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花( 0) 鸡蛋( 0)
|
——在中国道教净明道学术研会上宣读的论文" M* l9 Z$ d: z$ a2 m( V
) {% Q0 h2 Q9 ]# s x: H$ C* ?$ {5 O7 v5 y
张继禹$ i9 j( o# ^) p5 l
# C6 ~# r- K |1 a5 w
; E+ k5 Z/ l" m$ D- `8 ~3 O 忠孝与神仙,在大多数人看来似乎是两回事。从思想上说,忠孝是儒家人伦学说的基本价值,所注重的是世俗社会的人伦关系;神仙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理论的最高追求,所突出的是生命关怀和精神自由。从历史来看,在数千年的社会演进中,儒家一直是国家社会的正统学说,在世俗的道德伦理建设中居主导地位,道教则是以“裨益世教”的积极态度面向社会,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并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积极影响,济世以度世。
( A$ y: K4 p( h9 \ 虽然,历史上有一些儒生从自己的本位出发,批评道教有“怪力乱神”之嫌。但儒道两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和维系华夏民族的精神纽带和力量又是相互作用和补充的。0 M& ^- x$ l( J! x2 n
因为儒道两家毕竟出于同一文化母体,在强调修身、济世等方面存在共同之处,只是不同的理论形态各具不同的表现方式。这里就两宋时期兴起的净明道以“忠孝神仙”为宗本的思想作一讨论,以增进人们对道教历史的再认识,并为道教在今天的发展寻求启示。
: b8 z/ \* D* a( Y- [+ f' Y+ A* `- }7 w' O' h. [! `0 [
5 _ U! z9 v7 J$ t8 n" R- v8 e 一、欲修仙道先修人道
! C5 A9 r! f6 s v6 [1 n* ^/ [9 g) e1 r& u: T' w/ Z+ _! v
5 `5 T V, V& {: v6 R
《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说:“学道有基,升仙有梯”。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没有不行而至,凭空而就的,不然就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长久。学道修仙同样强调要打实基础,丹道曰筑基,并找到学仙修仙的梯航。否则,既无益个体生命,又无益社会人群,河车空转,徒劳无益。《道德经》曾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那么,学道之基又是什么呢?在净明道看来就是“欲修仙道,先修人道”。对此,《净明忠孝全书》中多有强调。所谓先修人道,其核心就是要践行孝道,以达至真忠至孝。9 O; Q+ c+ @3 h5 @& S
忠孝之道本于儒家。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又说:“孝子之至,莫乎尊亲。”到“以孝治天下”的汉代,有《孝经》成书流传于世。其“开宗明义”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
8 b% }; `- k a0 X- j, p于立身”。这些观念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维护社会政治和人伦秩序产生过重要作用。对于这样一套社会的伦常观念,道教采取了怎样的态度呢?《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说:“臣忠、子孝、夫信、妇贞、兄敬、弟顺,内无二心,便可为善,得为种民。”并说:“事师不可不敬,事亲不可不孝,事君不可不忠”。葛洪在其著《抱朴子内篇》中则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全真《虚皇天初真十戒文》亦说:“仙经万卷,忠孝为先。”类似的经戒言论和真仙操行在道教中不胜枚举。由此可知,道教对忠孝伦常之道不仅非常重视,而且视之为修学仙道的基础。净明道表彰忠孝,倡导忠孝神仙,实在是对道教这一传统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3 U' ^6 L1 O8 n$ @6 M3 K 净明道以尽忠尽孝为修仙基础,目标则是要修成神仙。《净明忠孝全书》卷三中说:“净明之道不废人事,但当正心处物,常应常静也”。净明道一方面强调为人学道要尽人道践行忠孝。《净明忠孝全书》卷二《净明大道说》开卷就说:“万物之中,惟人最贵,不忠不孝,不如豺狼蝼蚁乎。”玉真先生刘玉说:“忠孝者臣子之良知良能,人人具此天理,非分外事也”。(《净明忠孝全书》卷四)《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卷上《入道修己篇》则说:“但愿我赤子,孝顺长在心,居家奉父母,在朝忠于君。不为贪淫行,泄散精与神,福来如流泉,派派自然明。”在净明道仙真们看来,忠孝乃是为人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天经地义的事。
9 D. ~9 P& F: ^. t 在另一方面,净明道又突出强调应当由此进一步去学道致仙,因为父母之身即天尊之身。《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卷上《入道真品篇》说:“唯知忠孝,可以学道”;“人之初生,父母遗体,知其所养,知其所贵,知其所事。父母之身,天尊之身,能事父母,天尊降灵。”《净明正印篇》亦说:“真人非难学,学之先以孝。孝弟非难行,顺事父母心,父母本天尊,汝其悟于心。”强调的是唯知忠孝,唯行忠孝,顺事父母,方可以学道,方可能通灵,方可能登真,因为父母之身也是天尊之身。故而《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明其章本曰:“学道以致仙,仙非难也。忠孝者先之,不忠不孝而求乎道而冀乎仙,未之有也。”并说:“孝弟道之本,固非强而为得,孝弟推之忠,故积而成行,行备而道日充,是以尚士学道,忠孝以立本也,本立而道日生矣。”中黄先生黄元吉则说:“当知九霄之上,岂有不净不明不忠不孝的神仙也。”此外,修道者还要以己之行化导他人,努力“以吾之忠使不忠之人尽变为忠,以吾之孝使不孝之人尽变为孝”(《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净明道虽然也和儒家一样,都强调立人之道的重要性,但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净明道虽有维护世教即社会伦常的热情,但其旨趣与儒家讲忠孝、以孝道治天下的理想却不完全相同。3 R' ^5 Q" O1 d* C
净明道既关注世俗伦常,又强调不同于儒家宗旨的信仰追求,是净明道作为宗教的特质所决定的。然而,产生于两宋时期、根植于华夏传统文化土壤的净明道,其所突出强调践行忠孝和学道致仙,并将二者密切地结合为一个整体,应该是具有其时代背景和现实文化意义的事情。首先,净明道强调是“入吾忠孝大道之门者,皆以祝国寿、报亲恩为第一事。次愿雨顺序,年谷丰登,普天率土,咸庆升平”(《净明忠孝全书》卷五)。作为道教祈愿国泰民安的传统,它与其他文化思想的救世情怀也息息相通。滕宾在序中说:“都仙许君以忠孝自修得仙道,入以救世”。而许真君在世人的心目中确也是以救世形象出现的,这比传统道教讲济世的行为和情怀要迫切了许多。净明道之所以如此强调以忠孝为学道之基,倡导忠孝神仙,实意欲通过净明之教以实人伦社会之基,以实文化传统之基,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在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前提下求得道教自身的发展。这是华夏历代文人志士,包括历代务道高士的永恒的情结,也是华夏文化精神之所在。& j) c$ G1 k3 Z- U: S% `: f
5 N: U# R* a9 v! E) p1 u6 Q! n: Y' l8 O+ @) T. [( P, h% |' K1 ?
二、净明忠孝以致神仙
# A6 b' s: b; V2 U9 k* ]8 T" g& u6 [
1 b% ~4 S2 W0 z
净明道倡导真忠至孝以为立道之本,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道教济世度世情怀的逻辑必然,是神仙度世教义中本有之义,但是这一切,是整合在道教关怀生命的理论中的。净明道忠孝神仙的思想对此做出了系统深入且易知行的阐述,在此,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 p1 o" B- a/ S# _0 U8 h 第一,整理心地以致净明。净明作为净明道派的名称,和正一、全真作为道派名称一样都有重要的喻意,正所谓名以指实、名以明志。何为净明?中黄先生专用了两段文字来阐明,他的概括总结就是“净不染物”与“明不触物”。目的则是要如《太上灵宝净明道元正印经》中所说“心定神慧,是为净明”。然而,净明是要人“心定神慧”,又何以能达到心定而神慧呢?玉真先生说是要“整理心地”。何以要整理心地呢?以净明道看来,只要“贵在乎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道成”。玉真先生亦说:“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净明道所讲的“四美”即净明忠孝,但“四美”又有从“能”达到“真”的分别,能净、能明、能忠、能孝是基本的要求,真净、真明、真忠、真孝才能称得上净明神仙真人。中黄先生说:“无如上能净、能明、能忠、能孝四事,学者努力进修,得到这地步, 又当知向上有真净、真明、真忠、真孝,不可不知,不可不行。若能深明性地,不染一尘,动静俱定,应酬无伤,是名真净;澄湛心源,冰壶水月,映彻万象,寤寐恒一,是名真明;不黍稷牺牲,惟不欺为用,小心翼翼,昭祀上帝,是谓真忠;珍啬元气,深知天命,长养道胎,继续正脉,是谓真孝。如上行持,无忝庶几,践形惟肖,方谓真人”(《净明忠孝全书》卷六)。核心是“心源”的澄静,亦《中黄先生碑铭》所说的“盖其以本心净明为要”(《净明忠孝全书》卷一)。用玉真先生的话说就是要“整理心地”。所谓整理心地也就是要保持心地的净明,保持心地不为外物即欲念所染触,因为心是君,“心君为万神之主宰”。忠就是要忠于自己的心君,若有一念欺心即是不忠了(见《净明忠孝全书》卷三)。强调心性的修炼,这正是唐宋以来道教修持修炼学说的重要内容和特点。30代天师虚静真君就曾作《心说》论道:“夫心者,万法之主宗,九窍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而并生,为神明之主宰”(《虚静真君语录》)。全真则强调要“性命双修”,并以“澄心定意,抱元守一,存气固神”为真功。事实上,在这个时期,道教的不同道派都和净明道一样注重心性的修持,炼心以合道。净明道的特色是,通过吸纳儒家文化价值理念,对定与慧、净与明这样一些宗教性概念做出了明确具体的说明。
4 e. H7 ]9 J1 m0 j t, J$ H# r, F( I 第二,净明只是正心诚意。如上所说,净明的核心是要本心净明,是要整理心地,是要不染不触,是要一念不欺,其基本功夫诚如玉真先生所说:“净明只是正心诚意。”但是,怎么样才能做到“正心诚意”,并由“正心诚意”达成“本心净明”、“心定神慧”呢?《净明道法说》认为:“欲治其外,先治其内;欲正其内,先去其欲。无欲而心自正,一正心而道法备矣。”重要的是要去其心中的贪欲。人无贪欲则心自正。玉真先生在回答以何法度净除邪念的问题时说:“这个须在念头几微上下工夫,如何是几微,譬如恶木萌蘖初生时,便要和根划却,若待它成长起来,枝叶延蔓,除之较难了。”并着重提出:今净明教中正心修身之学,真忠至孝之道,紧要处只是履践三十字。这三十字就是:“徵忿窒欲,明理不昧,心无纤毫失度,即招黑暗之愆,霎顷邪言,必犯禁空之丑”(所谓禁空之丑,即《度人经》中飞天大丑魔王,上帝委任助佐三官检察过恶,时常飞行虚空监观下界,邪言一出冒犯其禁)。(《净明忠孝全书》卷三)文中还对以上三十字作了详尽的论述,指出“人之一性,本自光明,上与天通,但若多生以来,渐染薰习,纵忿恣欲,曲昧道理,便不得为人之道,则何以配天地而曰三才”(出处同上)。所以当牢记这三十字,要在使嗔火自然不上炎,欲水自然不下流,明理不昧心天。如此“则元神日壮,福德日增,水上火下,精神既济,中有真土为之主宰”(出处同上)。这便是“正心修身之学,真忠至孝之道。修持久久,复其本净元明之性,道在是矣”(出处同上),即《太上灵宝首入净明四规明鉴经》所说“心不明而性不神也。上士得道,妙在心性即真”。然一切的根本只在于一个“诚”字,有了诚才能得道妙为真,玉真先生在其语录中说:“万法皆空,一诚是实。”因为只此才是正心修身之学,真忠至孝之道,只此才能明理不昧天心,只此才能真而不妄,真而不伪。净明灵宝忠孝弟子徐慧亦总其要旨曰:“万法皆空,一诚为实,尽矣。”(《净明忠孝全书徐序》)的确,诚可谓是一切的根本,也是道教一直所禀承的,净明道突出一个“诚”字作为教化和正心修身之学的根本,云“万殊一本也,唯反身而诚,复归于一,则万物皆备于我矣”(《净明忠孝全书》卷五)。是乃其深契道妙,遂能将中庸及宋儒心性学的思维义理融会贯通,而有此导人济世的超凡宏论。, v$ W# f& e% N
第三,净明宗本于神仙无形大道。净明道以净明为正心修身的最高目标,这不仅是就修学而言,更是就修道的理想和修道所宗仰的境界立论,这个境界就是“无极清虚”。《净明大道说》曰“净明者,无形大道,先天之宗本也。在上为无上清虚,在天为中黄八极,在人为丹元绛宫”(《净明忠孝全书》卷二)。此三者是同出而异名,是众妙之门,学道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所谓丹元绛宫乃是人心,本心不昧才能达到净明的境界;所谓中黄八极则是天心,天心净明则四时顺序、合道清宁;无上清虚乃以清喻之净,以虚喻之明,是学道者宗仰的无上(极)大道之境界。人心也好,天心也好,皆当以大道为本,是曰“故天立中黄八极而报无上之本,人当忠孝而答君亲之恩,忠孝大道之本也,是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由此可知,忠孝既是人道之基本价值,亦是通往道教修练目标的不二法门。玉真先生说:“惟有忠孝之气,径冲清虚之境”(《净明忠孝全书》卷三)。《太上灵宝净明洞神上品经》“故真孝者不死,至孝者得仙”,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而就净明正心修身之学来说,修学的目的也是通过正心存诚以成真人,中黄先生说:“净明教中所谓真人者,非谓吐纳按摩、休粮辟谷而成真也,是徵忿窒欲,改过迁善,明理复性,配天地而为三极,无愧人道,谓之真人”(《净明忠孝全书》卷六)。要在“以真实妄,以神合真,以心契道”。儒家的社会功业与道教的宗教信仰融合无间,因此有净明道“忠孝神仙”的美誉历代传颂。
# L( N$ [2 A/ e$ \! Z# a; b
9 U" }' B7 n) Z" M1 D6 A3 f( h L4 q g' o" N0 c4 j
三、人道亲敬仙道慈爱
# U) ^+ s/ o8 y. [4 R# s0 }' S6 [6 V8 F+ |4 f1 Z7 q' Z' S
# @. \6 l. p$ m9 i! q! ~4 Y3 E
所谓人道亲敬,指的是儒家所传承的礼乐文化及其治世之教。儒家认为家是社会构成的核心单位,主张通过强化家庭的功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故提倡亲亲尊尊等价值观,人则当履仁明礼,敬人事亲以修身立德。孟子曾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就是儒家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之道”的现实根据。在儒家这样的一个社会架构中,家的观念和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即所谓家和万事兴。围绕着家这个核心单位,最重要的则是家人的亲和之情与尊奉敬事之心,孝道所强调和彰显的就是这样一个亲亲尊尊的关系,这也是传统中国维系社会人伦之道的根本。是故《孝经》开宗明义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以生也。”并说:“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所以“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化的形式“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以德义而民兴行;先之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孝子事亲是“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不孝的行为也有五个方面,一是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二是博弈好酒不顾父母之养,三是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四是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五是好勇斗狠以危父母。而且,孝不仅是尊亲的大事,也还是尽忠的要素,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见《孝经》)。孟子以“仁者爱人”倡其说,亦言:“仁之实,事亲是也。”并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可见先儒所说的忠孝之道并不同于后来僵化了的三纲五常之说,而是以亲亲爱敬,尊尊礼让来维系世道人伦,以致齐家治国。+ n5 G% P# T5 L, A( l
所谓的仙道慈爱,指的是道教所特有的济世情怀,这也正是道教作为一种关怀生命的宗教与伦常之教的区别所在。道教的慈爱,主要体现在它的生命观上。首先是道散气生育万物,万物皆含有道性的原则。认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但万物之中,人为最灵,人为最贵,所以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道教珍重一切的生命,主张“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珍贵人的生命;要“守仁不杀,悯济群生,慈爱广救,润及一切”,慈爱一切生命;其二是尊重人的生命与存在价值。《太平经》中说:人人皆有享有天下财物以养生命的权利。《道德经》中则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此外,道教的诸多经书和教戒都强调,不得败人成功,离人骨肉,当以道助物,令九族雍和,不嫉贤妒能,不诽谤善人,不欺暗室,不履邪径;其三是要扶危救困,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解人之难,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修桥补路,济世利人。其五是要斋醮诵经拯救幽灵,拔除不祥,消灾祈福。总之是“齐同慈爱”。然而这“齐同慈爱”基础乃离不开人道之亲亲,只有人人亲爱,家庭和睦,人才能少有嫉妒,才有益于助人成功,才能令异骨相亲,九族雍和,才能实现道教的慈爱。所谓人道亲敬,仙道慈爱,二者并不是割裂,慈爱是指:修道之人虽然与万物并非俗世血缘关系,却宅心仁厚,情同父母。净明道宗师玉真先生说“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这应该是人道亲敬与仙道慈爱、沟通人道仙道最精辟的概括。; r" T- H: `6 ^5 {4 F: @, ^ N
净明道突出以忠孝与神仙为教化的楷模,并以此来沟通儒道,作用于世人,利益于家国,使儒道两家以不同风格传承下来的华夏文化传统在这样一个形式下得到了发扬,特别是在民间产生了深远且持久的影响。民间还有一个许真君锁蛟龙的故事,说的是有一孽龙,时常是任性作风雨水旱之灾危害乡里,百姓深受其害,许真君为民除害,凭着高深的道法制服了蛟龙,并将其镇锁在玉隆万寿宫的井中,但真君念蛟龙有至孝之心,特恩准在每年的三月初三驾着风雨回龙宫探母。这个故事在江南可谓是家喻户晓,故事也正是人道之亲敬和仙道之慈爱的最好体现,是儒道两家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最生动的反映。
. U, Y3 x8 n; t& j9 Y9 S 净明道通过净明忠孝神仙之说,既传扬了社会伦常的忠孝之道,又阐明了修仙学道即净明以致神仙的说教,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修仙学道的至理名言,如“万法皆空,一诚是实”;“大忠者一物不欺,大孝者一体皆爱”等,并在忠孝人伦之道与神仙大化之教中间架起桥梁,在文化传统上达到了融会贯通,为华夏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扬作出有益的探索,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产生重要的影响。今天,净明道的探索和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继承和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华夏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