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1|回复: 4

[学书论画] 山水画的基本功

[复制链接]
鲜花(677) 鸡蛋(0)
发表于 2019-7-16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山水画的基本功
/ [8 O( |8 ~  J: @, s* f/ k
+ ~$ C+ w) v2 `+ J' b% f* v学画的四点准备
) Q4 o! ^& [' Y, f# O$ y/ s! E0 C) K2 Y7 M9 o
(一)造型能力的锻炼
( l" q% Q5 E' y# A/ m7 V
$ M: O% l5 v4 M①塑造形体的能力。②表现空间的能力。
9 z& h5 O: o) J
* e9 O9 W9 |8 f  J0 p# s# Y) e(二)自然规律的研究
/ ?, N& u' I) J  ]7 e# c* G( z& r
包括山、水、树、石、建筑、舟车、烟云、流水等。  H4 X+ [3 e7 c- P9 h
. Z, S1 e9 u1 _. q
(三)对传统技法的学习& V' Y: M9 R% D9 ^7 |* a6 x- o

2 Q, Y5 s7 M3 X! U“传统、生活、创作三位一体”即“监摹、写生、创作”。对传统的学习、研究是山水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临摹学习是为了借鉴,决不可在自己的创作中照搬照抄。- L2 o9 x' e# _) Q  O2 H' X* y' H

& V) u) M' o/ y1 R' u' y. B1 c临摹分为整体临和局部临。整体临便于领会精神,局部临便于掌握技法,两方面相互相成,结合进行。
! b0 K+ \  L% E* h! C1 e
4 F0 u& n" F  ]. x/ f( f3 W# I(四)专业工具的运用
  F% s8 V' J# D# A9 g" y1 u
9 ~  i# S$ t4 j% g9 O7 H0 H主要指笔、墨、纸、水、色等性能的了解和掌握运用。" V! c$ e7 J# f$ Q: Y

. w9 b& W2 q0 ]9 u
. j& ]3 {6 [( J  y) x2 f8 q山水画的基本技法
: d/ M8 Y) J% l, s$ x; \9 ]
. g/ C2 [( u! w1 Z8 N7 V0 j% {: G7 O(一)笔法; l1 m* l! s% g- [! D3 X4 ^/ r+ N
: I4 E( T3 I: N- K
中国画在用笔方面的要求是很高很严格的,这些严格的要求就是所谓“笔法”。
( p7 _  I+ X2 Q" B$ [5 ?* L+ M7 _% {, g# l
唐代张颜远在《历代名画记》里提到“夫物象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式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3 b6 U( e# t% U# o! L0 W
% J4 P8 M& a# s+ n1 ]1 w
1、笔法的原理
( x; p, F$ n# I" _; O& M" K9 Z7 x9 {; p
自古用笔讲“笔意”、“笔理”、“笔法”、“笔趣”,“意”即主观感情、认识,“理”即客观规律,“意”与“理”结合即产生“法”和“趣”,“法”是主客观辩证统一的产物。李苦禅说:“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则。”好的中国画,合起来看,笔笔都是形象。折开来看笔笔都是书法。这也就是“见笔而又无笔痕”的原理所在,实际上是用笔合于自然规律,使人看了之后,感受到的是形象而忘记了是用笔的笔痕。
$ q  M, E% b3 |" m$ v* b& Z1 x2 X1 s1 r, Y+ ]6 o+ `# E( o
2、用笔的几点要求:平、留、圆、重、变。
  `# |+ L1 c, |
, X" l3 ?( t( ^+ _
- f4 m' x8 r, o, D6 S(1)平,如“锥划沙”(力量匀实,不结不滞)( ?+ M9 }0 C# w7 P/ x1 q& g
(2)圆,如“折钗股”(丰腴、圆润、富有弹性)1 K6 S  F# X9 w* s, ?1 M$ t4 ]/ G: L
(3)留,如“屋漏痕”(高度控制,积点成线)
2 ]1 k) @& K7 k* u' U+ _( a6 b! u(4)重,如“高山坠石”(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4 ]  o1 u4 j5 `& v2 M+ c7 N) z* W* v6 L
(5)变,如“百川归海”(极尽变化,复归统一), Y2 V8 q5 [( d9 m0 Q! z
% U4 ^2 R$ u7 Q: L4 h. A
刘松岩山水画技法1:
8 W" I' c5 }  B" ?' k/ N& R, _; @: J5 g% T+ ^
(二)墨法& p" s: s1 p: ^$ y

9 d6 h& I  ?8 S% w" y  c5 q- k用笔和用墨是分不开的,所以称为“笔墨”。明代莫是龙在《画说》中提出:“古人云:有笔有墨,笔墨二字,人多不晓,画岂无笔墨哉?但有轮廓而无皴法,即谓之无笔;有皴法而无轻重、向背、明晦即谓之无墨。”
2 \  U! p0 M, p& I+ U) W6 d; a0 E
0 O4 W7 B7 O5 n7 H: }- G墨法很多,下面作重介绍“积墨”和“破墨”两种。
4 a0 ?3 Z' k; ^' k  R( a* d3 X9 X; o: j
1、积墨法。简单说即是层层递加。要点有三:7 x. e' X9 a% t% c4 Q7 I

3 v& d+ ]( P' }/ P. M! Y. f①第一遍干后再加第二遍6 D9 i7 i8 N: U1 v* Q* B
②第二遍是第一遍的补充、交错,不是第一遍的重复与描绘复线,加之结果是多种笔法的交汇统一。
6 o! A- j+ `( z7 e4 Y6 I" a& j$ {, s) Z. e$ S
③每加一次都要保持极强的整体观念,当疏则疏,吾密则密。, h* I. C, C* N$ z, F$ l

0 e* M) v& ~6 `2、破墨法:是在前一笔不太干时,趋势再补充上去另一笔使其融和渗化,合二而一浑然一体,产生鲜活生动,和谐滋润的效果。8 h( K& @' \5 ?4 _9 T. z% F: S2 h
0 @+ I/ |* q* j4 c$ s  P
只有积墨,易厚而不润活,只有破墨,易活而不厚实。$ Q  o; C+ {% c8 W

$ V  h  X0 M5 C. R1 u" `(三)色法
/ W9 X% V& C& I8 d! b# c' Z& u: D( Y
①色墨重叠法
4 e$ T6 i3 ?9 x* u0 L' Q4 x4 ]②色墨对比法2 k9 h5 O% b: `
③色墨混合法
3 H9 l2 I3 `) u3 a* m2 n! q; C6 w
④用水、黄宾虹说“水是用的,不是洗的”。
4 p# S+ ^! G/ |  p& A
/ P6 n( z; E6 g水在作画时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材料。/ F% _# h1 A+ A! U. S. ~$ G1 q$ x
5 f1 J; {  S( K% a
山水画的学习步骤
( w0 A- P- @8 K% d4 F0 W! n1 S
& T  ?/ l+ U3 }! @9 H(一)树法
5 ^. k% p$ k7 z9 A4 p2 y0 e) S+ j; I& s$ V  @. N
树 在山水画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古人云:“画树之功居诸事之半。”由此可见树在山水画的地位。
3 }: }# `  S0 e$ Q
. U3 _( L3 A. `: r9 z' n, K1、树的生长规律和表现方法。
' l2 ~% a" u" l; v6 A1 ~. q1 Z/ o- q% v) m8 N0 u* Z
(1)初春树法:枝干宜苍劲多枯少叶,墨气宜涧,山石宜用披麻,少苔点。技有鹿角,鱼骨,雀瓜等。
, v- j/ k3 x  m# b$ Y! N(2)仲春树法:画树干要遒劲并向上发柔嫩小枝,点以胭脂兼嫩黄绿叶着以深绿,山石宜用小披麻,点宜用小混点或胡椒点。
3 k: C" i3 }6 J  D/ L(3)季春树法:基本与仲春同,只是小枝柔长而繁荣,点以嫩绿,山石宜长披麻。苔以横点。) k/ c2 ]) l4 N
(4)孟夏树法:树叶茂阴浓,设色清翠,忌点红叶,其间可掺杂一些枯树(死树),有枯有润,更有生气。$ ]# l5 f7 B4 a
(5)仲夏:万木阴森,降水较多,故树叶肥润,画山石宜云头皴或解索皴。
9 ?3 _3 q8 _" n+ G' R- ?9 o(6)季夏:树叶宜苍劲而下垂。
7 s, c7 E0 `: F) h" f(7)孟秋:草木渐渐萧杀,树宜遒劲,小枝点要苍老,若点叶须笔笔有力,着色以青而黄绿,枯枝宜以青和墨或朱或黄点之。
) j2 C* O* M" n" a- H  I(8)仲秋:枝多叶少,枝鞘宜点朱黄,更有金秋之象,可加以果实。" |" g. `  `+ \9 N4 }5 Y- r* O" ]
(9)暮秋:枝干宜瘦劲,色以青或朱。
+ h5 O; u( C6 y& ?$ `(10)孟冬:木叶脱尽,树多不点叶,枝与干用笔宜枯而劲,宜着淡赭,枝干内染淡墨。
2 Y6 s- [0 I0 @- \(11)仲冬:无叶,枝枯老,用笔宜僵劲而古拙,枝多下垂,干染淡墨,内先染淡赭墨,山石宜大斧劈,少点苔草(或不点)。; u  B9 ^8 H' H0 W- q: Z* Q- _" R

  s# O( u/ U$ I! h6 R(12)季冬:干宜古怪,枝宜僵曲,小枝宜短秃遒劲,干枝均用墨染。  O/ X4 k+ ?/ R1 \
, X; u. P2 K0 C3 O

+ O7 o& j! E' a9 N- Z
( Q0 e; x& {, f: I+ T2、画树的步骤$ C. R: M7 D- W4 u1 c
树由四个部分组成:主干、支干、细枝和叶。
  `' D3 }3 G+ {) F: T& Q5 Z5 B7 V, L9 {, V8 R5 B" c& O+ n1 x
(1)、主干:画树一般都从主干开始,先画左边一条线,后画右边,这样便于观察大小和位置,两条线要协调。! z: T' D; b/ o2 d
(2)、支干:画完主干就接着画支干,要注意树的生长规律,即上小下大,支干要四面生长。2 g- g. V/ T1 x# b4 Y6 s, C
(3)、细枝:画细枝是支干的继续,秋冬无叶树和枯树才画,如果画夹叶树就可以不画了。细枝的组织形式有多种。
* A0 z+ D) i* U: S( }% m) K; j1 e* G# Q& w# c; z7 A
(4)、叶:树叶是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山水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丛树的表现,一方面要求树的区别和变化以及层次感,就得用不同的树叶来区分,树叶有夹叶和点叶的区别,另一方面得用浓淡来区别。无论是夹叶或者是点叶,组织形式也有多样。; R1 K* x% r6 c5 M% I

. K8 y: h6 b6 ?+ v- z刘松岩山水画技法2:
6 @  ?/ A4 O- p- ^3 F1 q( P6 _, [6 k# Z/ c: _
(二)山石法) H  `8 C2 c& F; r* [$ B- ]
! J$ W  ]; ?8 r+ l% }# M' E
画山石要注意大小山石的组织和穿插,画山石一般分四个步骤:7 S. S0 y& P7 d6 D) q) `

6 ^. {+ C# f) w! ?1、勾:勾轮廓和结构,这是造型的重要一步。
# j) ~# f  A' \8 @
" x, ]  e6 k: e0 H3 u2、皴:使平面的轮廓产生体积感和质感,它包括擦。在皴的方法上,千百年来,各个时代的画家们承前启后,建立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皴法:6 `0 L1 r& E) \3 k7 C

. F! {  c6 G7 ?(1)短披麻皴:宜表现冬春之山,原因是冬春时节草木萧条,树叶基本脱落山石的坑洼全裸露出来。用此法就表现这种质感。山头苔点宜以小混点或胡椒点。
% L% u0 S2 O3 e" ^; S; i(2)长披麻皴法:宜表现季春至初秋之景,原因是草木繁茂,山石全被草覆盖。故表现的是草木一层层的质感。点宜用一字或横点。
( L# J3 m) u2 d( X4 I9 E(3)大米点皴:宜表现春天雨景,画法是先画轮廓,然后以点代皴,反复多次,由浓到淡。
% E. W: w' R( Q7 c(4)小米点:宜表现秋天雨景。, C; o/ |2 o; Z" g
(5)雨点皴:宜表现仲冬之山,笔笔质感。" c% G2 x/ y( ?3 K
+ }% M! B) |5 B9 p& {7 x. C
(6)折带皴:宜表现河边山石,点用插针。- b. s8 }$ U8 |9 P4 B8 A
2 a$ b9 l9 }4 [2 Q$ T) q& }
3、染:包括染色和墨,是使体积感更加凸现的继续。5 e/ Q1 C! N' o+ O3 Z+ c8 k
4、点:点醒,使平淡的画面生动起来,近点为苔,远点为树。
! F- z9 G3 m0 R. O
+ b' R) i. C6 ~ 芥子园山石谱 --折带皴 :
- x8 T. Q8 v2 |% p2 R
' m% }; ?* O& ?5 T+ q" v5 W; }" b(三)云、水的画法& @% @+ ?/ A- U, R  U

1 p7 j* Q7 Q, p+ R$ K, d3 V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云和水在画中的作用就在于此,它是使画面生动的重要手段,云和水一般不用怎么去画,加深周围的山石和树木就凸现出来了,当然内部也需要加一些动态线来体现。% D: s5 \( m! S

; Z) }- A3 \6 i/ W* h* v) y8 N+ S(四)建筑的画法
2 A. y) Q* t  z1 N4 f+ @  S
5 B7 e/ c, v6 F$ V9 J建筑是山水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因势而定。) z5 i0 H6 c) V/ N  c7 F: M( ?$ F
$ l% o6 y! O4 m; T9 h
点景的人物和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3 s; L% ?# l9 M5 \4 E
, e) o+ |# \9 ~" y
) O) D/ Y0 L2 m山水画写生
8 X: D" C' n( d) q+ z" K3 _& O' y( |1 Y5 l" a
(一)山水画写生的意义2 E* ~$ z0 v3 L" t
1 r: g  Z0 q' @. w( {
“师造化”是历代有创造性的山水画家的必由之路。是山水画发展创新的前提条件。“生活是艺术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写生是山水画基本或训练中最关键的训练。7 q0 I  T* X" }6 C; t. z
/ S) N( h  X  |5 V0 \
(二) 山水画写生的方法步骤
7 G1 N% \$ u. e0 M. A; t4 n# ^8 b, [# k: z
1、方法:(1)、速写 ( 2)、忆写 (3)、慢写
7 R/ h  U5 O, ~/ T0 W# h: E  V! E3 ?
2、步骤:
9 S$ y0 l( Q) J' b(1)选景 :自然界不是什么都能入画的,要有选择。
& f, \4 M- e0 W(2)静心观察:选取生活中最生动、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7 D0 C/ K5 |' w+ ?2 x(3)凝神构思:对事物有选择的表现。
" c0 J! N1 F, n1 T" ]2 V(4)意匠加工 ①剪裁 ②夸张 ③组织(经营位置)& m( T4 o$ n0 R4 M9 H1 P( Y/ ?
(5)落墨作画:①起稿。②钩线。③皴察。④点染。⑤收拾整体。  s/ i9 J6 }* `2 b) P" ?# H

  d% ]& m; m8 |) z' x) v(6)着色。根据季节和画面需要而随类缚彩。) d3 M6 R# X0 X, n* e

; w  w1 F: E2 {) s/ D注意事项:
6 [+ I) J5 a% P4 i①树只需画树干、支干、小枝即成。
  L& g$ v: S3 N0 U②忠实于自然,但不是照抄自然。8 l. u, k$ m* m* U& L7 ?' d& F+ h( D
③落墨前部分即十分之七忠实于自然,后部分即十分三忠实于画理。
% G* l: C6 R" p% l& j$ q) W, v3 c) ~3 \6 F/ `. m+ ]
④注意对中国画散点透视的理解。“山形步步移”。4 E+ N) D% d7 x+ k7 M( V% d0 U8 m
$ A9 A5 N8 b  ^% j. u
另外一定要注意线条的运用,线条用好了山水会很有味道的。" G3 H, a& x6 P% m; v) g- x
2 X- K$ ]3 ]7 v# Y* C
中国画的笔法; O& e$ r* C9 }; \! ?7 Z

$ r' ~! P5 n/ R) o1 {笔法,是运用毛笔的方法,包括执笔法、笔锋的运用和各种用笔的技法。执笔法和笔锋的运用是只谈用笔,而各种用笔的技法,则是笔中有墨,墨中有笔。笔、墨、水三者是鱼水关系,不沾水、不沾墨的净笔不会出形,纯水、纯墨不用笔也难上画面,泼墨、泼彩也要用笔因势利导。为讲述方便则将笔法与墨法分开讲。
$ R) ]1 i  I: Y+ H" a7 e& v% Q# J4 D' }7 t5 Z; P1 d: o
执笔法9 }9 R, X* Q5 I3 V1 F3 r* P, {1 Q1 u
7 s6 \# ~+ E, v, `; I" C$ A& ^
古人把执笔方法归纳为擫、押、钩、格、抵五个字。: ]6 l+ c  f; @  [

. X/ u0 t- F- e9 A“擫”是用大指肚紧贴笔管的内侧。“押”是用食指第一节贴住笔骨外侧和大指内外配合。“钩”是用中指第一、第二节弯曲如钩地钩住笔的外侧。“格”是无名指第一、二节之间的骨节紧贴笔管用力把中指向内的笔管挡住并向外推。“抵”是用小指托在无名指下面抵住中指的钩。$ i# j. Q+ s  t/ ~1 b: u& f5 x

, y' ?1 Z3 l( M: b' C学会正确的执笔方法后,再学运腕,用五字执笔法还要做到“指实掌虚”,掌不仅要虚还要竖起来,“掌竖才能腕平”,“腕平才能悬肘”。! O* H4 `% p- U& w2 |, T% a9 i& j; [, R

8 ^8 Y7 F) u* ^% T! G悬腕是把手腕离开桌面,悬腕的运动轴心在肘。其旋转的幅度可以加大。如画大幅作品,是站在案前作画,还必须悬肘,悬肘的运动轴心在肩,旋转的幅度大于悬腕,但画工笔人物面部五官的细微处,必须枕腕来画,即把手腕靠在桌面上,这样指头也得以稳定,便于描绘其精细处。, e1 V6 t; O7 ^  }+ M$ q. `5 c& B- k

0 a5 y6 Q- C( B# }笔锋的运用
0 W# P0 \, ^, \9 }" S8 p+ F* A# q: _. Z& t% d% X4 H! n. j: l' \1 ^  [
毛笔的笔头分三段,最尖的部位是笔尖,中部是笔腹与笔管相接处为笔根。笔锋有中锋、侧锋、顺锋、逆锋的区别。& H2 K+ p, O  Q) }' x( ?1 X
, ?3 A, a0 Y! c1 `- ~- I- G( Z
中锋是将笔管垂直,笔尖正好留在墨线中间,画出的线条挺拔流畅,中锋也叫正锋,或叫正用笔。用中锋画的线没有明显的粗细变化。画时提、按用力比较均匀,行笔较稳。若用力不匀,有轻有重,则线条会有粗细变化。) }  d3 _! L- S

2 d/ D5 o4 Z% z4 T+ h( Q4 d7 v# P侧锋是笔管与纸面不垂直,笔管倾斜,行笔时笔管所指的方向和所画的线条方向也有一定的角度,笔尖不在墨线中间, 笔尖的一边光,笔腹的一边毛,并有飞白的效果,侧锋线条一边轻、一边重,有一种切削感。
% E7 U% R( ]) T; B& T  q, [, h0 @# Y9 k+ l3 R) t
顺锋是指笔从怀内至怀外(由左向右):由上向下,这样的笔锋呈顺势,叫顺锋用笔。6 J" C/ x( I2 a
' V( ]: `8 z# \6 v0 J; [) ^
逆锋则与顺锋向相反的方向行笔,笔锋也采用逆势。正用和倒用都可以逆行笔,于笔锋推进中,受阻散开自然形成飞白效果。按笔的轻重,行笔的快慢,画出的效果也不相同。* G, t2 B7 Y2 y* d
: V# j  {9 `2 U# J( W
笔锋的运用还有:“提按”、“转折”、“虚实”、“滑涩”、“顿”、“戳”、“揉”等方法。
; E1 }0 P/ |2 b( {; u5 F+ w  o9 M  a7 B& h+ L
用笔通常容易有三种毛病,即“版”、“刻”、“结”。“版”,缺少腕力,下笔犹豫不定,勾画出的形状不准确、不自然、扁而平缺少立体感。
$ B- p2 L5 A3 P$ o3 L. Z/ V/ c) p. Z% g; {8 |+ ?, y3 x1 Z
“刻”,笔迹显露,运笔呆滞,转折的地方出现不应有的棱角。
$ b# ^% p- \2 x4 F" s: @+ N
( F/ [. v: j8 S# P& Z/ a! h“结”,笔迹迟顿,该散的地方散不开,运笔不流畅。. e3 c* r/ C- O# o5 p

+ }) R7 z2 c' ~0 y0 G0 W/ p笔法必须服从为客观形象造型的要求,同时必须接受画家思想感情的指挥,所以由于描绘对象和画家个性感情的不同,会产生各种不同的笔法和艺术效果。: x, F$ R! u# R1 u' `
* q! P$ R- g+ U/ G0 Z. x
(1)立意。立意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立意的高低,决定了绘画的寓意深度以及艺术魅力。倘若无立意而构图,必然随笔填凑,胸无主宰。构图随“意”而立,才能产生相适应的构图来完成作者的绘画意图。  m- m6 k* w* e; p. f& Q

& j0 d4 k5 ]6 @8 A(2)取势。山水画的构图,首要是取势。所谓“势”是一种形象的动感。古代山水画论中,早就提到:“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山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串,林木得势,虽参着相背不同,而各自通畅。水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即平常亦不为庸。山坡得势,虽交错而不繁乱。何则?以其理然也。”优秀的山水画作品,总使人感到有气魄。而有些画却使人感觉像园林中的假山或盆景一样,主要就是没有画出大山应有的气势。“势”与透视的处理有关,有些景物,通过透视的处理,就可以表现出它的气势来。9 t+ A" Q$ i# z8 I! A0 _: `

& d; v% Q9 W/ ]% y( R8 o(3)宾主关系。一幅画要有一个主题,要突出它的重点所在。切忌零散支离,平均对待,没有一个主要支点。画中的主题便是主,陪衬便是宾。确定宾主,不仅要宾主分明,而且还要互相呼应,不能各自独立。有宾无主就散乱,有主无宾就单调乏味。只有宾主安排合适,画面才感到舒服。
0 h3 W: e' [% E; Y" F5 ]5 Z0 I) v, O) Q5 X
(4)虚实、疏密、轻重的处理。就表现对象而言,在一般情况下,树木是密处,山石是疏处。树石是实处,云水是虚处。但有时画面需要,也有把山石处理为厚重坚实,而树却处理得简淡。在一般情况下,山石、建筑物、树木是重,而云彩等为轻。但有时在画面上静止的东西虽大却轻,运动的东西虽小却重,就涉及到轻重均衡的处理问题,中国山水画对轻重、大小的适当配置,要取得像中国杆式秤有变化的平衡,绝不能取天平秤的平均。一幅画在考虑这些方面时,重要的是虚、实二字。而在虚实处理中,画面的四条边及四个角的处理极为重要,因为它关系画面的远效果,也就是第一感觉。一般应禁忌画面图像与四条边成平行态势,以及图像动态间成对角线形。并特别注意禁忌对四条边及四个角的虚实处理雷同,要注意变化。所谓“计白当黑”,即是这个道理。如山石本实,可是用云烟一遮就虚了。又如水是空明虚处,可添上舟楫岛屿、倒影之类的东西就实了。我们所说的虚并不是不画,而是有计划地不画,不画之处仍然感觉有画。往往画虚的地方用淡墨或干枯的浓墨,用笔也要简略一些,寥寥几笔便要意足。0 M; L+ a3 k% \% y, N0 n

7 }% I  `3 S1 C+ r9 d! ~ (5)透视与光暗。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法,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用移动视点的办法来观察景物。也就是说把视点逐步向前移,向后推,向上向下,向前向后,向左向右移动,从这座山到那座山,一边看,一边画,面面观,前顾后盼,把看到的景物,不受视域的限制,集中在一个画面之中。正如宋代郭熙所谓的“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的观照方式。这种移动视点的透视就是山水画的传统透视一一散点透视。在实际运用时,也不能违背焦点透视的规律,一根线应该是向上的,绝不能向下,近距离的物体应该是大的,不能小了。不然的话会感觉不舒服。- P+ u1 H. A7 [/ K5 l

$ ?3 @. j' U! y5 g+ E另外,西画强调光,其光源也是从单一方向而来,所以是统一的。而山水画一般不强调光,而且光源也不一定要求统一,可以从多方面来。大多数山水画的光照,也采取自上而下,或者偏于上。
8 O. D) r" F  v5 X+ V* b' F, G# s8 `$ D: y
(6)三叠两段与开合。古人提到山水画时,说画面可作“三叠两段”的处理。所谓“三叠”,就是“一层地、二层树、三层山”。所谓“两段”,就是指“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三叠两段”是古代山水画中的一种构图程式,但它不是必须遵守的法则,所以画家还是要根据自己对自然景观的审美体会,灵活运用,不可硬套。
9 w& N3 o- a7 ?5 r# A9 L) X! r% J: i$ }' C9 I1 e" c
所谓开合,“开”一般是指把景物铺开。而为了防止景开得乱而散,就要把过散的点聚起来,然后突出主体,使其集中,这就是“合”。实际上开是制造矛盾,合是统一矛盾,小开合包含在大开合之中。矛盾制造得尖锐而又统一得好,画就越有气势,艺术感染力就越强。总之,要在考虑构图时,取势避免平,要突出重点;实际处理时,繁简、轻重、虚实都要注意。/ v8 m! ~- V% m. g
+ _; n+ b' x: ?. `( q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uN4xyI2o7W3x7KV3SzF2w
/ p- n7 a0 e' _7 s" V# |' c2 B# g
" {  @# o, T5 u) @
IMG_8117.JPG
IMG_8118.JPG
IMG_8119.JPG
IMG_8120.JPG
IMG_8121.JPG
IMG_8122.JPG
IMG_8123.JPG
IMG_8124.JPG
IMG_8125.JPG
IMG_8126.JPG
IMG_8127.JPG
老柳教车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9-7-16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9-7-18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待续。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04:3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 y3 u5 Z6 |: S2 P* Z0 D
鲜花(677)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7-22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 g8 t: ^' d7 S, b; [# V$ 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10-19 09:41 , Processed in 0.142529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