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q4 b) C7 G) u' d/ s# v* R 講解時,發心清淨才能感化他人。如果發心不清淨,即使講得再好、再流利,也不能利益他人;即使表現得再好,也不能感化人心。: g7 J9 F. j' Z' R( `% G
- n& a D! A7 ~3 u
辯論也是如此。通過辯論的方式,不但可以遣除自己的疑惑,也可以遣除他人的疑惑。如果發心不清淨,只想推翻他人的觀點,建立自己的觀點,或者一心想取勝,壓倒別人,以這樣的發心和動機去辯論是不如法的。在辯論的過程中,一定要保持清淨的心態,不能有嫉妒心、傲慢心、嗔恨心等煩惱。) y' i0 d" Q) g- @$ E
: ]/ j' Z; H( J! z9 e 同樣,撰著、寫文章時,發心也很重要。比如《親友書》是龍樹菩薩寫給樂行王的信,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佛理,是非常殊勝的教言!也是非常具有加持力的一部著作,藏地很多宗派都特別重視,幾乎都要學修《親友書》。這與作者龍樹菩薩發的清淨願有關系。《親友書》雖然只是一封信,翻譯的時候也不一定做到盡顯其意,也許你覺得它沒有什麽特別之處,但是因爲龍樹菩薩的發心特別清淨,所以利益了無數衆生。) k" x) w l2 v$ P6 Y
( _7 @9 U) a# m) p2 v# S* r% S; s6 e
《親友書》非常殊勝,如果大家有時間、有意樂,可以把偈頌背下來,可以一輩子來學修,這樣一定會得到不可思議的加持,獲得不可思議的力量和利益。 # |: O7 r* a( s5 H5 u 1 u6 _# S+ z1 N9 ]: a 其實有很多經典和論典都很好。比如《入行論》,在藏地很多宗派也特別重視,也都要學修《入行論》,這與著者寂天菩薩的發心有關系,也利益了無量衆生。再如,我們學修的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也是如此,講的都是一些基礎的佛理,詞句也不是很華麗,卻利益了無數衆生。當我們讀《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時,就有一種感覺,有一種能量,這與作者的發心是分不開的。 4 j) T# d8 Q4 [( O+ B0 ] " O y9 l& a# @" {' G微信平台——走進大圓滿 8 \- z8 s" ]3 C! |& ~. ~ 1 @2 X' o" z O2 B, n1 N網絡平台——大圓滿法網http://www.dymf.cn/index.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