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g, ~$ ]3 p3 R+ B" n
2016年大學生佛學體驗營學子提問7 q* a. U- r! [! N
$ l; L% n; Q: u% ^
學生:我的問題是:在國外中國人幹活態度最認真、最精進,但是爲什麽往往美國人和印度人更受到重視一些?請上師開示。 4 E5 F2 W: U4 [ 3 U" U- l3 S5 {- n& s5 V2 Q% r2 h上師開示:這個可能會有很多的情況,這是不能一概而論的。但是做事情時我們始終在強調智慧,你要有智慧才能把事情做得完美,才會有完美的一個結果;若是缺乏智慧,表面上看很努力、很認真在做,但也不一定有好的結果,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 3 x! P6 K! R: c1 J) b ; T" s' I+ g) R( U2 Z" Q
在什麽樣的場合下,做什麽樣的事情,在什麽樣的人的面前,應該表現出什麽樣,這都是不一樣的。可能不同的環境下,人與人、國家與國家都不同。所以自己要有隨機應變的能力和智慧。其實佛法裏始終強調的是智慧,我們做事情、接人待物等必須要有智慧,不能缺乏智慧,這可能就是人家有智慧。還有一種情況是人與人之間的緣分不同。有的喜歡這樣的人,有的喜歡那樣的人。還有每個人的福報也不一樣,有些是不勞而獲,而有些人雖然沒有什麽知識,但是他很有前途;有的人知識很淵博,但是他沒有前途。我曾經也遇到過這樣一個人,天津有一個從英國留學歸來的人,雖然他學曆很高,但是他回來後還是給別人打工,也沒有太大的出息;我到溫州的時候,有一個老板連字都不識,普通話都不怎麽會說,但是他福報非常大,公司辦的特別大,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有連鎖店,這種人不知是他的緣分好,還是福報大,都不好說。所以我們只能接受這樣的因緣和結果。 % m. j4 S' i A$ N! n/ O5 W 4 g+ l: U* x4 w8 s" `5 ^學生:感恩上師,因爲這樣的話,也會讓自己産生煩惱,該如何協調自己在精進認真的過程中做出來的結果,可能不是令自己滿意,那麽如何協調這種心態的不平衡呢?5 F! k& G& H4 A" Y/ V
$ Q2 W. G5 l9 V3 m上師開示:這個就是剛才說的,自己要有智慧。你要懂得佛理,懂得因果輪回,懂得無我空性的這些真理,之後你就不煩惱了,你自然就知道是怎麽回事了。智慧是怎麽産生的?我們先要了解和明白這些道理,比如佛講因果輪回,是在相上講的。佛把萬物分成體和相,相和體是一體,但也是多體,在相上講就是講因果和輪回,體上講就是無我和空性這些真理,把這些真理弄明白了之 後,心裏就産生了智慧。這樣你心態自然就放下了,自然就平靜了。我們現在是放不下、平靜不下來。因爲諸法的究竟實相和真理你一無所知,相續當中沒有産生真正的智慧。這樣心態能放下嗎?放下是一種心態,不是一種行爲。) ?9 M. V9 O' {: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