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在友谊剧院看了一台舞蹈剧。我喜欢舞蹈,喜欢跳舞。它能给我快乐,给我健康。 8 }$ u; g. l3 @- f }9 \ 7 ]% A) f- p/ o( l* A+ E 《天山芙蓉》是舞蹈诗剧,由湖南省歌舞剧院创作演出。主要描写建国初期,八千湘女为了屯垦戍边,为了新中国的长治久安,演绎了上天山的壮举。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奉献了壮丽的青春。此剧艺术的再现了那段难忘的岁月和燃烧的激情。 / N8 X$ l7 W# |: y& N K z: W( T2 N. t7 ^
此剧让我想起了我妹夫的二哥。他就是那的年代去的新疆建设兵团,后来问起他,当年家里那样反对,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去新疆呢?他说因为听了那首“我们新疆好地方”的歌,把新疆唱的那么美,他说怎么可以把那么荒凉的地方写的那么美,害的我们去到里那么的失望,却回不了头了。青春年华全都丢在那儿,日子过的苦巴巴的,后来兵团也散了,他也只好又回到父母身边,过着寄人篱下和摆地摊的日子。改革开放后,他的两个儿子很早就去深圳打工,现在他们老两口也去了深圳,总算过上了幸福的晚年。是不是也该感谢那首歌?要不是有那段苦难的日子,他的孩子也不一定会离开家乡的大城市,他们也许还没有现在的生活好呢?5 C% V$ e9 H# R6 n8 X! M. S
( U2 @# Z0 ~ l4 P$ ?! Q8 j$ r 舞台上展现都是壮丽的,壮烈的,熠熠闪光的。而那个年代,全国各省各地奔赴新疆的,成千上万的,怀着理想和抱负的年轻人,他们现在在那儿?还有好多人还生活在贫困线上!是闹剧还是悲剧?他们是否也是被那首歌招呼到那个好地方去的?2 d+ @& V5 G- f8 o- m
不知道在这儿异国他乡,是否也有他们的身影?或者他们的后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