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41)  鸡蛋( 13)
|
* {2 ?2 m Y! `& u1 j# \
我有时候也过敏。那次在34 Ave 95 St 加油。看那雇员刷了好几次,就担心。第二天专门在我们的系统里查找这个加油站的数据,特别是看看我自己的卡有没有问题。这样一般是不允许的(我们不应该查找自己的数据)。
7 _; n- Q/ r0 A$ \, {, ]
* x. p! d- Y; F" |0 ]但这些人很多是天才,而和他们对抗的就是为了工作。虽然现在卡上都有小chip, 改进了不少,但还是防不胜防的。有一天,我坐车上,看这一个账户的钱一点一点被人刷光,而我在外面,没有办法。
2 O q C) e; t6 J2 c: p, y ^$ Q0 r! r+ S
他们一个是偷大数据:比如上次 Target, Global payment( j$ d" F$ [, @
一个上在某个地方的收款机上做手脚,或者搞摄像头,然后造假卡去购物或者取现金/ g* I9 X4 Y+ W
再就是用计算机寻找号码和失效日期,再去网上购物
1 o* U0 C3 g5 Q! h( Y8 | e; F6 \; e/ I: I8 l' d) [
当然啦,我当时不是具体日常工作,而是在系统方面做文章。比如,管理Strategy, 找 CPP, 确定credit master, 应付 alerts, 封大批量的卡,也管write off,等等。 蛮好玩也很累。
, Y% F6 I8 N8 ~8 Q9 g1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