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联邦总理哈珀(Stephen Harper)又风尘仆仆地到德国出席G8高峰会了。但是加拿大在G8峰会一再放空炮,说话不算数的种种表现,受到加拿大主要传媒的抨击。全国最大报章之一的《多伦多星报》(Toronto Star)6月7日发表社论说,加拿大在过去峰会上的作出的承诺不兑现,有损国家形像。% D: \2 R0 z$ }
* G! Q% t l, ?* Y }7 p. ~
星报社论说,哈珀是在肯定加拿大不会遵循《京都议定书》有关排放温室气体的限制要求,并且打算对援助非洲最贫穷国家7亿元的承诺食言的情况下与会,这已经使加拿大以二流国家的国际形像,出现在G8峰会的舞台上。(Creaders.NET 记者专稿 转载请注明出处) 8 G* G- j! m; \* @) m " ]5 \* l( k& Y) \ 哈珀坚持加拿大仍然在继续兑现“2005年G8峰会的承诺”,将对非洲国家的援助增加一倍。但是他的话听起来如此空洞无物。滚石乐歌星兼社会活动分子吉尔多夫( Bob Geldof)说了大实话:加拿大“离兑现援助承诺很远很远”。2 _3 W0 R" i5 e3 A" ^' E7 p
. Y; X! g- b/ D: T8 T% g
回顾2005年的加拿大联邦预算案,前联邦自由党总理马田(Paul Martin)明确承诺,到2008年至2009年度,把对非洲的援助,从2003年至2004年度的14亿元增加一倍,使之达到28亿元。这项信誓旦旦的保证,白纸黑字写在联邦预算上昭示天下。但加拿大的援助并非总是像统计数字上显示的那样。; J) b; w8 S0 H8 E; d2 Z
( V$ f, M5 k0 ` K& p( c: M) k 根据联邦政府国际发展署( Canadi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gency)权威的“官方发展援助统计报告”(Statistical Report on Official Development Assistance)的数字,实际上加拿大在2003年至2004年度只援助非洲10亿元多,而不是政府吹嘘的14亿元。% j( A B+ [4 r. a' n# e4 z
- }, n ]- X4 k: D+ \4 M; A1 V% d 所以在马田总理出席2005年苏格兰格伦尼格斯( Gleneagles)的G8峰会后几个月,渥太华当局看准机会,把2008年至2009年度承诺对非洲的援助金额,“增加一倍”到21亿元,如此可以悄悄省下7亿元留在自己的荷包里。这种食言意味着甚么?那就是说渥太华省下了足够近200万非洲人生活一年的钱,或者说相当于300万非洲人每天可以获得的不到一美元援助。; a' W/ z/ ?! k5 j7 K( s! ^2 @0 H
2 }3 l$ [. I+ X3 u* g
另一个滚石乐歌星和社会活动分子波诺( Bono)说的好:“这些统计并不只是纸上的数字,而是贫穷的非洲人对生存的渴求,对一天两颗药丸的渴求。也是母亲对孩子打防疫针的渴求。”而自由党、保守党两党政府都认为,加拿大最宝贵的东西是德行、信誉、渴望真正出类拔萃等。 1 V$ q1 C% t* |5 h/ W: L* t. d! Y( M# y! A7 B( \: l5 M
既然有这些赌注,哈珀应当拨出马田当初让世界期盼的援助,将其金额恢复到28亿元。他或许应该回忆起, 加拿大的对外援助在1986年至1987年度,另一个前保守党总理穆朗尼(Brian Mulroney)时代,曾经达到几乎是创记录的高位─占加拿大生产总值的0·5%。0 ]8 b8 \/ U7 u0 n8 n3 p) ?- e
5 R/ `* o2 q) p- C
但今天,我们的对外援助目标远比那时低。渥太华官方正式计划在2007年至2008年度,花费41亿元在国际援助方面。但是加拿大国际合作议会( Canadian Council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已经估计,我们的外援开支将超出许多,达到46亿元。即使如此,根据经济发展及合作组织(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的统计,那也只不过占加拿大总产值的0·32%,比去年0·33%的份额略有降低。更显著低于工业化国家0·46%的平均对外援助比率。如今加拿大援外金钱占生产总值的份额,在由22个工业国组成的该组织中,只能排第15位。" Y! [% T' S) p7 M% ]; o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