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菀荭
* z/ A* a$ m' a+ s b7 D* u P( L# w
5 A" q: S9 T/ m* h Z/ W人性中的操纵慾-----从女婿甩丈母娘耳光想到的% h. P& t J4 D6 R
: W8 s O1 o0 L* b( O% M. \
在近年的老人社区义工活动中,遇到过不少来带孙辈的父母与子女关係不能融洽的咨询。有时接待的是这样的小辈,他们向我哭诉,与他们的父母相处是多麽的困难;有时接待的是这样的父母,他们向我控诉,他们的子女是如何的不孝,以致他们几乎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k/ o5 Z3 V+ f6 l
: h1 u U+ ~/ n4 A; J" O/ n
许多人告诉他们,这是两代人之间的隔阂,不可避免。事实上,这不是能简单地用「代沟」来粉饰的,更不必稀里煳涂地把它当必然来接受。以我的经验,这类父母与子女关係会发展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的,往往是冲突的一方或双方,人格中的控制欲、操纵慾都是过于强烈的人。
+ M! p2 i9 ?& _* [" m# ~/ x& U' {1 D; X6 a, i( A
控制欲和操纵慾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是人们在人际关係中的一种基本需求。在人与人相互关係中,为了与他人建立和维持影响,人都有较优越的地位和较高的身份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控制、支配、影响、超越和领导别人。操纵动机就是由这种需要派生出来的。
2 m. d) y2 z2 V `% [3 g8 u; p5 y" p
+ k* _" A$ a) d" u9 r& A8 \5 H2 b人们的操控行为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只是由于各自的能力、力量的不同,以及角色、地位的不同,表现方式五花八门、多种多样。有的是主动发出操纵行为,他们需要支配别人,以权威、智慧、力量来谴责、指挥、恐吓、征服他人;有的则被动发出操纵行为、以自己软弱、无助、退却、受害、需要被控制的方式,发出貌似被动、实为操纵的行为。如「因为我有病,你们大家都要让着我」的孩子的眼泪,或者「你再气我,我心脏病又要发了」的父母的歎气。不论操纵的表现方式是如何地多姿多彩,我们还是可以把它们区分成三种类型:
6 p4 M1 C% H9 O9 O: U( i4 T3 t& c' E) i( U) y" h( H
第一种是「因为你怕我,所以你要听我的」型。操纵者通过表现自己的力量、智慧、计谋,显得高人一筹,取得主宰权。他们信奉最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相信「如果我有权力,那麽谁也不能伤害我」,处处是一个斗士,生活就是一场全面铺开的战斗。; G1 E, A) n# U( K' Y l
1 V8 C. O7 F- f( Y
第二种是「因为你欠我,所以你要听我的」型,操纵者通过施捨、付出、给与,把他人置于受惠者角色,取得主债权。这种类型中最易被人忽视的是「因为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操纵方式,那是一种有条件的爱,条件是:你要听我的。所以,它不该归为真正意义上的母爱、亲人之爱。因为真正的母爱、亲人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4 z6 V( q6 `9 S% _: I
; a8 Z! @" Y5 e# _/ B0 d* L第三种是「因为我是弱者,所以你要听我的」型,他们以懦弱,自卑感、无助感强烈,表现得自甘从属、依从他人;以需要受人喜爱,得到他人的关注、帮助、保护和照顾的方式操纵他人。. I/ ]* W4 b. y! U/ @% H0 I4 `
8 g: \5 m& [* d4 d3 K# S4 x, x+ @在上述每种方式中,操纵者都在寻求从对方身上获得一种满足,而这种满足恰恰是建立在别人不愿对此进行付出之上的。因此,它使被操纵者常常感到自己被人套上禁锢咒,愈来愈累,负担愈来愈重,而渐渐对这种关係产生怨恨,由此引发人际关係恶化,造成人际冲突。
3 @# v( l w& z4 A' {; P( N2 N; N对于这些来咨询的人,我常常给出的建议是:5 D9 a2 c9 _( a9 g9 B, M9 D/ R
* O/ f9 F$ t$ |' s8 n$ n: d掉转头,把操纵、控制的对象从「他人」改为「自己」。即操纵、控制自己,让自己不发出或少发出操纵他人的行为,把旺盛的精力和时间转用在发展自己的潜能上。因为操纵他人行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自己的领地、地位的安全感是要靠控制别人、由别人给予的,是通过外部力量使自己得到满足的。但他忘了,别人是靠不住的。只有靠自己强大,才是自己安全感的可靠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只能靠别人而不能靠自己生存的人,只是半个人。
' T9 z" p- {, S% N6 x5 j* s- r* ~' p% ~1 v9 N- S% b
可能的话,暂时脱离环境。因为环境和意外事件是操纵发生的情境原因。一个人究竟有多少操纵行为及操纵方式如何,还取决于他所处的环境。有的父母操纵慾很强、或者属于专制型的家庭中,他们的养育方式,让孩子很容易塑造成被操纵者,以委曲求全来保持着家庭关係;或者成为叛逆者、反抗者,孩子们我行我素,不能控制自己。因此,在一个充斥着操纵者、控制者的空间,适时地脱离这有害的环境,退出恶质的人际交往,对人对己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j+ a4 r( y6 l# E1 R
$ @6 V1 P+ [* r4 p0 F学习与他人建立和发展一种健康的、接触的、而非操纵的人际关係。所谓接触关係,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互不成为相互负担的关係。一方面,自己易于响应别人和帮助别人,但你的付出绝不出于强迫,而是出于自己意愿;另一方面,把别人的给予看作是对自我的友好的表示,并完全肯定他有权选择与自己的相处方式;既不要求他人做他力所不能或他不愿意做的事,也不在别人对自己的付出没有兴趣接受时,去企图说服他,强求他接受自己的给予。总之,接触关係是一种互不冒犯的、保持往来又不失自我的、友好的交往关係。是一种无条件、无约束、充分开放的自在关係。界入与撤离是以不损害他人而自我控制的。
1 P+ z ]& B! N6 a: q9 y2 m0 [7 r5 d+ r5 R: A, [$ u3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