d" c+ _/ A: R, [
4 s' z4 J3 K6 e但是移民历来是争论颇多的社会问题。多伦多大学的社会学家Jeffrey Reitz说,让人能花钱买身份的做法是非常不妥的,在国际上都会产生很坏的声誉。 1 c- c2 L/ T! R" ?& Y9 E
6 O: ~$ Z w3 @4 Y在李先生给新加坡政府提供80万加元(约合560万人民币)5年无息的“投资”之后,他们就获得了永久居住权,而这笔钱被放入政府运作的基金中,由政府来运作,因此这笔钱是否真正产生效益取决于政府的分配和运作方式。所以加拿大的最新移民政策调整,不是他们不要中国富人了,而是还没找到更好利用这笔资金的办法。
+ \8 x6 ?9 Y. E7 T6 j: o1 y' g2 D& p
这些移民支付了高昂的“门票”,自然会有更多的要求,同时也促使这些人有意无意中也会更加“张扬”他们具备与普通人不同的标签。
$ L$ z9 Z1 l8 t0 d$ @$ U. e
u2 W6 Q% J. v7 f3 ~, }! r相比之下,目前火爆的美国EB-5投资移民项目,美国政府用了与富人移民共担风险的方式。100万美金投资2年,并创造10个就业机会,就可以移民美国。有钱的中国人不需要英语考试,不需要等待,1年左右的办理时间就可以飞赴大洋彼岸。在指定区域里,投资金额只需要50万美金就可以。这个只相当于上海一套房子的投资额,看上去如此诱人。美国移民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投资移民美国的移民中,中国人占了3/4,其次是来自韩国、台湾、伊朗和委内瑞拉的富人。这个趋势在2009年迎来高峰,在2012年的第一季度依然增势强劲,第一季度收到的新申请数相当于2011财年全年的73%。 ; V6 j; e4 k: x
' X; s. }1 y) y, D/ }2 |8 v这也相当于一种逆流的“招商引资”。美国方面以高达96%的通过率,以及美国参议院在8月2日全票通过了将EB-5计划延期3年的提案,体现了他们对于富人移民的欢迎。2012年,EB-5已经为美国募集超过20亿美金资金,并创造40000多个工作岗位。 对于目前失业率徘徊在8.3%左右的美国来说,富人投资为美国创造了更多的工作岗位,且不用给美国的财政带来任何压力。 ) L- ^4 {6 t; r ]4 s; S4 t
8 X% U4 S/ O% A T) P) t1 S7 Z# c
中国投资移民的财富已经创造出了价值。去年伊利诺斯州州长亲自来北京给中国富人介绍芝加哥O’Hare机场会议中心的项目。而如果你咨询移民顾问,那么夏威夷机场、拉斯维加斯赌场、芝加哥老年公寓、南加州综合购物广场、佛罗里达市政中心等种类繁多的项目等着向你介绍。可以说,早期中国移民的钱被投到了美国的公共事业上,包括公路、铁路、桥梁、航空设施、电厂、停车场、废水处理设施等。但现在美国移民局批准的区域中心数量越来越多,仅5年时间,就增加了将近20倍,达到近200个,所建内容也五花八门。 9 h; J+ Y2 |5 r% C4 K, h6 ^
- m4 a I0 S* @! R2 ~
以“加州橙市医疗广场”项目举例,招募10个EB-5投资人,占7%的股份。其中100万投资用来购买地皮,建成2层医疗大楼后预期出租率95%,以此来达到4%左右的年收益率。但是这个4%的收益率根本不是中国投资人关注的。
9 b5 z& H* `; B3 ] V( f
N! M: c ]$ n8 n2 Z5 T# b0 }生活在别处
% s. \( `+ o9 \& b1 j
$ ]- A. x; b: D( z+ iEB-5项目回报率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带来的回报率比起来不值一提,中国移民并不在意。山东大学移民研究所宋全成教授说,这种投资移民通常都假投资、真移民。
" ~8 U6 c" I8 X. ^3 G. k. V9 h# B- V- `$ x; i$ J! f+ O1 M6 H8 R
对很多中国富人来说,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高福利发达国家为移民目的地的投资移民,是拿钱去换一个身份、去投资给孩子的未来,靠这个身份会享受免签证等待遇,方便自己的全球化业务。这才是他们真正的动机。 6 `* P2 o: Q# L' q
- m/ l: R4 F$ b这便是中国富人对当地经济产生真正影响力的先天不足。投资移民,带去资金,无疑是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的。但是他们的投资只是满足最基本的条件,主要事业仍然在国内。他们对自己加入的国家经济并不关心,也不会有真正的实业投资。 # |8 t3 f. C4 Z* Y" K5 i( k* s
7 h# G+ b$ j# |% l& D3 ]* Y已经移民国外的新加坡籍华人郑卓说,真正移民在国外做实业的人不多,其实企业家也不愿意移民,因为转行不易,实业在国外生存很难。现在移民国外的富豪多数做贸易,另外有一些,过去在国内做实业,移民后将业务延伸到贸易领域。 1 k$ G5 }6 H a' s- m
. X' M! j: [, V: p
中国移民在国内的财富观念,对一些华人喜爱居住的城市已经产生了冲击,比如他们每到一地就会热衷炒房。“在中国买房子,只可以拥有70年。但是在美国,这块地就永远属于我了。”美国南加州一名房产经纪人说,“我的客户就是喜欢买‘永远’。”
, O, U/ W3 A2 o4 s5 m- m N0 e% V& C
“中国买家不讲价,我们对此也很吃惊。”高力国际北亚区董事总经理柳维伦称。中国买家关心的是移民、贷款等技术环节,没有人对当地房价过多关注。
& Z. {) }; K2 T4 N% k
- M1 E6 P8 D' s中国投资客的阔气程度与他们在当地受到的礼遇成反比了。去年7月开始,澳大利亚对外国人实施房屋限购令,这在号称自由市场的西方国家实属罕见,看来对外国人(以中国人为主)在澳大利亚炒房,当地人已经忍无可忍了。 51.CA
$ o% }8 o5 i0 F8 _) W8 z( c( ?9 b
中国社科院2010年《全球政治与安全》报告显示,“中国史上第三次移民热已经发生,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移民输出国家。”旧中国给世界供应的是贫穷潦倒的工人,他们用血汗去为美国修铁路。和上世纪70年代末的“偷渡客”和90年代初的“洋插队”这两波也不同,如今中国人搭乘的是一架“投资者专机”,携妻带儿举家离开的他们者顶着“投资移民”的帽子,是去援助金融危机下的美国建设、加拿大发展的。 但中国移民迎来的却不是感谢之声,他们甚至已经有了一些不好的名声。加拿大白石镇华裔“小阔佬”违法飙车被扣留的事件、前46岁的张慧琴在加拿大考驾照时试图贿赂考官,都在当地居民中引起广泛讨论。
% v4 o1 @/ l$ [/ \) I2 r8 F% d- f, A4 p) Z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中国移民来说,他们并不想特立独行、招摇炫富。他们只是在学习,试图在文化上融入新环境、让自己被社会接受。可惜,这并不容易。 ; a) k2 W7 q, T9 g2 q
* j+ [( o& h( X' c( t! W$ u
美国移民政策研究所通讯与公共事务部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的中国内地移民以英语为主要沟通语言的人仅占7.6%,英语很好的人仅占26.9%。对于移民的中国富人来说,语言关更是难以逾越,因此在当地的社交圈子非常窄。另外,适合华裔移民的专业工作难找,“本地工作经验”这个要求就把很多人挡在门外。移民法国、德国的女性,移民后的生活主体就是生孩子和照顾孩子,因为生孩子获得的政府补助比他们工作可能还高。 6 C0 Y' K+ H* }& Z
' H* Y/ j% h9 w+ R4 m
在当地难以寻找到合适工作,以及中国机会的众多,让很多移民成功的人继续穿梭两地过着“候鸟”般的生活。也有很大比例的人,在拿了“身份”后立刻打包回到中国。这些人,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融入当地生活,邻居如何、社区如何都不在他们关心范围。 0 I1 u" z1 e- d
“在西欧等国家,你那张黄色的脸就意味着二等公民,这个在操作层面上的歧视会让很多中国移民难以获得真正的归属感。”在德国留学的Wendy说。
$ T: n9 r) U) L
2 O3 W5 i' l) b相比这些生活在那里的人,疯狂购物的中国游客反而成为一个更强烈的文化符号,冲击着很多中国人在乎的国家和地区。西欧国家的商店里中国导购员已经是必配。中国人就像五十年代的美国人、六七十年代的日本人一样,让西欧的老板有复杂的情愫。 * V# \0 v9 c7 O( J
: |* W7 z, q- Q在香港生活的Eva拍了一组反映内地学生在港生活的照片,被记录者大多是在香港读书然后留下工作,希望7年后能拿到香港的身份。对于他们来说,学习粤语、练好英文,守各种规矩、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必修课。他们要做的是学习并主动融入。但他们建立起的形象迅速被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摧毁,更多香港人记住的是那些来港生子的大陆人。
6 {9 v1 O6 T* _; P) |$ k1 h
* E: z& O, V1 E f+ [4 W那些真正影响中国移民声誉的“坏家伙”当然是少数人。但随着更多投资移民者涌向海外,中国移民与移民地的冲突将会更加频繁。毕竟这次移民潮才刚刚开始。% E( j/ S9 S2 p$ I% ?& c% e- ], A* N
真正居住生活、想要扎根在当地的中国人都在经历艰难的社会融入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