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11|回复: 11

ZT 中国学生在美常春藤大学退学率达25%

[复制链接]
鲜花(1005) 鸡蛋(11)
发表于 2013-9-29 1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虎妈的战歌一响起,正当美国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中国人很得意的想:「教育孩子不是早就该这样吗?」虎妈严格要求两个女儿读书练琴的场景,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很熟悉,却也引发出见仁见智的看法。 1 D5 U  H1 t3 d6 q
9 U7 n$ ], E  @
  在全世界百大最佳大学的排行榜上,2013年美国独佔40名,这个数目多年来都很稳定,世人公认美国教育质优量佳。这个刚过237岁生日的年轻国家,在教育上究竟有什么特质才能缔此佳绩?美国的家庭、学校、社会在教育下一代时,重视什么?在美国的中国父母,是典型棒头出孝子的产物;现在要摇身一变,成为美国籍孩子的父母,受到最强的文化冲击是什么?该怎样截长补短,才能使孩子尽收中美文化的精华? 5 q0 Q" [" K/ |5 p* ?/ |: ?5 D$ c

0 F; T. O$ V5 U! @( V0 M9 q3 }9 _  现在的大陆人,就像20年前的台湾人,千方百计要把孩子生在美国,错过了生产期,没问题,孩子的任何年纪都可以考虑送到美国。不要说所费不赀,就算以夫妻离异两地,孩子失去与双亲或单亲朝夕相处的高昂代价,也要前仆后继的送上飞往美国的班机。等到孩子开始英文比中文更流利,又因长期缺乏接触,孩子变得比陌生人还陌生,一句话也讲不上时,家长们不禁要问:「难道这是我当时所要的吗?我真的给了孩子最好的东西吗?」 4 e% B( h- e, z

* J5 ~9 i: w/ W, _  最近的一则新闻指出,中国许多资优生,由于父母经济条件允许,选择进入美国最佳学府长春藤联盟大学就读,但退学率却是惊人的25%,为什么?
% n( c% g2 a& l. o. U7 y
! e4 W8 a0 x* ]' w- N/ R  要探讨这些问题,不妨从中美教育的不同谈起。中国人和美国人对待孩子教育的差异,从下面几个例子可以一窥端倪。
* \" ?5 e! J4 Z( B
- [7 W- I2 n0 t# m" X. k8 p+ {  学校这样做!脚有多大 鞋就多大 - w# q/ h) _( @  ]& ?$ O% ~

, E4 r4 o+ W/ [1 u; }- i2 t  9月份新学期才刚开学,认真的父母已经开始为孩子规划来年夏令活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的青少年才艺营(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以学业表现筛选从幼稚园到12年级的学生,或网上授课或办夏令营。这个对全球60几个国家招生的才艺营的课程偏重数学、英文、电脑、第二语言,是最吸引中国父母的课程。中国父母对孩子能挤进这样的才艺营都免不了有点小得意,觉得孩子已经朝长春藤连盟大学又靠近了一小步。但进去一看却大吃一惊,几乎全是亚裔孩子,华裔又特别多,白人都到哪里去了?
( M1 m$ c# Z4 b1 i$ T) U) I7 O2 V& K) y$ ~2 z) S4 T
  白人父母也没闲着,他们给小孩找夏令活动的最高原则是,活动以孩子的兴趣与专长为主,而且尽量跟学校的活动不一样,如果学校的活动是学习,假期的活动就是玩。球类运动、攀岩、体操、露营、骑马、划船、潜水、旅行。家庭环境比较好的,一放假就全家直奔海边或山上的度假屋,家境小康的也在附近社区活动中心找各式各样玩的花样。中国人认为,暑假是最佳让孩子补习超前的时候,美国人认为只有功课跟不上的人,暑假才去念书。
4 Y9 B/ K; Y, Q* q( }0 k' Q9 T, C! T! w% e) m1 I- M
  学期中如果有学测,学校早早就会通知家长,前一个晚上让孩子早点睡觉,第二天早上务必给孩子吃早餐。饱受填鸭教育熏陶的中国父母,前一晚总还是不放心的问孩子:「你要不要再读一点什么?」孩子一无考前大猜题,二无参考书,让他读什么呢?老师和学生都相信,学测最重要的目的是测出实力,不是好看的分数。
& U' {0 i8 p* h& c" j5 U! ]7 E; a5 p  O5 R0 E
  如果有机会在美国参加中、小学学期末的颁奖典礼,那对中国父母才真是教育。台湾的学校颁奖典礼,从县市长奖、校长奖、书卷奖、大奖小奖,清一色全围绕着学业成绩,观众在台下言不由衷、有点无趣的鼓着掌,下意识的看着表,到底还有多久才完?美国的学术奖,还没注意就已经发完了。最大一部分是运动奖与社区服务奖。特别的是,运动得奖的很少是因为个人表现,或打赢了什么比赛。篮球校队的安德鲁不抢功,总是适时传球帮助队友得分;水球校队凯蒂,每天牺牲午餐时间,帮助受伤不良于行的队友换衣服,参加练习。当得奖的名单一公布,全场欢声雷动。不管认不认识得奖人,大家都想给他们鼓个掌,因为他们不自私,为团体最大的好处愿意牺牲自我,这样的公民教育,无论是在家庭、学校、或社会都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
3 B+ e& K* S% U: K8 L- p& D* m7 O
  张俊彦的两个儿子到美国时,一个上高中,一个上初中。在台湾时,所有的课都在同一个教室,学生们不动,老师跑教室。美国却是老师不动,学生跑教室。每天把大背包存放在自己的柜子后,就开始找教室。每个人每天每堂课都要很警觉很独立的分配时间、分配资源,早上四堂课,要交的作业、要带的书、要考的试,该做的实验,分秒都挑战他们组织与独当一面的能力。
! X% r& [( H4 z3 r$ C1 @+ e, Q" ~3 D* l: M) ~9 u
  学生跑教室的另一个好处是,学生可以跟能力程度相当的同学一起上课,所以孩子可能英文跟这30个学生上课,数学跟另外20几个同学上课,一个学期下来,跟全年级几百人都可能在不同的科目同班过,可以扩大学生的接触面。这样说好了,美国的中学教育是看你的脚多大,再给你配适合你的鞋;相较起来,台湾与中国大陆则是不管脚大脚小,鞋子的尺码全一样。就连8000个秦俑兵团都长相各异,均码鞋穿了能走路吗? 1 S& W+ Z; W0 m* W% `! `" Y; ^

( X9 d8 |, G0 ?# u  老师这样教!学做自己 容纳异己 # k  m: h3 B& O; ?7 X
3 z6 ^  S. K) `9 d8 E, ^2 }4 E
  刘晓君为了女儿要进大学,很认真的参加了几年升学顾问补习班的座谈会。女儿如愿进了布朗大学,她还是继续参加,因为她真的很想透过大学招生标准,寻找美国教育最想培养出怎么样的人材。最后她归纳出,百变不离其宗,美国讲究个人独特性。
4 u# F) o$ J0 R2 _* K1 H+ G) z: L; M
  偏偏这个独特性在东方的教育体系中,是个死穴。
4 z. n0 q9 Y0 s7 z( s; j
7 ^0 q4 k" U; Z  东方人注重家庭与群体,孩子进了好大学,街头巷尾放鞭炮,不是为孩子庆祝,而是因为孩子光宗耀祖,让全家族的人都有面子。韩亚航在旧金山摔飞机,全南韩人都觉得让南韩人颜面尽失,西方媒体觉得不可思议,一起空难为何与国家荣辱有关?
  U3 ]9 f4 M& Z  A* w7 g
: i  l+ U! H- _7 g) k, L) P3 [  在群体重于个人的价值观里,个人的发展相对受到限制。
- H" B& i+ U4 Q( A* j& q. G  \5 T  Y$ L( {9 n. S4 N
  怎样可以培养个人的独特性?曾任加州北半岛中文学校理事的罗湖心指出最基本的来自对个体的尊重。
  c9 d5 X6 t+ x7 F2 ~  _& K
& s! K; A9 `/ J+ O9 ~  在学前班里,约翰抢了查理的玩具,过来调解的老师问约翰:「查理正在玩这个玩具,我知道你也很想玩,但你有没有问查理你可不可以玩?」很简单的一句话,查理的主权受到尊重,约翰也学到玩具在别人手里,不是力气大就可以抢东西,得好好商量。
, Q: K4 q; M9 y4 |4 m: O# N- W: Q. ?6 E9 D5 J8 r0 X
  同样,小明抢了小华的玩具,老师过来以责备的语气问小明:「你为什么抢他的玩具?你为什么不听话?」小明那里知道为什么,听话只有让老师的工作好做一些,却让他没办法玩到他想玩的玩具,他没有学到要尊重玩具在别人手上的这个事实。 7 [' S! X" H; e8 t
# X4 ^* E" e4 ?9 T  S! n9 N- f
  马福意的女儿在小学时,中文学校要用「尊敬」两个字造句。她向女儿举例「小朋友要尊敬父母」,没想到女儿马上说「父母也要尊敬孩子」。她跟女儿解释,中文的尊敬限于晚辈对长辈,由于英文只有respect一个字,所以正确的说法是「父母也要尊重孩子」。同时她也深切了解到,在西方社会中,孩子从小就被教导每一个个体都该受到尊重,他们尊重别人,也期待别人尊重他们。
, ?" W. d. M( ~/ ]! F) K5 K% J9 b, O, @
  在美国的中国父母亲,如果提早了解到美国教育对就算是很年幼的孩子,都给予相同的尊重时,等到孩子到青少年时,因为个人隐私希望父母进他们的房间先敲门,他们不是父母的财产,他们的日记更不是未经同意可以随便翻阅时,父母就可以理解,孩子并不是忤逆,而只是在找寻自己的空间,有了足够的空间,他们才有可能发展属于他们个人的特质。
9 j! I3 L* ]$ o
% D/ [3 ?- m$ i) X- K  罗湖心说一个能尊重每个人的特质的社会,是充满能量且能容纳异己的社会。每一个人都重视自己的价值,不一定要做老闆、做老大才感觉到受人尊重。每个人的特色都有相等得到发挥的机会。父母亲宁可孩子做一个快乐的消防队员,也不会强迫孩子做一个痛苦的医生。这样的社会基本上不会有一窝蜂的现象,也不会看别人好,就马上模仿出山寨版,因为山寨再怎么样也好不过原版;有那个精神和才干,为什么不自己创新?苹果取代了微软,谷歌又取代了苹果,引领世界科技风潮的人物与公司,转来转去都还是在美国。 & L$ e+ I) W2 ^' u5 D7 n
* N; a; r1 H& q# @, m
  在台湾从事教育的王琳娜观察到,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学生,初中完了高中,高中完了大学,大学完了研究所。所有的路,家人、学校、社会都已经为你指定好,跟着走比不跟着走容易太多,李安如果没有在电影界闯出什么,就是怪胎一名。这种从小到大用调羹餵饭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孩子练习做决定的机会。
0 x% V! T1 m2 U9 `$ r
- ^( R. L+ ^3 q3 H, w3 y$ H  曾经在台湾或中国大陆受教育的人,到美国读书,最大的震撼恐怕是老师或教授不是教标准答案的人,学问也没有标准答案。小学三年级就开始找资料写报告,旁徵博引,同样是宅在教室,一个题目全班30个人可以写出30个观点,每一个同学的观点都有可以学习的地方。很多大学教授只是负责提问题,然后就斜坐在桌上等学生发言,学生们踊跃发言佐证自己的论点,也辩证不同的论点,一堂课激盪出各种独立思考交会的火花。中国老师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由教室中每一位同学分担。在中国教育习惯沉默与被动接受的学生,缺乏思考、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在美国教室,就像吃了黄莲的哑吧,再高科的学生也显得低能。
  h8 o* L3 o6 k# o+ s- ]
# X" I5 P+ L/ G% Q  s  家长这样帮!小时抓紧 大学放飞
$ K2 B2 U) a  @
1 Y* X1 M% X! d$ z& d9 d7 d  如果条件不允许,没有办法让孩子在美国受教育;或是虽然人在美国,却因不熟悉美国的教育方式,而感到无所适从的父母,来自山西的郝先生、郝太太养育一对子女的方式,或可供父母参考。 & h0 J& G; C, C5 X% l
" M( n* }! b4 V
  郝先生夫妇俩都在中国完成大学教育,先生在美国读了化学博士,太太读了硕士。10岁的儿子、8岁的女儿,中国孩子该学的,美国孩子该锻鍊的,兄妹俩一样也没少。星期六一整天,爸爸从早送到晚,钢琴、网球、游泳、绘画、象棋、舞蹈,多到一个手都数不完。假期,爸爸带着兄妹俩国家公园一个一个玩。就算出门玩,每天的功课加游记一篇一篇传给因工作要留守的妈妈过目。
# `" i$ G9 @& m. k9 j0 ]
5 k- Q0 u2 \7 g6 B# z, x  这样忙碌的学习,兄妹俩却是满心欢喜,对父母充满孺慕之情,晚上,两人抢着给容易脚冰冷的妈妈暖被窝,有好东西吃,一定先端给父母,妈妈在那里,他们的眼神就跟到那里。称为新24孝也不算溢美。
8 [& e) ^/ c1 l# T/ f5 x0 k4 A2 `& v6 T  N( x& U
  郝太太有两个祕诀。不管多忙,每早她一睁开眼睛,就开始留意当天要和孩子分享的见闻。从公司同事遭解雇讲到大环境的挑战、从邻居领养了一只弃狗讲到怜悯心;网路上有好文章她印出来,英文翻中文,古文翻白话、繁体改简体、深奥的故事讲重点,她从不把儿女当不懂事的孩子对待。孩子每天满心期待妈妈为他们选择的故事,用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增进两代的沟通与了解。孩子聆听也发问且发表意见,孩子在很情愿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吸收父母亲尊敬长辈、热爱生命、爱护地球、参与公益、努力工作、不惧挫败的核心价值。
, x$ Y! _7 O( K" s! z
% p! N* N+ |6 [  她的第二个祕诀是,孩子是父母的复印版,原件不佳,不可能要求好的影本。要孩子吸收正能量,父母就不能产生负能量。她的家乡有一句话:「早起一时,消停一日」就是说早起一个小时,一天都从容。父母带头,每天天未亮透,就已全家各就各位,练琴的练琴,锻鍊的锻鍊。夫妻两人在家不看电视、不吃垃圾食物、三餐定时定量,孩子运动她也动,伏地挺身可以连做二、三十个,手臂练出漂亮的三头肌。 4 t( T5 J1 F7 W5 j- p

5 Y  I+ U* I( ?* f8 _6 x2 x' @  她笃信「养成教育」,认为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父母的天职,而这些事一定要从小看紧。她说「小学要抓紧、中学要放松、高中要放手、大学要放飞。」 $ m) J& S. v( o1 X- R/ [8 ?

  I" N6 p! ?+ S( c5 n' ~  地球上第一个亿万富翁、以石油起家的约翰.D.洛克斐勒(1839-1937),是美国精神的杰出代表,家族连富六代,家族财力影响美国150年。因为父亲对家计的不负责任,他以毕生精力追求经济保障,又因母亲的宗教情怀,他从少年时代就立了坚定的志向,他要赚取能赚到的每一分钱,也要尽全力捐出能给的每一分钱,成为全球当时最大的慈善家。捐建博物馆、大学、医院,与社会全民分享资源。除了美国以外,中国是洛克斐勒基金受益最多的国家,1921年北京协和医院即由基金会所成立中国医学委员会负责建立。他开创了美国富翁社会责任的先河。因为他善用财富创造知识,被喻为最伟大的公民。 7 B6 G/ r$ D1 G

2 n- O9 @. A0 n' Q5 d* T. E) n  世人对洛克斐勒家族津津乐道的是,这位第一代掌门人对四个子女严谨惜物的家庭教育。家中每个孩子靠做家务赚零用钱,还得笔笔入帐,打苍蝇赚一分钱,拔十根杂草挣一分钱。从他到儿子、孙子全养成惜金如命的记帐习惯。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洛克斐勒8岁前全穿裙子,因为他最小,上面三个全是姊姊。
( }' s+ l, s: N( V7 F& W3 q/ m+ _
9 l4 d# s: M/ P  r9 y  小约翰洛克斐勒的六个孩子在公共电视的纪录片中指出,他们从小在家每人都分配到倒垃圾、洗车、清理马房的家庭责任,每人每周有一天要煮饭给全家吃,饭前要祷告,21岁以前不可以喝酒。当然,不可或缺的是每天都得记帐,必须精确到小数点第二位。一般人很难想像当时垄断美国90%炼油市场、独富天下的家庭是这样教养他们的孩子。也可能正因为这样,这个家族破了中国人所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 `( Z% Z0 g4 b) c+ ]) ]/ A% D; k! l3 r; i5 [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教育体系,各教育制度也因不同的民族性各有优胜劣败。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却具有普世性,绝不会因为物换星移而改变其重要性
# y4 @0 s% i( @- I; W 6 o3 M( K* L6 |. E+ a4 b* r! W7 x3 x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里的故乡 于 2013-9-29 23:02 编辑
* \2 U* w4 @7 C
) Z8 |# I! A9 z2 Z  
世人对洛克斐勒家族津津乐道的是,这位第一代掌门人对四个子女严谨惜物的家庭教育。家中每个孩子靠做家务赚零用钱,还得笔笔入帐,打苍蝇赚一分钱,拔十根杂草挣一分钱。从他到儿子、孙子全养成惜金如命的记帐习惯。他唯一的儿子小约翰洛克斐勒8岁前全穿裙子,因为他最小,上面三个全是姊姊。! X) e' l! `7 s2 T0 g7 o
# `9 @6 v7 Y9 J
  小约翰洛克斐勒的六个孩子在公共电视的纪录片中指出,他们从小在家每人都分配到倒垃圾、洗车、清理马房的家庭责任,每人每周有一天要煮饭给全家吃,饭前要祷告,21岁以前不可以喝酒。当然,不可或缺的是每天都得记帐,必须精确到小数点第二位。一般人很难想像当时垄断美国90%炼油市场、独富天下的家庭是这样教养他们的孩子。

6 o; T, s5 u* R; A( R2 S$ S. h
( \! {3 E2 H3 W- x
郝先生夫妇俩都在中国完成大学教育,先生在美国读了化学博士,太太读了硕士。10岁的儿子、8岁的女儿,中国孩子该学的,美国孩子该锻鍊的,兄妹俩一样也没少。星期六一整天,爸爸从早送到晚,钢琴、网球、游泳、绘画、象棋、舞蹈,多到一个手都数不完。假期,爸爸带着兄妹俩国家公园一个一个玩。就算出门玩,每天的功课加游记一篇一篇传给因工作要留守的妈妈过目。
9 ^# |9 R+ H# f" |  这样忙碌的学习,兄妹俩却是满心欢喜,对父母充满孺慕之情,晚上,两人抢着给容易脚冰冷的妈妈暖被窝,有好东西吃,一定先端给父母,妈妈在那里,他们的眼神就跟到那里。称为新24孝也不算溢美。
' Q! g: h  S; s; F* u: b' }9 H3 W8 M; G
  郝太太有两个祕诀。不管多忙,每早她一睁开眼睛,就开始留意当天要和孩子分享的见闻。从公司同事遭解雇讲到大环境的挑战、从邻居领养了一只弃狗讲到怜悯心;网路上有好文章她印出来,英文翻中文,古文翻白话、繁体改简体、深奥的故事讲重点,她从不把儿女当不懂事的孩子对待。孩子每天满心期待妈妈为他们选择的故事,用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增进两代的沟通与了解。孩子聆听也发问且发表意见,孩子在很情愿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吸收父母亲尊敬长辈、热爱生命、爱护地球、参与公益、努力工作、不惧挫败的核心价值。
7 B; e9 U4 ^) A: [5 ^, O5 B( p
6 N. }& @! Y( ]# q5 L* c; R1 b2 R  她的第二个祕诀是,孩子是父母的复印版,原件不佳,不可能要求好的影本。要孩子吸收正能量,父母就不能产生负能量。她的家乡有一句话:「早起一时,消停一日」就是说早起一个小时,一天都从容。父母带头,每天天未亮透,就已全家各就各位,练琴的练琴,锻鍊的锻鍊。夫妻两人在家不看电视、不吃垃圾食物、三餐定时定量,孩子运动她也动,伏地挺身可以连做二、三十个,手臂练出漂亮的三头肌。: _4 b, Q3 \. g/ s
  
; Y7 U% s, @( o) J! v9 @  她笃信「养成教育」,认为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是父母的天职,而这些事一定要从小看紧。她说「小学要抓紧、中学要放松、高中要放手、大学要放飞。」
/ U5 D- ^* j9 W5 \8 k

! B8 u8 x1 b8 i: {2 _上述例子,我怎么看都觉得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教育方式,我父母就一直这么教育我,也是一直这样以身作则的。跟西方的教育方式好像不同的嚒!" s9 U' P) y# n8 ?" `

/ v/ y) V3 u+ B0 d7 |* L' l: r& {
最后她归纳出,百变不离其宗,美国讲究个人独特性。

$ o8 [/ Y& P0 t2 G9 a/ {0 [) a% h+ K) z0 m/ W* {0 e' u4 U! y
讲究独特性和独立性的西方人,会为孩子们放弃看电视的时间,身体力行地为孩子们做榜样?我的洋人同事为了和妻子,女友或丈夫等单独外出吃饭,看电影等,把孩子扔给别人看着。

鲜花鸡蛋

teng.ernest  在2013-9-29 22:33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里的故乡 于 2013-9-29 22:47 编辑 + {- m* x8 {% E" l! t# y
9月份新学期才刚开学,认真的父母已经开始为孩子规划来年夏令活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的青少年才艺营(Center for Talented Youth)以学业表现筛选从幼稚园到12年级的学生,或网上授课或办夏令营。这个对全球60几个国家招生的才艺营的课程偏重数学、英文、电脑、第二语言,是最吸引中国父母的课程。中国父母对孩子能挤进这样的才艺营都免不了有点小得意,觉得孩子已经朝长春藤连盟大学又靠近了一小步。但进去一看却大吃一惊,几乎全是亚裔孩子,华裔又特别多,白人都到哪里去了?

8 W2 w2 A' _' o- A7 B
+ y% T/ }! A6 N如果西方教育真的这么成功,他们有何必办 这样的才艺营?这种才艺营怎么跟中国的尖子班很像,难道抄袭我们的!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本帖最后由 梦里的故乡 于 2013-9-29 23:11 编辑
6 y& v0 }) R' Y& ]) E: A$ t- f3 L) J% L' z
在学前班里,约翰抢了查理的玩具,过来调解的老师问约翰:「查理正在玩这个玩具,我知道你也很想玩,但你有没有问查理你可不可以玩?」很简单的一句话,查理的主权受到尊重,约翰也学到玩具在别人手里,不是力气大就可以抢东西,得好好商量。
: |, f4 j& G) X3 Q9 t9 \& A/ w" E' X& G- Q
  同样,小明抢了小华的玩具,老师过来以责备的语气问小明:「你为什么抢他的玩具?你为什么不听话?」小明那里知道为什么,听话只有让老师的工作好做一些,却让他没办法玩到他想玩的玩具,他没有学到要尊重玩具在别人手上的这个事实。
$ ~1 D2 ], W$ ]2 i- Z2 M' X6 v& ~

0 d6 M/ X* y+ x好像稍微有点头脑的老师都不会说这样的话!我孩子在国内幼儿园抢别的孩子东西时,老师就教育他要懂得分享。教育这么点大的孩子尊重人是可以的,要叫他们尊重东西好像有点怪!!- x* f$ n: q5 i7 a3 `" B3 O
8 [* y' O9 _! K( `- s; B
要尊重玩具在别人手上的这个事实
这好像是个认知的问题,不是尊重的事儿!

鲜花鸡蛋

teng.ernest  在2013-9-29 22:3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全世界百大最佳大学的排行榜上,2013年美国独佔40名,这个数目多年来都很稳定,世人公认美国教育质优量佳。

- P5 v+ [8 t$ u% y% t5 p6 r) N. r9 Z* O
这真是一个强权社会,谁定义美国教育质优量佳?前苏联没有解体之前,他的文凭很难拿的。很多中国留学生读完博士后只能拿个副博士回来,实际上就是肄业。其次是德国,谁都知道洪堡奖学金的含金量!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大陆人,就像20年前的台湾人,千方百计要把孩子生在美国,错过了生产期,没问题,孩子的任何年纪都可以考虑送到美国。不要说所费不赀,就算以夫妻离异两地,孩子失去与双亲或单亲朝夕相处的高昂代价,也要前仆后继的送上飞往美国的班机。等到孩子开始英文比中文更流利,又因长期缺乏接触,孩子变得比陌生人还陌生,一句话也讲不上时,家长们不禁要问:「难道这是我当时所要的吗?我真的给了孩子最好的东西吗?」
9 ]* j! O0 A/ K% `

- W) B0 J# W8 i7 R! {9 |
怎样可以培养个人的独特性?曾任加州北半岛中文学校理事的罗湖心指出最基本的来自对个体的尊重。

% i5 J: m& Q, Y2 T% a: Y1 b! Q$ f4 Y5 J
我们从小就住校,远离家人,我们当中很多人的父母连中国字都认不全,更不用谈英文字了。可我们从没有和父母成了陌路人。和父母都成了陌路人,还谈什么尊重?
- D, I' S1 C: {/ _' G% I& K

鲜花鸡蛋

teng.ernest  在2013-9-29 22:3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当得奖的名单一公布,全场欢声雷动。不管认不认识得奖人,大家都想给他们鼓个掌,因为他们不自私,为团体最大的好处愿意牺牲自我,这样的公民教育,无论是在家庭、学校、或社会都不断地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孩子。
% `  \7 m1 ?! W9 r
这好像也是儒家思想中的最重要的一条: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不好意思,原文记不住)恰恰相反,西方重视的个人利益高于一切。所以,这例子又在说明西方教育在向东方看!

鲜花鸡蛋

teng.ernest  在2013-9-29 22:3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里的故乡 于 2013-9-29 23:30 编辑
% ^( p2 \9 y4 {0 n3 j
学生们踊跃发言佐证自己的论点,也辩证不同的论点,一堂课激盪出各种独立思考交会的火花。中国老师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由教室中每一位同学分担。在中国教育习惯沉默与被动接受的学生,缺乏思考、表达与沟通的能力,在美国教室,就像吃了黄莲的哑吧,再高科的学生也显得低能。

, K: F/ C; x, i' H9 f
3 x. U. i1 h) k* L! x% G# a  H; ^3 t我想大凡在这读过书的人都知道,常常一堂课下来,听到的都是垃圾,净是瞎扯,闲聊。中国教育强调的是三思而后行,更注重的是思考,而不是不经大脑就脱口而出的瞎掰。2 n( a" j6 p7 N, w/ s

8 l3 v0 j* f6 g, r
到美国读书,最大的震撼恐怕是老师或教授不是教标准答案的人,学问也没有标准答案。

+ I* F! c% }$ a' n0 Z* x5 p没有答案并不可怕,就怕老师没有答案,自己也不懂,就怕学生最爱没有答案。那就意味着上课听不听无所谓,老师讲不讲也无所谓,反正大家就这么聊着,多好玩呀!!/ z: F3 \6 |2 g( J- T
1 b9 I6 K+ q3 d& Z% c
噢,对了,还有一个好听的说法,叫creative thinking!9 ~! i0 z$ {) F- I% v% S0 y
9 g+ l1 T  J1 @3 T2 Z! ^  O+ \) w
学问不是聊出来的,更不是讨论出来的,而是静下心来研究出来的!!

鲜花鸡蛋

teng.ernest  在2013-9-29 22:3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鲜花(844) 鸡蛋(29)
发表于 2013-9-2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位梦网友的观点还是客观的多。  [, v' B5 h* |2 c9 F- o. A
大型搬家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29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罗湖心说一个能尊重每个人的特质的社会,是充满能量且能容纳异己的社会。每一个人都重视自己的价值,不一定要做老闆、做老大才感觉到受人尊重。每个人的特色都有相等得到发挥的机会。父母亲宁可孩子做一个快乐的消防队员,也不会强迫孩子做一个痛苦的医生。这样的社会基本上不会有一窝蜂的现象,也不会看别人好,就马上模仿出山寨版,因为山寨再怎么样也好不过原版;有那个精神和才干,为什么不自己创新?苹果取代了微软,谷歌又取代了苹果,引领世界科技风潮的人物与公司,转来转去都还是在美国。
1 k( V2 I8 D, a& Q! o1 \0 m

7 ]" x! ?. A, y1 A8 H这不是西方特有的,中国有句老话:行行出状元!山寨难道不也是一种拿来主义吗?, u0 A% T# W  z

: C# q3 ^5 ?% Z2 Y山寨难道不也是
截长补短],取其精华
吗?
: F) t7 P2 W7 J
3 F% _" j8 ^* ~; Z( v* O某某取代了某某,这很正常,历史潮流问题!至于
引领世界科技风潮的人物与公司,转来转去都还是在美国
这恐怕是作者的价值取向问题,去看看他们的尖端人才是土生的美国人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30 0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梦里的故乡 于 2013-9-30 08:46 编辑
% Z2 i8 b7 s+ q" O$ M- X& L, C

, w. B1 f, a: G2 |. D
你的孩子maybe 和你成了陌路人( if 你的孩子生在canada)

9 X8 A8 [& t5 s: G' ~+ {" f  E  Z3 e; n; i5 h

2 o. g6 |  b7 ?' ^5 g3 K3 Z& z如果孩子在这出生,成长就有可能变成陌路人,那就更说明这里的教育真的不怎样,更别提什么尊重教育呢?独立倒是挺独立的,连亲娘老子都不认了。  ^7 M$ e' t6 W$ c
独立性一流的教育!!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13-9-30 1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19 16:28 , Processed in 0.14960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