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13-5-1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2013-02-27 13:22:34 万维读者网
6 l9 I p* j/ d: I. |
* u$ a, _1 r7 t6 r% a& j/ v- L q玉米在萨省试种成功 中国玉米进口量暴增
- r9 a% j! d/ Y2 N4 k据萨省消息,美国南部的大范围干旱造成玉米价格高涨,玉米全球价格在2011年2012年每年涨幅都超过100%,也引发了没有玉米种植习惯的萨省农民纷纷开始试种。据萨省GOVEN地区去年试用玉米的农场主MIKE透露,去年该农场试种了两千英亩以上的玉米,收成情况良好。每英亩产量高达100蒲尔,每蒲尔的价格高达9加币,与其他农作物相比,玉米的收入几乎是最好的。
% H7 ~: h: W8 y9 d3 B
n$ H# s. \. P9 t ^; N中国对玉米的需要求十分巨大。2012年中国进口玉米的总量是2011年的19倍多。中国的对玉米的巨大需要也引发了一些华人农场主的种植热情。据业内人士介绍,随着耐寒玉米品种的开发,在萨省大范围种植玉米也越来越成为可能。目前已有部分农场计划大范围种植玉米。0 {: b% h2 X: Z* I
1 @( O* A: p* J/ c# ?, T继大豆之后,玉米也在逐步成为中国需成规模从国际市场进口的重要大宗农产品。
* n3 x3 X' U( k& K( _! t; l/ Q" E7 o# w; }! z5 \* B: Y
曾经能够与美国比肩的第二大玉米出口国中国,2010年反而累计进口了157万吨玉米。而今来看,玉米进口逐步“常态化”,已成难逆之势。
' S* G4 g, u5 h+ Z# P, }, u4 t, z" _& K9 g" f, o
与玉米进口持续增长形成对照的,则是国内玉米产量并未减少甚至大幅增产。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预计数字显示:2011年,国产玉米将迎来大丰收,产量或将达到创纪录的1.83亿吨。8 D# C8 u8 Q, W
4 ]7 }) K7 X# P8 \6 f
造成“增产却进口”形势的原因,在于国内玉米需求的超常增长正在逐步打破玉米供应的“紧平衡”态势: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快速推进对饲料需求的勐增,以及玉米深加工行业对于玉米的刚性需求难以调控。
: i: I4 Z5 P* i- ]$ H; l
5 j$ |3 }+ c0 k/ ?' d# y" _0 C有敏锐的市场人士观察到:从今年起,在官方的口径中,玉米进口已经“不再是那么敏感的话题了”。* p- ]7 r6 J O' B9 t2 a. E6 \
$ C1 K, k* ~2 p; E2 i7 f但国际市场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在7月份中国一次性向美国订购53.34万吨玉米的消息传出后,国际玉米价格再次出现勐涨。业界担心“中国买什么,什么涨”的厄运,会继大豆之后在玉米领域出现。
* t% L5 \, V9 Q3 E p2 H7 l; {9 j# W( w+ `' L- K" t0 o
据中国玉米最大的进口者中国储粮管理总公司(下称中储粮)透露,到2011年底,该公司的玉米进口量将达200万吨左右。在全球玉米出口日益吃紧之时,仅此一家公司进口需求增长的影响,已不容小觑。. t: U8 x+ X6 y) L; k
* n, O6 v- g5 E' g2 E9 l( C) r
当下,中国玉米自给量还有一定增长空间。但在玉米进口常态化已成定局之下,如何避免“高价进口”,仍是待解难题。
' G3 K* o; s) S7 _+ I0 o1 J7 E) B v5 p4 o
多年间,中国一直在国际玉米市场中扮演出口者的角色。在2003年时,玉米出口量甚至达到了破纪录的1600多万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