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8|回复: 1

[加国新闻] 孩子该读什么专业?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4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jane820 5 ]  h$ y" j$ v$ h1 `( W5 _9 d7 {9 N

+ {/ R% O# |$ y* A( z" R/ Q这是为《孩子该读什么专业?》这篇文章写的第四篇也是最后一篇文章,有网友说以前我的文章也曾引起争议,没见这么大动静。这次这么大动静一是因为文章上了网站头版还上了报,标题还换成了比较吓人的标题,很多朋友也和我说这篇文章;二是最近几年看到我们这一批、这一代移民的孩子陆陆续续上大学、找工作、工作的一些经历,有一些感慨,如果我们当初对加拿大的高等教育和就业市场有更多的了解,我相信孩子和家长在做选择时会更理性,考虑会更全面。所以就写下这一系列的文章供后来者参考。 / h0 W  s2 s2 S8 [" Q) D( m

$ ~# ]2 D, g# A; i3 Y, ~7 I有网友说我没经孩子同意就写孩子的事情不太妥,孩子可能很低调。儿子确实极其低调,但学商的人一味低调是不会有什么出息的,所以儿子不是任何时候都低调。他曾说:过去我被人帮助,现在我应该帮助别人。所以他不介意我写他,在他看来妈妈写他是想帮助更多的人,就像母校请他回去和新生talk一样。孩子想得很简单,我们成年人多虑了。 9 w: U# s0 ^! R8 O! T) }

/ {* }& @! j. F  V. ~在《孩子该读什么专业?》里我谈儿子的个性、人格、综合素质在多大和Schulich两所学校的收获让某些网友认为我在褒谁贬谁,我想这是理解上的偏差引起的误解。我觉得父母能教孩子的很有限,父母的责任和父母能做的是教孩子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把孩子推向能给孩子最好教育的环境,那个环境里的老师、同学、整个学校的环境会教育影响孩子,而最适合孩子的也就是最好的。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有自己的教育思想、校风和培养方向,应该根据孩子的特性、个性、需求去选择。 / m' l% z9 @( {* n$ N! r+ t( Q. Z
  o: r( ]1 A6 y% x
在我看来多大和Schulich都非常适合我儿子,他在两所学校都收获很多,只是每所学校的教育思想培养方向有些区别,他在两所学校的收获也有所不同,而这样的互补对他十分有益。所以很多用人单位更喜欢不同学历在不同学校读的毕业生。对两所学校我都非常喜欢非常感激,而特别感激Schulich是因为Schulich改变了儿子的个性。从初中开始,儿子每个学期的report都是initiative有问题,我们push他22年都没改,经过Schulich一年的培养教育他改变了。
. p" x) D2 Q# Y
5 D  C2 D% u6 w7 z+ L: h8 ~从中国来的大部分技术移民都是学理工科的,对加拿大的商科不太了解,即使是现在儿子学了商科,我也只是了解一星半点。我和先生都学的工科,中国人重理轻文的思想我们也免不了俗,所以当初儿子选择学商科时先生很是不屑,觉得他是怕吃苦知难而退,儿子工作后我们才知道其实在加拿大学商科并不简单。
. z! f/ d# [' m; t! G9 U6 u* z
$ s4 s1 A; D- v5 `4 g- z7 @在我看来在加拿大学engineering、life science和学business、social的一个很大区别是学engineering、life science的每个学生每天功课都很多,非常忙,而学business、social的学生相比之下功课轻松很多,大量的时间需要自己看书,需要自己安排参加社团活动,所以有的学生很闲,有的学生很忙。而engineering、life science的学生忙和business、social的学生忙区别是一个是学校安排的忙,是被动的忙,一个是学生自己主动忙。说明在加拿大学engineering、life science很辛苦,很难学,但个性被动需要环境约束的人也可以因环境的逼迫取得不错的成绩,也可以学出来。而这样的人学business、social,就很容易被淘汰或垫底,所以治学严谨的商学院的优等生比较容易找有良好职业发展空间的工作,通俗地说就是公司里那些培养后备力量的职位,是为有上进心、个性积极主动、有良好自我约束力的优等生准备的,这一点有别于工科毕业生,公司招应届工科毕业生时只会考察是否能胜任技术工作而不会考察将来是否能做Manager。 4 c, y* V7 N" t- P. b* ]" D
0 z, _1 ]7 B* s& u( S) A
以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个性内向的人不适合学商科,所以我很为内向低调的儿子选择学商担心。其实最重要的是个性是否积极主动,因为个性积极主动反映在生活态度和学习工作态度上就是正面积极的,而且不是每个公司每个职位都需要外向的个性,比如投行需要aggressive的个性,而儿子内敛稳重的个性正适合商业银行,即使在金融行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选择走技术道路还是走管理道路。
5 m3 x# `0 a/ X9 l- ^- f* {
$ L0 C1 ^$ Q( B7 Z, X: m, {6 x8 r1 ]儿子刚工作时,我们觉得他个性内向更适合走纯技术道路,就建议工作几年后去读个博士,可儿子不同意,说博士做的那些工作太枯燥乏味,我们当时不太认同,是后来一位在读博士跟我说的一番话才使我真正理解了儿子。当时在读博士的老公数学金融专业博士即将毕业,费了不少劲才在一家金融公司找到一份类似实习的工作,她说因为他们夫妻俩都是留学生,硕士毕业后没拿到工作签证,为了留在加拿大只得继续读博士,否则他们不会读。她劝我不要让儿子去读博士,读博士后绝大多数人都只能走纯技术道路,因为对博士open的职位就是那些纯技术的,职位很有限,上升空间也很有限。但因为他们的英文说和写不是那么自如,所以想走管理的道路也十分困难。对硕士open的职位则面比较宽,技术、管理两条路都可以,而走管理道路上升空间是无限的。之前跟我说类似观点的朋友不止一人,但没分析得这么细,这番话让我茅塞顿开,儿子未来该怎么做顿时清晰了,即选什么路就读什么书。
! d. A5 W/ n4 M# L, H9 V9 H
0 O2 q; m8 U5 N' [3 l3 h其实在加拿大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什么样的学历配什么样的工作、配什么样的职业道路,不是书读得越多越好,学历越高越好,也不是学历越高工作机会越多,不是学历越高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越大,更不是学历越高收入越高。 info.51.ca . }! e5 t0 U3 T

( N, W0 |+ T" I9 m) M; m# X2 e2 Y5 j最近听朋友说她的小儿子颇受启发,在此分享一下。朋友的小儿子大学商科还剩一年毕业,可他不想毕业后马上找工作,而是继续读画画(写生、油画等),因为他特别喜欢画画,觉得如果不学会终生遗憾,而且他希望将来做的工作是他的商科专业和画画能够相结合或有联系的工作。他为学画画做好了充分准备,就连学费也是自己平时打工一点一点攒起来的,他对父母说:我学画画后两个专业合起来找工作会容易一些,而且我不要你们负担我学画画的学费,只要负担一点生活费就行了。孩子为自己的爱好和梦想规划准备了几年,既想好了学什么、到哪里学,也想好了今后的就业出路,甚至连学习的费用都是自己做准备,真是个成熟懂事的孩子,值得很多年轻人学习借鉴。
$ X/ c- a8 ~: ~+ C. d& W8 }$ F
2 f* W$ _7 m/ C  \) C再啰嗦一下教育问题。有些人把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等同于落后保守,认为这种教育思想教育不出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我的一个表舅父亲是国民党的立法委员,家里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家教,两个儿子一个是美国的航天专家,90年代几次到中国航天部讲课,一个是美国联邦政府的高级会计师。去年我去高级会计师的表舅家,一进家门就看到最显眼的位置挂着老父亲写的家训,表舅说如果不是父亲的严厉家教,他这个吊儿郎当的公子哥儿就不会有今天,把父亲写的家训挂在家里最显眼的位置就如同父亲陪伴在身边。虽然儿子都出生在美国,表舅家家教的主旋律却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两个儿子一个是美国联邦政府的法律顾问,一个是IBM的电脑工程师。前面文章里提到的一位朋友,家教的中国传统色彩更浓更严,两个女儿都是电脑工程师,儿子30出头就是一家大公司的VP。朋友的两个女儿都跟我谈过父母的严厉家教,都没有抱怨,而且这两家的孩子都特别孝顺。两个秉承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家庭都教育出了能适应现代社会的人才,虽然不能以点概面,但至少说明这种教育思想并不是一无是处,中西方教育思想都有其优点也都有需要与时俱进改进的地方。
5 X, a6 K& }2 k! P+ Y% p; v+ @9 C
' P3 c' F1 K9 z5 ^3 l我的教育思想很加拿大化,强调平等—和孩子是平等的、自由—允许孩子表达不同意见甚至拒绝我、尊重—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和尊重他们的隐私。我会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给予孩子不同的关心照顾,孩子童年时感情和生活上给予悉心的呵护和照顾,青春期给予理解和帮助,高中大学期间给予指导和尊重,工作和成家后给予尊重和自由。我觉得妻子太强势丈夫会弱,母亲太强势孩子会弱。很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总是教育、希望孩子听话顺从,孩子大了又希望孩子独立强势一点,但一个从小就习惯乖巧顺从的孩子长大后多半还是乖巧顺从,一个在家里都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不敢说“NO”的孩子,又怎能期望他在社会上有胆量表达自己的意见呢?大儿子的成长经历也教育了我,让我知道两个儿子都缺乏自我约束力和自我驱动力,需要父母督促和外部环境推动,所以他们该去竞争激烈治学严谨的学校,至于哪所学校治学严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 ^" B0 p+ ~) H/ R$ [

) B& H5 E" g" p3 U8 S最后不作任何评价地讲一个真实故事。 / A6 D* [) i6 X' y" F; _4 B

5 a* |0 g. {$ K- \朋友的大儿子本科在滑铁卢学的计算机,毕业后在一家银行做IT,几年以后在Schulich读MBA,MBA毕业后去了香港一家投行工作,(很多人以为投行是做投资的,在此介绍一下,投资银行做公司上市、公司合并等业务,而商业银行不可以做。)工作几年后去北京发展,先后任职于世界级的大公司,现在在北京一家外资公司任CFO,公司CEO缺人时他还兼任CEO。去香港之前儿子跟妈妈说:我要趁年轻多挣点钱,争取早一点退休。所以他一直很努力工作、挣钱,挣了钱以后在多伦多买了两套房子出租,房租给妈妈用,每年给妈妈买机票去世界各地旅行,每年至少两次回加拿大都会给妈妈钱还要买贵重礼物给妈妈,儿子跟妈妈说:想花钱就花吧,花完了我还有呢。 3 i8 t. V+ N3 N8 W; q" _

' q' h# u! n8 o+ F3 h" x朋友的小儿子本科、硕士、博士都是在滑铁卢读的计算机,从小学习成绩特别优异,属于最top的学生,博士毕业后在加拿大工作了几年,然后去华尔街的一家著名投行做IT,工作很出色,年薪十几万美金。虽然薪水不低,但和哥哥不在一个数量级上,而且在纽约生活加上不太会理财的太太,一家五口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时不时需要妈妈资助一下。朋友觉得小儿子一分钱积蓄都没有,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一家就得陷入困境,更不要说将来三个孩子读大学的学费从哪里来,所以朋友有一套房子准备在小儿子的三个孩子读大学时卖掉给他们当学费。朋友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区别是:大儿子时不时就会给妈妈打电话问好,小儿子从来想不起来要给妈妈打电话问好。 + m( k. _0 w8 F# ^" J1 [
) z& v2 I3 @+ p) E) ^5 I  R
朋友两个儿子的不同经历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可以说明很多问题,各位看官自己体会吧。 , A* L2 ?# Q8 P8 }8 b8 E, \) d' t; e

( [4 W7 z0 q, t6 S/ E* f
老柳教车
鲜花(140) 鸡蛋(0)
发表于 2013-5-15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儿子还没有老婆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9 01:17 , Processed in 0.135833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