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 R- _( v+ a1 T5 U
: N! L% y) E9 ~. \% Z
$ U0 P* i% y( P: ]: G纯惠贵妃画像5 s2 [/ ]* n3 J$ r
. j6 x9 n X! W7 w1 N2 n2 e
在中国绘画史上,宫廷绘画是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两宋时期达到极致,却衰败于元明两朝,到了清代又开始呈现复苏迹象。其主要原因,是帝王对这部分绘画的重视程度加大,又有西方传教士画家加入宫廷画院,当时画坛领袖级人物王原祁、王翚奉敕参与绘画,以及他们的弟子服务于宫廷绘画之中。这些因素促使清代宫廷绘画出现崭新的格局,大批社会上绘画高手被皇家画院网罗录用,因此繁荣了清代宫廷绘画艺术。( q8 A. ?) @7 L, S6 ]1 O( B, I
U1 x5 j' J+ @+ ], r6 X清代宫廷绘画作品大致可以分成纪实绘画、装饰绘画、历史题材绘画和宗教绘画四大类。清代的宫廷绘画不同于其他朝代,那就是纪实性绘画特别突出,数量多且质量也高;而相比之下,历史题材绘画则数量很少。至于清代宫廷中的山水画和花鸟画,大都是为装饰宫廷殿堂而用的,没有太多的特色,早期的山水绘画以王原祁的奉敕作品为精。道释等宗教类绘画中,是宫廷绘画中比较新颖的题材。5 ^0 u& q0 h* E$ [% M8 R: V' y* K3 e
) |, e& E# S/ g, Q* O* Q [清代早期几位皇帝直接下达指令宫廷画家,并设立等级制度,可谓是事无巨细。如清人张庚《国朝画征录》记载王原祁事迹,“圣祖尝幸南书房,即命画山水。圣祖凭几而观,不觉已晷”。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记载:“六品官阿兰泰奉旨:着给画画人丁裕、詹熹、丁观鹏、程志道、贺永清每月钱粮银八两、公费银三两。钦此。”" X8 T+ O* K8 b9 p; U- Q
/ N7 y+ R' p8 i6 `) O, {(一)纪实绘画:有《康熙皇帝朝服像》、《康熙南巡图》、《雍正皇帝祭先农坛图》、《乾隆皇帝岁朝图》、《乾隆皇帝像》、《纯惠皇贵妃像》、《木兰图》、《哨鹿图》、《阿玉锡持矛荡寇图》、《乾隆平定准部回部战图》等等。1 V$ j( X7 M5 m, ]1 Q( q
/ P+ d3 C) ~+ y9 F) ~. m2 @这部分绘画中,肖像绘画部分都不署款识,皇威傍边岂容造次。其他纪实绘画,基本上都是署楷书款,格式完全一致。如:“臣郎世宁恭画”、“臣金昆恭绘”等。画家中以唐岱、金昆、冷枚、张宗苍、丁观鹏、徐扬等人著名,清代大画家王翚,也曾为《康熙南巡图》创作,奉诏参与绘制工作。西方传教士画家郎世宁、王致诚、贺清泰、安德义等人的加入,开创了西学东渐艺术交流时代。
; G2 Q' `( X5 H& A: U5 _! h* O' _% H) _! q* c3 D1 x
清宫的纪实绘画,有别于其他朝代,特别强调对历史事件的描绘,对帝后妃御容的记录。在清代由于西方传教士画家入职宫廷,写实程度远高于以前,以郎世宁为代表的传教士画家,不仅带来西方的绘画元素,还为中国培养许多宫廷画家。如八格、班达里沙、王幼学、王儒学兄弟、丁观鹏、丁观鹤兄弟等人。1 S1 y8 a0 ~( `
" \! L' Y" d: B! s9 I0 f9 ~
(二)装饰绘画:多为帖落画,在宫殿墙壁、书桌案头观赏的山水、花鸟、西洋人物等绘画。如王原祁的《秋林远黛图》、郎世宁的《嵩献英芝图》、冷枚的《梧桐双兔图》、贺清泰的《贲鹿图》、徐扬的《京师生春诗意图》、王致诚的《十骏马图》册等。
X L$ i! `& o7 W7 \' j) w l1 ^8 E7 Z6 x/ K# @5 ?$ n
装饰性绘画是丰富清宫生活重要任务,从《养心殿造办处档案》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清代宫廷画家直接受皇帝旨意参与绘事。如雍正三年五月十九日画作,庄亲王传:旨着郎世宁照暹罗国所进的狗鹿每样画一张,钦此!于十月二十九日画得鹿一张、狗一张员外郎海望呈进讫。再如乾隆元年五月十二日画院处:画画人沈源来传说太监毛团传:旨着冷枚画十宫词十幅,钦此!于乾隆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冷枚画得十宫词十幅,七品首领萨木哈交太监毛团、胡世杰、高玉呈,览奉!
" b; p% P. ?+ }) R# N0 r# D3 a2 A
(三)历史题材绘画,在清宫绘画里属于教育王子、公主们所用,也有些属于给后妃们消遣取乐所用。比较有代表性的画家是金廷标、丁观鹏、徐扬、贾全等人,作品有金廷标的《婕妤当态图》、丁观鹏的《饮中八仙图》、徐扬的《归庄图》、贾全的《画二十七老卷》等作品。9 e2 x: Y+ ^9 B0 N7 O$ K% m/ \
1 c3 t& z8 ?8 o8 f
这些作品的创作,有些是有本可循,大部分是想像中的创作。根据历史故事、题材的描述加以绘制,原则是必须按皇帝旨意、愿望而为之,揣摩圣意是这一题材创作的最大障碍。因此,清代历史题材的绘画,属于历朝历代水平最为低下的,毫无作者的意趣发挥,更谈不上笔墨功力了。7 [. p/ Y' [! r1 F3 b/ ^
6 B A; b9 z7 L( \# T7 Y0 L(四)宗教绘画:主要是以道释绘画为主,这类作品属于清代宫廷绘画的重要门类,特别是《秘殿珠林石渠宝笈》收藏书画之中,占三分之一是道释作品。清初期的几代皇帝都虔诚的书写经文,特别是乾隆皇帝还亲自参与绘画,《摹唐人十六应真图》就是其代表作。9 O- r" h% A8 n
! c+ }6 j7 g: h0 }) f% ~+ K8 b宫廷中的道释绘画作者有,张为邦、张廷彦父子,丁观鹏、贾全、姚文瀚等人,如张为邦的《下元灵佑图》、丁观鹏的《画文殊像》、贾全的《摹颜宏滋下元水官图》、姚文瀚的《画无量寿佛图》等。
: s4 ~. |$ y4 n3 D" E
6 e* l9 I$ D' r这些道释绘画,基本的用途是用于太庙、佛堂、行宫、经室等地方,有些也是为了摹古加以保存。绘画的水平比较平庸,人物的刻画呆板,色彩以重彩华丽为主,材料十分讲究。
0 r8 L7 k4 m A4 N6 m* Z' D# [" j4 h1 h* m
清代宫廷绘画相较历朝历代宫廷绘画,有着极为特殊的一面,就是以服务政治为主。帝王对它的管控严格,绘画思想是以帝王的意志为转移,画家的创作本能被破坏。而绘画的技术多样性、东西方绘画艺术结合,又得到空前发展,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W+ e( Z% a% h I'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