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1 \- u. V+ K# s: n2 ^- ~
4 w' [ W1 ~) y/ p, F; _& l2 k, H- K) u" @8 m# Y5 C' S" j
有的人嗔恨心特别重。为什么要嗔恨他人呢?你的理由是“他不尊重我,或伤害了我……”。% K; h; U4 o ?5 S, g. Z
4 }, U& }* Z" c6 A
我们是学佛修行人,都是相信因果的人!应该明白,一切都不是无缘无故的。有人来伤害你,说明你曾经伤害过他;有人看不起你、不尊重你,说明你以前也不尊重他。从因果的角度讲,都是自己的问题。这个业是自己造的,不好的境遇都是自己业力的感召。
$ H+ x" P' m0 q1 P) }" B% R8 R! l* o
4 w1 P. a, ]* z- C( K 要从各种角度去思维,对治内心的嗔恨心。我们都是发过菩提心的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都对我们有恩德,我们要有恩必报,这是做人的原则。从这个角度思维去对治嗔恨心。# R% i ] W* x! n6 I# y; e) l' P
: Z a+ K) N7 M! ~
或者思维嗔恨心的过患:嗔恨心会毁坏功德、善根。因为嗔恨的情绪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心态,染污了自己的相续,让自己不愉快、不舒服,这是拿别人的过失惩罚自己! & U& C0 J4 i5 `8 }% `. R
- i8 x% Y+ q1 E3 ] 但众生是颠倒的,若不生嗔恨,就觉得自己太受委屈;若是不报仇,就觉得自己太懦弱,别人会看不起自己。其实这是不理智的做法。! d) _: f) _ L7 N# I( h6 ]
; e6 D, F$ F( E, {& Q- o) c- C 再者,还可以观空性、光明,从这个角度分析、观察,对治内心的嗔恨心。
# T- h3 R: U+ ~. y6 Q5 f; m+ `- R - i, x' C0 K7 v4 k
对治烦恼和嗔恨心要靠智慧。智慧就是把实相弄明白,到底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弊?应该不应该生气?其实,无论从因果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发菩提心的角度来讲,都不应该生气,生气对自己只有害没有利。知道不该生气就是智慧,然后以此智慧来对治嗔恨心,而不是强行去控制。
6 K y/ M" u0 m" l
' _1 h& Q7 o2 E4 Z5 Y 有些人听了嗔恨心的过患,知道不能发火,不能生嗔恨心,遇到对境或问题时,就拼命控制情绪,忍气吞声,其实心里很难过。不过,能做到这样也算可以,虽然动心了,但语言、行为上没犯错误。
- W( a( b3 W2 ~9 |! u. D; D + p+ x! _8 X4 c* I
——摘自《修心七要》讲记十四
6 w2 \ Y& F9 @8 U. K- U4 U# g ~
9 H+ m7 S" y9 t8 x: L) Q6 `! c8 I+ v2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