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楼主 |
发表于 2007-5-27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低光度条件的适应,应该相当大一部分并非视网膜的ISO调整,而是光圈的调整外加大脑的调整(类似在photoshop里拉亮度).
: }( t* i% T2 U5 c# T其实相机的感光元件应该也不能调整ISO,是感光元件后面的放大电路之类调整.而感光细胞应该包括一部分放大电路功能."
# Q9 X2 B, d Z/ e$ X$ R& G( [
% Z2 v5 R* o, b) i. s; p' u完全同意。我觉得人具有视网膜的自动ISO调整功能再加上大脑后期处理来实现低光下优异的分辨能力的。
/ J+ {7 S. |# v6 v6 o1 H! ~' g
3 f$ M0 b8 t: J o“人眼或者精确的说人的视觉有没有自动白平衡值得商榷...”
: l1 q/ H5 v& m5 S( [8 i# u: s9 ?, T; y% N# ^/ Z5 N
我觉得所有对色彩的还原的介质,都是需要调整白平衡的,比如胶片实际上是有白平衡的,比如有日光型的胶片,只不过胶片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它对白平衡的自然处理比CCD要容易一些。人眼亦是如此,你到某些大商场里看到的衣服的颜色就会和你买回家以后不太一样,就是因为商场里的灯光的原因。不过多数情况大脑的后期处理会很好得自动解决这个问题。
6 C3 M8 E' f7 G* F9 j* L$ W
' n7 r$ F# {9 O l) t7 ^6 r' P* }/ I“不过人的视觉景深相当大有效视角相当小恐怕是真的...”& l8 |+ M3 N! s$ V6 r+ T! \& \
, N$ [; W7 T- K) a1 j4 e z完全同意。其实人眼不管看近还是看远,都只能集中看一个很小的区域,而且人眼一定是中心对焦,不像AF系统可以9点对焦。
- n2 q% F8 w, X" b5 l) l
7 F' s. Q- L" h A; Z[ 本帖最后由 异乡游子 于 2007-5-27 23:0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