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8)  鸡蛋( 3)
|
加拿大是富裕国家之一,但是确实也长期存在流浪汉问题。20多万人面临无家可归的窘境。1990年代以来,加拿大贫困现象持续加重。与此同时,联邦政府削减公房投入。不管在哪里,无家可归的日子都是朝不保夕,但是,加拿大的冬天真的是滴水成冰…… $ A' y6 |, I0 E! B$ Q4 V. _
1 j( s, c# @1 x: \精美的小册子可能描绘的天花乱坠。但是,在加拿大生活,并不像是在滑雪村度长假。
! o6 N& h0 b5 I& n5 W0 K
/ R, l/ N9 V/ h& ^( \当加拿大人,还真要付出一点努力,必须适应地球上最恶劣的气候条件之一,否则就有可能面临被冻死的恶运。 $ P& v/ O0 F$ g- Z }
: s7 [* [$ s. R/ X" F( Q' ^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冬天,加上风寒效应,温度可能下降到摄氏零下36度!更不用说还有暴雪、寒风,出门要穿过深可及腰的积雪,走路要时刻盯着黑冰—这可是非常非常的危险!任何裸露的肌肤、末端,随时都有冻伤的危险。
. O1 _/ j3 E7 l# f* m' w; H0 M( N
* t( ^' n% L/ y" q/ \不过,如果条件好的话,应该可以应付。 ) V; g8 V$ d- v6 _) `1 V' m2 d# N) C
: v5 n3 X- A3 c: V和大多数加拿大人一样,我住在温暖的房子里。出门前,通常要穿上两三层保暖衣、羊毛袜子,戴上两付手套、一顶厚帽子,裹上大围巾,登上雪地靴。 3 c H; N% Z% k6 e$ T+ O7 z# y
# Q5 m' {9 t1 [质量好、保暖、防水的鞋子至关重要。脚冷冷全身!
2 `1 B9 i i( @7 n $ `( M& R( f l. H3 W) p C0 Y
里三层、外三层,然后我还要穿上一件非常厚重、价钱不菲的防寒大衣。搭乘有暖气的车辆—私家车或是公交车,最后的目的地通常也是有暖气的办公室。 0 _5 o- R( k3 h" ], S
' K N! E7 H3 G2 T& _
天天这套仪式,犹如北极探险家准备出发的缩写版。不过,加拿大人已经习以为常。
" ^$ r8 j. M l1 R; w; I
% j: B- d0 q$ q! p( k- s$ b无家可归的人日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根本没有条件应对这么残酷的天气。流浪汉靠捐赠的衣服凑合--潮了没办法,偷了、丢了也都有可能,期待着晚上能有个暖和的地方落脚。 4 ?( X" q9 U h7 \- q$ i/ W
& _, d0 h: i/ |+ G6 G
不管在哪里,无家可归的日子都是朝不保夕,但是在加拿大的冬天,简直就是有生命危险。 ; P: E( Q& Y9 e' E/ N9 S
8 D$ @* ?: ^ v6 v( E
渥太华拜沃德市场(Byward Market)的“救世军收容所”,大厅内挤满了在街上冒着严寒流浪了一整天的人。
$ a+ O( o3 O+ j- A, a0 V, P- i / M. K0 n# @; U% x s4 z0 U
我去走访的那个晚上,和渥太华其他收容所一样,这里也已经严重超员,所有的床位都有主了。后来的人只能打地铺。不过至少,这是室内。
4 w( K& d% }! e ; f0 b+ r, P+ _$ d5 v
6 g c& z& L g+ g4 c
; o a5 I8 ~5 `$ U; `+ L$ E全副武装,应对寒冬
! a, F1 x9 _& N+ }3 X
: Q& ?: M2 z( b8 G. b ]: F6 l A& u- D+ n1 E
我在收容所内遇到了流浪汉埃里克和艾德里安。埃里克有床位,但是艾德安还不知道最后能在哪儿落脚,朋友的沙发?或者街头? . z! j6 }& g+ n( Y
8 U% x5 r: t, z4 d3 A( t7 a
埃里克说话很得体、很文雅,鬓边已有灰发,留着小胡子,脸色青黑、经受过风吹雨打的样子。 " B" w7 e# X; K- m3 h& B
2 `, {" @, }$ y4 b
他向我描述了“三九”天露宿的感觉。“把手放进冰柜里,你会感觉到麻木。”风寒温度零下36度,感觉比普通的冰柜要冷两倍。不过埃里克还说,“只要不停的活动,可以适应。” ) B4 x j& ]$ r# X) i
( a. n+ L9 T) B( O4 O他说,他已经进入这个“体制内”一年半了,其间失去了10个朋友:自杀、吸毒、生病。极度寒冷只是每天必须面对的另一个危险。 6 X( U; Y5 J6 B5 M- e- E2 o
! @; x, e# K$ _& y加拿大流浪汉的寿命相当于普通人的一半。 6 [7 U, g$ T5 F2 D2 Z# q
' D* _% N. K# H& c: M' K% P- f: q% G
艾德里安来自牙买加。他缩着肩膀,看上去好像永远在取暖,尽管现在是在室内。他说,他已经流浪10年了。经常露宿,因为吸可卡因,不知道这个瘾会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
8 K3 l" O& ]: g/ D { % s6 u% ?* K/ h" @
埃里克说,和150人挤在一个收容所,需要做很大的调整才能适应。“为了最不起眼的一个琐事都有可能打起来。天冷了,收容所人多、忙。必须看好自己的东西。对这里好多人来说,带来的,就是他们的全部财产。”
' k( {0 G, Y. w4 o
, e3 U, i d* g$ ]4 m社区义工在街头开车寻访,试图说服流浪汉来收容所。不愿来的,义工会向他们提供一些保暖的衣服、睡袋,争取让这些走了背运的人在严寒中再安全度过一晚。
- u/ s. Q8 k* B( x) @ % t% r: d5 k* S. C. e
义工说,确实,有些流浪汉在收容所有过不好的遭遇,但是,他们也担心由于吸毒酗酒、精神疾病无法做出正确判断、不知道什么时候呆在室内才真是最佳选择的那些人。
: B5 Y$ ~& R H5 d8 w( I- z
8 @5 }0 [* M# ]/ m% j8 }0 F谁都有可能成为流浪汉。离婚、失业这样的人生危机可以让你的运气一坏再坏。许多人可能还有精神隐患、吸毒、酗酒。据说,加拿大人当中有不少人距离需要收容所救助就差一张工资单。 ' G7 c5 |& _$ A8 {3 D- N
0 l2 F/ A8 F7 K3 a3 r/ |
埃里克、艾德里安告诉我,他们也在排队等候公房。这个队,可是相当的长。 ( e3 n* X. [, K8 M/ \* v, L) ^
" E0 y- H! L) K/ s* f7 r" o/ h# w渥太华市政府制定10年规划、解决无家可归问题。但是对于埃里克和艾德里安来说,那是10个冬天以后的事。
6 e# B% u& @" w8 F8 t* R ! Z0 f! X; q' K: J) A
埃里克说,眼下,他的计划就是“活下去”。“特别是还要降温。每一天,都好像是最后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