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  鸡蛋( 0)
|
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的央行均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无论是QE“印钱”还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都没有让通胀水平大幅回升。这背后原因何在?
3 i+ I* v+ |+ ]- j# s$ L0 |5 B5 m3 O! Y2 }( c+ w
2008年到2014年期间,美联储一共实施了3次QE和1次OT(扭转操作),直到2014年11月,美联储才宣布退出QE。今年3月,欧洲央行全面开启量化宽松,并于12月扩大了资产的购买。+ D/ `' x$ ^, _( L
; E8 C5 Q2 H+ a据NBF Economics and Strategy,“四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英格兰银行的资产加起来将近11万亿美元。市场预计,未来两年,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不会实施QE,而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每年将增加80万亿日元资产,欧洲央行将每年增加600亿欧元。
7 s& P/ V* s; A2 C/ E, s$ G' {1 o: x" h
QE“盛宴”未助推CPI
& p. {/ l6 |9 x- E5 ^& ~9 d0 i) D, [$ a5 \
全球央行的QE“盛宴”助推了资产价格膨胀,比如股市、债市、房地产,甚至老爷车和艺术品等等,它们的价格在最近几年疯狂上涨。然而,CPI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呢?
" M: a' M" F) Z& G! p! V# Y6 C+ N
$ |# e/ ?4 n0 y/ w2 |对此,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解释称,QE“印”出来的钱并没有以工资的形式流到消费者手中。如果人们手中有更多的钱,他们的消费就会增加,CPI也将随之上涨。但这一切没有发生。
; H! @( q) y [2 k0 l7 C5 ^9 s
; r& D0 X4 s, V! y' i3 [' a4 c近年来,医疗和学费飙涨,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CPI。以下Advisor Perspectives的图表显示,自1991年以来,大学学费已飙升了338%,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了167%,并且,2001年以来,这两项费用增长加速。不过,这些费用已膨胀多年,不是由现行的货币政策引起的。& x6 `7 x# f$ w! Y! B9 S% L
' Q# e8 }+ Q7 y; ?# g! I$ g那么,我们不禁要问,QE“印”出来的钱去哪儿了呢?' W& H3 ?! J6 n1 {
6 s6 h( l" P2 x' n' \! bBusiness Insider认为,很多钱都流到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实体,然后他们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如:股份回购和其他形式的“金融工程”,从而推高了资产价格。因此,持有这些金融资产的人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继续投资,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然而,尽管富人赚了更多钱,但他们的支出并没有增加,因为富人本身已经应有尽有。所以,资产价格飙升对于增加消费几乎不起作用,没有对消费者价格指数造成上行压力。这与当时伯南克所推动的“财富效应”(随着人们感觉手里的财富变多而增加消费)背道而驰。, E v7 }$ M; I; I
* s h: l3 Q1 @9 k$ V& q
大部分家庭正经历“工资紧缩”' M: W& a; q! s) y" J
! K5 {0 w" F2 Z" A5 H. T3 j$ E8 P
相比资本,QE和零利率政策对劳动力产生的影响非常小。对于80%的家庭,经通胀调整后的工资已从2000年的高位下降,这些家庭的消费能力也下滑,从而抑制了消费者需求和通胀压力。4 G. m2 K0 ~' d0 r
; ^% \, w+ {& v
在美国最富有的5%的家庭和20%的家庭中,他们的实际收入(经通胀调整后)增速只是略微降低,但收入较低的80%的家庭正经历工资紧缩。
8 o' r& d, U* Z8 ^: ~0 d# i( ^/ N* U3 A
屏幕快照 2015-12-29 下午9.19.37
5 U- h% y( w& P5 h4 N% J* \- t$ @1 |) ^% l8 d6 w: w5 r, s
非农数据是美联储货币决策的关键依据之一。美联储关注美国人的工资变动情况,特别是收入较低的80%的家庭。便宜劳动力成本有助于美国企业的发展,但阻碍消费增加。因此,美联储试图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更为便宜的贷款,刺激消费。然而,这只是权宜之计。
; Q7 b, K) R2 b0 c# o# z7 L+ C7 d% w# ~6 o
QE推动资产价格膨胀,如:随着住宅价格飙升,房租也随之上涨,人们在房租上的支出越来越多。这么一来,QE进一步恶化了80%家庭所经历的“工资紧缩”。
D1 [" @% {- b2 J$ Y
% k$ L. i1 s) Q0 i" P文 / 张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