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发当日,911中心曾七次派出救护车驶往老人所住的养老院,但在途中接到更紧急的求助电话,使得当时被列作“阿尔法”(Alpha)——最低危险级别的老人望穿秋水迟迟盼不到救护车到来。养老院的工作人员先后三次致电911,最后一次老人病情危急,神志不清并停止了唿吸。等接线生将此件事列为最高危级类别时,救护车在5分钟后赶到,可惜老人已经撒手西归。 + ^( Q) O0 Y* w- Q+ l8 l# [6 q+ L. V" L$ b+ o- f
紧急救护中心的值班人员表示,“那天夜里非常忙碌,接到的求助电话太多。在某一时间段里,只有一辆救护车能应对整个大多伦多市的紧急求救电话,所以救护车有延迟是很正常的”。52页的调研报告列出了8点建议,包括增加预算,增加200名救护员,增聘接线生等。 * Q5 `! k( G0 V) R: O9 } e1 l. O
原来人们的生死性命,全来自运气。千万不要寄希望打了求救电话后,救护车及救护员可即时抵达:如果这一天,同时打救援电话的人很多,病患需要苦苦等待;如果这一天同时在线求救的人不多,救护车会短时间内出现,病患就很幸运。' s# m' f" A4 c
7 W. i: M. g6 `% Z- B' R 有时候,当病人病情严重,周边的人不具备急救常识,也不敢擅自移动病患;而加拿大的救护车上配备重症监护应用的高级治疗和监护设备,包括必要的病人搬运装备,肢体固定、上嵴柱固定设备、供氧、唿吸设备、诊断设备、循环设备等比较完善的急救医疗设备,医护急救人员也接受过严格系统的急救知识培训,有救护车出现后,病患就会心定许多;另外加拿大有些省份规定:救护车服务,针对不同情况,病人需要支付部分费用。此种分类收费的想法,避免救护车被滥用;也有新闻报道过,在新西敏市皇家哥伦比亚医院看急诊,病家自行去了医院苦等没人理。呆在医院里叫救护车后,救护车绕医院兜一圈送进去后,病人在医院被优先处理等级提高了。 ) ]% m1 z, y. F! e8 \0 D! C- U2 M4 w& d* S; S' 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一个口号:“千万不要死于无知”。明白了加拿大的救护车体制存在的问题后,民众可在家中和车上各准备一个急救包,特别是备好医疗急救物品;业余时间去报读圣约翰(St John)救伤会三十小时的急救课程;明白处理程序后,在等不及救护车的情形下,由家人开车送往医院。或许在当前加拿大医疗体系下,多些自救准备,聊胜于无。(作者:汉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