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5-12-18 04:05 编辑
$ U6 n& n1 R+ @2 i' w6 F, m) W4 Q O' r" o
忍辱不辩、寡言不争。& f k& J; E0 e, @* D2 l9 N0 v
6 y# ?# ^. M4 |; s) O& R A
以前,结识过一些能言善辩、巧舌利嘴的人,当时曾认为那是他们的一种才能,并没有认真考虑过善辩与善恶的关系问题。
7 z9 S3 p4 q, `2 I( R% p' I: j9 C$ a4 Q- X1 l; u2 i
后来又结识了一些忍辱不辩、寡言不争的修炼人,就感觉到了他们的精神境界差异很大。 " e9 V" P) B' L8 l
q+ f9 n4 m/ H0 {' F6 q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最后收笔之言:“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顿时感到恍然大悟。是啊,巧言令色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才能,忍辱不辩才是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7 W+ L8 c2 ~0 J: k: J
' I4 `+ i) J0 z) f3 O e2 Q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一语出自于《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原文是“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 C$ S/ h; _% w$ u+ j* i 8 J/ z# c, M4 u! S: W# k% C& j
意思是说:诚实的话不一定动听,动听的话不一定诚实。世间的好人不会花言巧语,能言善辩的人不一定是好人。聪明的人不一定博学,见多识广的人不一定真正聪明。人生的修行重在于行,而不在于辩。1 B8 y7 Z. m% ^9 Z v0 F7 R( O5 t. K
# F8 T' p" ]0 ^: m# i. p
真理,没有必要每天去争辩。一天到晚争论不休,也未必就能辩论出来真理。一切真理与正道,只有真正用心去实修,才能真正领悟。
) ]; h9 v( C% Y1 L. m ; D, [% {; w7 S B
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在《论语·学而》中又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由此看来,在人生中,应该少说多做。这一点,孔子与老子的主张,是完全一致的。; K, p) {+ z% O2 d
2 i6 D- j, b' e$ d2 l% R8 t 因此,不管是人生的修行,还是一般的社会活动,做任何事情都应该脚踏实地,不能只说动听漂亮的话,而没有实际行动。
8 t1 a/ {- p1 r6 w ) K% F/ x4 S& n8 X* \
细思之,善良而有能力的人,不需要去与别人辩论什么,不会只用言论去证明自己是正确,即使面对诽谤或人身攻击,他也能用行动来证明自己的无辜和清白。
4 v: i, }5 W5 @# ^% G8 Q
) ^7 U( k8 H; Y j7 f! v3 a3 c9 u 忍辱不辩的人,往往都是在埋头做事,他必定有一颗与世无争的心。与此相反,那些天天与别人辩论的人,并不是真正有能力的人,尽管他们在与别人辩论时,处处表现自己的能力,然而真正善良的人,不需要用花言巧语去赢得别人赞许,空谈而没有实际行动的行为,将一事无成。
1 f, r3 j$ F0 P9 r8 u 5 J% M3 f# h \) M, m
修口德,就要先远离高谈阔论,不对他人评头论足;真诚待人,与人为善,遇到磨难时忍辱不辩,才是正人君子之所为。
: w1 g2 _2 a! k& L# s0 P1 H8 l
6 ?6 D. P/ ]8 d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L695J7UVwgbbPlIL#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