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佛门的门槛高也不是我自己编出来的
请您查查中国佛教的历史,过去古人学佛的都是什麽人,文采武艺超群或明达贤士, 连皇帝,群臣,地方官员都会去向他们请教治国安邦之策。就连儒家,道家都不是市井小人可学,都是读书人或憨厚贤良之人才去学的。更何况佛家,古代进佛门学习佛法是有严格限制的,要皇帝亲自考试批准,发给度牒才可。 直到清顺治皇帝,取消度牒制度,才使得什麽人找个师父剃个头都可进佛门出家,僧众素质明显下降,甚至避难的,混饭的,无家可归的乞丐,都穿上僧衣跑进佛门来+ w3 l5 G: p5 d, n N: V# v
, P, {& C7 R2 S: N3 T) u% m
另外,这里所指门槛高,是个比喻,想表明进佛门,不是身进,是心进。身进容易,剃个头,烧烧香,拜拜佛,那不算真正入佛门,而是真正深信因果,严持五戒,依教奉行的人士,心地条件具足才算入佛门,这个门槛不能降。 但这不容易,要善根,福德,因缘具足(佛经里说的)。不知这位师父和您所指的“潜在”的广大人群信众是什麽意思,好像所有人都是潜在的对象,没什麽要求,这和佛经里说的不同。虽然佛家有说要广度众生,但佛还说,佛只渡有缘人。渡人是要当机当时,有的人这一生和佛法不相应,不欢喜,你再劝他也不会信。有的人一见了佛像,出家众就会欢喜,自然就跑过来,想多了解了解。
9 B; ~9 M6 t- `. E所以,信不信佛,要看是否宿世和佛有缘,这和吃不吃肉没任何直接的本质的联系。) @ e- d% ?, a$ n0 q/ y; t! F
( Z5 C Z9 j. }2 E4 o
发现您跑题很厉害,我们不是讨论的吃肉的问题吗? 您却抓住我的不相关的两句话来争执,和主题有多大的关系呢?, @4 c" J, G2 m# |! q" I( t6 y
% m$ v8 f, l# Z' H3 ]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争执,文章中给出了很显然地事实和答案。 如果您觉得吃肉的同时没有在造杀业,没有杀害其他众生,而且你吃进嘴里时候,感觉不是肉了(心里底层的觉知,不是嘴头说说的哦),那您就欢喜吃好了。而且,您觉得其他人也能像您和这位师父这样,吃肉没有做肉想,您可以继续劝大家想吃就吃吧!没关系!没有什麽不好的因果在里边!
' o3 I) x4 Z0 H! l
2 }$ x% \3 \1 z% e) Y( v您发表多少文章都没关系,个人因果个人背。我只是觉得,吃肉也好,情爱,性爱也好,都是世间人追求,喜爱的东西,和佛法,佛门不相应,不必拿出这样的文章来宣传,有人觉得你看,佛门的师父都说这些是好东西,是什麽人性最亮丽的。。。,那我们继续追求吧! 有一点点这种嫌疑和导向,就不是正法,不是在宣传佛教!!!
! i. Y B' U5 V/ }# [0 n3 F9 x4 Z, u6 V4 P+ r
佛法是出世法, 出和入是两个相反的动作。 也就是说,世间认为好的对的,佛门都是要放弃,舍弃的,所有的思维方式和喜好都是相反的。 再者,一个很显然的判别什麽该舍,什麽不必舍的标准就是,如果释迦佛也认为情爱,性爱诗人性值得欣赏的风景,那他何必离开皇宫,离开美丽的妻子,离开美食华服跑去深山修行呢?我们学佛不就是跟他学吗?(但我们现在做不到,不能舍家弃欲,很惭愧,但至少不会想它是人生的亮丽)
- ^+ ^( t% ^( K
. ~# m8 c' K% n8 b" K# y2 v* `* Z2 s佛家形容这个世间为“火斋”,这个火指的什麽, 不就包括性爱,情爱的欲火吗? 儒家早指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佛家不就要舍这个大欲才得解脱,出离六道轮回吗? 一个吃,一个欲,如果这些东西都跟着说好,都可以放宽条件,实在不知在修个哪家的佛法?
0 b3 i: B$ T% d
5 Q/ j, k J/ n9 V, R# m0 A“佛法大海水,以信为能入,以智为能渡”。 我们个人用自己的智慧,渡过自己的生死苦海吧!
& m h! w. E& {, B+ [& H" R4 q! p$ q8 O
以此自勉,共勉!6 {/ P9 N% O3 B$ T4 u
9 X0 D4 y: W0 r+ C
[ 本帖最后由 绿菏 于 2007-11-29 12:23 编辑 ] |
|